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

实验四植物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掌握CTAB法从植物叶片提取DNA的原理和方法。采用CTAB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纯度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

核酸是生物有机体中的重要成分,在生物体中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在真核细胞中,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仁里。在制备核酸时,通过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核蛋白被释放出来。

在浓氯化钠溶液(1~2 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稀氯化钠溶液(0.14 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DNA核蛋白和RNA核蛋白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分离得到核蛋白后,需进一步将蛋白等杂质除去,常采用的去除蛋白的方法有3种:①用含异戊醇的氯仿振荡核蛋白溶液,使其乳化,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质,此时蛋白质凝胶停留在水相和氯仿相中间,而DNA溶于上层水相。用两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液将DNA钠盐沉淀出来。如果用酸性乙醇或冰乙酸来沉淀,得到的是游离的DNA。②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去污剂使蛋白质变性,与核酸分离,从而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出DNA。③用苯酚处理,然后离心分层,DNA溶于上层水相,蛋白变性后则停留在酚层内。

吸出上面水层,加两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溶液,得到白色纤维状DNA沉淀。反复使用上述方法多次处理DNA核蛋白溶液,就能将蛋白等杂质较彻底地除去,得到较纯的DNA制品。

为了彻底除去DNA制品中混杂的RNA,可用RNA酶处理。生物材料中含有的脂肪物质和大部分的多糖,在用盐溶液分离核蛋白和用乙醇或异丙醇分级沉淀时即被除去。

在DNA提取、制备的过程中,核酸极不稳定,许多因素可破坏其完整结构:①化学因素,核酸的结构在pH值4.0~11.0间较稳定,pH值在此范围外就会使核酸变性降解,故制备过程应避免过酸过碱。②物理因素,DNA分子链很长,是双螺旋结构,既有一定的柔性,又有一定的刚性,故强机械作用如剧烈搅拌会令DNA分子断裂,不利于收集,应加以避免。③酶的作用,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核酸酶在细胞壁或膜遭到破坏时被释放出来,它会降解DNA分子。故须用酶的变性剂、抑制剂使之失活。操作过程最好在低温(0℃左右)下进行。常用的酶抑制剂有柠檬酸盐、氟化物、砷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ETDA-Na)等。

SDS和苯酚作为蛋白变性剂,同时可使核酸酶被破坏而失活。

2、CTAB法和SDS法的提取原理

(1)CTAB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植物总DNA的方法.。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型去污剂,它不仅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且还能与核酸形成特异的核酸-CTAB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溶于高盐缓冲液(≥0.7M NaCl),降低盐浓度,通过超速离心能选择性地沉淀核酸,并与多糖等可溶性杂质分开,CTAB-核酸复合物再用70-75%乙醇浸泡可脱掉CTAB。提取时先将新鲜的叶片在液氮中研磨,破碎其细胞,然后加入CTAB分离缓冲液,将DNA溶解出来,再经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质,最后通过异丙醇沉淀或低盐离心得到DNA。

(2)SDS法也是提取植物DNA的常用方法。先将新鲜的叶片在液氮中研磨以机械力破本碎细胞壁,然后加入SDS使细胞膜破裂,并同时将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与核酸分开。加入KAc可使SDS—蛋白质复合物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钾盐形式,使沉淀更加完全。

3、DNA的浓度测定和纯度分析

(1)定磷法:是对样品中核酸(DNA和RNA)含量的准确定量。将样品中的核酸用强酸(硫酸或高氯酸)消化成无机磷,然后用定磷试剂对生成的无机磷酸进行滴定。定磷试剂是酸性钼酸铵溶液,钼酸铵能与无机磷酸定量结合成磷钼酸络合物,该络合物能被抗坏血酸等还原剂还原成兰色的钼蓝,在66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2)紫外光吸收法:核酸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60nm。1ug/mL的DNA溶液A260=0.020,1ug/mL的RNA溶液或单链DNA的A260=0.022~0.024。1个A260相当于50ug/mL 的DNA、40ug/mL的RNA。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在280nm,多糖的最大吸收在230nm。纯的DNA的A260/A280在1.8左右,纯的RNA的A260/A280在2.0左右。

三、试剂和器材:

(1) 1M Tris-cl(pH8.0):Tris l21.1g溶于蒸馏水,用浓HCl调至pH8.0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 CTAB分离缓冲液:2g CTAB,8.18g NaCL,0.74g EDTA.Na2.2H2O,10mL 1mol/L的Tris-HCL(pH8.0),0.2mL巯基乙醇,加水定容到100mL。

(3) 洗涤缓冲液(70%乙醇,10mmol/L乙酸铵):70mL无水乙醇,0.077g乙酸铵,加水到100mL。

(4) TE缓冲液:10mmol/L Tris-HCL(pH7.4),1mmol/L EDTA

(5) 氯仿:异戊醇=24:1

(6) 液氮

(7) 研钵,恒温水浴(37~100℃),离心机,离心管。

四、操作方法:

(1)将10mlCTAB分离缓冲液加入50ml离心管中,置于65℃水浴中预热。

(2)称取1.5g叶片,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倒入液氮,尽快将叶片研碎。

(3)取1g粉末直接加入预热的CTAB分离缓冲液中,轻轻转动使之混匀。

(4)样品于65℃保温30分钟,每5~10分钟混匀一次。

(5)加等体积(10ml)的氯仿-异戊醇,轻轻颠倒混匀。

(6)室温下4000r/min离心10分钟。

(7)用胶头滴管将上层水相吸入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注意不要吸动悬浮的细胞碎片和中

间白色的蛋白质层),向离心管中加入2/3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匀,使DNA析出。(有些情况下,这一步可以产生云雾状的DNA析出,如果看不到云雾状的DNA,样品则可以在冰浴中放置数小时甚至过夜)。

(8)用下述方法收集DNA:

如果呈云雾状的DNA析出,则用玻璃棒在云雾状的DNA中轻轻转动,缠起DNA,然后将玻璃棒转移至20mL洗涤缓冲液中浸泡洗涤10分钟(不要将DNA沉淀从玻璃棒上弄掉)。

如果看不到云雾状的DNA,可将离心管在4000r/min离心5分钟,小心地倒掉上清液,在松散的沉淀上加20mL洗涤缓冲液,轻轻转动离心管,洗涤核酸沉淀10分钟,然后离心,小心地倒掉上清液,让DNA沉淀自然干燥20分钟。

(9)用玻璃棒缠出DNA,在室温下使DNA自然干燥20分钟。

(10)将自然干燥的DNA溶于1mL TE缓冲液中,—20℃保存备用。

(11)取100uL稀释20倍,测定A260,A280,A230,或作出吸收波谱200~400nm并计算浓

度和得率。

(12)取5~10uLDNA溶液做0.7%的琼脂糖电泳,检查DNA的大小和质量,以λ-DNA/Hind

Ⅲ做分子量标准,另取5uL做限制性酶切。

注意;所有操作均须温和,避免剧烈震荡。

五、思考题

1、CTAB、EDTA、巯基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2、吸取样品、抽提、及电泳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利用CTAB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DNA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型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在高离子强度下(大于0.7 M NaCl),与蛋白和中性多糖形成复合物沉淀出来。利用液氮对植物组织进行研磨,从而破碎细胞。然后加入CTAB缓冲液将DNA溶解出来,再用酚、氯仿抽提的方法去除蛋白,最后经乙醇沉淀得到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常用技术。把DNA样品加入到一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DNA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分子量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大的DNA分子迁移速率快,迁移距离远,由此得到分离。凝胶电泳也可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构型不同的DNA分子,超螺旋质粒DNA(cccDNA)泳动最快,其次为线状DNA(L DNA),最慢的为开环质粒DNA(ocDNA)。 核酸分子(DNA或RNA)由于含有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在260 nm波长处有特异的紫外吸收峰,其吸收强度与核酸的浓度成正比,这个物理特性为测定核酸溶液浓度提供了基础。 1 OD260相当于dsDNA 50 μg/ml,ssDNA 33 μg/ml和ssRNA 40 μg/ml。可以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不但能确定核酸的浓度,还可通过测定260 nm和280 nm 的紫外线吸收值的比值(A260/A280)估计核酸的纯度,若DNA的A260/A280比值高于2.0,则可能有RNA污染,低于1.8则有蛋白质污染。 【仪器、材料与试剂】 一、仪器及耗材离心机、恒温水浴器、台式离心机、电子天平、水平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高压灭菌锅、紫外线透射仪、微波炉、紫外分光光度仪、微量移液器(10、100、1000 μl量程各一支)、100 ml或250 ml锥形瓶、量筒、液氮、研磨棒、点样板或parafilm、吸头、1.5 ml EP管、PE手套和乳胶手套。 二、药品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β-巯基乙醇、氯仿、苯酚、乙醇、氯化钠(NaCl)、盐酸、液氮、硼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溴酚蓝、蔗糖、琼脂糖、核酸染料。 三、试剂 1. 2×CTAB buffer 70%乙醇 RNaseA 0.5×TBE缓冲液(工作浓度) 凝胶加样缓冲液(6×) 6. 核酸染料 7. DNA marker 8. 酚/氯仿(1:1, V/V)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从荒蛮的原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广为流传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到当今国内外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忙于对各种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反映了人类对植物资源开发和应用逐步深入的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依靠经验利用植物发展到对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化学分析与分离提纯。在本专题中,我们将学习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体验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背景 早在古代,人类就已发现具有芳香气味的植株或花卉能使人神清气爽,将这些植物制成干品后,可当做药物和香料使用。但是,植物香料易挥发,不易储存。欧洲中世纪香料贸易的发展,促成了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诞生。16世纪,制备植物芳香油的技术已相当成熟。19世纪,有机化学迅速发展,人们通过分析植物芳香油的化学成分,找到了芳香的根源,进而合成了人造香料。但是,人们对天然植物芳香油的独特品质,依然情有独

钟。如今,植物芳香油广泛地应用于轻工、化妆品、饮料和食品制造等方面。在本课题中,我们将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从橘皮或玫瑰花中提取芳香油。 基础知识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物。动物香料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植物香料的来源更为广泛。植物芳香油可以从大约50多个科的植物中提取。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玫瑰花用于提取玫瑰油,樟树树干用于提取樟油。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其组成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微生物中的真菌也可以产生芳香化合物。 ?下面的资料列举了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 花:玫瑰油、橙花油、素馨油、依兰油、香堇油、金合欢油等。 茎、叶:香草油、香叶油、广藿香油、风茅油、薄荷油、薰衣草油、按树油等。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抽提方法和基本原理。 2、学习根据不同的植物和实验要求设计和改良植物总DNA抽提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常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破碎植物的组织和细胞,由于植物细胞匀浆含有多种酶类(尤其是氧化酶类)对DNA的抽提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抽提缓冲液中需加入抗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以降低这些酶类的活性。在液氮中研磨,材料易于破碎,并减少研磨过程中各种酶类的作用。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yltrimethyl ammomum bromide,简称为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简称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得以游离出来。加入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DNA、RNA)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溶液中,即得植物总DNA溶液。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烘箱;冰箱;水浴锅;高压灭菌锅;Nanodrop。 实验试剂:玻璃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化钠;苯酚;氯仿;无水乙醇等。 四、实验步骤 1.SDS提取缓冲液在65℃水浴中预热。 2.将叶片置于1.5ml离心管中,液氮速冻,组织研磨器打样。 3.加入700 l的SDS提取缓冲液,涡旋摇匀。 4.置于65℃的水浴中,每隔10 min轻轻摇动,30 min后取出。

5.加入200 μl KAc溶液,摇匀,放入-20℃冰箱30 min。 6.10000 rpm离心5 min,上清移至新离心管中,12000 rpm离心5 min。 7.上清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700 μl异丙醇,-20℃冰箱30 min。 8.10000 rpm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500 μl 70%乙醇漂洗。 9.弃液体,晾干。 10. DNA纯度与浓度测定(使用nanodrop)。 (1)DNA纯度:DNA的OD260/OD280一般为1.8左右。 OD260/OD280 ≈ 1.8:说明较纯; OD260/OD280 > 1.8:说明可能有RNA污染; OD260/OD280 < 1.8:说明可能有蛋白质污染。 五、注意事项 1. 叶片磨得越细越好。 2. 注意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3. 由于植物细胞中含有大量的DNA酶,因此,除在抽提液中加入EDTA抑制酶的活性外,第一步的操作应迅速,以免组织解冻,导致细胞裂解,释放出DNA酶,使DNA降解。 六、结果与分析 1.植物DNA提取所用试剂的作用? 2.植物DNA提取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3.植物DNA提取后的用途有哪些? 4.从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存在场所以及功能等方面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实验型植物精油提取设备

适用范围: 宇砚系列实验型植物精油提取设备适用于中药、保健品、生物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对含有油脂成分的植物叶、花、草及动物性物料中常见油脂,芳香型油脂成分的隔水蒸馏提取工艺。本设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收集。此设备、结构精巧、是实验室专用设备,非常适用于高校、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实验室研发部门及制药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使用。 设备特点: 1. 提取速度快,无毒、不易燃,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 2. 设备利用导热油间接加热,在保证清洁、安全、常温的条件下能较快到达100C高温。在巩义允许的情况下,配合真空泵,引导蒸汽快速通过冷凝器,将易蒸发的油脂快速收集到油水分离器中。 3. 蒸馏罐容积:3~100升(可选) 4. 冷凝器、油水分离器采用高硼化玻璃材质,具备耐高温不易碎特点。从精油分离到收集完全处于可视状态。(也可用不锈钢SUS304材质) 5. 水汽蒸馏机组为特制的夹套式蒸馏篮结构便于物料与溶液的分离,解决以往的出渣难、出料口堵塞等问题。 6. 冷凝器采用水滴型或短距回流型使蒸汽迅速冷却,从而进一步更有效的提高精油收集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实验成本。 7. 设备整机操作有数字显示控制系统和触摸屏动态显示控制系统,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定制生产。 8. 宇砚小型精油提取设备可共水蒸馏、隔水蒸馏、常压提取均可使用。 9. 设备整机全部采用0Cr18Ni9Ti;SUS304 2B 10. 宇砚精油提取设备配有液位控制、玻璃液位试镜、带灯视镜、整个提取过程在可视状态下进行。 11. 设备结构紧凑,站地面积小,实际占地面积在1M2左右,生产操作符合GMP医药标准规范。 设备参数: 型号Y-JY-10 Y-JY-20 Y-JY-30 Y-JY-50 Y-JY- 100 容量 10 20 30 50 100 (L) 夹层压力(Mpa) 常压 加热功率(KW) 6 8.8 8.8 12 20 罐内压力(Mpa)常压 提取温度 常温100(可控) (℃) 真空泵 0.55 0.55 0.55 1.5 1.5 (KW) 出料方式手动出料可配半自动、全自动出料 真空度 -0.04---0.09 (Mpa) 蒸馏结构单层或多层结构,单项进气或多项进气形式 冷凝面积(M2)0.22 0.5 0.76 0.80 0.96 加热方式电或蒸汽 加热面积(M2)0.21 0.38 0.55 0.86 1.06 注:以上设备均可按生产工艺定做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目标导航 1.了解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和发展史以及主要化学成分。2.了解提取芳香油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原理。 一、基础知识 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1)来源: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可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中,营养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芳香油的特性:提取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______。 (3)植物芳香油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及其________。 2.基本方法有三种 采用哪种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的。 (1)___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方法 ①原理:水和芳香油的沸点不同,利用________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________________,再冷却分离。

②分类: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________蒸馏、________蒸馏和________蒸馏。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________(主要为冷压榨) ①原理:含芳香油较多的果皮经冷磨或机械冷榨的方法将芳香油压榨出来,经分离水分后可得到冷压精油。 ②优点:此法生产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确保了芳香油中萜烯类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精油质量提高,香气逼人,如含精油较多的柠檬、鲜橘、佛手柚等果皮均可通过压榨或割伤而得到。 (3)________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①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培训资料

植物基因组D N 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1 取植物新鲜组织约100 mg或干重组织约30 mg,加入液氮充分研磨。 2 将研磨好的粉末迅速转移到预先装有700 μL 65℃预热缓冲液GP1的离心管中(实验前在预热的GP1中加入巯基乙醇,使其终浓度为0.1%),迅速颠倒混匀后,将离心管放在65℃水浴20 min,水浴过程中颠倒离心管以混合样品数次。 3 加入700 μL氯仿,充分混匀,12,000 rpm(~13,400×g)离心5 min。 注:若提取富含多酚或淀粉的植物组织,可在第3步前,用酚:氯仿/1:1进行等体积抽提。 4 小心的将上一步所得水层上相转入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加入700 μL缓冲液GP2,充分混匀。 5 将混匀的液体转入吸附柱CB3中,12,000 rpm(~13,400×g)离心30 s,弃掉废液。(吸附柱容积为700μL左右,可分次加入离心。) 6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500 μL缓冲液GD(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2,000 rpm(~13,400×g)离心30 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7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600 μL漂洗液PW(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2,000 rpm(~13,400×g)离心30 s,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8 重复操作步骤7。 9 将吸附柱CB3放回收集管中,12,000 rpm(~13,400×g)离心2 min,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置于室温放置数分钟,以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

洗液。 注意: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吸附柱中残余的漂洗液去除,漂洗液中的乙醇的残留会影响后续的酶反应(酶切、PCR等)实验。 10 将吸附柱CB3转入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间部位悬空滴加50-200 μL洗脱缓冲液TE,室温放置2-5 min,12,000 rpm(~13,400×g)离心2 min,将溶液收集到离心管中。 注意:洗脱缓冲液体积不应少于50 μL,体积过小影响回收率。洗脱液的PH值对于洗脱效率有很大影响。若用水做洗脱液应保证其pH值在7.0-8.5范围内(可以用NaOH将水的pH值调到此范围),pH值低于7.0会降低洗脱效率;且DNA产物应保存在-20℃,以防DNA降解。为增加基因组DNA的得率,可将离心得到的溶液再加入吸附柱CB3中,室温放置2 min,12,000 rpm (~13,400×g)离心2 min。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教案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2、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水蒸汽蒸馏法和压榨法提取植物芳香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神 ★课题重难点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物组织中,不但含有蛋白质和DNA,而且含有很多人们需要的有效成分,如食用油、芳香油、植物色素、药物成分等。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 旁栏资料: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提取芳香油。 1.2芳香油的性质:挥发性强(物理性质),以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化学本质)。 1.3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萃取等。 (1)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水蒸汽可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水油分层。

适用范围:易挥发、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植物成分,如:玫瑰油、薄荷油等。 方法:水中蒸馏:原料放在沸水中加热蒸馏。 水上蒸馏:原料隔放在沸水上加热蒸馏。 水汽蒸馏:利用外来高温水蒸气加热蒸馏。 优点: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蒸气蒸馏,如柑橘、柠檬等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水解。 (2)压榨法 原理: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适用范围: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优点:生产成本低,以保持原料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不足: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3)萃取法 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溶剂蒸发后得到芳香油。 适用范围: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芳香油提取,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 在有机溶剂中。 优点:易分离,出油率高。 不足: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影响芳香油的品质。 2.实验设计 2.1玫瑰精油的提取 (1)玫瑰精油性质:浅黄色至黄色,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 同蒸馏 (2)实验流程: 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NaCl ????→加入分离油层24 Na SO ??????→加入无水除水??? →过滤 玫瑰油 ①采集玫瑰花:采集盛花期(5月中上旬)的玫瑰花,清水清洗沥干。 ②装入蒸馏原料:称取50g 玫瑰花放入蒸馏瓶,添加200mL 蒸馏水。 ③安装蒸馏装置:按照从左向右、自下到上次序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 ④加热蒸馏:控制蒸馏时间和速度(1~2滴/秒),获得乳白色乳浊液;拆卸装置。 ⑤分离油层:向乳浊液加入NaCl 溶液后,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下面的油层。 ⑥除去水分:向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24h 后过滤,得到玫瑰油。 分析:蒸馏时间不能过短,温度不能过高。 0.1g/mL NaCl 溶液:促使油水混合物(乳浊液)中油和水的分离。

植物DNA提取方法

1.2实验方法 1.2.1 茶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采用CTAB法[8]提取DNA,所有试剂(有机溶剂除外)和器皿都经高压灭菌,主要步骤如下: (1)取两片幼嫩新鲜叶片,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倒入适量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状,随后加入3ml预热的2%CTAB抽提缓冲液和50ul抗氧化剂2-巯基乙醇,继续研磨成略有流动性的糊状或粥状,转入1.5ml的离心管中,于65℃水浴锅中保温约60min. (2)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等600ul的CI(氯仿:异戊醇=24:1)溶液混匀,轻轻颠倒离心管几次使管内混合物成乳浊液,常温下10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入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 (3)重复步骤(2)一次。 (4)取步骤(3)上清液加入2.5倍体积无水乙醇,仔细混匀,-20冰箱30min以上,沉淀DNA 4℃,12000rpm离心10min. (5)弃去上层有机溶剂,加500ul75%乙醇洗涤沉淀,4℃下8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洗涤沉淀3次。 (6)倒置或者37度培养箱烘干. (7)加50ulTE缓冲液溶解DNA,于-20℃冷藏备用。 1.2.2 DNA含量和质量的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取4ml提取的DNA,将之稀释200倍,测定提取的DNA在260nm 和280nm处的吸光度值,得出OD260/280的值以及DNA和蛋白质浓度。如蛋白质浓度过高,需纯化。 (2)琼脂糖凝胶电泳:配制1.0%琼脂糖凝胶,在0.5×TBE缓冲液中,电压5V/cm电泳约60min,溴化乙锭染色20min,在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拍照。 1.2.3 PCR扩增 (1)PCR反应在Biometro PCR仪上进行,反应体系为25ul:ddH2O 14ul,10×Buffer 2.5ul,MgCl(25mM) 2.5ul,dNTPs(2.5mM) 2.0ul,primer(2.0uM) 1.0ul,DNA 2.7ul(约

关于橘皮精油的提取实验

关于橘皮精油的提取实验 实验题目:橘皮精油的提取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芳香物的提取方法,并尝试提取橘皮精油 实验方法:压榨法。 原因: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所以柑橘和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采用压榨法。 实验原理:含芳香油较多的果皮经冷磨或机械冷榨的方法将芳香油压榨出来,经分离水分后可得到冷压精油。 实验器材:螺旋压榨器,烧杯,离心机,试管等。 所需药品:氢氧化钙,小苏打,硫酸氢钠,氯化钠。 步骤方法:首先将橘皮风干,然后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压榨之前,首先要用流水漂洗橘皮,捞起橘皮后,沥干水分,进行压 榨。 压榨时既要将原料压紧防止原料滑脱,又要将油分挤压出 来。 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 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至7—8,压榨 液中含有橘皮精油,大量水分,还有糊状残渣等杂质,因 此,要先用普通布袋过滤去除固体物和残渣,然后离心进 一步去除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 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的橘皮精油还含有少量的水 和果蜡,需在5 ℃~10 ℃下静置5~7 d,让杂质沉淀,

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的油层,其余部分滤纸过滤,滤液和 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现象分析:压榨液中含有较多杂质,为加快沉淀速度,向其中加入了少许明矾以加速沉淀,沉淀后使用纱布袋过滤了一部分残 渣,但溶液仍浑浊,因此使用定性滤纸进行二次过滤,过 滤后溶液明显清澈,无可见杂质,于是放于阴凉处静置 5~7 d 后,观察到液体表面出现油状物,使用滴管收集 到无色透明,具有橘香味,的油状液体,经实验室检测其 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本次试验成功的提取出橘皮精油,但 是出油率较低,精油品质不高。 问题分析与感悟:此次实验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石灰水浸泡时间严重不足,今儿影响出油率以及精油品质,在以后的试验中,要 严格遵循实验歩骤,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策划,防 止实验中出现差错。

植物DNA提取

实验1 植物DNA的提取 实验目的 采用CTAB法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纯度分析。 掌握CTAB法从植物叶片提取DNA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1、原理 核酸是生物有机体中的重要成分,在生物体中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在真核细胞中,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仁里。在制备核酸时,通过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核蛋白被释放出来。 在浓氯化钠溶液(1~2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RNA 核蛋白的溶解度很 小;而在稀氯化钠溶液(0.14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DNA核蛋白和RNA核蛋白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分离得到核蛋白后,需进一步将蛋白等杂质除去,常采用的去除蛋白的方法有3种:①用含辛醇或异戊醇的氯仿振荡核蛋白溶液,使其乳化,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质,此时蛋白质凝胶停留在水相和氯仿相中间,而DNA溶于上层水相。用两倍体积95%乙醇溶液将DNA钠盐沉淀出来。如果用酸性乙醇或冰乙酸来沉淀,得到的是游离的DNA。②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去污剂使蛋白质变性,与核酸分离,从而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出DNA。③用苯酚处理,然后离心分层,DNA或溶于上层水相,或存在于中间残留物中,蛋白变性后则停留在酚层内。吸出上面水层,将其注入两倍体积的95%乙醇溶液中,得到白色纤维状DNA沉淀。反复使用上述方法多次处理DNA核蛋白溶液,就能将蛋白等杂质较彻底地除去,得到较纯的

DNA制品。为了彻底除去DNA制品中混杂的RNA,可用RNA酶处理。生物材料中含有的脂肪物质和大部分的多糖,在用盐溶液分离核蛋白和用乙醇或异丙醇分级沉淀时即被除去。 在DNA提取、制备的过程中,核酸极不稳定,许多因素可破坏其完整结构:①化学因素,核酸的结构在pH值4.0—11.0间较稳定,pH值在此范围外就会使核酸变性降解,故制备过程应避免过酸过碱。②物理因素,DNA分子链很长,是双螺旋结构,既有一定的柔性。又有一定的刚性,故强机械作用如剧烈搅拌会令DNA分子断裂,不利于收集,应加以避免。③酶的作用,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核酸酶在细胞壁或膜遭到破坏时被释放出来,它会降解DNA分子。故须用酶的变性剂、抑制剂使之失活。操作过程最好在低温(0℃左右)下进行。常用的酶抑制剂有柠檬酸盐、氟化物、砷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ETDA-Na)等。SDS和苯酚作为蛋白变性剂,同时可使核酸酶被破坏而失活。 2、DNA的提取原理 (1)CTAB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植物总DNA的方法:先将新鲜的叶片在液氮中研磨,破碎其细胞,然后加入CTAB分离缓冲液,将DNA溶解出来,再经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质,最后得到DNA。 (2)SDS法是植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先将新鲜的叶片在液氮中研磨以机械力破本碎细胞壁,然后加入SDS使细胞膜破裂,并同时将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与核酸分开。加入KAc可使SDS—蛋白质复合物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钾盐形式,使沉淀更加完全。 3、DNA的浓度测定和纯度分析 (1)定磷法:是对样品中核酸(DNA和RNA)含量的准确定量。将样品中的核酸用强酸(硫酸或高氯酸)消化成无机磷,然后用定磷试剂对生成的无机磷酸进行滴定。定磷试剂是酸性钼酸铵溶液,钼酸铵能与无机磷酸定量结合成磷钼酸络合物,该络合物能被抗坏血酸等还原剂还原成兰色的钼蓝,在66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2)紫外光吸收法:核酸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60nm。

实验报告-植物基因组的提取和检测

题目: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原理; 2.掌握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在液氮中对植物组织进行研磨,破碎细胞; 2.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游离出来; 3.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 4.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缓冲液中,即得植物基因组DNA 溶; 5.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称为电泳。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分离长度为200bp至近50kb的DNA分子。DNA的迁移率(U)的对数与凝胶浓度(T)之间存在反平行线性关系。因此,要有效地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选用适当的琼脂糖凝胶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材料 1.设备 移液器,台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陶瓷研钵,1.5ml离心管 2.材料 植物幼嫩叶片 3.试剂 (1)细胞提取液:100mmol/L Tris-HCl, pH8.0, 5mmol/L EDTA, 500mmol/L NaCl, 1.25% SDS,1%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 (2)氯仿:异戊醇(24:1) (3)其它试剂:液氮、无水乙醇、 TE缓冲液、异丙醇、洗涤缓冲液 四、方法和步骤 1、取500μL细胞提取液于650C水浴(金属浴)中加热备用; 2、研钵用液氮预冷,新鲜植物叶片(自来水清洗,蒸馏水冲洗干),去除叶脉,剪成细条状,置于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越细越好); 3、取0.1g粉末(大约两勺半)转移至500μL预热的细胞提取液中,迅速摇匀,650C 水浴(金属浴)中保温30min,10min左右温和颠倒混匀一次; 第 1 页

植物组织DNA的提取和鉴定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CTAB来提取DNA的方法。 2.了解CTAB的成分及作用。 3.学习PCR的原理并掌握其方法。 4.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中绝大部分是核DNA,它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在一起,以核蛋白(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的浓度到一定程度(0.3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CTAB能溶解于乙醇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基本遗传物质,它在遗传变异、代谢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对象,但无论是研究植物DNA的结构和功能,还是开展外源DNA的转化、转导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天然状态的高分子量的纯化DNA。 T-DNA,转移DNA(transferred DNA ),是根瘤农杆菌Ti质粒中的一段DNA 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稳定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获得转基因植株。除用于转基因以外,T-DNA插入到植物的基因中可引起基因的失活,从而产生基因敲除突变体;T-DNA大多为单拷贝插入,使其利于进行遗传分析。 PCR基本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在体外快速扩增DNA,具有类似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由一对

人教版 选修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教案

人教版选修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芳香油的来源、提取方法及不同材料的提取方法。 2.掌握玫瑰精油提取的方法、装置及过程。 3.掌握橘皮精油提取的方法、材料的处理及提取过程。 4.分析影响精油品质的因素。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特点 (1)来源:植物器官,如玫瑰花用于提取玫瑰油,樟树树干用于提取樟油。 (2)特点 ①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②成分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1)不同方法的选用依据:植物原料的特点。 (2)提取方法 ①蒸馏法 a.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b.分类依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 类型包括: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c.局限性: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因此对柑橘、柠檬等原料不适用。 ②压榨法:主要适用于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

③萃取法????????? 原理:植物芳香油不仅挥发性强, 而且易溶于有机溶剂 步骤: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 有机溶剂浸泡 ↓ 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 ↓ 蒸发出有机溶剂注意事项: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杂质 关键点拨 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的区别

(1)这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但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位置不同。 ①水中蒸馏:原料放在蒸馏容器的水中,水要完全浸没原料。 ②水上蒸馏:容器中水的上方有筛板,原料放在筛板上,水量以沸腾时不浸湿原料为宜。 ③水气蒸馏:蒸馏容器下方有一排气孔,连接外源水蒸气,上方有筛板,上面放原料。 (2)特点:水中蒸馏设备简单、成本低、易操作;而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所需时间短,出油率高。 1.柑橘和柠檬为何不适于用水中蒸馏? 提示对于柑橘和柠檬,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因此柑橘和柠檬芳香油的提取常用压榨法。 2.某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分析可用什么方法提取?如何操作? 提示萃取法。先将粉碎、干燥的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溶解芳香油,然后蒸发出有机溶剂,获得纯净的植物芳香油。

(完整版)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学案(附答案)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学习目标】 1.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方法,初步学会某些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 2.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课题重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课题难点】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知识准备】 芳香油的来源 1.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动物: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 3.微生物:真菌。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 1.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和。动物香料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植物香料的来源更为广泛。植物芳香油可以从大约50多个科的植物中提取。例如,工业生产中,玫瑰花用于提取,樟树树干用于提取。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其组成也比较,主要包括及其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和等。具体采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根据蒸馏过程中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和。其中,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如柑橘和柠檬。这是因为 等问题。因此,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法。 3.植物芳香油不仅,而且易溶于,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的原料,可以考虑使用法。萃取法是将 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只需蒸发出有机溶剂,就可以获得纯净的了。但是,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3、再次过滤能,常温下 不发生化学 反应,质量 提高 有机溶剂萃 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蒸发溶 剂后就可获得芳香 油 1、粉碎、干燥 2、萃取、过滤 3、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 求原料的颗粒 要尽可能细小, 能充分浸泡在 有机溶液中 出油率高, 易于分离 使用有机溶 剂处理不当 会影响芳香 油的质量 1.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__和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因此可用_______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对材料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乳状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此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的装置图,请据图补充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蒸气蒸馏装置 ①实验步骤: (1)安装好如图所示的装置,特别要注意将冷凝器夹好。 (2)将薄荷叶尽量剪碎,取适量的薄荷叶放入瓶内。 (3)向瓶内加水,至容积的左右。为防止出现水碱,可加入数滴稀硫酸。此时应向瓶中放入几粒以防暴沸。

植物基因组 DNA 提取

植物基因组D NA 提取 2ml 离心管提取 取新鲜叶片采用C TAB 法,按M urry 等{Murray, 1980 #9}的方法,略加改进,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2.0 ml 离心管加入离心管盖大小新鲜叶片2片; 2. 液氮充分研磨成粉末,加入900 μL CTAB 缓冲液; 3. 65 ℃水浴1小时,期间摇匀3次; 4. 置于4℃冰箱冷却至15 ℃以下; 5. 加入900 μL25: 24:1 酚/氯仿/异戊醇,上下混匀2-5 分钟,保证样品与氯仿 充分混合; 6. 12,000 rpm 离心20-30 分钟; 7. 取上清液约800 μL,加入预先加好的700 μL 异丙醇的1.5 ml 离心管中,轻 轻上下颠倒混匀; 8. -20℃冰箱静止30 分钟以上; 9. 12,000 rpm 离心15-20 分钟,弃上清夜; 10. 75%酒精洗涤沉淀,弃上清液,12,000 rpm 离心15-20 分钟; 11. 风干D NA,让酒精挥发干净(4 小时以上或过夜); 12. 加入100 μL 的纯水(含终浓度为1%RNase)溶解D NA; 13. 放入37 ℃环境中,约60 分钟消化R NA; 14. 取2 μL DNA 进行检测。 50ml 离心管提取 取新鲜叶片采用C TAB 法,按M urry 等{Murray, 1980 #9}的方法,略加改进,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取新鲜叶片在研钵用液氮研磨成粉末; 2. 向50ml 离心管里加入叶片粉末,至刚好覆盖住管圆底部,加入20mlCTAB 缓 冲液充分混匀; 3. 65 ℃水浴1小时,期间摇匀3次; 4. 取出,冷却至15 ℃以下; 5. 加入20ml 的25: 24:1 酚/氯仿/异戊醇,上下混匀2-5min,保证样品与氯仿

高中生物实验7用蒸气蒸馏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学案浙科版选修1

高中生物实验7用蒸气蒸馏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学案浙科 版选修1 1.安装蒸气蒸馏装置(见上)的具体顺序是怎么样的? 整套蒸馏装置可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左边的部分通过加热进行蒸馏,中部将蒸馏物冷凝,右边的部分用来接收。安装仪器一般都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拆卸仪器的顺序与安装时相反。具体安装顺序和方法如下。 (1)固定热源——酒精灯。 (2)固定蒸馏瓶,使其离热源的距离如教科书中图11所示,并且保持蒸馏瓶轴心与铁架台的水平面垂直。 (3)连接烧瓶B,使A中导入B的玻管要到达B瓶底。 (4)安装蒸馏头,使蒸馏头的横截面与铁架台平行。 (5)连接冷凝管。保证上端出水口向上,通过橡皮管与水池相连;下端进水口向下,通过橡皮管与水龙头相连。 (6)连接接液管(或称尾接管)。 (7)将接收瓶瓶口对准尾接管的出口。常压蒸馏一般用锥形瓶而不用烧杯作接受器,接收瓶应在实验前称重,并做好记录。 2.本实验的操作中哪些步骤是关键? 本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安全和成功,这些步骤是关键 (1)安装装置的顺序: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2)冷凝管中的水流向:从下方进水,上方出水,与蒸气流向相反; (3)B瓶中的薄荷叶尽量剪碎,不能太满,以在瓶颈下1 cm或更低为度,切勿压紧; (4)A瓶中加水至瓶容积的2/3左右; (5)为防止瓶中出现水碱,可加入数滴稀硫酸,而且只能用稀硫酸; (6)为了防止水在沸腾过程中突然崩发,可能将瓶塞顶起(即爆沸),应该向瓶中加入几粒豌豆大小的碎玻璃或碎砖瓦; (7)控制好蒸馏的时间和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以确保精油质量; (8)由于精油有强挥发性,所以收集瓶要用一小块铝箔或牛皮纸遮盖; (9)蒸馏过程中,人始终不离开,密切监控; (10)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火,待冷凝器出口处不再有水滴出现时关水。 3.若要获得纯度较高的精油,所需要的完整流程是怎么样的? 若要获得纯度较高的精油,完整流程是这样的(以玫瑰精油为例) 4.提取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还有哪些呢?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高中生物选修一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专题6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比较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的适用范围 3、应用恰当的方法提取植物芳香油 重难点: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 (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1.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_____和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芳香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易溶于_____溶剂,成分复杂,以____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和等,具体采用哪种提取方法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 2.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根据原料放置位置,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蒸气蒸馏,如柑橘、柠檬等易______,有效成分容易水解。 3.萃取法: 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如石油醚、酒精、乙醚等,_______挥发后得到芳香油。 方法:原料浸泡在溶剂中→得到浸泡液→__________挥发→芳香油。 不足:有机溶剂必须事先精制,除去其中的_______,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二、实验设计 (一)玫瑰精油的提取 1、[资料一]根据玫瑰精油的性质选择提取方法 (1)玫瑰精油的性质:______________强;难溶于水,易溶于_________________,挥发性强,能随水蒸气一同_____________ (2)提取方法:______________法 2、[资料二]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和装置 (1)左边的部分通过加热进行___________,中部将蒸馏物______________,右边的部分用来__________ (2)①安装装置顺序: ②温度计位置: ③冷凝管中水流向: ④加热时防暴沸: ⑤拆卸仪器的顺序:3、[资料三]乳浊液的处理和玫瑰液的回收 (1)向乳浊液中加入,可使其出现明显分层。然后用___________将这两层分开。 (2)分离的油层中还含有少量水分,一般加入可以除去。 4、填写并分析下列实验流程图: ①采集玫瑰花:采集___________(5月中上旬)的玫瑰花,清水清洗沥干。 ②装入蒸馏原料:称取50g玫瑰花放入蒸馏瓶,添加_____mL蒸馏水。 ③安装蒸馏装置: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次序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 ④加热蒸馏:控制蒸馏_______________(1~2滴/秒),获得___________乳浊液。 特别注意蒸馏时间不能___________,温度不能_________。 ⑤拆卸蒸馏装置:拆卸的顺序与安装时______(相同or相反) ⑥分离油层:向乳浊液加入________,目的是促进_______分层,然后利用___________分离出______(上or下)层的玫瑰油。 ⑦除去水分:向玫瑰油中加入_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_____,24h后过滤得到玫瑰精油。 (二)橘皮精油的提取 1. 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有效成分在用______________法提取时容易发生部分水解,使用_____________法提取时原料容易焦糊,所以一般采用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 2.[资料一]橘皮的处理 为什么橘皮要浸泡在pH大于12、质量分数为7%~8%的石灰水中,时间为16~24 h? [资料二]橘皮的压榨 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需要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节PH至 [资料三]压榨液的处理 压榨液怎么处理? 3.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 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_________→静置→____________→橘皮油 ①橘皮预处理:将新鲜橘皮用_______清洗、沥干。 ②石灰水浸泡:用7~8%_________浸泡橘皮24h,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提高______,降低压榨液的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 ③清水漂洗:浸泡好的橘皮用________彻底漂洗干净、沥干。 ④粉碎压榨:将橘皮粉碎,加入_______和__________,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压榨机压榨,得到压榨液。 ⑤过滤压榨液:用_______过滤,滤液再________处理,分离出__(上、下)层的橘皮油。 ⑥静置处理:将橘皮油在5~10℃冰箱中静置5~7d,目的是_______,用吸管吸出上层的澄清橘皮油。 ⑦再次过滤:将下层的橘皮油用______过滤,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皮油合并,得到橘皮精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