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中国行—日本大相扑中国巡演赛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22
日本最牛相扑原来是蒙古人日本的相扑比赛只有每年特定的月份才会举行,而且有种种奇怪的规矩,比如全国只有特殊的几个城市有资格举办,东京,大阪等。
王兄特意帮我订了票,来日本短短两周,有机会亲临现场观看相扑比赛,真的是十分幸运。
同时有机会耍一耍新买的爱死小白兔!相扑比赛凝聚了很多日本传统的文化精髓,比如欣赏转瞬即逝的精彩。
两个数百斤的大胖子对垒,我本以为每一局要磨蹭很久,其实痛快至极,从裁判宣布开始,到比赛结束,每一局基本上都在10秒钟之内。
开场的时候先是要介绍双方运动员,如果是有名的运动员,会有各种企业出来捧钱场,拿出赞助金,如果比赛赢了,就会得到额外的来自企业的奖金。
图片上这些旗子,就是赞助企业的广告时间。
在正式比赛之前,双方运动员要在场上做准备活动,伸腿,抻筋。
相扑运动员看起体格笨重,其实极其灵活,柔韧性极好。
他们每个人都能轻易地把脚踢过头顶,膝盖不弯。
接着,双方运动员会互相对峙,但是并不开始真的摔跤,两人对峙一下之后,又各自回到场边压腿,抻筋。
这样对峙要有三四次,酝酿好了之后,裁判才会让他们真的开始。
胜负其实基本就在转瞬之间,往往第一下冲撞,就强弱立判。
比赛规则是肩膀着地的一方输,或者最先被推出圈的人输。
如果被对方来了一个大背跨,叫做一本,是十分精彩的完胜。
大部分还是以推出圈子的方式取胜的。
所有的比赛都是一局一胜,没有翻盘机会,必须把握好这几秒钟,所以偶然性很大。
优秀的选手,也许稍微一不留神,就输了比赛。
有时会发生难以判决的情况,比如双方搂抱着同时摔出圈子,难以判断是谁先谁后,这是就要场外这几位老先生上台商议,做出判决,或者让两人重新比赛。
我们当时看的时候,有一个叫白鹏的选手,是蒙古人,已经60多场连胜,几乎要打破日本战后相扑比赛的最强记录。
我去看的时候,他又获胜了。
日本相扑选手的名字都是艺名,有很酷的名字,比如“朝青龙”,“琴欧洲”,很多都是蒙古人,也有蓝眼睛的东欧人,都是可以参加相扑比赛的。
相扑比赛知识点总结一、相扑赛场相扑比赛的赛场称为相扑场,通常是一个直径为4.55米的圆形区域,上面铺着沙土。
相扑场中间有一个直径为60厘米的圆圈,称为土俵,选手需要在土俵上进行比赛。
相扑场外有一圈称为四股线的线,选手在比赛时不能越过四股线。
二、比赛规则1. 比赛分为单人对战和团体对战两种形式。
2. 相扑比赛遵循"先胜一方"的原则,即在每个回合中只有一个选手能获胜,胜者由最先推倒对方或使对方出界者决定。
3. 在相扑比赛中,选手只能使用手、腿和身体来推擂对手,但是不能使用摔跤、拳击等其他技巧。
4. 比赛开始前,选手必须在土俵上面向对方行礼,并在土俵上做出标准的起始姿势。
比赛中选手必须始终保持起始姿势。
5. 比赛结束后,胜者需要在土俵上面向观众行礼,示意获胜。
三、比赛服饰1. 相扑选手的比赛服饰主要是由发丝(mawashi)、铜鐵(kesho-mawashi)、裹褂(shitakawa)、发飾(tsuna)、荳草(sakura)、马口铁(tategu)、沙袋(suna-kaburi)、裂髪纲(mage-kaikatsu)、巾头(mawashi)等组成。
2. 发丝是选手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要求在相扑比赛中将其用手巾(Mawashi)围束腰间。
3. 铜鐵是用于颜色鲜艳且绣有各种图案的衣服,相扑选手在比赛时穿,用以赠送给箇所云硬。
4. 裹褂是衣服。
四、相扑选手相扑选手通常分为不同级别,根据他们的技巧、力量和身体素质等不同进行评级。
在相扑比赛中,选手通常根据其级别分为横纹、对决、观唐、大河内、国内、小电脑等级。
五、比赛的流程1. 开场仪式:相扑比赛开始前,通常会有一个开场仪式,这个仪式是为了为选手和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 比赛开始前,两名选手必须执行开场动作,并将动作固定,当主裁判发出指示动作后搏击, 选手才可起身开始比赛。
3. 比赛中,选手必须在土俵上进行,不得越界。
比赛结束后,胜者需要在土俵上鞠躬示意获胜。
相扑运动员退役后都做什么(揭秘日本相扑运动)相扑,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是一项日本传统体育运动。
比赛时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 4.55米的圆形土俵上进行角逐,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相扑规则比赛时,能使对方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除两脚掌外),或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包括手、脚)触及界外地面均为胜利。
比赛没有时间限制,不过一般比赛也就几十秒甚至几秒就能结束,但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裁判员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互相抓腰带,握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用腿使绊,可以拍打对方胸部;不许:踢对方胸腹,抓兜裆和生殖器,抓头发、击双耳、卡咽喉、伤害对方眼睛、胃门等要害处、用拳头打人或使用反关节动作。
关于相扑选手的形象相扑的体形相扑比赛对选手的体重要求只有下限并无上限(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所以自然越重越有利,因此大部分选手都在300斤以上。
为了保持体重和力量,他们必须吃大量食物,以及做一些非常激烈的健身运动,把筋、肉破坏、撕裂,然后让筋、肉长大。
这样,便有了大家印象中相扑选手异于常人的高大形象,正如大家所见,一流的相扑手往往有着巨大的梨壮躯体。
相扑的等级等级决定了他们的发型。
相扑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横纲。
每向上攀升一个等级,竞争都极为激烈而残酷。
横纲是相扑力士的最高级称号,也是终身荣誉称号。
「十两」和「幕下」的发型是叫做「大银杏」,以形似银杏叶子而得名;等级较低的力士的发型叫做「丁髷」。
之所以有如此区别,是因为幕内和十两的力士被称为关取,也可以说成了关取才会被认可为「真正的力士」,十两以下的选手正式名称是「力士养成员」。
兜裆布相扑力士穿着的裤子叫做兜裆布,质地一般为棉制,级别高的力士可以穿着绢制。
兜裆布长7米以上,宽60厘米,折成六层后再在腰上缠绕4到7圈,颜色也根据选手等级的不同有严格的区分,低级别力士用黑色、蓝色,高级别力士用紫色。
大相扑赛事程序简介作者:苏学良孟涛苏翌来源:《体育教学》2006年第04期观看大相扑比赛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观众可以从力士腰系的水裙、头顶发式和坐垫分辨出力士的等级和地位。
先说一说力士腹前系的水裙(图1)。
大相扑的力士们取得了横纲、大関、関胁、小结和进幕内前十一名的资格后统称为関取。
取得関取地位的力士有特殊的服装,以显示级别和地位。
只在全体力士出场集体亮相时才着此装。
再说一说力士的发型(图2)。
大相扑力士的发式非常奇特,叫“大银杏”。
大银杏的发型是日本的大相扑传统发型。
力士们出席公众场会必须梳成此发型。
其理法是把头发全部梳光理齐后集于头顶打结扎好,形状很像是银杏的树叶,因此得名“大银杏”。
“大银杏”的发型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取得“十两”以上资格的力士才能梳此发型。
也必须梳好“大银杏”后方可上场比赛。
但是也有的力士在取得“十两”资格时头发还不够长还梳不成“大银杏”的情况发生。
再说一说坐垫(图3)。
大相扑力士中高段位者有专用坐垫。
在力士出入场时还有同门的师兄弟随从拿着坐垫跟在力士后头(类似中国梨园行的跟包)。
力士起身登台随从把坐垫交给有水桶侧的呼出人员,力士退场呼出人员再将坐垫交还给随从人员。
力士用的坐垫上印染有“四股名”字样。
过去的坐垫上印染的是“法师”的名号。
现在印染的内容通常是力士出身地的自然环境如山河的名称,或者力士家乡代表性文字。
或者继承力士师父的“四股名”。
也有印染江户时代藩主的名字。
这些名字统称为“四股名”。
设置专用坐垫具有激励力士保持名号的作用,鼓励力士斗志渲染赛场气氛。
坐垫有自己制作的,也有追星族赠送的。
最多的还是力士晋级同年级伙伴赠送坐垫。
十两的坐垫是相扑协会准备的,幕后力士不可以使用坐垫。
相扑力士的对决和胜负后退场有一定的程序。
大相扑中两对力士上场比赛及胜负的判定后离场也颇具特色。
在对阵前双方力士在休息室化好妆静坐等候呼叫。
检录人员用敲击条木的声音通知力士比赛时间。
检录人员手中拿的两根由樱木特制的长方形木条,其中右手所持木条不动,用左手所持木条有节奏的敲打右手木条,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音。
On an ordinary day in the Jingding reign (1260-1264)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temple bell rang out in Lin’an city early in the morning. Wang Yaoda, a famous sumotori living in a rented shabby hut in Xingde Lane of Lin’an city, had been taking exercises of “Ba Duan Jin” and “Yue Shi San Shou” for a while. Sumo, originating in pre-Qin period, was once considered as a low-grade skill in the history. But in the Song Dynasty, sumo was highly valued as a popular sport that could test courage and intelligence.南宋相扑手的一天:相扑世间无对手,争交天下我为魁A Day of a Sumotor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文|冯晓雪 图|本刊综合(除署名外)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极为寻常的一天,四更时分的山寺钟声如常响彻了临安城。
这时,租住在兴德坊一处破落小院茅屋里的王侥大已经晨起锻炼了好一会儿。
王侥大很重视强身健体,每日晨起都要练一遍“八段锦”——宋代的一种热门健身体操,由八节连贯的动作组成,讲究肢体运动与呼吸、意念的结合,也被称为“吐故纳新之术”。
有时,王侥大也练练传说中岳飞将军创造出来的武术拳种“岳氏散手”“岳家教”——作为临安城中颇有些名气的相扑手,这些是他的重要功课。
安徽小伙在日本当“相扑明星”作者:王玉琴风向来源:《侨园》2008年第06期说起日本相扑,不仅西方人充满好奇,就连一水之隔的中国人也知之甚少。
在许多人眼里,选手们臃肿的身体和近乎全裸的打扮,简直令人退避三舍。
但在日本,相扑手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这项日本国技究竟有什么内涵?一个一文不名的中国小伙又是怎样成为身价百万的日本相扑界“明星”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在日本已成为“相扑明星”的安徽胖小伙马涛的世界。
安徽胖哥日本学相扑今年25岁的马涛是安徽芜湖人,读高中时就已是身高1.84米、体重120公斤的大块头了。
身体肥壮的马涛自幼酷爱摔跤,他力气过人、身手敏捷,在学校一直难逢对手。
当马涛从电视上看到“日本大相扑中国公演”的直播节目后,大呼过瘾。
他从解说中获知,相扑被日本奉为“国技”,在所有体育项目中独享至尊。
不仅普通百姓爱看,就连天皇贵族、大学教授也以观看相扑比赛为人生最大乐事!相扑力士在日本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名将们不仅拥有丰厚的薪水和数不清的“粉丝”,甚至还能迷倒无数女明星和大家闺秀,他们的妻子个个如花似玉!了解的相关知识越多,马涛对相扑的兴趣就越浓厚。
2003年高考落榜后,马涛无心复读。
他想步入社会找份工作,却又因为自己是“重量级”人物而屡屡受挫。
这时,他萌发了一个大胆念头:干脆发挥自身肥胖优势,东渡日本玩相扑去!在同日本几家相扑学校取得联系后,马涛才知道,按照相扑协会的选拔要求,最低标准为身高173厘米、体重75公斤、必须修完义务教育且未满23岁的男子才能进入这个行当。
幸好他的条件完全合格。
看过马涛寄去的光盘简历后,日本名古屋一位相扑教练很欣赏他的大块头,以及擅长摔跤的特长,答应收马涛为徒!2003年9月,马涛终于如愿东渡日本名古屋。
培养相扑运动员的地方叫“部屋”,日本相扑协会下设50多所部屋,“亲方”(即师父)一般由退休的著名相扑手担任。
学员每年从全国中小学生中选招,一旦被选中,只要家长同意,吃、穿、住、用全由部屋负担。
相扑是什么相扑是一项源自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格斗运动,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这项运动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然后逐渐演变成一项竞技比赛,具有独特的规则和体系。
相扑的核心目标是要将对手击倒或推出圈外,以取得胜利。
比赛通常在圆形的相扑土搏场上进行,被称为“土俵”。
比赛由两名相扑力士进行,他们在开始时必须站在起跑线后面,并在裁判的信号下开始比赛。
在比赛开始后,双方力士必须利用各种战术和技巧来试图摔倒对方或将对方推出土俵。
其中最常见的技巧之一是“拍打”,力士可以用手掌或手臂猛击对方的胸部或背部,以获取有利的位置。
另一项重要技巧是“摔跌”,即将对手摔倒在地。
相扑的比赛有严格的规则和仪式,其中包括一系列仪式性的行动,如相扑员入场时的特殊动作、土俵上的行走以及结束时的感谢礼。
这些规则和仪式使得相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象征着传统文化和仪式的艺术形式。
相扑力士在比赛中必须保持良好的体格和力量,他们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饮食控制来维持自己的体重和体形。
相扑力士通常拥有庞大的体型,一些高级力士的体重甚至超过200公斤。
他们的体型使得相扑成为一项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运动。
除了比赛本身,相扑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扑力士被视为社会的象征,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他们往往是当地的名人,备受尊敬和追捧。
相扑比赛也经常与日本的节日和庆典相结合,成为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扑不仅在日本国内受欢迎,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一些国家,也有相扑的比赛和学校教授相扑的机构。
相扑的传播和国际化促进了日本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然而,相扑运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由于其特殊的规则和传统,相扑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歧视和压迫女性的运动。
女性通常被排除在相扑比赛之外,只能参与一些非正式的表演。
这一问题引发了关于性别平等和反歧视的争议。
日本相扑假摔国技变国耻作者:毛峰来源:《海外星云》2011年第05期日本相扑协会理事长放驹辉明2月6日含泪宣布将停办今年春季举行的大相扑锦标赛,这是日本全国性相扑大赛第一次因相扑力士造假而被迫叫停。
受此影响,今年预定在全日本30个地方进行的相扑巡回表演赛也被迫取消,令400多年来风雨无阻的全日本巡演传统首次夭折而偃旗息鼓。
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相扑运动是日本国技,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非常广泛的爱好者,相扑造假是对国民的背叛。
”40多年来一直是“铁杆相扑迷”的铃木健司对发生相扑假摔更为痛心与愤慨:“几十年来我十分迷恋于大相扑,崇拜的就是大力士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斗志进行一对一的肉搏,堂堂正正地决出胜负。
这也是浸透于国技中的一种精神境界。
相扑假赛从根本上颠覆了要光明磊落取胜、要凭真正实力取胜的相扑精神,让国技堕落为国耻,情何以堪?”《周刊现代》因揭露“八百长”而败诉相扑力士事先商量好比赛输赢的假赛在日本被称为“八百长”,其来源于明治时代的一个典故。
一家八百屋(蔬菜店)的老板长兵卫与相扑长者伊势海五太夫是一对围棋好友,长兵卫在棋艺上略胜一筹,但出于买卖上的算计,他巧妙地在对弈时故意输给伊势海以博欢心。
由此,那种故意输给对方的行为在相扑界被喻为“八百长”并延伸为竞技界假赛的代名词。
日本相扑界早先已多次有传闻指力士之间存在“八百长”,日本《周刊现代》早在1997年曾登载了有关证人证言,揭露相扑假赛,结果被日本相扑协会以“损害相扑圣洁名誉”而告上法庭。
最后《周刊现代》因缺乏确凿证据而败诉。
相扑界揭出假赛丑闻纯属偶然。
去年7月,警方调查相扑选手涉及非法赌球,查明24名相扑选手参与了棒球赌博。
日本相扑协会因此对大关级力士琴光喜及其师傅大岳做出了解雇处分,另有19人受到了禁止参赛的处分。
短信电邮发现造假警方在搜查赌球案件中,通过复原一些相扑选手已经删除的手机邮件和短信时意外发现了事先商谈好输赢并买卖比赛结果的假赛证据。
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与发展一、传统文化在现代体育中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体育中,传统文化对体育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体现在体育竞赛中的礼仪、仪式和规则,还体现在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上。
1.体育竞赛中的礼仪和仪式传统文化在体育竞赛中体现了丰富的礼仪和仪式,比如中国武术的拜师礼、师徒关系以及冠以师徒名号,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另外,日本相扑运动中的摔跤比赛也有着严格的规矩和仪式,包括神社祭祀仪式、和服装饰、摔跤场地等,都反映出日本传统文化对相扑运动的深刻影响。
2.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对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中国武术注重“内外合一”,要求练武者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更要有扎实的内功,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外兼修”、“德艺双馨”的价值观念。
在日本,相扑运动注重运动员的纯洁品格和体魄健壮,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纯洁美德”和“体魄健朗”的价值观念。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融合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在和现代体育进行深度的融合,体现在体育竞技、培训教育、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1.体育竞技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在竞技赛事中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中国武术现已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的一种非奥林匹克项目,并获得了国际体育界的认可。
在奥运会上,武术表演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同时,日本相扑运动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对外交流日益增多。
在残奥运会上,各国摔跤选手的竞技水平都越来越高,他们对相扑运动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培训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融合还体现在培训教育中。
在中国,武术成为了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并且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
许多学校还设立了武术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在日本,相扑运动也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方式,许多学校开设了相扑课程,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
相扑比赛知识点归纳总结相扑是一项源自日本的传统格斗运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相扑比赛是以两名力士之间的力量、技艺和战术的对决为主要内容,是一项极富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运动。
在相扑比赛中,选手需要具备强大的力量、灵活的身体和高超的相扑技巧,以获得胜利。
一、比赛规则1. 相扑比赛的场地为土俵,直径为4.55米,被称作“dohyo”,比赛时选手需要在土俵上进行对决。
2. 比赛由裁判长号令开始,力士在土俵上面对面站定,并向对方行履,示意比赛开始。
3. 比赛分为在土俵上进行的正式比赛和在土俵外进行的附加约束比赛,比如“金星约束”。
4. 竞赛规则有上距离赛(对方距离超出某限度就可获胜)、下距离赛(对方身体一部分与土俵失去接触即败)这两种规则。
二、力士的服装和装备1. 相扑选手的服装是由传统的“铠甲”和“腰带”组成,铠甲包括两个大袖口,颜色一般为黑色或者白色,象征着正面和负面。
2. 在比赛时,力士会在腰间系上相扑腰带,用以固定铠甲。
3. 为了保护脚部,在比赛或者训练时力士会穿上由竹木制成的固定木屐,称作“geta”。
三、力士的级别和称号1. 相扑选手的级别分为10级,从最低级别的“序二段”到最高级别的“横纲”。
2. 横纲是相扑界的最高级别,只有最杰出的力士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3. 除了横纲外,力士还会根据成绩和表现被授予不同的称号,比如“技师”、“飞翔”、“力士”等。
四、比赛中的动作和技巧1. 相扑比赛中的常见动作包括推、拍、扭、绊等,这些动作需要力士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制造出有利的战局。
2. 力士们需要灵活的身体和敏捷的动作来应对对手的突袭,同时还需要稳健的步伐和坚定的姿态来保持平衡。
3. 在比赛中,力士们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战术来对抗对手,比如“后手投”、“出线胶”等。
五、比赛的胜负判断1. 相扑比赛的胜负判断主要依据力士是否在比赛中推倒对手或将对手推出土俵之外。
2. 如果一名力士的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失去与土俵的接触,他就会被判负。
相扑比赛规则
相扑,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是日本最具特色的传统竞技项目之一。
相扑比赛规则为参赛者提供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规范,以防止比赛乱象。
一、比赛时间
相扑比赛一般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时间为5分钟。
若5分钟内一方连续3次摔地,则称对方获胜;若比赛时间一到,双方都未受三次摔地之伤,则比赛得分较高的一方获胜。
若分数相同,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3分钟内未分出胜负,则双方取平局。
二、比赛服装
参赛选手必须穿着比赛服,参赛者的服装应为红色和蓝色,两人各一种色彩,服装需要固定住,以免受伤。
三、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必须是由沙子或土地组成的圆形无角整齐的场地,必须圆形有角,以便在比赛过程中保持双方的平衡。
此外,比赛场地必须有一把足够大的护栏,以免选手跌出比赛场地。
四、裁判员
相扑比赛必须由官方指定的裁判员来进行监管。
裁判员在比赛期间负责判决胜负,裁决及处罚违犯比赛规则的行为,比赛的最终裁决权在裁判员手中。
五、技巧规则
比赛中禁止过激行为,禁止攻击对方的头部及颈部,禁止使用毒
手和杀手技术,不允许其他非技术性技巧。
六、取胜条件
双方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其中一方出现三次摔地或受规定时间内未分出胜负,相扑比赛即告结束。
取胜的一方可获得胜利。
相扑比赛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它也象征着日本文化的传统。
相扑比赛的规则为比赛提供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旨在维护比赛的公平性,让参赛者获得安全和公平的比赛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众多爱好者的喜爱。
随着比赛日益普及,相扑交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
相扑比赛知识点总结图解比赛的目的是在用手或身体接触对手后,将对方推出或倒在沙土上,或者让对方脚踩出圈外,均可获胜。
**比赛规则和奖励**1. 练习场的直径为4.55米。
2. 两名对手在沙土圈内参加比赛。
3. 只有两名对手在圈内时,对阵双方应先行致礼。
4. 两名对手同时进入练习场后,比赛开始,直接推出或摔倒对方的一方获胜。
如果对手的一只脚踩出界外,则为犯规。
5. 被推出或倒地的选手要重新进入圈内,比赛重新开始。
6. 比赛中可实行多次再启动。
7. 场内主裁判或副裁判宣布比赛开始。
8. 公开赛采用淘汰制,冠军将获得丰厚的奖金。
**比赛知识点**1. 比赛圈2. 进场礼仪3. 比赛规则4. 摔跤姿势5. 比赛判罚6. 胜负判定7. 分级比赛8. 奖励和称号9. 比赛表演10. 国际比赛规则**比赛圈**相扑练习场用沙土形成的圈内有直径为4.55米的练习场,以木栅栏保护,练习场离地20-30公分。
**进场礼仪**两名对手进入场内后,要面向裁判和观众鞠躬表示致意,规模较大的比赛还有鼓手、吹奏和舞蹈等开幕表演。
**比赛规则**比赛主要通过双方相互推搡、出击和摔倒对方来决定胜负。
两名选手在圈内互相推撞,希望将对手推出圈外或者使其倒地,借此赢得比赛。
**摔跤姿势**在比赛中,选手可以采用各种摔跤姿势,包括前冲、侧身扭摆、抱摔等。
这些摔跤技术需要选手具备出色的力量、灵活性和身体平衡能力。
**比赛判罚**如果一方选手在比赛中犯规,如过多停顿、踩出界外、使用非摔跤动作或道具等,将受到裁判的警告或直接被判负。
对阵双方的裁判会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判罚。
**胜负判定**比赛的胜负由辅助和主裁判进行判断和宣布。
一场比赛中只有一方选手被推出场外或倒地,对方即获胜。
如果比赛时间到,双方均未取得胜利,则由辅助和主裁判根据全场表现进行判定。
**分级比赛**相扑赛事中有不同的分级比赛,包括业余比赛、职业比赛、学生比赛等。
不同级别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和奖励,职业选手通常有更高的奖金和荣誉称号。
同宗异途的格斗——日本相扑与中国式摔跤进军奥运会的优
劣势比较
柯克雷;陈梅生
【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
【年(卷),期】2014(036)001
【摘要】日本的相扑与中国式摔跤同为古老的徒手格斗术,具有相同的起源,现已发展为两国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本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在不远的将来以相扑申请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式摔跤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及早规划,积极扶持,扬长避短,使更多属于中国人的项目走向世界.通过介绍、比较这两种格斗术的异同以及在进军奥运会时的优劣势,探究一条适合中国式摔跤的发展道路.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柯克雷;陈梅生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日语系,浙江杭州310018;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竞技系,浙江杭州3112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86.2;G886.6
【相关文献】
1.太极推手与日本相扑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J], 刘明亮;范政
2.申奥片的视觉文化分析研究——日本申办2016和2020年奥运会申奥片的比较研究 [J], 邹硕
3.日本、韩国和中国举办奥运会财务状况的比较研究 [J], 董杰
4.相扑运动与中国式摔跤的比较研究 [J], 薛锋; 杨洋
5.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 [J], 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沈诚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08(0)12
【摘要】两位身高超过180厘米,体重超过140公斤的巨汉在一个直径为4.55米的土圈内互相搏斗,双方推、挤、按、压,运用巨大的身躯比试着力量,尽全力压制和摔倒对手。
这里没有拳击或者泰拳中的分级别之争,只有唯一一位最强壮的力士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说谁是格斗界中最强壮的战士,那么毫无疑问相扑手将名列榜首。
【总页数】2页(P56-57)
【关键词】相扑;比赛场;日本传统文化;体重;对手;选手;日本人;青龙;训练;规则【作者】沈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86.6
【相关文献】
1.日本相扑力士的甘苦 [J], 刘剑;
2.青年力士——“寻找谁是中国最强壮大学生”大力士联赛 [J],
3.中国力士与日本相扑的回顾与反思 [J], 娄雨
4.语言学视角下的相扑力士四股名研究 [J], 童江宁
5.语言学视角下的相扑力士四股名研究 [J], 童江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