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巧求图形的周长
- 格式:wps
- 大小:983.26 KB
- 文档页数:7
1、在一条长25厘米的线段上画大小两个正方形(如图)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20厘米,求大小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25×4=100(厘米)(100+20)÷2=60(厘米)60-20=40(厘米)答: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和宽分别增加8米,面积增加了224平方米。
问原来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解:(224-8×8)÷8=20(米)20×2=40(米)答:原来这个花坛的周长是40米。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30+20)×2+13×2=126(厘米)4、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每个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单位:分米)0084×3×4=48(分米)5、如下图ABCD是正方形,DH=7厘米,FB=8厘米,求长方形EFGH的周长。
(7+8)×2=30(厘米)6、用5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拼成下面各种图形.周长最长的是哪一个?周长最长的是D7、在一条长32厘米的线段上画大小两个正方形(如图)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小正方形的周长多24厘米,求大小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大:(32×4+24)÷2=76(厘米)小:76-24=52(厘米)8、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边和宽边分别增加6厘米,那么面积则增加156平方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56-6×6)÷6×2=40(厘米)9、有一个正方形,它的一条边长增加了8厘米,另一条边长增加了3厘米,面积就比原来多310平方厘米。
这个正方形原来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10-8×3)÷(8+3)×2=52(厘米)10、有一块长方形广告牌,它的长边和宽边分别增加了4厘米,它的面积增加了820平方厘米。
三年级奥数(14)巧求周长【类型一:不规则图形——平移】【例1】下图是由6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变式1:计算下面各图的周长。
(单位:厘米)变式2: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米)51015381053变式3:计算下面各图的周长(单位:厘米)【例2】把边长分别是10厘米、9厘米、8厘米和7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 )厘米。
1004040404040804030201311432852049变式1: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50b =米,30c =米,10g =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 米。
变式2:如图,线段10a =厘米,8b =厘米,3c =厘米,图形的周长为( )厘米。
变式3:一个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挖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补在另一边上(如图)。
所得图形的周长为_____厘米。
c ba【例3】如图所示,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那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变式1:如图所示,是由8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你能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变式2:有一批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按图所示方法: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共要摆80层,求摆好后图形的周长?变式3:下图是一座古城堡的外观图,图中每条最短的线段长均为2米,古城堡高12米,宽16米,求这个外观图的周长是多少米?【例4】将19张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按顺序一张一张地摆放在地板上,摆的时候,要求后摆的纸片必须有一个顶点与前一张纸片的中心重合(图中表示已经摆好的5张),地板上摆好后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变式:李明将5张扑克牌像下图那样摆放,已知扑克牌的长是86毫米,宽56毫米,那么这个摆成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1612【类型二:等量代换】【例1】8个同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变式1:由9个相等的小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已知小长方形的宽是12厘米,求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变式2:下图是由三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的,求周长是多少?变式3:李明从A 走到B 再走到C 再到D ,走了38米,马力从B 到C 再到D 再到A 走了31 米,问此长方形的水池ABCD 的周长是多少米? C D B A【类型三:规则图形的变化】【例1】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6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4厘米。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几何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计算几何周长对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几何周长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一个几何形状的边界长度之和。
在三年级中,我们主要讨论的几何形状是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1.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矩形是指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它的对边长度相等。
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它的四边都相等。
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即可。
例如,一个矩形的长为5米,宽为3米,我们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加两次来计算周长:5米+5米+3米+3米=16米。
2.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是指有三个边和三个角的多边形。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将三个边的长度相加。
例如,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米、4米和5米,我们可以通过将三个边长相加来计算周长:3米+4米+5米=12米。
二、周长计算的应用理解和应用周长的概念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周长的计算方法:1.围墙的周长假设我们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要围上一圈木栅栏。
花园的长为6米,宽为4米,我们需要计算木栅栏的周长来购买足够数量的木材。
花园的周长等于6米+6米+4米+4米=20米。
所以,我们需要购买20米的木材。
2.画框的周长想要制作一个装饰画框,画框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
我们需要计算画框的周长来确定所需的装饰材料长度。
画框的周长等于8厘米+8厘米+8厘米+8厘米=32厘米。
所以,我们需要购买32厘米的装饰材料。
3.画纸的周长假设我们要裁剪一个三角形的画纸,根据需要,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和5厘米。
我们需要计算画纸的周长来确定所需的裁剪尺寸。
画纸的周长等于3厘米+4厘米+5厘米=12厘米。
所以,我们需要裁剪一个周长为12厘米的三角形画纸。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例如购买材料、裁剪尺寸等。
巧求周长奥数题三年级
摘要:
一、问题引入
二、解题思路
三、解题过程
四、结论与拓展
正文:
一、问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解决一道巧求周长的奥数题,适合三年级的学生挑战。
题目如下:
小明用一些长度为1 厘米、2 厘米、3 厘米、4 厘米的线段围成了一个图形,请问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二、解题思路
要解决这道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
根据题目描述,小明用1 厘米、2 厘米、3 厘米、4 厘米的线段围成了一个图形。
那么我们需要计算这些线段的总长度。
三、解题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图形的具体形状。
题目没有给出,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它是一个任意形状的闭合图形。
假设这个图形的周长为L,那么根据周长的定义,我们有:
L = 1 厘米+ 2 厘米+ 3 厘米+ 4 厘米
将这四个线段的长度相加,我们可以得到:
L = 10 厘米
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0 厘米。
四、结论与拓展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了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0 厘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图形的具体形状,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图形的样子。
但是,无论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它的周长都是10 厘米。
这道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同时锻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求周长的几种方法《巧求周长的几种方法》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巧求周长的有趣方法!比如说,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 8 米,宽是 6 米。
那它的周长怎么算呢?我们可以这样想,长方形有两条长和两条宽,所以周长就是 2 乘以长加上 2 乘以宽,也就是2×8 + 2×6 = 28 米。
再看一个例子,有一个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 5 分米。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所以周长就是 4 乘以边长,即4×5 = 20 分米。
还有一种方法叫平移法。
比如有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的边平移一下,变成一个规则的图形,再求周长。
就像一个缺了角的长方形,我们把缺的角平移补起来,就好算了。
小朋友们,学会这些方法,求周长就不难啦!《巧求周长的几种方法》大家好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巧求周长的办法。
先来说说相加法。
假如有一个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3 厘米、4 厘米、5 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把三条边加起来,3 + 4 + 5 = 12 厘米,是不是很简单?再说说公式法。
像圆形的周长,咱们就有专门的公式,C = 2πr 或者 C = πd,这里的 r 是半径,d 是直径,π 呢,一般约等于3.14。
比如说一个圆的半径是 2 厘米,那周长就是2×3.14×2 = 12.56 厘米。
还有一种叫分解法。
比如一个复杂的图形,咱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求出周长再相加。
怎么样,这些方法不错吧?《巧求周长的几种方法》朋友们,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巧求周长的法子。
举个例子,有个不规则的多边形,看起来很复杂,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边是相等的。
像这样,我们把相等的边找出来,计算就轻松多啦。
还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对称的特点。
比如说一个轴对称的图形,我们只需要算出一半的周长,再乘以 2 就行。
另外,别忘了标数法。
就像一个方格图里的图形,我们在每条边上标上数字,再相加,周长就出来了。
学会这些小窍门,求周长就不再头疼啦!《巧求周长的几种方法》嗨,各位!今天聊聊怎么巧妙地求出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周长—巧求周长(一等奖创新教案)周长——巧求周长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巧算周长》教科书书名:小学数学教材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整理关于周长的知识,巩固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升解决周长有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回顾整理周长的概念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探究通过平移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1. 探究通过平移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第五单元我们学习了周长,今天,我们将要带着我们学到的知识一起来探究“巧求周长”,在此之前,需要先进入“课前早知道”,回顾整理以下问题:1.什么是周长?2.你会求哪些图形的周长?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什么是周长呢?树叶的周长是绕它的边线一周的长度,数学书封面的周长也是绕它边线一周的长度。
所以,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那你知道怎么可以求出树叶的周长吗?先用细线绕树叶一周,再用尺子量出细线的长度,就可以求出树叶的周长。
师:没错,像这样的曲线图形,我们可以借助细线和尺子量出它的周长,也就是化曲为直。
而右边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每条边的长度都知道,就可以直接把它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算出它的周长。
除此之外,像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的规则图形求周长,还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这个长方形的两条长都是12厘米,两条宽都是8厘米,计算周长就可以用长×2+宽×2,还可以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二,为了方便计算,人们由此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它的周长=边长×4。
由上可知求曲线图形的周长可以借助细线,围着图形边线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细线的长度,也就是化曲为直。
对于不规则的直边图形,将它的所有边长相加就可求出它的周长。
巧求图形的周长三年级思维训练22+宽×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但用途却十分广泛。
利用它们可以巧求一些复杂图形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 的周长。
解决这类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思考怎仔细分析.、对于一些运用拼和剪来构造新图形的问题.我们常常要画图帮助理解.1再求样从已知条件中找到求周长所要的条件或找到新图形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间的关系. 出它的周长。
往往要运用“平移、转化”等方法把..2、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图形求它们的周长而且.问题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在转化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两个部分不能遗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
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个周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例1、用3 分析与解答:请你画图后再思考解答。
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17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试一试1、用3个周长是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32厘米.宽20厘米例2、一张长方形纸长是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二次剪的正方形的边第一次剪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析与解答:先画图.然后想一想. 长是多少。
再从余下.15厘米长方形纸中.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试一试2在一个长是24厘米.宽最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纸片中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单位:厘米)。
例3、计算下列图形(左图)的周长(325252分析与解答:将图中右上缺角处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行移动.这样正好移补成一个正方形。
试一试3、如上右图是一个楼梯的侧剖图。
已知每步台阶宽3分米.高2分米。
求这个楼梯侧面的周长是多少米?1 / 3)。
、求下面图(1)的周长(单位:厘米例4..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我们也同样采用转化的方法.想一想分析与解答: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可以怎样求原图的周长。
转化后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的周长。
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三年级数学第四讲巧求周长例题与⽅法例1⽤3个周长是16厘⽶的正⽅形拼成⼀个长⽅形(见图)。
求所拼成的长⽅形的周长【思路点睛】周长是指围成⼀个平⾯图形所有边线长的总和。
原采3个正⽅形拼成⼀个⼤长⽅形以后,有4条边两两重合了。
解法⼀:(1) 正⽅形的边长是多少厘⽶? 16÷4=4(厘⽶)(2) 两两重合的4条边共长多少厘⽶? 4×4=16(厘⽶)(3) 3个正⽅形的周长共是多少厘⽶? 16×3=48(厘⽶)(4) 拼成的长⽅形周长是多少厘⽶? 48-16=32(厘⽶)答:拼成的长⽅形周长是32厘⽶。
解法⼆:(1) 正⽅形的边长是多少厘⽶? 16÷4=4(厘⽶)(2) 拼成长⽅形的长是多少厘⽶? 4×3=12(厘⽶)(3) 长⽅形的周长是多少厘⽶? (12+4)×2=32(厘⽶)答:(略)【思路点睛】1.⽤4个周长为16厘⽶的⼩正⽅形拼成⼀个⼤正⽅形(见图)。
求所拼成的⼤正⽅形的周长。
4个⼩正⽅形拼成⼀个⼤正⽅形后,有8条边两两重合。
解法⼀:(1) ⼩正⽅形的边长是多少厘⽶? 16÷4=4(厘⽶)(2) 两两重合的8条边共长多少厘⽶? 4×8=32(厘⽶)(3) 4个⼩正⽅形周长⼯共是多少厘⽶ 16×4=64(厘⽶)(4)拼成的⼤的正⽅形的周长是多少厘⽶?64-32=32(厘⽶)答;拼成的⼤正⽅形的周长是32厘⽶解法⼆:(1) ⼩正⽅形的边长是多少厘⽶? 16÷4=4(厘⽶j:(2) ⼤正⽅形韵边长是多少厘⽶? 4×2=8(厘⽶)(3) ⼤正⽅形的周长是多少厘⽶? 8×4=32(厘⽶)答:(略)。
例2有—块⼩麦地,形状见图,请根据所给条件求出这块地的周长。
【思路点睛】这是个不规则图形想⼀想求它的周长能杏转化为求正⽅形的周长。
将图形的两条边平移,如右图,得到⼀个正⽅形,原来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就是这个正⽅形的周长。
巧求周长☜知识要点周长是指围绕一个封闭图形外围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用字母表示: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表示:C=a×4一般对于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规则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公式直接求出周长。
而一些复杂的图形,则可以采用平移转化的思想巧妙的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化的过程中,不能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
☜精选例题【例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思路点拨:对于这样一个不规则图形直接求出它的周长不太容易,所以首先考虑运用平移转化的思想,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再运用公式求出周长。
☝标准答案:6×4=24(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4厘米。
✌活学巧用1、求下图的周长。
(1)(2)(3)【例2】:求下图的周长。
4厘米☝思路点拨: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首先确定周长的范围;再转化成一个正方形。
转化之后,我们会发现,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等于转化后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为4×3=12(厘米)☝标准答案:4×3×4=12×4=48(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48厘米。
✌活学巧用1、下面图形是由5个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组成,求它的周长。
2、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把它们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3】:求下图的周长。
☝思路点拨:将上图转化成长方形,这时原图的周长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条3米长的线段的和,求出这两部分的和就求出了原来这个图形的周长。
☝标准答案:(12+5)×2+3×2= 34+6= 40(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40米。
✌活学巧用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1)(2)(3)【例4】:用3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组成一个长方形,求所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周长了是吗?生:是。
师:那什么叫做周长呢?生:绕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叫周长。
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是真正用心在学习,记忆力也非常好。
那现在我们看到例题一的第一个图形。
这个图形我们知道所有线段的长度吗?生:不知道。
师:对,但是我们能不能用已知的线段长来求出图形的周长呢?生:……师:我们都学过图形的平移,对不对?生:对。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道题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线段进行平移,得到一个我们能立刻算出周长的图形呢?同学们想想看,移移看。
生:可以!师:哦,来说说看。
生:这里有三层,我们把下面两层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左侧高度一致的地方。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生:没有。
师:好的,那老师老帮助这位同学把图形的平移画出来。
(通过PPT的演示)现在大家清楚怎么移动了吗?生:清楚了。
师:好的,那同学们请看,现在我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生:是长方形。
师:对,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长了吗?生:知道,是120厘米。
师:没错,那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宽了吗?生:不知道,但是我们能把它算出来。
师:那我们怎么算呢?生:12+24+48=84(厘米)。
师:非常好。
那我们现在周长是不是可以算了?生:没错。
师:周长是?生:(120+84)×2=408(厘米)。
师:非常棒!师:解决了第一小题,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小题。
这道题目能不能跟第一小题一样,我们进行平移?生:可以。
师:那请同学们先试试看。
把尝试的结果告诉老师。
生:可以平移,但是有线段多出来。
师:哦,多出来,哪条线段多出来了?生:是10厘米的,多了两条。
师:那我们算周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生:把多出来的也加进去。
师:非常好,我们不能落下每一条线段。
所以最后的答案是?生:(50+35)×2+10×2=190(厘米)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观察的也很仔细。
那么我们就开始做练习,熟能生巧,我们不仅要会做,还要做得快、做得正确。
第20讲 ▍ 巧求周长(一)【例题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
【思维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
(2+3)×2=10米。
【练习1】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在阶梯上铺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可以怎样测量?2.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少儿书店,小明沿A 路线行走,小玲沿B 路线行走。
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少儿书店?为什么?2米2米3.下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园,求花园的周长。
(单位:米)【例题2】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维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2×4=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
【练习2】1.下图是由5个边长为3厘为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此图形的周长。
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形的周长。
3.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题3】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维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12123060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2条,而已知两条边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
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
【练习3】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分米。
第十五讲巧求周长这一讲主要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是:(长+宽)×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边长×4.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有很多不是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这时要求它的周长就要采取一些简单快捷的方法。
〖经典例题〗例1、下图所示是一个游乐场的平面图,已知条件如图所示,求出这个游乐场的周长是多少?分析: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因为条件有限我们不能直接计算出周长.这时我们要想办法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进行计算.将平面图转化如下:此图形周长为:500×4=2000(米).即这个游乐场的周长是2000米.例2、下图是由6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分析:这个不规则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变成规则的图形,具体操作如下:这样我们就发现,这个不规则图形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4+2)×2=12(厘米)例3、求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分析:将水平线和竖直线平移后,看还缺少哪些线段没有算上.我们发现,将此图转化成长方形后,只有画粗线的两条线段没有计算上,最后再加上就可以了.长方形周长:(50+35)×2=85×2=170(厘米).这个图形周长:170+l0×2=170+20=190(厘米).所以,这个图形周长是190厘米.〖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图的周长.(单位:厘米)〖经典例题〗例4、下图正方形A的周长是24厘米,正方形B的周长是12厘米,由A 和B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析:正方形A的边长是:24÷4=6(厘米);正方形B的边长是:12÷4=3(厘米),现在图形的周长有两种计算的方法:方法一:6×3+3×4=30(厘米)方法二: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去重合的两段周长,就是新的图形的周长.24+12-3×2=30(厘米)方法三:(6+3+6)×2=30(厘米)例5、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5+6=11(厘米) 宽1+3=4(厘米) 周长(11+4)×2=30(厘米)例6、一个模型,如图,外形是两个重叠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两个正方形重叠的相交点是正方形边的中点.求这个模型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分析:解法1:平移法.将图转化为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3×4=12(分米).解法2:重叠法.2个正方形周长之和16分米,减去重叠部分的正方形周长4分米,就等于这个模型的周长12分米.解法3:可以每条线段相累加:2×4+1×4=12分米.例7、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4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动手拼一拼便知.当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2个正方形的8条边减少了2条边,而这2条边的和是4厘米,那么一条边长是4÷2=2(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8(厘米).例8、下图是一个正方形操场,它的边长是100米,一只蚂蚁沿着甲块地走了一圈,另一只蚂蚁沿着乙块地走了一圈,谁走的路长?为什么?它们各走了多少米?分析:我们可将甲、乙两块地的图分别画出,逐个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先将甲图转化成较规则的图形,将原图转化为:则甲图周长为:(100+50+30)×2=180×2=360(米).我们再将乙图转化成较规则的图形,将原图转化为:虽然我们把此图凹进去的那条横线移到了下面,但内部的两个30米却是原图形的周长,没有移,所以此乙图周长为:(100+50)×2+30×2=300+60=360(米).由计算可看出,甲、乙两块地的周长都是360米,是一样长的,它们都走了360米.另外,此题还可换个角度去想,我们把甲块地、乙块地用红、绿两色笔描出,发现都是200米,再看中间黑线部分是两只蚂蚁共走的部分,所以由此可推出两只蚂蚁走的路程是相等的,中间是100+30×2=100+60=160(米),所以两只蚂蚁各走了360米.〖巩固练习〗1.求下图周长.单位:厘米2.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A是公园的大门.问:小明从A门进公园,不重复地沿道路走公园一圈,他走了多少米?3.下图是某建设物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单位:米)现根据需要在它周围绕电线一圈,试求需电线多少米?〖课后作业〗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宽是10厘米,长是多少厘米?3.用一根长44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5. 一个长12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如图在它的两个角上各减去一个小长方形,现在这个新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6. 下图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这个图形的外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7. 下图长方形A 的周长30是厘米,正方形B 的周长是16厘米,由A 和B 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8、下图是一块小麦地,已知条件如图中所示.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9.下图“十”字的横与竖都长6厘米.问“十”间的周长是( )厘米.10.求下图上“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11.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 )、( )厘米.12.下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5”字周长是( )厘米.13.下图是一块地,四周都用篱笆围起来,转弯处都是直角.已知西边篱笆长17米,南边篱笆长23米.四周篱笆长( )米.50米 50米1 3 514.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下图的形状,求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二、解答题15.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图所示.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每边被四等分.求图中所有正方形周长的和.17.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18.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将对折后的纸沿它的竖直中线(右图虚纸)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其中两个较小的矩形的周长之和是多少厘米?BC。
巧求图形的周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2+宽×2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
利用它们可以巧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
解决这类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对于一些运用拼和剪来构造新图形的问题,我们常常要画图帮助理解,仔细分析,思考怎样从已知条件中找到求周长所要的条件或找到新图形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间的关系,再求出它的周长。
2、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图形,求它们的周长,往往要运用“平移、转化”等方法把问题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在转化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两个部分,而且不能遗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
例1、用3个周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与解答:请你画图后再思考解答。
试一试1、用3个周长是17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例2、一张长方形纸长是32厘米,宽20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答:先画图,然后想一想,第一次剪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第二次剪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试一试2、在一个长是24厘米,宽15厘米长方形纸中,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3、计算下列图形(左图)的周长(单位:厘米)。
252532分析与解答:将图中右上缺角处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行移动,这样正好移补成一个正方形。
试一试3、如上右图是一个楼梯的侧剖图。
已知每步台阶宽3分米,高2分米。
求这个楼梯侧面的周长是多少米?例4、求下面图(1)的周长(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求这个图形的周长,我们也同样采用转化的方法,想一想,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转化后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怎样求原图的周长。
试一试4、求上图(2)的周长。
三年级奥数专题-巧求周长巧求周长(一)专题简析: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正方形这些标准图形的周长,那么怎样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巧妙地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呢?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它们的周长,我们可以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它转化为标准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利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将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图形周长就会增加几个长或宽;反之,将若干个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合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图形周长就会减少几个长或宽.例题1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求此图形的周长.思路导航:如果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向右移到和最下层的台阶长度一致的地方(如下图),这样楼梯侧面图就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然后我们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求出此图形的周长.(2+3)×2=10米.练 习 一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在阶梯上铺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可以怎样测量?3米2米3米2米2,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时从学校到少儿书店,小明沿A 路线行走,小玲沿B 路线行走.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少儿书店?为什么?3,下图是一个“凹”字形的花园,求花园的周长.(单位:米)例题2 下图是由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这题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A12123060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长为2×4=8厘米;宽含有2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2=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2×2)×2=24厘米.练习二1,下图是由5个边长为3厘为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求此图形的周长.2,下图是由6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求此图形的周长.3,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题 3 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当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就减少了2条,而已知两条边的和是6厘米,那么一条边长就是6÷2=3厘米.所以,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练习三1,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分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把边长是4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算一算,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题4 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厘为,将9个这样的正方形如下图一样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思路导航:从图上可以看出,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共有3排,每排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5×3=15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就是15×4=60厘米.练习四1,把16个边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6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3,把6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小长方形如下图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例题5 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思路导航: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沿水平方向剪一刀,又增加2个边长,一共增加2×2个边长.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36×4=144厘米.练习五1,将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那么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2,把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相比,增加了多少厘米?3,将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周长之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第三十六周巧求周长(二)专题简析:在解答比较复杂的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问题时,生搬硬套公式往往行不通,这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解题中显得相当的重要.解答稍复杂的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想想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计算.例题1 把长13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接头处重合2厘米,要使长比宽多18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把长13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去掉接头处重合的2厘米,可知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30-2=128厘米.因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与宽的和为128÷2=64厘米.又因为题目中还告诉长与宽的差为18厘米,因此这道题可以转化为和差应用题来解.13-2=128厘米128÷2=64厘米长:(64+18)÷2=41厘米宽:(64-18)÷2=23厘米练习一1,如图: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8厘米,阴影部分为正方形,求长方形的长和宽.5厘米2,小华家给长方形的院子装上了篱笆墙,由于门宽2米,所以篱笆墙共长16米,而这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长和宽各是多少米?3,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从中间剪开成为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周长共多少厘米?例题2 一根铁丝长80厘米,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余下的铁丝围成一个长为1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要求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也就是这根铁丝余下的长度.(1)正方形的周长:8×4=32厘米(2)长方形的周长:80-32=48厘米(3)长方形的宽:48÷2-14=10厘米练习二1,一根铁丝长100厘米,围成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余下的铁丝围成一个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2,一根绳子长78厘米,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余下的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3,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7厘米的正方形,余下的正好围成一个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例题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都是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我们就应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求出长方形的长.(1)正方形的周长:4×4=16厘米(2)长方形的周长:16×2=32厘米(3)长方形的长:32÷2-4=12厘米.练习三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4倍,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宽为6厘米.长方形长多少厘米?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为10厘米.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3,一张长方形纸,长28厘米,宽15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余下的长方形纸周长是多少?例题4 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求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思路导航:要求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必须先求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长正好是正方形的边长,宽是把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可求出它的边长为48÷4=12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12+4)×2=32厘米.练习四1,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64厘米,长方形周长是多少?2,六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如下图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为48厘米,每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3,明明用学具盒里的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已知大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4倍,求小长方形的周长.例题5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28厘米,宽是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再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题中的要求,我们可以画出一张示意图.观察图形,我们发现:第一次剪下的以宽为标准的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这时长边还剩下28-15=13厘米;第二次剪下的以长边剩下的13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这时最后剩下的长方形宽是15-13=2厘米,长为13厘米,即周长是:(13+2)×2=30厘米.练 习 五1,一张长为2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一张长方形纸,长为32厘米,宽为15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3,下图甲、乙两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些?28厘米15厘米第二次剪下第一次剪下。
第七讲巧求图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周长的意义,在掌握不规则周长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平移法,分割、组合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的周长的几种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上次在学数图形个数的时候老师让大家看窗户,说了一个大耳朵图图数窗户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个故事啊还没有讲完,牛爷爷接着让图图量一量每块玻璃的长和宽是多少?图图跑回家翻了爸爸的工具箱,找出了卷尺量了量,告诉牛爷爷说:每块玻璃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
”牛爷爷接着说:“如果窗户中木条的宽度忽略不计,请你算一算这扇窗户的周长。
”图图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是26分米。
”牛爷爷说:一块玻璃的周长是(5+4)×2=18(分米),两块玻璃的周长是18+18=36(分米),这里怎么可能是26分米呢?设问:同学们,你们自己也算一算,看看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从图形的某一点起,沿着图形的边缘描画一周后再回到起点为止。
周长就是这些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图图说:“牛爷爷,你错了,我们老师讲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这扇窗户的周长不应该包括中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求这扇窗户的周长还要用36-5×2=26(分米)。
”牛爷爷伸出了大拇指,说:咱们家的图图真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细心了。
”同学们,通过本章的学习,相信你也能像图图一样聪明的。
求周长的方法的归类:一、平移法。
二、组合法(先拼合再求周长)。
三、分割法(先分割再求周长)。
旧知复习: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的总和。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反问: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利用这两个公式可以求出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但对以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他们的周长,我们又该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考一考,看你们把周长的概念弄清楚了没有?例1:下图是个正方形,如果把它分成A、B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短些?为什么?BA让生思考分析:两个部分的周长一样长。
因为A的周长包括正方形的两条边长与中间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B的周长也包括正方形的两条边长与中间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所以两个部分的周长一样。
练习题(一)1.把正方形分成A、B两部分,如下图,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些?为什么?2、把长方形分成A、B两部分,如下图,哪个部分的周长短些?为什么?(一)平移法例2:一块长方形木板,被裁掉了一个角,如下图所示,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A FE D6厘米B C5厘米分析:这个木板是一个多边形,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求AB+BC+CD+DE+EF+AF 的和是多少。
在这六条线段中,只有AB和BC两条线段长度已知,其余四条线段长度都不知道,问生:这个图形的周长该怎样求呢?让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我们可以把线段ED向上移动到AG边(如图),AF+FG的长度恰好是BC的长度,同样把线段EF向右移动到GC边(如图),CD+EF的长度恰好是AB的长度,这样,求原来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成求一个大长方形的周长了。
(6+5)×2=22(厘米)【诀窍】:类似于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采取平移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来求周长。
平移后还要注意,原图中还有没有被平移的线段,计算时不要遗漏。
练习题:P49我来做(一)例2:下图是由3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H A HB G B GC F C FD E D E首先让生自己思考,(提示:仍然用“平移法”)分析:这个图形我们仍然采用“平移”的方法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周长,即把线段AB向左移动至CD处,与CD成一条直线;把线段GH向右移动至FE处,与EF成一条直线;把线段CB向上移动至AH处,把线段GF向上移动至AH处,与AH成一条直线。
这样就把多边形转化成边长为(2+2)的大正方形的周长。
(2+2)×4=16(厘米)练习题:P50我来做(二)(二)组合法例3:把3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3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少多少厘米?【思路】把3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2 2 22 2 2 2 22 2 2首先让生思考分析:方法一: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长是2×3=6(厘米)这样长方形的周长:(2×3+2)=16(厘米),原来3个正方形周长之和是2×4×3=24(厘米)所以:少了24-16=8(厘米)这种问题虽然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过程稍复杂了一些。
方法二:我们把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和原来3个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3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少了4条边的长度,因为每条边长度为2厘米,所以共减少了8厘米。
方法一:(2×3+2)×2- 2×4×3= 8 (厘米)方法二:2×4=8(厘米)【诀窍】由于图形拼合是时,是将两条相等的边拼在了一起,所以拼成图形的周长要比原来图形的周长的和减少。
每拼合依次就要减少2条拼合边的长度。
练习题:P我来做(四)2变形题: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0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问生: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长方形的长和宽。
由例3我们知道将正方形拼合成长方形,每拼合依次就要减少2条拼合边的长度,同样的道理,将长方形分割成两个正方形,每分割一次就要增加两条边的长度。
如图:由图形可知,两个正方形比原来的长方形多了两条宽,这两条多出的边对应的恰好是增加了的10厘米,这样我们可以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长方形的宽是:10÷2=5(厘米)长方形的长是:5×2=10(厘米)原来长方形周长:(5+10)×2=30(厘米)练习题:P我来做(四)1(三)分割法例4: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问这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做分析:方法一:可以先求出小正方形的周长,再乘以4得到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
利用这个周长和减去大正方形的周长就能求出增加了多少厘米。
小正方形边长:36÷4=9(厘米)9×4×4-36×4=144(厘米)方法二:将边长36厘米的正方形,沿竖直方向切一刀,周长和就比原来大正方形周长增加了2个边长;再沿水平面切一刀,又增加了2个边长,一共增加了4个边长。
36×4=144(厘米)【诀窍】分割图形时,就相当于把大的图形切开,切的时候,会出现新的边长。
所以分割图形的周长要比原图形的周长增加,每切一刀,要增加2条边的长度。
练习题:P53我来做(五)2变型题:有一个长为10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这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分米? 10分米6分米首先让生自己做(提示:采用分割法来做)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将大长方形剪成6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后,6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增加的部分和大长方形内部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有关。
将长方形竖直切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多2个宽,即多6×2=12(分米)将长方形水平一刀,周长的和就比原来多2个长,问生:这里水平切了几刀?说明多了几个长?多了4×10=40(厘米)增加:12+40=52(厘米)练习题:P我来做(五)1巧求图形周长的家庭作业姓名:家长签字:1、把长方形分成A、B两部分(如下图),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些?为什么?BA2、下图是一块玉米地,请你算算它的周长?20米40米3、如下图所示,喜羊羊和美羊羊同时从学校到村长家,喜羊羊沿A路线行走,美羊羊沿B路线行走,如果两人速度一样,谁先到村长家?为什么?学校 AB60米100米村长家4、把三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6、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8厘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校知识小链接】一、填空1米=()分米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90毫米=( )厘米5分米=()厘米 70分米=()米18厘米+22厘米=()分米 1米-7分米=()分米4分米-2分米=()厘米 1厘米-1毫米=()毫米 3千米=()米 4000米=()千米13千米-6千米=()米 4000米-2000米=()千米二、选择题(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 )A.千米B.米C.厘米(2)小刚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60()A.分米B.米C.千米(3)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A.分米B.米C.千米(4)小明的身高是156()A.厘米B.分米C.米三、一本故事书厚8毫米,5本这样的故事书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