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讲 信道编码循环码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交织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36
循环码(7,3)码(生成多项式1)(234+++=x x xx g )摘要:本报告详细给出了循环码的定义以及由生成多项式求解生成矩阵和系统生成矩阵的过程,并在Matlab 环境下写出了循环码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代码,实现了编码和译码功能。
分析和讨论了 此码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并讨论了其与线性分组码、Hamming 码等信道编码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字:循环码 编码 译码 检错 纠错 Matlab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又称差错控制编码或纠错编码,它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类一类信道编码是对传输信号的码型进行变换,使之更适合于信道特性或满足接收端对恢复信号的要求,从而减少信息的损失;另一类信道编码是在信息序列中人为的增加冗余位,使之具有相关特性,在接收端利用相关性进行检错或纠错,从而达到可靠通信的目的。
1.1、循环码循环码是线性分组码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的检、纠错能力较强,编码和译码设备并不复杂,而且性能较好,不仅能纠随机错误,也能纠突发错误。
循环码是目前研究得最成熟的一类码,并且有严密的代数理论基础,故有许多特殊的代数性质,这些性质有助于按所要求的纠错能力系统地构造这类码,且易于实现,所以循环码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FEC 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1.1、循环码定义定义:一个线性分组码,若具有下列特性,则称为循环码。
设码字 )(0121c c c c c n n ⋅⋅⋅=-- (1.1.1) 若将码元左移一位,得 ())(10121--⋅⋅⋅=n n c c c c c (1.1.2)()1c也是一个码字。
由于(k n ,)线性分组码是n 维线性空间n V 中的一个k 维子空间,因此()k n ,循环码是n 维线性空间n V 中的一个k 维循环子空间。
注意:循环码并非由一个码字的全部循环移位构成。
1.1.2、循环码的特点循环码有两个数学特征: (1)线性分组码的封闭型;(2)循环性,即任一许用码组经过循环移位后所得到的码组仍为该许用码组集合中的一个码组。
1、已知一个4进制信号的码元速率为48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 C )A.4800bit/sB.2400bit/sC.9600bit/sD.14400bit/s2、产生已抽样信号频谱混叠的原因是( C )A.f s≥f mB.f s=2f mC.f s<2f mD.f s≥2f m3、样值为301△,它属于A律13折线的( B )A.第5量化段B.第6量化段C.第7量化段D.第8量化段4、在同一条链路上可传输多路信号,利用的是各路信号之间的( B )A. 相似性B.正交性C. 一致性D. 重叠5、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A.时分复用B. 频分复用C.波分复用D. 码分复用R=( ), 信1、在4进制系统中,每秒钟传递1000个4进制符号,此系统的码元速率B R( ).( A )息速率bA.1000Bd,2000b/sB.2000Bd,2000b/sC. 2000Bd,1000b/sD. 1000Bd,1000b/s2、满足抽样定理时低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应选为( D )A.f s≥f mB.f s=2f mC.f s<2f mD.f s≥2f m3、设模拟信号s(t)的幅度在[-2,2]v内均匀分布,对它进行奈奎斯特速率抽样,并均匀量化后,编为2进制码。
量化间隔为1/64v,需要多少量化电平数?( D )A.64B.128C.192D.2564、消息码为:1010001110001,对应的AMI码为:( A )A. +10-1000+1-1+1000-1B. +10-00000-1+1000-1C. -10+1000+1-1+1000-1D. +10+1000-1-1+1000+15、PCM30/32的二次群速率为( B )A.64 kb/sB.8.448Mb/sC.384kb/sD.2.048Mb/s2、产生已抽样信号频谱混叠的原因是( C )A.f s≥f mB.f s=2f mC.f s<2f mD.f s≥2f m3、均匀量化的PCM系统中,编码位数每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可增加( C )dB.A.2B. 4C. 6D. 84、绝对码为:10010110,对应的相对码为:( B )A. 10100101B.11100100C. 11100110D. 110001105、SDH采用的数字复接方法一般为( B )A.异步复接B.同步复接C.异步复接或同步复接D.以上都不是1、出现概率越__小__ 的消息,其所包含信息量越大;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抽样、_量化 _和编码;3、数字复接的方式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4、为了减小相干载波的稳态相位误差,应减小带通滤波器带宽和增大锁相环的增益;5、分组码(n,k)的编码效率为_ k/n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___差错率;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3、数字复接的方式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4、匹配滤波器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使滤波器的瞬时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5、码组0011011与码组0011011之间的码距是_ 0 _;1、已知8进制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1600波特,若信息速率保持不变,变换成2进制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 4800 波特。
第五章 信道编码 习题解答1.写出与10011的汉明距离为3的所有码字。
解:共有10个:01111,00101,00000,01010,01001,00110,11101,10100,11000,11110。
2. 已知码字集合的最小码距为d ,问利用该组码字可以纠正几个错误?可以发现几个错误?请写出一般关系式。
解:根据公式:(1)1d e ≥+ 可发现e 个错。
(2)21d t ≥+ 可纠正t 个错。
得出规律:(1)1d = ,则不能发现错及纠错。
(2)d 为奇数:可纠12d -个码元错或发现1d -个码元错。
(3)d 为偶数:可纠12d-个码元错,或最多发现1d -个码元错。
(4)码距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
3.试计算(8,7)奇偶校验码漏检概率和编码效率。
已知码元错误概率为410e p -=。
解:由于410e p -=较小,可只计算错两个码元(忽略错4或6个码元)的情况:228788!10 2.8106!2!e p C p --==⨯=⨯⨯ 787.5%8η==4.已知信道的误码率410e p -=,若采用“五三”定比码,问这时系统的等效(实际)误码率为多少? 解:由于410e p -=较小,可只计算错两个码元的情况1125211283232(1)610e e e p C C p p C C p --=-≈=⨯5.求000000,110110,011101,101011四个汉明码字的汉明距离,并据此求出校正错误用的校验表。
解:先求出码字间距离:000000 110110 011101 101011000000 4 4 4 110110 4 4 4 011101 4 4 4 101011 4 4 4汉明距离为4,可纠一位错。
由于一个码字共有6个码元,根据公式:21617rn ≥+=+= 得 3r = 即每个码字应有3位监督码元,6-3=3位信息码元。
直观地写出各码字:123456000000110110011101101011x x x x x x 令456x x x 为监督码元,观察规律则可写出监督方程:413523612x x x x x x x x x=⊕⎧⎪=⊕⎨⎪=⊕⎩从而写出校验子方程:113422353126s x x x s x x x s x x x *********⎧=⊕⊕⎪=⊕⊕⎨⎪=⊕⊕⎩列出校验表:6.写出信息位6k =,且能纠正1个错的汉明码。
第五章 信道编码 习题解答1.写出与10011的汉明距离为3的所有码字。
解:共有10个:01111,00101,00000,01010,01001,00110,11101,10100,11000,11110。
2. 已知码字集合的最小码距为d ,问利用该组码字可以纠正几个错误?可以发现几个错误?请写出一般关系式。
解:根据公式:(1)1d e ≥+ 可发现e 个错。
(2)21d t ≥+ 可纠正t 个错。
得出规律:(1)1d = ,则不能发现错及纠错。
(2)d 为奇数:可纠12d -个码元错或发现1d -个码元错。
(3)d 为偶数:可纠12d-个码元错,或最多发现1d -个码元错。
(4)码距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
3.试计算(8,7)奇偶校验码漏检概率和编码效率。
已知码元错误概率为410e p -=。
解:由于410e p -=较小,可只计算错两个码元(忽略错4或6个码元)的情况:228788!10 2.8106!2!e p C p --==⨯=⨯⨯ 787.5%8η==4.已知信道的误码率410e p -=,若采用“五三”定比码,问这时系统的等效(实际)误码率为多少? 解:由于410e p -=较小,可只计算错两个码元的情况1125211283232(1)610e e e p C C p p C C p --=-≈=⨯5.求000000,110110,011101,101011四个汉明码字的汉明距离,并据此求出校正错误用的校验表。
解:先求出码字间距离:000000 110110 011101 101011000000 4 4 4 110110 4 4 4 011101 4 4 4 101011 4 4 4 汉明距离为4,可纠一位错。
由于一个码字共有6个码元,根据公式:21617rn ≥+=+= 得 3r = 即每个码字应有3位监督码元,6-3=3位信息码元。
直观地写出各码字:123456000000110110011101101011x x x x x x 令456x x x 为监督码元,观察规律则可写出监督方程:413523612x x x x x x x x x=⊕⎧⎪=⊕⎨⎪=⊕⎩从而写出校验子方程:113422353126s x x x s x x x s x x x *********⎧=⊕⊕⎪=⊕⊕⎨⎪=⊕⊕⎩列出校验表:6.写出信息位6k =,且能纠正1个错的汉明码。
第九章差错控制编码主讲人:***主要内容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线性分组码循环码9.1 引言目的:改善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基本思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中加入一些人为多余的码元(冗余码,监督码),以保证传输过程可靠性,n=k+r。
任务:构造出以最小多余度代价换取最大抗干扰性能的“号码”又称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的分类(1)按照信道编码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它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2)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可以将它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码。
(3)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
差错控制方式发发可以纠正错误的码(a) 前向纠错(FEC)收收发能够发现错误的码应答信号(b) 检错重发(ARQ)收可以发现和纠正错误的码应答信号(c) 混合纠错检错(HEC)1.检错重发方式--自动请求重传方式,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由发端送出能够发现错误的码,由收端判决传输中无错误产生,如果发现错误,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判决结果反馈给发端,然后,发端把收端认为错误的信息再次重发。
•其特点是需要反馈信道,译码设备简单,对突发错误和信道干扰较严重时有效,但实时性差,主要在计算机数据通信中得到应用。
2. 前向纠错方式 前向纠错方式记作FEC(Forword Error Correction)。
发端发送能够纠正错误的码,收端收到信码后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其特点是单向传输,实时性好,但译码设备较复杂。
纠错码发收3. 反馈校验方式•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码元转发回发送端。
•发送端和源发送码逐一比较。
•发现不同——出错,重发•发现相同——正确,不重发•特点:简单,浪费资源4. 检错删除接收端收到的码元检查出错误后立即删除,并不要求重发。
适用存在大冗余量的通信系统。
9.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¾几个概念:¾码长n:码字中码元的数目;•在编码前先把信息序列分为k位一组(称为信息码),然后附加m位监督码,形成n = k + m位的码组。
第8章信道编码知识点基本内容:通过第1章了解信道特征和仙农信道容量公式基本概念基础上,主要介绍波形编码和分组码、循环码以及卷积码等的基本编解码方法及评价。
知识点及层次(1) 波形编码——主要认识基于正交的哈德玛正交码的特性。
(2) 基于汉明距离的差错控制定理(掌握)。
(3) 线性分组码(n,k)码的结构、编码方法、解码、检纠错计算(掌握)。
(4) 循环码的构成特征及编、解码方法(掌握),以及CRC、R-S、BCH码的特征(了解)。
(5) 卷积码的基本特征(熟悉概念),TCM(一般认识)。
第9章信道编码返回本章信道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和差错控制码,都属于抗干扰码,目的在于提供较佳的信号设计,以匹配信道特性,减少误差概率,重点是分组码与卷积码两大类,同时也简单提出了编码与调制结合的TCM码。
1.正交(波形)编码本章给出了几种正交码规则及其特征,多数具有一定冗余位,因此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2.(n,k)分组码从奇、偶校验与差错控制定理入门,建立了(n,k)分组码编解码思路。
(1)一般信源编码k位信码事先给定(2)可根据信道特征提出误差率指标,由纠错定理和汉明界限,取得加入满足要求的冗余位r=n-k(3)谨慎设计n-k=r个独立线性方程,并均由信码模2加构成,然后抽出系数得到H(4)由H得到G,由信息码组与G计算,G中k行码字以外的其他码字。
(5)接收伴随式纠错3.(n,k)循环码是(n,k) 分组码的一个子类码,具有很多相同特点。
(1)编码,首先给出已知信码位数k,由目标与差错控制能力要求,可得适用的最小码长n。
(2)接收伴随多项式(3)循环码的几个子类码4.卷积码卷积码是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纠错编码,首先在卫星系统使用,中速modem最高位利用了(2,1)卷积码进行保护。
卷积码能力取决于约束长度N,使用中往往在速率与误比特率间权衡。
第八章差错控制返回8.10.1 差错控制概念8-2 BSC信道错误转移概率为,为了提高二元码传输可靠性,现采用重复码,接收时按“后验概率择大”规则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