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炮制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当归的炮制08中现2班罗灵健0806506213[摘要]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
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一 . 历史沿革1 当归古代炮制概况1.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3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
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4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5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
宋《太平圣惠方》[ 6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7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4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1.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2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
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的炮制规范均收载了“酒当归”的制品。
2 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炮制发展过程中,医家对当归炮制方法的认识经过了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过程,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酒当归的炮制毕业设计小结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酒当归的炮制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方法: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当归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根据妙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
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代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栀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醋当归的炮制工艺及作用研究醋当归的炮制工艺及作用研究引言: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药效以及减轻药物的毒性。
醋当归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用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妇科、内科等药物治疗中。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醋当归的炮制工艺及作用,探索其药效成分的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醋当归的炮制工艺1.1 炮制前的准备工作醋当归的炮制前,首先进行材料的挑选,选择质量优良、无虫蛀、无霉变的当归。
然后将其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清洗后的当归稍微晾干,以待炮制使用。
1.2 炮制方法炮制醋当归的方法主要包括炙炒、浸泡和加醋三个步骤。
1.2.1 炙炒将清洗晾干的当归放入铁锅中,以中火炙炒,炒至微黄色为止,并注意翻炒均匀,避免烤焦。
炙炒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增强药材的气味,减轻药物的潮湿程度。
1.2.2 浸泡将炙炒后的当归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
浸泡的目的是使药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软化质地。
1.2.3 加醋浸泡好的当归取出,放入醋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2小时。
加醋的目的是利用醋的酸性,帮助药材更好地溶解活性成分。
二、醋当归的作用研究2.1 药效成分的变化醋当归经过炮制后,药效成分发生了变化。
研究表明,炮制过程中的炙炒能够增强当归的挥发性成分,并促进其它成分的转化。
研究还发现,在加醋的过程中,醋的酸性能够促进当归中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并提高药效。
2.2 对人体的影响经过炮制的醋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活络等功效。
活血化瘀,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淤滞,对于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有显著疗效。
调经活络,能够调节经脉的通畅,缓解经脉阻塞引起的各类痛症。
2.3 醋当归的临床应用醋当归以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例如,在痛经的治疗中,通过服用加醋炮制的当归,可以缓解经期疼痛,调节月经周期。
同时,醋当归还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月经过多、带下等症状。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摘要】饮片质量规范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有关当归炮制的历代文献,总结历史炮制方法,为当归饮片炮制规范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当归炮制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14-02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之“当归味温,主呃逆上气”,列为中品[1]。
因其功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因其炮制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故又有“药王”之称。
历代本草医方中对当归的炮制方法记载比较分散,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当归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为进行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提供经验和思路[2]。
一、当归名考当归名称及其复杂,其主要使用的名称有:当归(唐《千金翼》)、归尾(元《原机》)、当归身(元《脾胃论》)、归身(元《丹溪》)、归须(宋《疮疡》)、当归梢、当归尾、干归、蜀当归、川当归(明《普济方》)、归梢(明《医学》)、当归须(清《制裁》)等。
此外,当归原植物有薜、山蕲、白蕲、文无等名称[3]。
二、道地沿革《名医别录》云:“当归生陇西川谷。
”《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
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
”《新修本草》云:“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细叶者蚕头当归,大叶者马尾当归。
”《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14]。
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
”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均以陕西出产者质量最佳[4]。
与现代当归主产区(岷县产最大,质量最优)基本一致。
另滇西北栽培的当归以个大、体坚实、味香浓、色白肥润等,称之为“云归”。
三、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1. 净制沿革历代当归的净制以“去芦”、“洗”为主:较早见于唐《理伤》“去芦头”[5]、宋代记载最多:宋《证类——雷公》载“凡使,先去尘并头尖一分以来”、宋《博济》、宋《三因》云“去芦洗净沙土”[10,11]、“洗,去芦须”(宋《博济》、宋《产宝》)、“去苗,洗”(宋《史载》、宋《传信》)、“温水洗”(宋《洪氏》)[9]。
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成分分析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成分分析当归,即Angelica sinensi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中的植物。
它属于伞形科,是中国传统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
当归不仅被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还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
而当归中的多糖则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理效应。
多糖是一类由多个糖基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当归中,糖基单元可以是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多种单糖。
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药效活性,常常被用作天然药物的研究对象。
提取多糖是研究其药理活性的重要步骤之一。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等。
水提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即将当归粉末与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提取。
酶解法则通过使用特定酶对当归进行水解,使多糖释放出来。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能将多糖从当归中释放出来。
之后,分离纯化是进一步研究多糖的重要步骤。
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离心、过滤、浓缩等。
离心是利用不同颗粒大小、密度的物质在旋转离心机中的离心力分离开的方法。
过滤是利用不同孔径的滤膜将物质分离开的方法。
浓缩则是通过去除大部分溶剂来将目标物质浓缩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分离纯化方法,如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逆流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
在成分分析方面,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有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等。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通过检测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来研究样品的化学结构。
核磁共振分析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在强磁场中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研究样品的结构。
质谱分析则是利用样品在质谱仪中的质荷比进行分析并得到样品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总的来说,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成分分析是研究当归药理活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提取多糖、分离纯化多糖以及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归中多糖的组成、结构和药理活性。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当归的
现代炮制方法1500字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血液、调经止痛、养血安神等功效,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2023年的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中,当归的现代炮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的现代炮制方法。
当归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选材、清洗、切片、蒸制、晒干、贮藏等过程。
首先是选材,选材时应选择品质优良的当归,要求药材质地坚实,无虫蛀、霉变、破损或异物等。
清洗是炮制的第一步,应将当归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搓揉药材,使药材表面的杂质和污物被清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切片是将清洗干净的当归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便于进一步进行蒸制和晒干的过程。
切片时要求切片均匀细薄,不可太厚或太薄。
蒸制是当归炮制的重要环节,通过蒸煮可以使药材内部的有效成分溶出,同时改变其性状和药理作用。
蒸制时,可以将切片的当归放入蒸锅中,加水蒸煮,要求蒸制时间不宜太长,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
蒸制后的当归需要晾晒干燥。
晒干时要选择阴凉通风处,晒干时间一般为3-5天,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晒干时间,避免过度干燥。
最后是贮藏,贮藏是为了保持当归的质量和药效。
贮藏时应将晾晒干燥的当归放入干燥、通风的容器中,以防潮、虫蛀等。
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总结起来,当归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选材、清洗、切片、蒸制、晒干和贮藏等过程。
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以保持当归的药效和品质,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药材。
以上是对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当归的现代炮制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酒炙当归的实验报告
一、炮制方法
1.当归(全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筛去碎屑。
2.当归头:取净当归,洗净,稍润,将当归头部分切下4~6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有取当归头部分,纵向切薄片者)。
筛去碎屑。
3.当归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去根皮,取当归身部分,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筛去碎屑。
4.当归尾: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取须根部分,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5.酒当归:每100kg当归片,用黄酒10kg。
6.土炒当归:将灶心土粉置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当归片,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俗称挂土),取出。
筛去土,摊凉。
每100kg当归片,用灶心土粉30kg。
7.当归炭:取当归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微黑色,取出晾凉。
二、炮制作用及炮制品功效
1.生品:质润,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
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2.酒当归:酒炙可增强活血通经的作用。
多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3.土炒当归:土炒可增强入脾补血作用,又能缓和油润之性而不致滑肠。
多用于血虚便溏,腹中时痛。
4.当归炭:以止血补血为主,用于崩中漏下,月经过多。
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论论文题目毕业生姓名:孙红萍学号:09607118所学专业:中药应用技术指导教师:李楠2012年6月毕业论文任务书当归的炮制[摘要]当归为伞形科植物,主产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岷县(秦州),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
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一 . 历史沿革(一)当归古代炮制概况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2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
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3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4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
宋《太平圣惠方》[ 5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6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3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1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
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中药炮制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熟悉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4. 通过实验验证中药炮制方法的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1. 中药材:黄芪、当归、丹参、黄连等;2. 炮制工具:炒锅、蒸锅、煎锅、筛子、天平等;3. 炮制辅料:麦麸、蜂蜜、酒等。
三、实验方法1. 黄芪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黄芪,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黄芪切成薄片。
(3)炒制:将炒锅预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黄芪片,快速翻炒,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2. 当归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当归,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当归切成薄片。
(3)蒸制:将蒸锅预热,放入当归片,蒸至透心,取出晾凉。
3. 丹参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丹参,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丹参切成薄片。
(3)炒制:将炒锅预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丹参片,快速翻炒,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4. 黄连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黄连,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黄连切成薄片。
(3)酒炙:将黄连片放入适量黄酒中浸泡,取出晾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芪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2. 当归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消肿止痛的功效。
3. 丹参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
4. 黄连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泻止痢的功效。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炮制能够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加药物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实验注意事项1. 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炮制方法进行,确保炮制质量。
2. 炮制时,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过度炮制或炮制不足。
当归炮制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摘要:当归是我国药食同源的大宗中药材,是补血常用中药材之一,本文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当归古今常用的炮制方法(酒制、土炒、炒炭)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性研究,以期为当归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当归;炮制方法;药理作用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亦名干归、山蕲、白蕲等,其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本文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当归古今常用的炮制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性研究,以期为当归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当归炮制方法研究1.1酒制当归酒制是应用最广泛的炮制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洗酒、蒸酒、酿酒等,其中酒洗当归一直被沿用,但具体的加工方法还没有记载,《中国药典》未收录酒洗当归。
目前也没有关于当归成分和功效的文献。
酒洗,经文献考证,一般认为药物经酒洗后,部分可以渗入其组织内部,发挥缓性、增效等作用。
酒当归具有更强的活血通经的作用,酒制主要借酒性升腾发散,可助药势,增强当归活血止痛等功效。
如用于经闭经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一般来说可以用酒当归和川芎配在一起。
另外酒当归也适用于跌扑损伤出现的筋脉受损、局部肿胀,这些都可以利用酒当归的活血通经的作用。
取当归切片,与黄酒拌匀,浸泡,待黄酒充分吸收后,放入锅内,用慢火加热,炒干,凉至室温。
酒制是当归加工的主要前提,周一帆等发现当归炮制后能够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闭经,风湿关节痛、外伤等。
1.2土炒当归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
用于血虚而便溏,腹中时痛,及中焦虚寒,腹痛等。
当归切成片,将土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倒入当归片,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粉时(俗称挂土),取出。
筛去土粉,摊凉。
当归片每100千克用土粉30千克。
1.3当归炭炒炭后,能产生止血和预防痢疾,用于崩中漏下,月经过多,及血虚出血等。
将当归切片放入平底锅中,用中火加热,煎至表面呈褐色,加少许水,取出,彻底冷却。
当归的药用价值与炮制工艺当归,又称女草、秋水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如此,当归还有多种炮制工艺,这些炮制工艺不仅可以增加当归的疗效,还能改变其用药功能。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当归的药用价值与炮制工艺。
一、当归的药用价值当归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药用价值如下:1. 补血活血作用:当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虚血瘀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症状,并且还能有效缓解疼痛。
2. 调经活血作用:中医认为,当归具有温经活血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不调问题。
它能够缓解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症状,促进月经正常排出。
3. 养血安神作用:当归还被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它能够滋养血液,改善睡眠质量,并提高人的抵抗力。
4. 活血化瘀作用:当归不仅可以消除瘀血,还可以舒筋活络。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积聚的疾病。
二、当归的炮制工艺当归的炮制工艺是指在制药过程中对当归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常见的炮制工艺有以下几种:1. 原料当归:即未经过炮制的当归。
新鲜当归是生用的,它的性味辛温,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常见于用于湿疹、烫伤等外用。
2. 川芎炙当归:将当归与川芎共同炙烤,使其炮制而成。
这种炮制工艺可以增加当归的活血功效,并且还有镇痛的作用。
3. 酒制当归:将当归浸泡在黄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即可制成酒制当归。
酒制当归具有补血和调经的功效。
4. 炙甘草当归:将当归与甘草一起炙烤成炙甘草当归。
这种炮制工艺可以改善当归的味道,并且还能够提高当归的活血作用。
总结起来,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安神等药用价值。
在应用中,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炮制工艺来加工当归,以增加其疗效。
通过合理使用和研究当归的药用价值与炮制工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当归的作用,为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是一种极为常用的中药。
所以在应用时常制成不同的饮片。
常见的饮片主要有“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尾”、“炒当归”、“当归炭”、“油炒当归”、“酒炒当归”等等。
现分述如下。
(1)全当归:取当归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透,切成薄片,阴干或低温干燥即得。
(2)当归身:将当归身用水洗净,润透后切成竖片,压平后晒干即可。
中医认为当归身养血守中。
(3)当归尾:加工当归尾时不需要浸润,直接切成饮片,晒干即得。
(4)炒当归:以制硕全当归饮片为原料,用火炒至微黄色时出锅,晾凉。
注意火候。
(5)当归炭:方法与炒当归基本相似,以炒至黑色时为准,洒少许清水后出锅,摊开晾凉。
当归炭常用于止血。
(6)油炒当归:将全当归饮片用香油拌匀,小火微炒后出锅,放缸内备用。
每5千克当归需香油0.5千克。
(7)酒炒当归:取全当归饮片,用定量的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收贮即妥。
每100千克当归用黄酒30千克。
不同炮制方法下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
方法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将生当归、油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中的挥发油提取出来,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提取出来的挥发油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
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后,其他几种炮制方法下的当归片的挥发油成分显著高于生当归,差异较为显著(P<0.05),且不同炮制方法下当归的药效也不尽相同。
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较为显著,炭制的当归片中药用成分含量较高且药用价值也相对较高,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关键词】不同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当归,又称干归,为一种常见中药。
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止痛、抗癌以及润燥滑肠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高寒多雨山区[1]。
当归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医用价值较高,对子宫、心血管系统以及血液系统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2]。
当归在应用前需进行炮制,经过炮制处理后可达到更好的功效,药材在炮制后更为纯净,且毒性也降低了,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同时,炮制也会增强药物的疗效。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物的影响也会不同,临床上将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修制、水制、火制、以及水火共制。
本论文主要就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为临床当归的炮制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仪器和药物1.仪器:CG-MS 680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海一恒DZF-6020真空干燥恒温箱2.药物:当归、乙醇、甲醇、碳酸氢钠、盐酸、乙酸乙酯、氯化钠等。
1.2 方法1.炮制方法(1)生当归片:取两千克当归药材,将杂质去除,接着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洗净后的当归进行润透,切成薄片,最后将其放入干燥恒温箱内,温度为50℃。
(2)油当归:将适量香油加入当归片中(每千克当归片需要加入30mg香油),搅拌均匀,接着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翻炒,将当归片炒成深黄色后即可,最后将炒过的当归片放置一边晾凉以备用。
当归的炮制研究柯静(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0745708)【摘要】炮制是中药应用于临床时不可缺少的环节,中药材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其成分、药理及应用也有所改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在这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当归炮制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 Diels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的贮藏根是我国常用中药。
其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作用【1】。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当归具有降血压、镇痛、抗炎、抗菌、抗辐射作用,以及抗损伤、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另外还有利胆保肝、松弛平滑肌、美容等作用【2】。
当归属于用量较大的常用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等地。
历代多以甘肃岷县所产作为道地药材。
当归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当归的炮制方法历代各有不同,文献记载有不同的炮制品,目前临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和当归炭等,对其炮制品的研究也以上述4种炮制品为主【3】。
临床上也常用炮制品,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
1、当归炮制的方法研究1.1当归的炮制历史沿革1.1.1当归的净制(净选切制)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
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
古代还有将当归头、身、尾分别入药用的说法。
如《雷公炮炙论》中说:“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
若一时用,不如不使。
”在雷氏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对此亦有各种说法,如《汤液本草》中说:“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等。
1.1.2当归的炮炙1.1.2.1酒制类以酒为辅料炮制当归,最早见于唐代《理伤一书,其中有“酒浸一宿阴干”的记载,宋代以前当归的炮制大多采用酒浸法。
宋代《宝产》中始有“酒浸一宿,挫碎,微炒”的记载。
此外,当归尚有用“酒洗”(《产育宝庆集》)、“酒拌(《妇人良方》)。
清代《本草汇》中采用“酒蒸”,此后又出现“酒煎”、“酒煮”、“黄酒浸,隔水煮”等多种酒制方法。
酒制的目的在元代《汤液本草》中叙述较为详细,如“酒浸,助发之意也”;“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治上酒浸,治外酒洗”;“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
另外又有“血病酒蒸”(《医学入门》)“酒煮治血虚头痛,酒浸治臂痛”(《本草经解要》)等说法。
1.1.2.2醋制类以醋炮制当归的方法,宋代《总微》一书中始有记载,即“醋浸一宿,炙令黄焦”。
金代《儒门事亲》中明确指出“以米醋微炒”。
醋制的意图在清代《本草述钩元》中记载:“若如吐衄崩下药中,须醋炒过,少少用之,多则反能动血”。
1.1.2.3米炒与土炒类米炒当归在明代《婴童百问》中始见有“米泔浸一宿炒”。
直到清代《药品辨义》中才说:“如脾虚者,米拌炒用,使无肠滑之虞”。
土炒当归出现更晚,最早见于清代《医宗金鉴》中,其目的亦是防止脾虚患者引起滑肠之弊。
1.1.2.4姜制类此法出现亦比较晚,明代《本草蒙荃》中才有“体肥痰盛,姜汁渍”的记载,后在《医学入门》中又为“若有痰用姜汁炒”。
姜制当归的目的不仅用于“体肥痰盛”者,《医宗说约》还说:“姜汁炒,恐泥膈也”。
《药品辨义》中将姜制当归的意图作了如下归纳:“凡痰涎者,恐其粘腻,呕吐者,恐其泥膈,以姜同炒。
”1.1.2.5童便炒与药汁炒类清代《得配本草》中说:“当归用于止血活血,童便炒;恐散气,芍药汁炒。
”明代《普济方中又有用吴茱萸炒,即当归二两,用吴茱萸一两,同炒香熟,去吴茱萸不用,只用当归。
吴茱萸炒当归的目的是“治久痢”《(本草经解要》)。
历代对当归的炮制方法很多,其炮制意图也不相同。
清代《得配本草》和《本草害利》中对此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如“头止血,尾破血,身活血,酒洗。
吐血醋炒,脾虚粳米或土炒。
治痰姜汁炒。
止血活血童便炒。
恐散气,芍药汁炒”。
又如“上行酒炒,导血归源之理。
吐血、崩中,须醋炒过,少少用之,多则反动血,或用酒炒黑(血病酒浸),有痰用姜汁炒,凡晒干乘热纸封,瓮收之不蛀”。
1、2当归的现代炮制方法【4】1.2.1净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
1.2.2 酒当归取净当归,用10%黄酒与当归拌匀稍闷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1.2.3 土炒当归将土粉置锅内,炒至灵活状态,倒入净当归,炒至当归片上占满细土时,取出。
1.2.4 当归炭取净当归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制外表微黑色,取出晾凉。
2、当归炮制的化学成分研究2.1当归生品中化学成分的研究2.1.1挥发油当归挥发油中成分相当复杂,有几十种之多。
其中以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其次是烯基苯酞、γ-卜榄香烯、α-蒎烯【5】。
包括中性油(88%)、酚性油(10%)、酸性油(2%)3类【6】。
另有报道,从当归中分离出(E)-藁本内酯和(Z)-藁本内酯【7】、新藁本内酯【8】、(Z)-6,7-环氧藁本内酯、(Z)-6,7-反式-藁本内酯、(E)-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和当归酸(Z)藁本内酯-11-醇酯(11-angeloylsenkyunolideF)【9】等新的活性成分。
2.1.2糖类主要有果糖、蔗糖和具有补体活性的酸性多糖。
其中多糖占8%,主要包括D-牛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
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当归多糖亚组分AP-0、AP-1、AP-2和AP-3,并分别测定出各组分中的总糖,糖醛酸、蛋白质的含量及其单糖组分和糖苷键的构成,证明当归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少量糖醛组成【10】。
从当归多糖中还分离出两个水溶性多糖As-Ⅲa、As-Ⅱb【11】以及3种新的多糖成分X-C-3Ⅱ、X-C-3-Ⅲ和X-C-3-Ⅳ,它们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00000、85000和65765【12】。
近期又有报道,当归粗多糖CAP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组成;APF1由Rha、Ara、Glc、Gal组成;APF2由Rha、Ara、Man、Glc、Gal组成;APF3由Rha、Ara、Man、Glc、Gal组成【13】。
2.1.3阿魏酸阿魏酸是较早被分离出来的当归有效成分,也是当归有机酸部分的主要成分之一。
阿魏酸在不同药用部位含量不同,其中归尾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8】。
2.2当归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2.2.1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对生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4种炮制品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生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39%,酒炙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21%,土炒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06%,当归炭的挥发油含量为0.02%【12】。
即随着炮制加工当归挥发油含量呈下降趋势。
另外,有报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含量,分别为生当归0.62%、酒当归0.55%、土当0.51%及当归炭0.23%【14】。
亦可证明炮制后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下降。
2.2.2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有报道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糖的含量。
从样品测定结果可见,当归及其炮制品的还原性糖和水溶性糖的含量依次排列为:酒炒当归>生当归>清炒当归>土炒当归>炭当归【14】。
另有报道,利用单糖和多糖在80%乙醇中溶解度的差异可估算出当归及其炮品中水溶性粗多糖的含量,依次为:酒炒当归>生当归>土炒当归>清炒当归>炭当归【15】。
从上述排列次序可见,当归炮制后,除酒炒当归外其余炮制品的3种糖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使部分糖类成分炭化损失所致。
而酒炒后当归的3种糖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这可能是酒炒后使当归的糖类有效成分溶解度增加。
2.2.3对有机酸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阿魏酸的溶出呈现规律性变化,酒煎方最有利于溶出【16】。
当归酒制虽较生用有增加所测成分溶出的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水煎兑酒可保证确切剂量的酒配入方剂,助溶效果也优于酒制水煎方,并随兑酒量的增加,作用趋于增加。
还有实验表明,当归生品与炮制品之间阿魏酸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炮制温度的升高,阿魏酸含量降低【17】,以当归炭最为明显,可能与当归炭化后鞣质易于浸出对阿魏酸的提取有一定干扰有关。
3、当归炮制的药理研究当归水提取物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系统所产生的O2-和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并有良好量效关系,表明当归炮制品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将当归不同炮制品与O2-的清除剂抗坏血酸合用,结果当归不同炮制品中加抗坏血酸后对清除氧自由基有协同作用,但各炮制品之间有一定差异,其中炒当归、酒当归协同作用高于生当归、炭当归、焦当归。
当不同炮制品与甘露醇合用时,结果仅有生当归、炒当归与酒当归加入甘露醇后对OH·有协同作用,而焦当归与炭当归协同作用不明显,说明炮制品本身对不同氧自由基的清除敏感性不同【17】。
在控制炮制条件下,加入适量的抗坏血酸或甘露醇将可适当提高当归不同炮制品的抗氧自由基的能力【18】。
还有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当归炮制品水提液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系统产生的O2-和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并能抑制FRGS 诱导的肝匀浆上液过氧化脂质生成,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表明当归炮制品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当归炮制品之间抗氧化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清除O2-能力为当归炭>焦当归>酒当归>炒当归及生当归,清除OH·能力酒当归>生当归及炒当归>焦当归>当归炭【19】,抑制FRGS诱导过氧化脂质的生成能力当归炭>焦当归>酒当归及生当归>炒当归。
4、结语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当归炮制品中挥发油含量生当归最高。
从临床应用上看,生当归长于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当归中还原性多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依次排列为酒当归>生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
从临床应用上发现,酒制后的当归增强了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
当归有机酸中阿魏酸以酒制的含量最高。
现代药理研究中当归在凝血方面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其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20】,这可能是它止血的作用途径。
当归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化【21】,有效单体不断被分离出来,很多已达到分子水平。
而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也可以借此进行细化深入的研究。
药理作用的研究基本分为挥发油、多糖及有机酸三大部分。
随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炮制品炮制前后的药理作用的变化将有更加深入细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