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必备很详细的管道布置原则
- 格式:pptx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105
给水管道布线原则一、引言给水管道布线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因此,在进行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给水管道布线的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布线原则1.合理布置管道路径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合理布置管道路径。
要避免管道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冲突,如梁、柱、墙体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道的维修和更换,尽量选择易于维修和更换的位置。
此外,还要考虑到供水的连续性和压力稳定性,尽量避免管道的过长、过曲折。
2.保持管道坡度为了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排水和防止积水,需要保持管道的坡度。
一般来说,水平管道的坡度应为0.5%~1%,垂直管道的坡度应为2%~5%。
在布线时,要确保管道的坡度符合要求,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避免出现陡坡和平坡交替的情况。
3.合理安排管道的支、吊点为了确保给水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合理安排管道的支、吊点。
支点是管道的固定支撑点,应选择结实的墙体或梁柱作为支点,同时要考虑到管道的重量和压力。
吊点是管道的悬挂点,应选择强度高、结构稳定的吊杆,并按照规定进行固定。
4.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
因为污水管道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和细菌,如果与给水管道交叉,可能会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布线时,应尽量避免与污水管道交叉,或者采取隔离措施。
5.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一般来说,给水管道可以选用塑料管材、铜管材或者钢管材。
在选择管径时,要根据供水量和水压确定。
过小的管径会导致供水不足,过大的管径则会造成浪费。
因此,在布线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6.合理安排阀门和消防栓在给水管道布线时,需要合理安排阀门和消防栓。
阀门可以用于控制供水的开关,需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便于操作。
消防栓是火灾应急设备,需要安装在易于找到和操作的位置,以便及时使用。
排水管道布置原则排水管道布置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排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合理的排水管道布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物排水问题,保障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排水管道布置的原则。
1. 管道走向合理排水管道的走向应尽量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平行或垂直,避免出现大角度的弯曲,以减小流体的阻力,保证排水的顺畅。
同时,管道的走向应尽量避免穿越主要构筑物,以免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
2. 管径合适管道的直径应根据建筑物的排水量和所需流速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流量的排水系统应选择大口径的管道,以确保排水的顺畅。
而对于小流量的排水系统,则可以选择小口径的管道,以节约材料和成本。
3. 坡度适宜排水管道的坡度是保证排水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般来说,排水管道的坡度应保持在1%至5%之间,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流动。
坡度过大会导致流速过快,增加管道的压力,甚至引起管道破裂;而坡度过小则会导致流速过慢,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4. 管道连接可靠排水管道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方法,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橡胶密封圈连接、焊接连接和螺纹连接等。
在选择连接方式时,应根据管道材质、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5. 排气装置设置在排水系统中,应设置排气装置以排除管道内的空气,避免气阻对排水的影响。
常见的排气装置有排气阀、排气管和排气孔等。
排气装置应根据管道的布置和排水的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排水的正常进行。
6. 防止反流在排水系统中,应设置防止反流的装置,以防止污水倒流或异味逆流。
常见的防止反流装置有反流阀、水封和倒虹管等。
防止反流装置的设置应根据管道的布置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排水的安全和卫生。
排水管道布置的原则还有很多,如避免管道穿越梁柱、避免管道与电缆、暖气管等交叉布置、避免管道与地基隔热层和防水层接触等。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来进行布置,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排水管道布置是建筑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原则1.1总体原则管线优先水平排布,当水平排布不开时,遵循风管上、电气桥架中、水下的原则布置,风管布置在上方,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尽可能保证施工和检修有可操作的空间。
1.2避让原则分支管让主干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给水管让排水管,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气体管让水管,金属管让非金属管,工程量小的管让工程量大的管,技术难度小的管让管件阀门多的管。
1.3管道间距布置管道间距时,要考虑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不得小于IoOmm;直管段风管距离墙壁距离不得小于15O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音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S巨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德坡度,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现场施工规范要求;1.4机电末端布置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要考虑后期送回风口,灯具、烟感探头、喷淋头等安装内容,合理布置吊顶区域机电各末端在吊顶上的分布。
1.5垂直排布原则保温管在上,非保温管道在下,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高温管道在上,低温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1.6合理优化1若走道需要排烟,通过调整排烟风机房或者排烟竖井的位置,走廊内尽量不走排烟风管。
2车库内的通风排烟风管、消防干管、自喷干管、采暖干管及电气桥架尽可能地布置在车位上方,并且贴墙或者是柱边缘布置,以便保证车道的净高要求。
3能设置在夹层或者屋顶等公共区域的管线及设备,严禁设置在房间及储藏间内。
4设备及电气管线尽可能地集中合理布置,电气桥架和水管及风管的水平及垂直净距≤100mm;设备管道之间的净距≤50mm05风管、消防干管及电气桥架必需布置于房间时,要紧靠墙体并梁底敷设,便于后期局部吊顶,影响商铺主空间吊顶及视觉效果。
给水管道布线原则给水管道布线原则是在建筑或管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给水管道布线原则,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管道布线的合理性在给水管道的布线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空间条件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和直径,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的满足。
其次,应该避免管道过长或弯曲过多,以减少水流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2. 管道的坡度和高度给水管道的布线中,应该注意管道的坡度和高度的设置。
合理的坡度可以保证水流的顺畅,避免积水和堵塞的情况发生。
同时,管道的高度也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不能太低或太高。
3. 管道的交叉和穿越在给水管道的布线中,经常会遇到其他管道或建筑物的交叉和穿越。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遵循合理的布线原则,避免管道的交叉和干扰。
另外,还需要注意管道的穿越位置和方式,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不影响其他设施的正常使用。
4. 管道的支撑和固定为了保证给水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的支撑和固定。
合理的支撑和固定可以防止管道的晃动和脱落,减少管道的磨损和泄漏的可能性。
5. 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在给水管道的布线中,需要考虑到管道的维护和检修的需求。
合理的布线可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减少对其他设施的干扰和影响。
给水管道布线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布线原则可以保证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布线的质量和效果。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第一篇: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1)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2)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3)易弯曲的管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4)临时性的管线让永久性的管线;(5)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6)新建的管线让现有的管线;(7)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
工程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排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
工程管线从地面向下布置的次序: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
道路红线超过30m宽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线,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第二篇:2017年上半年西藏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考试题2017年上半年西藏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釣用地类型是用地。
A:仓储B:工业 C:农业 D:居住 E:综合治理2、在城市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中,当线路电压为35~110 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m。
A:1 B:1.5 C:3D:3.5 E:经济政策3、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本质特征是它作为一种的空间形式而存在。
A:基础性 B:综合性 C:区域性 D:多元性 E:经济政策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特点的是。
A: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B: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D: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E:综合治理5、普通消防站和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特勤消防站,水上消防站至辖区水域边缘距离不大于。
管道布置的原则和方法一管道布置设计的主要原则由于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操作条件不一,输送介质性质复杂。
因此,管道布置与安装应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操作条件、输送物料的性质、管径大小等,并结合设备布置、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使管道能充分满足生产要求,保证安全生产,便于操作维修,而且还要整齐美观。
(一) 物料因素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间、楼梯和走廊等处,一般应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指定地点或高出层面2m以上。
管道敷设应有坡度,以免管内或设备内积液,坡度方向一般为顺介质流动方向,但也有与介质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如氨压缩机的吸入管道应有≥o.005的逆向坡度,坡向蒸发器;其排气管道应有o.01一o.02的顺向坡度,坡向油分离器。
管道坡度一般为:蒸汽0.002—0.005 蒸汽冷凝水0.003冷冻盐水0.005 压缩空气0.004真空0.003 清净下水0.005生产废水0.001 一般气体易流动液体0.005黏度大的液体可取0.01,含固体颗粒的流体最大可取0.05。
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要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阀,以排除冷凝水。
冷热流体应相互避开,不能避开时,冷管在下,热管在上;塑料管或衬胶管应避开热管。
(二) 施工、操作与维修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应做自然补偿,方便安装、检修、操作除外)、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
管道应尽量集中敷设,在穿墙和楼板时特别要注意此段管道不应有焊缝。
管道应尽可能沿墙壁安装,为便于安装、检修和防止变形后挤压,管道之间、管道与墙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平行管道间最突出物间的距离不能小于50~80mm,管道最突出部分距墙壁、管架边和柱边不能小于lOOmm。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的管线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管线布置原则。
一、安全原则
1.1 确定管道走向和位置时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如防止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
1.2 管道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相交或接触,以免影响操作和维护。
1.3 管道应避免通过易燃易爆区域或有毒气体区域。
二、运行原则
2.1 管道应尽可能地缩短长度和减少弯头数量,以便减小压力损失和阻力。
2.2 管道应尽可能地保持水平或倾斜度小于3%。
如果必须上升,则应在上升前加装空气阀门以排除空气,并在下降前加装排水阀门以排除水分。
2.3 在长距离输送时,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适当的直径,以确保流量稳定。
三、维护原则
3.1 管道应设置检修孔或检查井,以便维护和清洁。
3.2 管道应设置排气孔或排气阀门,以便排除管道内的空气。
3.3 管道应设置放水孔或放水阀门,以便排除管道内的水分。
四、经济原则
4.1 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适当的规格。
过大的管径会增加成本,而过小的管径会增加压力损失。
4.2 管道应尽可能地减少弯头数量和长度,以减少材料和安装成本。
4.3 管道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建筑物,以减少新设备和建筑物的
投资。
五、美观原则
5.1 管道应尽可能地隐藏在墙壁、地面或天花板等隐蔽处,以保持场所整洁美观。
5.2 管道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避免突兀感。
5.3 在必要时可以采用覆盖物或保护罩等措施来保护管道,并使其更美观。
管道布置设计原则1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1.1 管道布置设计是将工艺管道及附属公用管道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空间定位的过程。
GB50160、GB50136及一些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已给出了这方面的准则。
本附录无意就管道的布置设计作出详细的规定,而仅仅从安全角度对管道布置设计给出了一些规定及一些指导性的实践经验。
1.2 管道布置基本原则:a) 符合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设计的要求;b) 应符合有关的规范、标准;c)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d) 满足施工、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e) 在确定进、出装置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f) 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g) 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或储罐组;h) 管道布置应满足管道柔性及设备、机泵管口允许的作用力和力矩要求,且应使管道短,弯头数量少;i) 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或放净。
管道布置应减少死区。
j) 管道布置中应能承受各种动力荷载,控制管道的振动,如:风荷载、地震引起的水平力、压力脉动、机器共振等,在地震区设计的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抗震标准规定;k) 管道布置和支承点设置应同时考虑所能承受外部或内部的动力荷载。
支承应可靠,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等现象;l) 管道的净空高度、净距及埋设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m) 阀门应布置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成排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
应尽量减少阀门延伸杆或链轮操作。
如要采用,不能阻挡操作通道;n) 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o) 安全喷淋洗眼器应根据腐蚀性介质或有毒介质的性质、操作特点和防护要求等设置,其服务半径范围不应大于15m;p) 软管站应根据需要设置,站内可包括蒸汽、新鲜水、装置空气和氮气,其服务半径的范围宜为15m~20m;q) 金属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与施工注意事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管道布局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就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讨。
一、管道布局1. 位置选择: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时,首先应选择合适的位置。
要确保管道能够顺利连接到建筑物的相应部位,并且不会与其他管道或设备相冲突。
2. 管道尺寸: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管道的尺寸。
要考虑到预计的水流量、压力以及管道的材质等因素,确保管道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承受相应的力量。
3. 管道走向:给排水系统的管道走向应尽量合理,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流的阻力。
管道应尽量保持水平或者略微倾斜,以便水流能够顺利流动,避免堆积杂物或者产生积水。
4. 设备配置:在管道布局中,还需要合理配置相应的设备,如截流阀、排气阀、检修井等。
这些设备的选择和布置直接影响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维护方便程度。
二、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工程图纸的仔细审查、材料准备、工具设备检查以及施工区域的清理等。
2. 材料选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材料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见的材质有铸铁、塑料等。
需要根据使用环境、管道尺寸和承压能力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管道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焊接、连接等关键部位,必须进行专业人员的检查和控制。
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平整和不漏水。
4. 排气处理:在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对管道的排气处理。
及时排除管道中的空气,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 检修通道:在给排水管道布局时,必须合理设置检修通道。
检修通道的位置和尺寸应便于维修和清洁工作的进行,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持久性。
总结起来,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和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只有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精细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管道基础工程布局基本原则在进行管道基础工程布局时,有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 安全性: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 环境友好:考虑管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3. 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4. 可持续性:考虑管道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维护需求。
布局策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管道基础工程布局策略:1. 直线布局:管道沿直线敷设,适用于较平坦的地形,能够提高安装和维护的效率。
2. 弯曲布局:管道根据地形的变化进行弯曲敷设,避免对自然地貌的破坏,适用于山区或曲线地形。
3. 地下布局:将管道埋入地下,避免地表干扰,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
4. 高架布局:将管道架设在高架桥上,适用于跨越河流、道路等特殊情况,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5. 联合布局:将多个管道进行合并敷设,共享管道走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考虑因素在进行管道基础工程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 地形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布局策略,充分考虑地形和土壤的特点。
2. 管道长度和直径:根据需求确定管道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的布局策略和敷设方式。
3. 管道材料和耐腐蚀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并考虑其耐腐蚀性能。
4. 安全监测与维护:布局时要考虑安全监测设备的设置和维护通道的规划,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5. 管道布局与周边设施的协调:与周边设施(如建筑物、交通设施)进行协调,减少冲突和影响。
结论管道基础工程布局是管道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通过遵循基本原则和合理选择布局策略,能够确保管道的安全、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布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管道长度和直径、材料和耐腐蚀性、安全监测与维护以及与周边设施的协调。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最佳的管道基础工程布局方案。
管道施工中管线布置与固定技巧一、引言管道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管线布置与固定是保证管道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管道施工中的管线布置与固定技巧,并讨论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二、管线布置技巧1. 管线布置考虑因素在管线布置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建筑物布局、设备间距、安全要求和维修便利性等。
合理的管线布置能够提高管道系统的效能,并且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次数。
2. 管线布置原则合理的管线布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管道路径应尽量避免穿越高楼层,以降低施工难度和维修风险。
- 管道路径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线交叉,以免引起混乱和冲突。
- 管道路径应尽量避开易燃、易爆和强腐蚀物质,以确保安全性。
三、管线固定技巧1. 管道支架的选择管道的固定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架,如U型支架、吊杆支架和悬挂支架等。
支架的选择需要根据管道形状、材料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2. 管道固定的具体方法管道的固定可以通过焊接、膨胀螺栓和橡胶垫固定等方式。
具体的固定方法需要根据管道的材料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四、水平管道固定技巧1. 水平管道固定的要点水平管道的固定需要考虑管道的重量和运行状态。
固定点要均匀分布,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固定支架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水平管道固定的具体方法水平管道的固定可以使用U型支架或吊杆支架。
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以及合理的固定间距,可以保证水平管道的固定效果。
五、垂直管道固定技巧1. 垂直管道固定的要点垂直管道的固定需要考虑管道的重力和运行状态。
固定点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固定方法需要根据管道的材质和高度来确定。
2. 垂直管道固定的具体方法垂直管道的固定可以使用悬挂支架或吊杆支架。
通过选取合适的支架类型,可以确保垂直管道的固定牢固,并且满足安全要求。
六、倾斜管道固定技巧1. 倾斜管道固定的要点倾斜管道的固定需要考虑管道的角度和运行状态。
化工管道设计的任务是:1、与设备接口2、管道铺设及支撑方式3、管道的空间位置化工管道设计原则是:1、规划布局合理2、满足事故处理的条件3、集中布置、便于检修、便于操作4、注意整齐美观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是:1、管道布置的净空高度、通道宽度、基础标高应符合“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
2、应按国家现行标准中许用最大支架间距的规定进行管道布置设计。
3、管道尽可能架空敷设,如必要时,也可埋地或管沟敷设。
4、管道布置应考虑操作、安装及维护方便,不影响起重机的运行。
在建筑物安装孔的区域不应布置管道。
5、管道布置设计应考虑便于做支吊架的设计,使管道尽量靠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但应避免使柔性大的构件承受较大的荷载。
6、在有条件的地方,管道应集中成排布置。
裸管的管底与管托底面取齐,以便设计支架。
7、无绝热层的管道不用管托或支座。
大口径薄壁裸管及有绝热层的管道应采用管托或支座支承。
8、在跨越通道或转动设备上方的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不应设置法兰或螺纹连接等可能产生泄漏的连接点。
9、管道穿过为隔离剧毒或易爆介质的建筑物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套管内的空隙应采用非金属柔性材料充填。
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套管端口不小于100mm。
管道穿屋面处,应有防雨措施。
10、消防水和冷却水总管以及下水管一般为埋地敷设,管外表面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11、埋地管道应考虑车辆荷载的影响,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小于0.6m,并应在冻土深度以下。
12、对于“无袋形、”带有坡度”及“带液封”等要求的管道,应严格按Pica程图的要求进行配管。
13、从水平的气体主管上引接支管时,应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主要内容:在化工管道布置中,阀门的作用不能小觑,但是在布置的过程中,要满足事故要求的同时,便于操作,还要布置美观。
阀门设计布置一般原则:1、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
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