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28
项目六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任务二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知识点一:颗粒饲料的优点制粒是将粉状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米糠、牧草等)经挤压作用而成型的粒状饲料的过程。
第一,制粒过程中,在水、热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淀粉糊化和裂解,酶的活性增强,纤维素和脂肪的结构有所变化,经蒸汽高温杀菌,减少饲料霉变生虫的可能性,改善适口性,有利于畜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第二,营养全面,动物不能挑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分离,保证每日供给平衡饲料。
第三,颗粒料体积减小,可缩短采食时间,减少畜禽由于采食活动造成的营养消耗。
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第四,体积小,不易分散,在任意给定空间,可存放更多产品,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储存和运输。
第五,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饲料中各种成分不会分级,保持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以免动物偏食。
由于上述优点,颗粒饲料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知识点二:制粒原理(略)知识点三:制粒过程在压粒过程中,依粉料压实的程度可分为三个区域。
一是供料区,指物料基本处于自然松散状态,不受模辊的作用,密度为0.4~0.7 g/cm3;二是压紧区,随着模辊的转动,把物料带入此区域,由于模、辊之间空间变小,粉料受到挤压作用,粉料间孔隙逐步减小,物料产生不可逆变形,因此密度也增至0.9~1.0 g/cm3;三是挤压区,物料被继续带至空间更小的区域,粉料进一步靠紧、镶嵌,相互接触面积增大,产生较好的联结,并被压入模孔,经过模孔一段时间的饱压作用,形成颗粒饲料,密度达到1.2~1.4 g/cm3。
颗粒饲料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之分。
硬颗粒调质水分小于20%,成品水分小于12.5%;软颗粒调质水分在20%~30%,温度低于60_℃。
将饲料制粒的原因有多条,其中主要的两条是制粒提高饲料的利用效果及改善饲料的储存特性。
知识点四:制粒工艺流程制粒工艺流程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为了便于更改配方,减少制粒机停车,至少应配两个制粒仓。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饲料是畜禽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各种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配比、混合、研磨、造粒等工艺流程,最终制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饲料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饲料生产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清理和破碎。
饲料生产的第一步是对各种原料进行清理和破碎处理。
原料清理是指对原料中的杂质、杂草、杂种子等进行清理,保证原料的纯净度。
原料破碎是指将原料进行粗细破碎,以便后续的混合和加工。
常见的原料清理和破碎设备有清理筛、破碎机等。
二、原料配比。
原料配比是指将各种原料按一定的配方进行比例配比,以满足不同畜禽的营养需求。
配比的原则是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阶段、品种、性别等因素,科学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
配比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饲料的质量。
通常配比设备有配料秤、配料机等。
三、原料混合。
原料混合是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以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混合的均匀度对饲料的质量和畜禽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混合设备有双轴搅拌机、双锥搅拌机等。
四、原料研磨。
原料研磨是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以便后续的造粒和成型。
研磨后的原料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
常见的研磨设备有研磨机、颚式破碎机等。
五、原料造粒。
原料造粒是将研磨后的原料通过造粒机进行成型,制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颗粒状饲料。
造粒后的饲料颗粒大小均匀,易于储存和食用。
常见的造粒设备有平模造粒机、环模造粒机等。
六、原料包装。
原料包装是将成品饲料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包装的形式多样,有散装、袋装、桶装等。
包装的质量和形式直接影响着饲料的保质期和销售。
常见的包装设备有包装机、封口机等。
七、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品饲料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畜禽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总结。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设备和工艺的配合,以保证最终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产品。
饲料加工工艺教材饲料加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饲料加工的工艺对于饲料的品质和营养素的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饲料加工的工艺,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饲料加工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清理、粉碎、混合、造粒和膨化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清理。
原料清理是饲料加工的第一步,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不良品,确保原料的质量。
清理原料的方法有物理清理和化学清理两种。
物理清理主要是利用筛选、风力分离和磁力分离等技术,将杂质和不良品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化学清理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
接下来是粉碎。
粉碎是将原料进行机械处理,将其分解成更细小的颗粒。
通过粉碎可以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粉碎常用的方法有碾磨、冲击和切割等。
选择哪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
然后是混合。
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以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
混合主要是为了提高饲料的一致性和均匀性,确保动物摄取到充分的营养。
混合通常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比如槽式混合器和立式混合器等。
接下来是造粒。
造粒是将饲料混合物进行成型加工,使其呈现出颗粒状。
造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性,方便储存和运输。
造粒通常采用机械造粒机进行,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造粒机型号。
最后是膨化。
膨化是将饲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处理,使其发生膨胀和变形。
膨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饲料的口感和可食用性,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摄取。
膨化通常采用膨化机进行,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膨化机型号。
饲料加工的工艺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技术活,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素的保存。
饲料加工的工艺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不断提升饲料加工的工艺和技术水平,能够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添加剂原料原料接收液体噸料原料此存粉碎工艺预混工艺____________________ ►配移工艺<混合工艺膨化工艺制粒工艺----------------------- ►成品包转-------------------------- (二)、原料的接收1、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捕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饲料厂的料仓有简仓和房式仓两种。
主原料如玉米、髙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秋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淸除。
饲料厂的涓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左。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一次粉碎工艺: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1 )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配合饲料工艺流程
《配合饲料工艺流程》
在养殖业中,饲料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配合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使其更适合动物的需求,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在配合饲料工艺流程中,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不同的动物需要不同的营养成分,因此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原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因此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注意其品质。
其次,在配合饲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进行科学地配置。
不同的动物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其需求进行精确配比,保证饲料的营养平衡。
最后,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的加工工艺。
不同的原料需要不同的加工方式,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能够被充分吸收。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杀菌,确保饲料的质量。
总而言之,《配合饲料工艺流程》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和动物的健康。
因此,在配合饲料工艺流程中需要科学地选择原料、合理地配置配比和注意加工工艺,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平衡。
饲料加工工艺曾岳明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接收与清理、饲料粉碎、饲料的配料计量、混合、制粒和膨化、打包。
1原料的接收与清理物料的物理特性有散落性、摩擦系数、自动分级、密度,物料的化学特性包括吸附性、吸湿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毒性、静电性。
原料的接收分为原料的陆路接收、原料的水路接收和液体原料的接收三种。
原料清理不单是为了保证成品的含杂不要过量,而是为了保证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减少设备损耗以及改善加工时的环境卫生。
饲料加工厂常用的清理方法有筛选和磁选两种。
2饲料粉碎粉碎是用机械的方法克服固体物料内聚力而使之破碎的一种操作。
饲料原料的粉碎是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它是影响饲料质量、产量、电耗和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粉碎机动力配备占饲料厂总功率配备的1/3左右。
微粉碎能耗所占比例更大,因此如何合理选用先进的粉碎设备、设计最佳的工艺路线、正确使用粉碎设备,对于饲料生产企业至关重要。
饲料粉碎对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对饲料的加工过程与产品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粉碎粒度可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动物粪便排泄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利于饲料的混合、调质、制粒、膨化等。
2.1粉碎的目的一方面,增加饲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动物营养学试验证明,减少颗粒尺寸,改善了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和吸收,降低了料肉比。
另一方面,改善和提高物料的加工性能。
通过粉碎可使物料的粒度基本一致,减少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分级。
对于微量元素及一些小组分物料,只有粉碎到一定的程度,保证其有足够的粒子数,才能满足混合均匀度要求;又如对于制粒加工工艺,粉碎物料的粒度必须考虑粉碎粒度与颗粒饲料的相互作用,粉碎的粒度会影响颗粒的耐久性和水产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2.2粉碎粒度要求对于不同的饲养对象、不同的饲养阶段,有不同的粒度要求,而这种要求差异较大。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首先要满足动物对粒度的基本要求,此外再考虑其它指标。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原料的接收 1 、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 、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 、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饲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
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 、一次粉碎工艺: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 、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