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河南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

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结合专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要求,现就学校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改革。把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置于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考虑,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综合改革措施来推动专业建设。

2.坚持分类发展。鼓励支持各专业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需求导向,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各有聚焦、各有侧重呈现专业建设成效。

—1—

3.坚持示范引领。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态势,及时总结完善和推广经验,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坚持动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方案审核、中期检查、反馈预警、结项验收、绩效考核,根据建设实效差异化支持,建立淘汰机制。

(二)主要目标

按照“巩固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的建设思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争取到2022年,建设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点15个,力争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突破。通过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部分专业率先成为国内省内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专业。

二、主要任务

做实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突出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和质量保障等建设成果。

(一)建成一批高质量专业。各立项专业对照行业、国内外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评估自身办学实际,突出需求导向,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

—2—

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在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中做强做特,形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高质量专业。

(二)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探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河南省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紧抓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课程、教材、课堂的改革与建设,推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差异探索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与模式。

(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完善政策制度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保障高层次人才配备到本科教育。加强教学团队负责人选拔培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在职培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水平,并着力培养或引进国内知名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负责人,打造一批教学热情饱满、教育教学能力过硬、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3—

(五)开发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教材与平台资源。优化专业内部课程结构,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加强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强化教学信息化和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建设,促进科研平台到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到课程内容、科研素养到创新意识的转化,深化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建设协同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项目实施

(一)申报条件

申报专业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专业,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各项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达到《XXXX 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附件)中提出的申报推荐条件。

1.专业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2.专业管理规范。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未出现重大教学安全责任事故。

3.改革成效突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

—4—

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

4.师资力量雄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开展,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

5.培养质量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二)遴选原则

鼓励已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专业申报;鼓励新工科、新文科等示范性本科专业积极申报;鼓励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积极申报,建设特色明显、质量一流的本科专业。

(三)遴选办法

按照条件审核的原则,由各学院(部)对标自评、择优申报,学校组织遴选推荐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

(四)项目建设

1.依据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学校制定《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附件),明确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推荐条件和结项验收标准。

2.总体进度。每个专业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2019年开始遴选推荐,建设期满组织结项验收。

—5—

3.项目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项目管理,教务处统筹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立项专业所在学院(部)是项目建设主体,负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

4.经费支持与奖励。学校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每个支持30万元,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每个支持50万元、奖励经费30万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申报立项的除外),立项专业可根据实际用款需要确定建设周期内每年投入额度,学校根据申报情况予以统筹调整。

5.保障措施。学校将对入选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师资队伍、资源分配、招生就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专业发展增强活力,有效下移管理中心,坚持放管服改革,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单位顺利推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

四、考核验收

(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采用年度报告考核和结项评估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重点关注建设成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果丰硕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终止项目建设。

(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期满,由教务处组织专家,依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及《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

—6—

建设通用指标体系》进行验收评估。

(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结项时,学校组织经费审计和责任审计。凡项目未能如期达标的,学校将收回项目结余结费并视情况追究项目负责人和所在教学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五、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评估督导处)负责解释。

附件:《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

—7—

附件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用指标体系

—8—

——9—

——10—

——11—

——12—

注:本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6个观测点,另加一个附加项目。针对各项观测点进行A、B、C等级评价,所有26个观测点中获得16个及以上A级且无C级,则专业所在学院(部)可推荐申报。建设期满,凡在26个观测点中获得A级不少于23个且无C级的专业,视为项目建设完成,可以结项。

—13—

XXXX学院办公室 2020年1月7日印发

—14—

—15—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送系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送系统用户操作手册(学校用户)

目录 一、系统流程 (1) 二、用户操作 (3) 1. 学校主账号 (3) 1.1. 专业设置 (4) 1.2. 高校基本情况表填报 (6) 1.3. 专业申请表查看 (7) 1.4. 专业申报审核 (8) 1.5. 全校专业申请表提交 (9) 1.6. 学校二级账号的创建与管理 (10) 1.7. 导出专业信息采集表 (12) 1.8. 导出专业建设点信息汇总表 (12) 1.9. 更改密码 (13) 2. 学校二级账号 (15) 2.1. 填写申报专业情况 (15) 2.2. 导出本专业信息采集表 (16) 2.3. 更改密码 (17)

一、系统流程 平台管理方负责初始化学校、省厅账号、其他部委账号、教育部账号,创建并管理专业申报任务。 学校主账号负责确定申报专业、创建并管理学校二级账号、填写“高校基本情况表”、审核各专业申报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本校申报材料。 学校二级账号即专业填报账号。学校二级账号负责进行专业申报信息填报,填写完成后提交至学校主账号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至学校二级账号,学校二级账号可在修改后重新提交。 学校主账号在填写完成“高校基本情况表”并审核所有专业申报材料后,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成功后将无法退回。学校提交时,分为两种情况:教育部直属高校或部省合建高校,直接提交至教育部,提交成功后,该校在线申报工作完成。 省属或其他部委直属高校,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如审核通过,则由上级主管部门提交至教育部,该校在线申报工作完成(此时需打印该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汇总表”并盖章报送);如审核不通过,则该专业申请失败。

邯郸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邯郸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河北省教育大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教育部“双万计划”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通知》(冀教高函〔2019〕26 号)精神,加快我校高水平本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促进我校师范专业认证和硕士授权单位建设工作,实现我校的内涵式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 坚持“学科交融、互为依托、差异发展、特色支撑”的总体建设原则,按照“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机制健全、布局优化、结构合理、措施得力”的整体建设思路,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形成“精教、强工、活文、培新”的专业布局,实现“类内竞优,比肩骨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战略发展目标,引领支撑我校本科建设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点任务 到2022年,力争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一流本科专业5-10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0-20个。 着力突出六大重点:一是优化学科布局,二是夯实基础学科,三

是促进交叉融合,四是实现重点突破,五是培引高端人才,六是建设一流专业。 以“以评促建、绩效考核,滚动发展”为导向,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竞争择优方式,根据专业评估量化项目成绩排序,参照《邯郸学院重点学科发展规划(2018-2020)》,拟重点建设如下专业。 围绕师范专业群,重点建设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历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生物科学、美术学、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12个专业。围绕工科专业群,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化学、环境工程4个专业。围绕经济管理与文化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播音与主持、太极拳、商务英语、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 三、建设内容 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品德高尚、学术优良、教学优秀的一流师资队伍。鼓励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或重大招标项目,力争拥有省级专家称号;支持学术带头人积极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参与国内同领域学术团体活动,力争1-2人在国家级一级学会或协会、省级学会或协会担任职务,增强话语权,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大培养和引进博士、教授力度,为不同研究方向构建较为均衡、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提供支持,力争优秀教学团队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0%、教授比例达60%以上。 2、创新科研工作机制体制。强化协同创新,鼓励学科交叉融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河南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 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结合专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要求,现就学校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改革。把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置于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全局中统筹考虑,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治理等综合改革措施来推动专业建设。 2.坚持分类发展。鼓励支持各专业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需求导向,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各有聚焦、各有侧重呈现专业建设成效。 —1—

3.坚持示范引领。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态势,及时总结完善和推广经验,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坚持动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方案审核、中期检查、反馈预警、结项验收、绩效考核,根据建设实效差异化支持,建立淘汰机制。 (二)主要目标 按照“巩固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的建设思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争取到2022年,建设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点15个,力争实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突破。通过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部分专业率先成为国内省内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专业。 二、主要任务 做实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任务,突出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和质量保障等建设成果。 (一)建成一批高质量专业。各立项专业对照行业、国内外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评估自身办学实际,突出需求导向,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 —2—

武汉大学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遴选方案

附件: 武汉大学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推荐遴选方案 一、评审名额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我校2020年度可报送的专业点数为31个。 二、推荐原则 1.2019年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直接推荐: 2.未获批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专业直接推荐: 3.原则上新增并且尚无毕业生的专业以及连续三年未招生的专业今年暂不推荐申报。

三、评审程序 1.初评: (1)除以上13个专业外,其余申报专业分为三组召开初评会议。人文科学学部和社会科学学部为第1组,理学部和医学部为第2组,工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为第3组。 (2)初评会议采取会评的方式,由评委进行排序,依据排序结果分为A、B、C三档。 (3)评为A档专业可不经过复评,直接推荐。A档专业原则上数量不超过10个,数量大致如下:第1组4个,第2组3个,第3组3个。 (4)评为B档专业需进入下一轮评审,即复评。参加复评的专业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个,数量大致如下:第1组不超过8个,第2组不超过6个,第3组不超过6个。 (5)评为C档专业今年暂不推荐申报。 2.复评: (1)初评中需要进入下一轮评审的专业,由学校再次组织集中会评。 (2)集中会评采用申报专业负责人答辩的方式,由评委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进行排序。 (3)复评中排名前8的专业方可推荐申报,余下专业暂不推荐申报。

四、时间安排 1.9月29日-10月12日各院系准备申报材料。 2.10月13日-10月20日初评评审会。 3.10月21日-10月23日复评答辩评审会。 4.10月24日-10月30日修改完善材料并完成在线报送。

2019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拟立项名单

附件 2019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拟立项名单 一、公办本科高校(共24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 1郑州大学金融数学 2郑州大学社会工作 3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4郑州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5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 6郑州大学历史学 7郑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8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郑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10郑州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11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2郑州大学制药工程 13郑州大学包装工程 14郑州大学城乡规划 15郑州大学安全工程 16郑州大学电子商务 17郑州大学音乐表演 18郑州大学雕塑

19河南大学哲学 20河南大学财政学 21河南大学教育技术学 22河南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23河南大学新闻学 24河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25河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6河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7河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8河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29河南大学建筑学 30河南大学生物工程 31河南大学电子商务 32河南大学音乐学 33河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 34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35河南农业大学农学 36河南农业大学园艺 37河南农业大学烟草 38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 39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40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 41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

42河南农业大学园林 43河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 44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 45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 46河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47河南师范大学翻译 48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史 49河南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50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 51河南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2河南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 53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54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 55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 56河南科技大学法学 57河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 58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59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 60河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 61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2河南科技大学自动化 63河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 64河南科技大学交通运输

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系列文件要求,今年4月初,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以往专业建设规划有很大变化,我在这特别强调一下: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分“赛道”遴选等建设原则将有利于我校申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规则。积极争取加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我校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我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学校自今年4月以来,未雨绸缪,提前组织开展了一流本科专业的预申报工作。6月6日收到《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对全校进行初步布置。6月7日,也就是端午节的上午,沈校长主持召开了专题工作布置会,按照“保省争国”的指导原则,

统筹布置省一流、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作。各学院、各专业高度重视,连续加班,干劲十足,高质量地完成了省一流专业的各项申报工作。6月20日,省教育厅进行了评审,我校10个专业全部入选,实现了“省一流专业一个都不少”,同时“为国家一流专业打好基础”的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学院、各专业继续加班加点,进行了封闭式申报冲刺,在6月28日提交了国家一流专业的申报材料。在此,我代表学校感谢各学院和教务部门前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祝贺10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但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工作还处于关键阶段,关于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我提以下3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此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尤其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我本人也多次参加该项工作的研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关系到我校能否进入“国家一流”的建设方阵。该项工作也是我校申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尤其是一把手,必须亲自组织和参与后面的申报工作。各学院、各专业近期要将本项工作放在首要地位,要创造一切条件,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好该项工作。 二是要精准定位。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且

2021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2021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21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两步走”实施。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3.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4.根据2021、2021年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同时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西北大学(专业名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西北大学(专业名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方案(2020-2022)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简要说明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师资、学生、课程、教材、实践环节、实验室、学术成果等;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所处的地位;拟解决专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1500-2000字) (二)存在问题分析(800-1000字)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根据社会需要,以一流专业标准为参照,明确在一定时期专业的目标定位,建设成为专业定位准确、特色优势突出、专业综合改革有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优良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一)指导思想(300-500字) (二)建设目标(500-800字) 二、建设内容与建设任务(3000-5000字)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3.师资队伍建设 4.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5.教材建设 6.教学平台建设 7.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8.学风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四、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300-800字) 须在以下各类核心教学指标中明确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等) 课程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课程;专业核心课、平台课MOOC建设) 教材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水平教材;国内外高层次出版社出版教材;马工程教材等) 教改项目(教育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教学与实践研究项目;省级教改项目) 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平台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国家级、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