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公差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16.50 KB
- 文档页数:40
尺寸公差标准尺寸公差是指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之间的偏差。
为了保证零件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尺寸公差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尺寸公差标准是对尺寸公差进行统一规定和标准化,以便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尺寸控制和质量保证。
尺寸公差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不同零件的加工需求,确保零件在装配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尺寸公差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组织或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在工程设计、加工制造、质量检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尺寸公差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尺寸链、公差分配原则、公差的设计原则等方面。
其中,尺寸公差的基本概念是指在零件设计和加工过程中,对于尺寸公差的定义和理解;符号表示是指在图纸上对尺寸公差进行标注和表示的方式;尺寸链是指在零件装配过程中,各个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差分配原则是指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分配尺寸公差;公差的设计原则是指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来确定尺寸公差的大小和分布。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尺寸公差标准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循尺寸公差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尺寸偏差,保证零件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加工余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互换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尺寸公差标准是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尺寸公差标准的重要性,严格遵循尺寸公差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尺寸标准公差尺寸标准公差是指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尺寸的精度和质量,对尺寸公差进行规定和控制的一种技术要求。
尺寸标准公差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尺寸标准公差的概念、作用、选择原则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尺寸标准公差的概念。
尺寸标准公差是指在设计图纸上规定的尺寸公差,用来限制零件尺寸的变化范围。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加工误差、测量误差和材料性能的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尺寸很难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必须在设计图纸上规定一定的尺寸公差,以保证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二、尺寸标准公差的作用。
1. 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在一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不同厂家生产的零件可以互相替换使用,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性和标准化水平。
2. 控制零件的加工精度。
尺寸标准公差的设置可以指导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的尺寸标准公差可以减少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和成本。
4.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尺寸标准公差的控制,可以减少零件的尺寸变化范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尺寸标准公差的选择原则。
1. 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
对于需要密封、传动、定位等功能的零件,应选择较小的尺寸公差;对于外形尺寸较大、结构简单的零件,可以适当放宽尺寸公差。
2. 考虑加工工艺和设备能力。
在选择尺寸标准公差时,必须考虑到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避免因尺寸公差过小而导致加工难度和成本的增加。
3. 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确定尺寸标准公差时,必须综合考虑产品的使用要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寻求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最佳平衡点。
四、尺寸标准公差的应用。
1. 在设计图纸上明确规定。
设计人员在绘制零件图纸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和规定尺寸标准公差,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公差分析报告基本知识公差分析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主要用于确定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允许的尺寸变差范围,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功能。
本篇文章将介绍公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包括公差的定义、公差的类型、公差的表示方法、公差链和公差分析方法等内容。
一、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将产品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它是制约产品功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公差是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和确定的,通过公差的控制可以保证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公差的类型1.一般公差:是指对于产品的一般尺寸,根据所处的尺寸量级和表面质量要求而规定的公差。
2.几何公差:是指控制产品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的公差,包括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3.形位公差:是指产品形状和位置关系的公差,包括位置公差、姿态公差、形位公差、轴向公差等。
4.配合公差:是指对于产品的配合尺寸,根据配合要求而规定的公差,包括间隙、过盈和配合紧度等。
三、公差的表示方法公差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四种:1.加减公差法:即在设计尺寸基础上,通过加减法确定上下限公差。
2.限界公差法:即在设计尺寸基础上,通过上限和下限值确定公差范围。
3.基础尺寸法:即以一个基础尺寸作为基准,通过加减公差法确定其他尺寸的上下限公差。
4. 数值公差法:即通过数值来表示公差的大小,如0.01mm、0.1mm 等。
四、公差链公差链是指产品由多个零件组成时,各个零件公差相加所形成的总公差。
在进行公差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叠加效应,以保证整体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五、公差分析方法公差分析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1.构造法: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通过构造关系和尺寸链的分析,确定零件的公差。
2.统计法:通过对产品和工艺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公差的适用范围和控制要求。
3.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变化和误差,分析公差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比较法:通过对已有样品或标准件的测量和分析,确定公差的适用范围和控制要求。
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
公差是指设计者允许的零件尺寸变化的范围。
在尺寸公差带中,公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尺寸。
基本尺寸是设计者为了实现零件的功能而设定的关键尺寸。
公差尺寸是指允许基本尺寸变化的范围。
公差尺寸可以是正的和负的,用于确定零件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基准是确定零件尺寸和形状变化的参考点或面。
它是一个理想的几何特征,用于与零件的实际特征进行比较。
基准可以是外部特征,如表面、轴线、孔等,也可以是内部特征,如孔的中心线、孔间距等。
基准是确定零件尺寸公差带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零件的装配和功能。
选择合适的公差和基准对于确保零件的可互换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如果公差太小,零件可能很难加工和装配;如果公差太大,零件可能无法达到功能要求。
基准选择错误,也会导致零件装配和功能的失效。
在尺寸公差带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对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在公差设计中进行考虑和控制。
总之,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是公差和基准。
公差确定了尺寸变化的范围,基准确定了尺寸变化的参考点或面。
选择合适的公差和基准对于确保零件的可互换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尺寸公差带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一、引言在机械加工和制造领域,公差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确定零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和互相配合的关系。
准确的公差与配合设计可以确保零件之间的良好连接、运动顺畅和互换性能。
本文将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包括公差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配合类型与标记方法。
二、公差的定义与分类1. 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用于确定零件所允许的尺寸变化。
公差通常表示为上下限值,即最大允许尺寸与最小允许尺寸之间的差异。
2. 公差的分类公差可以按照尺寸偏差的正负方向来分类,包括正公差、负公差和零公差。
(1)正公差:指允许的尺寸偏大的范围。
例如,长度为10mm的零件,公差为±0.2mm,则其正公差为0.2mm。
(2)负公差:指允许的尺寸偏小的范围。
例如,长度为10mm的零件,公差为±0.2mm,则其负公差为-0.2mm。
(3)零公差: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为零,即要求零件尺寸完全准确。
对于零公差配合,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通常用于要求严格的零件连接。
三、常见的配合类型与标记方法1. 配合类型配合类型是指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和连接特点。
常见的配合类型包括下面几种:(1)间隙配合:零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方便拆卸和安装。
例如,轴与孔的配合常采用间隙配合。
(2)过盈配合:零件之间有一定的过盈量,经过压入或加热可实现紧固连接。
例如,轴与轴承的配合常采用过盈配合。
(3)干涉配合:零件之间存在相互干涉,无法无间隙地组装在一起。
例如,销与销孔的配合常采用干涉配合。
2. 配合标记方法配合标记方法是用于表示零件之间配合关系的标识符号。
常见的配合标记方法有以下几种:(1)基本偏差系统:基本偏差系统主要采用字母标记来表示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如H、N、P、A、B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广泛的零件配合设计。
(2)线性尺寸公差系统:线性尺寸公差系统通过数值表示公差的上下限值,对每个线性尺寸都进行具体的标记,如0.02、0.05等。
尺寸公差定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尺寸公差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指导着加工工艺的选取、机床的选用以及零部件的检验等工作。
因此在这里,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尺寸公差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一、尺寸公差的定义尺寸公差是指零件的尺寸允许差别的上限和下限。
也就是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常常不可能每个零件都完全相同。
为了保证零件能够正常工作,尺寸公差就出现了。
二、尺寸公差的种类1. 基础公差基础公差是适用于一般零件的尺寸公差,是指T值为18的局部公差和T值为9的全局公差。
2. 圆度公差和圆周公差圆度公差是指孔或轴的圆度偏差,有着直径圆度公差和半径圆度公差。
圆周公差是孔或轴的圆周垂直于轴心线方向的距离偏差。
3. 楔形公差和圆锥度公差楔形公差是零件的轴线在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差异,而圆锥度公差是轴的底面到轴的任意一点的距离偏差。
4. 几何公差几何公差一般用于标志形状和位置方面的公差,包括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倾斜度等。
三、尺寸公差的计算尺寸公差的计算一般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资料进行计算。
在计算中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局部公差、基础公差、配合公差、工作公差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加工方式、零件作用、制造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公差的选取合理。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计算出的尺寸公差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和机床,以及进行相应的零部件检验。
四、尺寸公差的意义尺寸公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零部件的质量,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工作;2. 降低加工成本,避免掉入“过度重视精度,轻忽廉价手段”和“过度追求价廉物美,忽略品质精度”的两种偏差;3. 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合理的公差选取,能够降低不必要的加工时间和人力成本;4. 便于检验和可追溯性,设定尺寸公差有助于进行零件检验,避免因为公差问题闹出矛盾和质量问题;同时,设定合理的公差也能够方便后续的追溯和质量保证。
综上所述,尺寸公差定义的确定以及具体的计算和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过程。
--公差与配合根底知识一.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的数值.Ф20±0.05中20为根本尺寸.3.实际尺寸;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4.极限尺寸;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尺寸偏差=某一尺寸-根本尺寸偏差包括:实际偏差=实际尺寸-根本尺寸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根本尺寸ES〔孔〕、es〔轴〕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根本尺寸EI〔孔〕、ei〔轴〕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也叫零偏差线二、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配合——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根本尺寸相同〕孔——轴 { 其差值为正是 X ;其差值为负是 Y}2.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含 Xmin =0 〕的配合。
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最大间隙 Xmax =Dmax -dmin =ES-ei最小间隙 Xmin =Dmax -dmax =EI-es平均间隙 Xp=1/2〔Xmax +Xmin 〕3.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含 Ymin =0 〕的配合。
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最小过盈 Ymin =Dmax -dmin =ES-ei最大过盈 Ymax =Dmin -dmax =EI-es平均过盈 Yp=1/2〔Ymin +Ymax 〕4.过渡配合——可能具有 X 或 Y 的配合。
此时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
公式用以上 X , Y5.配合公差——允许 X 或 Y 的变动量。
间隙配合:Tf= ∣Xmax -Xmin ∣过盈配合:Tf= ∣Ymin -Ymax ∣过渡配合:Tf= ∣Xmax -Ymax ∣结论:配合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假设要配合精度高,那么应降低零件的公差,即提高工件本身的加工精度。
反之亦然。
三.基准制 ------ 公差与配合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基孔制 --------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 H 表示,基准孔以下偏差为根本偏差,且数值为零。
公差尺寸的单位规定公差尺寸的单位规定在制造和工程领域中,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用于控制制造零件的精度和可互换性。
公差尺寸的单位规定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标准规定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公差尺寸的单位规定。
一、基础知识1. 公差的概念:公差是为了适应各种生产设备、材料和工艺的变化,允许零部件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制造容忍度。
公差分为基本公差和配合公差两种,前者是为了保证单个零件尺寸的准确性,后者是为了保证装配时零件的互换性。
2. 公差尺寸的表示:公差尺寸通常用上下限值表示,上下限之间的范围即为公差范围。
例如:直径为10 mm的孔,公差为±0.1 mm,则表示为10±0.1 mm。
二、标准规定1. 国家标准:公差尺寸的单位规定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如GB/T 1800.1-2009《机械工程基本图册毛坯与机床配合用公差》、GB/T 1800.2-2009《机械工程基本图册形位公差》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形状、尺寸和材料的零件所应满足的公差要求,保证了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可互换性。
2. 国际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公差尺寸的标准,如ISO 286(ISO制系统轴系配合公差)、ISO 8015(尺寸链所用公差)等。
这些标准通过国际统一的规定,为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提供了共同的公差单位规定。
三、实际应用1. 制造过程中的公差控制:在制造过程中,必须根据零件的形状、材料和用途等要素,合理选择适当的公差单位规定。
公差过大会导致装配困难或零件功能失效,而公差过小则增加了制造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差控制和调整。
2. 公差设计的重要性:良好的公差设计可以提高制造精度,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
公差设计还可以使零部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方便装配和维修,同时考虑到材料的收缩和热膨胀等因素,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尺寸标准公差尺寸标准公差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尺寸标准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性,所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在实际生产中,尺寸标准公差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确保产品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尺寸标准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
尺寸标准公差是指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性,所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它是通过上限偏差和下限偏差来表示的,上限偏差表示允许的最大尺寸,下限偏差表示允许的最小尺寸。
尺寸标准公差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工艺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
二、分类。
根据尺寸标准公差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线性尺寸标准公差、轴向尺寸标准公差和角度尺寸标准公差。
线性尺寸标准公差适用于长度、宽度、高度等线性尺寸的公差控制;轴向尺寸标准公差适用于轴向尺寸的公差控制;角度尺寸标准公差适用于角度尺寸的公差控制。
不同类型的尺寸标准公差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三、表示方法。
尺寸标准公差通常采用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公差表示法。
在图纸上,通常采用上限偏差和下限偏差的组合形式来表示尺寸标准公差。
例如,对于一个直径为20mm的轴,其公差可以表示为“Ф20+0.02/-0.02”,其中“Ф20”表示基本尺寸,即20mm;“+0.02”表示上限偏差,即允许的最大尺寸为20.02mm;“-0.02”表示下限偏差,即允许的最小尺寸为19.98mm。
这种表示方法清晰明了,便于生产和检验。
四、应用。
尺寸标准公差的合理设置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的尺寸标准公差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确保产品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工艺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置尺寸标准公差。
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检测手段,确保产品能够在规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
公差分析基本知识公差分析是评估产品零件的精度和一致性的过程,通过确定允许的差异范围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产品制造和工程领域中,公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优化产品设计,确保制造过程控制正确,并满足产品规格和要求。
公差是指在一组相同加工工艺下,零件之间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尺寸间隔,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误差。
公差通常用+/-表示,其中正号表示上限公差,负号表示下限公差。
例如,如果一个零件的尺寸规格是10+/- 0.1mm,那么实际加工出来的尺寸可以在9.9mm至10.1mm之间变化。
在公差分析中,有一些常见的术语需要了解:1.尺寸公差:用于衡量产品零件尺寸的允差范围。
尺寸公差分为上限公差和下限公差,上限公差是允许的最大尺寸,下限公差是允许的最小尺寸。
2.允差: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异范围。
允差可以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制造成本进行调整。
3.适配:适配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连接或配合。
适配可以是紧配(零件尺寸在公差范围内接合),松配(零件尺寸超出公差范围),或者间隙配合(零件尺寸在公差范围内留有间隙)。
4.组件公差:组件公差是由各个零件的公差堆加计算得出的总体公差。
组件公差的大小和分布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公差分析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控制限度,以确保产品可以满足规格要求。
公差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确定产品规格和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功能要求、设计目标和可接受的误差范围。
这些规格将成为公差分析的基础。
2.选择适当的公差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公差标准。
公差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例如ISO标准。
3.进行公差堆加计算:在公差堆加计算中,需要确定各个零件的尺寸公差,并将其叠加得到组件公差。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4.分析公差堆积效应:通过分析公差堆积效应,可以确定产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装配情况。
这有助于评估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
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第一篇:公差的基础知识公差是指制造工程中的尺寸间隙和相对位置偏差。
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公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因为当制造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不符时,会对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公差分为两种类型: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制造件的尺寸大小容许范围内的变化,如长、宽、高、直径等。
大多数的零件都与其他零件配对工作,尺寸公差能保证其互换性,可以满足不同配合要求。
例如,轴套的外径公差必须与轴的内径公差相匹配,这样才能确保轴与轴套在运转时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实现正常的工作效果。
位置公差是指制造件中各相对位置之间的容许范围内的变化,如工件间间隔、工件与工装的相对位置、孔与孔轴线之间的距离等。
位置公差可以确保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正确,并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时能够协调运转。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公差需要根据零件的不同材质、形状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每种工艺都有自己的公差标准和测量方法。
标准公差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和标准化零件生产,而更严格的公差要求则需要具有更高精度的加工和测量设备。
总之,在制造零件时,公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标准公差和更严格的精度公差要求能够确保制造零件的互换性和准确性,有效地保证各个零件在装配中的工作效果。
第二篇:配合的基础知识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滑动、转动、振动或者变形。
在大多数机械设备中,各部件之间配合必须精度适当地设计,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配合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工具材质、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配置和力学特性。
例如,在配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组装和拆卸时的摩擦,以确保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同时还要考虑零件之间的间隔和相对位置是否合理。
根据相对位置和作用力的不同,配合可分为楔配合、间隙配合、摩擦配合和内外径配合等。
楔配合是指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受到楔形零件压缩的作用。
间隙配合是指零件之间留下一定的间隔以确保它们可以相互移动。
公差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公差的定义:公差是在设计、制造和测量过程中,用来控制零件尺
寸和形状的一种方法。
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之间的差值。
2. 公差的表示方法:公差一般由两个数字表示,分别表示最大尺寸和
最小尺寸的差值。
例如,一个尺寸为10mm的零件,公差为±0.05mm,
则表示允许的尺寸范围为10.05mm和9.95mm。
3. 公差的分类:根据公差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公差可以分为尺寸公差
和形位公差两种。
4.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用来控制零件尺寸的精度的公差。
尺寸公差
包括基本尺寸、上偏差和下偏差三个部分。
5.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用来控制零件形状和位置的公差。
形位公差
包括直线度、圆度、平面度、垂直度、同轴度等。
6. 公差的协调原则:为了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公差的设计和
控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调原则。
常见的协调原则包括最大材料条件、
最小材料条件和无条件协调等。
7. 公差的设计方法:公差的设计需要结合零件的功能和装配要求,考
虑材料、加工工艺和测量方法等因素。
常见的公差设计方法包括逐步
退化法、综合参数法和统计法等。
8. 公差的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公差的控制和检验,需要使用相应的测
量方法。
常见的公差测量方法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
测量投影仪等。
以上是公差基础的一些必学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和应用公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公差基础知识
一、公差﹕实际尺寸相对理论尺寸的允许变化范围﹐即当用实际尺寸减去理论尺寸时﹐如果
所得差值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则该尺寸合格。
例如﹕30.00±0.05﹐如果实际测得尺寸为30.03﹐则30.03-30.00=0.03在-0.05~0.05范围之内﹐故该尺寸合格。
公差定义是公差标注和测量的依据。
二、基准﹕为计算或参考的目的﹐设定一实体上的点﹑线﹑平面﹑柱﹑轴等是精确的﹐根据
它们﹐工件上其它形状的位置和几何关系才得以确立。
基准表面﹑基准形体都是用以建立基准的真实工件表面或形体﹐故它们仍有着表面或形体不精密的地方。
基准符号﹑形位公差符号的放置﹕
1.尺寸的下面
2.形体的延长线
3.位置公差﹕包括定位公差(位置度﹑对称度﹑同心度)﹑定向公差(倾斜度﹑平行
度﹑垂直度)﹑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四、公差带﹕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五、公差原则﹕
1.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无关﹐分别满足功能要求的公差原则。
此原则是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相关原则﹕
(1)最大实体原则﹕测量时取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的公差原则﹐如下图所示﹐左
原则时﹐其形位公差数值随着实际形体尺寸的变化而变化。
以0.6 B-T-B CONN W/POST 40P(M)的孔规设计为例﹐其端子公差如下所示﹕
其公差带图如下所示﹕
当尺寸公差为-0.02﹐即尺寸为0.28时﹐其位置度公差是0.04﹔而当其尺寸公差为0.02﹐即尺寸为0.32时﹐其位置度公差是0。
总之﹐该孔的实际轮廓总是位于以理论位置为中心对称的0.32的包容面之内。
尺寸公差符号尺寸公差符号一、尺寸的定义尺寸是指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或直径等几何量,它是描述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基本参数。
二、尺寸的分类尺寸可以分为基础尺寸和导出尺寸两种。
1. 基础尺寸:指直接测量得到的主要尺寸,如直径、长度等。
2. 导出尺寸:指通过基础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次要或辅助尺寸,如圆心距离、倾斜角度等。
三、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允许存在的误差范围,即产品允许偏离设计要求的最大限度。
公差是保证零件互换性和装配精度的重要手段。
四、公差的分类公差可以分为基本公差和附加公差两种。
1. 基本公差: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在零件图上标注出来并且必须满足要求的公差。
2. 附加公差:是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增加或减少的额外公差。
五、符号的定义符号是指在零件图上用来表示尺寸和公差的特定标记,它是设计师与制造工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六、符号的分类符号可以分为尺寸符号和公差符号两种。
1. 尺寸符号:用于表示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如直径、长度等。
2. 公差符号:用于表示零件允许偏离设计要求的最大限度,如上偏差、下偏差等。
七、常见尺寸公差符号1. 直径:Ø2. 长度:L3. 倾斜角度:α4. 上偏差:+5. 下偏差:-6. 平均值线:x7. 最大值线:M8. 最小值线:m9. 圆心距离:E10. 圆度公差:⌀Tolerance11. 平行度公差:∥Tolerance12. 垂直度公差:⊥Tolerance13. 全长公差带宽度标记:Tolerance Zone Width Symbol(TZWS)14. 全长公差带高度标记:Tolerance Zone Height Symbol(TZHS)15. 等分线符号:Dividing Line Symbol(DLS)16. 焊缝符号:Welding Symbol(WS)17. 粗糙度符号:Ra18. 圆角半径:R19. 钣金折弯角度:θ20. 钣金折弯公差:Bend Tolerance八、总结尺寸、公差和符号是设计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直接影响到零件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