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31
项目六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任务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知识点一:颗粒饲料的优点制粒是将粉状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米糠、牧草等)经挤压作用而成型的粒状饲料的过程。
第一,制粒过程中,在水、热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淀粉糊化和裂解,酶的活性增强,纤维素和脂肪的结构有所变化,经蒸汽高温杀菌,减少饲料霉变生虫的可能性,改善适口性,有利于畜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第二,营养全面,动物不能挑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分离,保证每日供给平衡饲料。
第三,颗粒料体积减小,可缩短采食时间,减少畜禽由于采食活动造成的营养消耗。
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第四,体积小,不易分散,在任意给定空间,可存放更多产品,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储存和运输。
第五,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饲料中各种成分不会分级,保持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以免动物偏食。
由于上述优点,颗粒饲料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知识点二:制粒原理(略)知识点三:制粒过程在压粒过程中,依粉料压实的程度可分为三个区域。
一是供料区,指物料基本处于自然松散状态,不受模辊的作用,密度为0.4~0.7 g/cm3;二是压紧区,随着模辊的转动,把物料带入此区域,由于模、辊之间空间变小,粉料受到挤压作用,粉料间孔隙逐步减小,物料产生不可逆变形,因此密度也增至0.9~1.0 g/cm3;三是挤压区,物料被继续带至空间更小的区域,粉料进一步靠紧、镶嵌,相互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好的联结,并被压入模孔,经过模孔一段时间的饱压作用,形成颗粒饲料,密度达到1.2~1.4 g/cm3。
颗粒饲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之分。
硬颗粒调质水分小于20%,成品水分小于12.5%;软颗粒调质水分在20%~30%,温度低于60_℃。
将饲料制粒的原因有多条,其中主要的两条是制粒提高饲料的利用效果及改善饲料的储存特性。
知识点四:制粒工艺流程制粒工艺流程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为了便于更改配方,减少制粒机停车,至少应配两个制粒仓。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饲料是畜禽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各种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配比、混合、研磨、造粒等工艺流程,最终制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饲料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饲料生产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清理和破碎。
饲料生产的第一步是对各种原料进行清理和破碎处理。
原料清理是指对原料中的杂质、杂草、杂种子等进行清理,保证原料的纯净度。
原料破碎是指将原料进行粗细破碎,以便后续的混合和加工。
常见的原料清理和破碎设备有清理筛、破碎机等。
二、原料配比。
原料配比是指将各种原料按一定的配方进行比例配比,以满足不同畜禽的营养需求。
配比的原则是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阶段、品种、性别等因素,科学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
配比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饲料的质量。
通常配比设备有配料秤、配料机等。
三、原料混合。
原料混合是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以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混合的均匀度对饲料的质量和畜禽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混合设备有双轴搅拌机、双锥搅拌机等。
四、原料研磨。
原料研磨是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以便后续的造粒和成型。
研磨后的原料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
常见的研磨设备有研磨机、颚式破碎机等。
五、原料造粒。
原料造粒是将研磨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进行成型,制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颗粒状饲料。
造粒后的饲料颗粒大小均匀,易于储存和食用。
常见的造粒设备有平模造粒机、环模造粒机等。
六、原料包装。
原料包装是将成品饲料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包装的形式多样,有散装、袋装、桶装等。
包装的质量和形式直接影响着饲料的保质期和销售。
常见的包装设备有包装机、封口机等。
七、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品饲料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畜禽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总结。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设备和工艺的配合,以保证最终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