粉碎筛分与混合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52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粉碎、筛分和混合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熟悉粉碎筛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提高学生对物料处理工艺流程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 - 2023年10月20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四、实训人员XX、XX、XX、XX、XX五、实训设备1. 粉碎机:型号XX,功率XX kW2. 筛分机:型号XX,筛网孔径XX mm3. 混合机:型号XX,容量XX L4. 皮带输送机:型号XX,带宽XX mm5. 电气控制系统:型号XX六、实训内容1. 粉碎原理及操作2. 筛分原理及操作3. 混合原理及操作4. 粉碎、筛分、混合工艺流程5. 设备维护与保养七、实训过程(一)粉碎原理及操作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粉碎的基本原理,包括粉碎机械的工作原理、粉碎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粉碎机的操作练习。
通过调整粉碎机转速、喂料速度等参数,掌握了粉碎操作的技巧。
(二)筛分原理及操作1. 理论学习:接着,我们学习了筛分的原理,包括筛分效率、筛网选择等因素。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筛分机的操作练习。
通过调整筛网孔径、筛分速度等参数,掌握了筛分操作的技巧。
(三)混合原理及操作1. 理论学习:然后,我们学习了混合的原理,包括混合均匀度、混合效率等因素。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混合机的操作练习。
通过调整混合机转速、混合时间等参数,掌握了混合操作的技巧。
(四)粉碎、筛分、混合工艺流程1. 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粉碎、筛分、混合工艺流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整个工艺流程的操作练习,从物料的输入到混合后产品的输出,确保了工艺流程的顺畅。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1. 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粉碎、筛分、混合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知识。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粉碎和过筛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 熟悉不同粉碎和过筛设备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对粉碎和过筛过程的理解,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粉碎是将大块固体物质通过机械力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
过筛是将粉碎后的颗粒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离的操作。
粉碎和过筛是制剂工艺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对于提高药物质量、保证药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玉米粉、不锈钢筛网(100目、200目、300目)、研钵、筛子、粉碎机、电子天平。
2. 实验设备:粉碎机、筛子、研钵、电子天平。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称取适量玉米粉,置于研钵中。
2. 粉碎:开启粉碎机,将玉米粉放入粉碎机中,待玉米粉被粉碎成细小颗粒后关闭粉碎机。
3. 过筛:a. 将粉碎后的玉米粉倒入100目筛网中,待筛网上的玉米粉不再下落时,收集筛下的细小颗粒。
b. 将筛下的细小颗粒倒入200目筛网中,重复上述步骤,收集筛下的细小颗粒。
c. 将筛下的细小颗粒倒入300目筛网中,重复上述步骤,收集筛下的细小颗粒。
4. 称量: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不同粒径的玉米粉,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粉碎效果:通过实验观察,玉米粉在粉碎过程中粒径逐渐减小,说明粉碎机能够有效地将玉米粉粉碎成细小颗粒。
2. 过筛效果:通过过筛实验,将粉碎后的玉米粉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离,得到不同粒径的玉米粉。
实验结果表明,100目筛网、200目筛网、300目筛网分别能将玉米粉分离成不同粒径的颗粒。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粒径的玉米粉质量分数与筛网目数的关系曲线,发现筛网目数越高,玉米粉质量分数越低,说明过筛效果越好。
六、实验讨论1. 粉碎效果的影响因素:粉碎效果受粉碎机转速、粉碎时间、物料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通过调整粉碎机转速和粉碎时间,可以控制粉碎效果。
2. 过筛效果的影响因素:过筛效果受筛网孔径、物料流动性、筛网表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粉碎. 筛析. 混合与制粒第一节粉碎一、粉碎的含义与目的1、粉碎的含义:是指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或是借助其他方法将固体物碎成微粒的操作。
2、粉碎的目的: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混悬液、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二、粉碎的基本原理粉碎是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粉碎的难易与药物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极性晶型物质具有相当的脆性,较易粉碎。
非极性晶体物质脆性差,易产生变形,可加少量挥发性液体,加液研磨粉碎。
非晶形药物具有一定的弹性,用降低温度来增加非晶形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植物药材粉碎前依其特性进行适当干燥。
对于不溶于水的质重药物如朱砂、珍珠等可在大量水中,进行水飞粉碎。
三、粉碎的方法及适用性(重点讲述)干法粉碎系指将药物适当干燥,使药物中的水分降低到一定限度(一般应少于5℅)再粉碎的方法。
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含义: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只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
要求: 选用的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防碍药效的液体.特点: 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常见的方法有:1. 传统的“水飞法”2. 加液研磨法等。
低温粉碎系指在低温条件下(低温增加物料脆性)粉碎药料的方法。
特点:①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如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如乳香、没药)②含水、含油虽少,但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也能低温粉碎;(人参、玉竹、牛膝等)③可获得更细粉末;④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超微(细)粉碎系采用流能磨、微粉粉碎机等药材细粉粉碎的新型技术,可制得超细粉体(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 能大大提高丸剂、散剂等含原料药材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且粉碎效率高。
一、填空题1. 粉碎是()将()粉碎成适宜程度的碎块和细粉的操作过程。
2.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增加(),为制剂提供所要求()的物料。
粉碎操作对制剂过程有一系列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和();②有利于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③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从药材中的();④有利于各种制剂的()。
3. 粉碎过程是利用外加的机械力破坏()来实现,被粉碎的物料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在局部产生很大的()和(),当其超过物料分子间力时,物料即产生裂缝,而粉碎。
4. 应及时将已达到要求的粉末过筛取出,使()有充分机会接受机械能,避免(),消耗(),影响效率;同时产生大量不必要的()。
5. 干法粉碎是将药物预先经过(),温度不宜超过()。
C ,使药物中的含水量降低至()%以下,然后再进行粉碎的方法。
干法粉碎又分为()和()。
6. 湿法粉碎指在药物中加入()或()进行研磨得粉碎方法。
7. 粉碎的产品中若含有()的粗颗粒,通过筛分设备将粗颗粒重新(),称为闭路粉碎(或称为循环粉碎)。
8. 将物料或粉碎机进行冷冻的粉碎方法称为()。
物料在低温时()增加,对冲击力的抵抗力(),易于()。
9. 依据粉碎颗粒的大小,粉碎机分为( )设备、( )设备、( ) 设备、( ) 设备。
10. 请在右图中标注出粉碎过程中常见的外加力。
11. 在()或()的圆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大小的()球或()球,使用时将物料装入圆筒中密封,用电机带动。
当圆筒转动时,圆球被带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线落下,产生()和(),使物料粉碎,球磨机要求有适当的转速,才能使圆球沿壁运行到()点落下,产生最大的撞击力和良好的研磨作用;如转速太低,或转速太快,都会减弱或失去粉碎作用。
12. 球磨机适用于(),易溶化的()、()等以及非组织的脆性药物。
刺激、吸湿、()性药物及细料也可使用;不稳定性药物也可充()气体密封。
研磨效果()。
13. 球磨机结构(),是最普遍的粉碎机械之一。
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
可抄也可编。
一、饲料加工工艺
饲料加工技术是指从原材料中抽取成分,经过破碎、筛分、混合、干燥、粉碎、压制、包装等工序,将原料加工成饲料的一系列工艺技术。
特
别是混合工艺技术,其具体过程如下:
1、破碎:将原料破碎,以获得更好的混合效果和更低的混合时间。
2、筛分:将原料分成不同的粒度,以分开棉籽、穿孔豆、大麦和杂质。
3、混合:将不同粒度的原料混合,以提高饲料的均匀性、口感和可
溶性。
4、干燥:将原料经过烘干,以达到适宜的水分含量。
5、粉碎:将混合均匀的原料粉碎,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口感和可溶性。
6、压制:将混合并粉碎后的原料压缩成成型,以便进行包装。
7、包装:将混合工艺后的原料装入具有防尘、防热等功能的包装袋中,以便储存和运输。
二、饲料加工设备
1、破碎设备:采用螺旋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原料的粒度可以高达
1-3mm,对细颗粒的粉碎效果更好。
2、筛分设备:运用筛分机进行分级,将原料分成不同的粒度,以分开棉籽、穿孔豆、大麦和杂质。
人造石墨负极生产流程一、原料准备。
这可是生产的基础哦。
我们得先挑选合适的原材料,像石油焦、针状焦这些。
它们就像是做蛋糕的面粉一样重要。
石油焦和针状焦的质量得好好把关呢,要是质量不好,就像用了坏面粉做蛋糕,后面的成品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采购人员在选这些原料的时候,眼睛都得瞪大了,挑那种纯度高、杂质少的。
然后把这些原料运到厂里,堆放在专门的原料区,就像把宝贝放在自己的小仓库里一样。
二、粉碎与筛分。
原料有了,接下来就要把它们变得小小的。
这时候就用到粉碎设备啦。
把大块的石油焦或者针状焦放进粉碎机里,就像把大石头砸成小石子一样。
粉碎之后呢,可不能就这么算了,还得进行筛分。
这就好比是把不同大小的小石子分类,大的小的得各归各的。
因为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后面的生产流程中作用不一样呢。
要是不分好,就像把大人和小孩的衣服混在一起洗,那可就乱套啦。
三、混合与整形。
粉碎筛分好的原料不能单独行动呀,得把它们混合起来。
这个时候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像粘结剂之类的。
就像做沙拉要加沙拉酱一样,这些添加剂能让各种原料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混合均匀之后呢,就要进行整形啦。
这一步可重要了,就像给小泥人捏形状一样,把混合好的原料整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这个形状可是有讲究的,得符合后面工序的要求,也得满足电池负极的使用需求。
四、石墨化处理。
整形后的材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人造石墨负极呢。
接下来要进行石墨化处理。
这就像是给材料来一场魔法变身。
把材料放进高温炉里,高温烘烤。
这个温度可高啦,一般要达到两千多度呢。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材料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像石墨的结构。
这一步就像是把一个普通的石头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神奇。
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要控制好温度、时间这些参数,不然魔法就可能失败啦。
五、二次加工。
经过石墨化处理后的材料还需要进行一些二次加工。
比如说表面处理,要把表面弄得更光滑,就像给脸蛋做个美容一样。
还可能会进行一些尺寸的微调,确保每一个产品的规格都符合要求。
第1章绪论重点内容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次重点内容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考点摘要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药剂学任务:1.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2.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2.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3.现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二代)控释制剂(第三代)靶向制剂(第四代)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颗粒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剂剂型,其制备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粉碎、混合、湿法制粒、干燥、筛分和包装等步骤。
以下将详细介绍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首先,对原料药进行粉碎。
原料药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将大块原料药破碎成适当粒度的颗粒状。
这一步的目的是增加原料药的表面积,便于后续的混合。
接下来,对粉碎后的原料药进行混合。
将粉碎后的原料药与其他辅料进行混合,通过搅拌设备将其均匀混合。
混合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料药和辅料进行充分混合,保证最终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然后,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进行制粒。
将混合后的原料药放入制粒机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形成糊状物。
利用制粒机的叶轮高速旋转,将糊状物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向外喷射,从而形成小颗粒。
湿法制粒的目的是将原料药和辅料粘结在一起,形成颗粒剂的颗粒。
接着,对制得的湿颗粒进行干燥。
将湿颗粒放入干燥设备中,利用热风或真空等方法将水分蒸发,使湿颗粒变成干燥的颗粒。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湿度,保证颗粒剂的质量稳定。
随后,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
将干燥后的颗粒放入筛分设备中,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粒径的颗粒。
筛分的目的是统一颗粒剂的颗粒大小,使其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对筛分后的颗粒进行包装。
将筛分后的颗粒放入包装机中,进行自动计量、填充、封口等操作,最终包装成颗粒剂。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颗粒剂的质量和安全,便于患者使用。
综上所述,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粉碎、混合、湿法制粒、干燥、筛分和包装等步骤。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使得原料药和辅料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颗粒剂,以便于人们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