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巴黎公社
- 格式:pdf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6
绪论单元测试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A:错B:对答案:B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ABC3.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自然科学前提的三个科学发现是()。
A:细胞学说B:牛顿经典力学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答案:ACD4.下面作品中不是恩格斯的是()A:《反杜林论》B:《哥达纲领批判》C:《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答案:B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亦即“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是划分()的标准。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唯意志论和机械论C:唯理论和经验论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答案:A2.“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B: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C:静止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静止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答案:A3.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根本的认识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A:错B:对答案:A4.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本源与派生的关系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答案:D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质变B:扬弃C:发展D:联系答案:B第二章测试1.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
()A:错B:对答案:A2.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的真实反映。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学术观点:关于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目前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
理由如下:(一)第一国际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对蒲鲁东主义斗争的胜利,使其中一些蒲鲁东主义者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大批优秀的工人革命家脱颖而出,成为巴黎公社的骨干。
(二)国际的巴黎支部在巴黎公社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而且工人阶级的精华都属于国际,他们都浸透了国际的思想。
(三)公社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教、妇女、外交方针,基本上体现了国际的精神②。
第二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法国民族传统的产物,同时,国际精神的影响,对公社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更不是惟一的,说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同法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恰当的。
论据如下:(一)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大片地区,“国防政府”试图出卖民族利益,解除巴黎工人武装。
为保卫祖国、保卫首都、保卫共和,巴黎工人阶级和革命者在9月4日后发动多次起义,3月18日起义只是一系列起义中成功的一次。
他们要求推翻卖国的国防政府,建立巴黎公社,实行自治,在很大程度上掺杂着对大革命时期的“民族的回忆”。
(二)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所发布的一系列文告来看,他们要求建立的不过是地方自治政权,对全国政权的要求也仅仅是有工人代表参加的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三)从公社领导核心各政治派别的思想渊源看,公社的主要派别是布朗基派、蒲鲁东派、新雅各宾派。
这些派别都是根植于法国的土壤,继承19世纪法国优秀思想家、革命家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
他们虽然做出了许多正确决定,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措施,但他们的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不小的距离。
(四)公社这种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公社内部组织采取建立工作委员会来代替政府各部,以武装的国民自卫军代替常备军,更是法国民族传统的继承。
第三种观点强调巴黎公社革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迫于外部形势和传统的影响,但更强调这次革命的自发性。
《法兰西内战》——解读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节选)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一、写作背景马克思于1871年4~5月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所写的就巴黎公社问题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
马克思先写了这篇宣言的初稿和二稿,随后又写了定稿。
定稿本在1871年 5月 3日被总委员会一致批准。
1891年,在纪念巴黎公社二十周年出版的《法兰西内战》法文第三版时,恩格斯把马克思写的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收入该书,并写了《导言》。
二、内容解读第1—2段,讲恩格斯将写《法兰西内战》第三版,并写《导言》,以及恩格斯把马克思写的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收入该书的三点原因。
第3—4段,恩格斯用一系列事实证实了马克思两篇宣言的准确性。
第5段,强调了重视这两篇宣言的重要性。
第6段,讲了1871年5月30日,即在巴黎公社失败的两天后,马克思在国际总委员会的会议上宣读了《法兰西内战》,并获得了一致通过。
恩格斯称,这部著作善于“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正确地把握住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表明了马克思是剖析历史事变的“惊人的天才”,这部著作使“后来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
第7段,恩格斯在总结法国近50年来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无产阶级一直在革命中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即消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
而提出这些要求的工人还拥有武装,这对资产阶级统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因此,“掌握国家大权的资产者的第一个信条就是解除工人的武装”,而工人阶级被解除武装后,他们的斗争总是失败。
这是法国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的一条重要的规律,也是无产阶级的一条经验教训。
第8段,恩格斯用法国1848年2月革命、6月起义到1871年巴黎公社这一段历史事实,深刻地说明无产阶级只有掌握革命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
第9段,讲述了在路易·波拿巴反动统治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内部纷争而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育性目标: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保卫公社战斗。
②、通过总结“为什么说是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
③、比较“3·18革命与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水平。
④、通过提供材料或据课本已有材料让学生分析相对应问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水平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水平。
2、教养性目标:①、通过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②、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事业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3、情感目标: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与失败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途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教材处理及使用的基本思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的关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度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放录音《国际歌》,放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对,它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磅礴的气势、雄伟庄严的旋律和强有力的召唤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世界、世界的战歌——《国际歌》。
这首歌,诞生在无产阶段与资产阶级实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诞生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原创)《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 )A.改革生产关系B.发展生产力C.巩固无产阶级政权D.建设社会主义解析:紧扣材料中“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分析,可知选B项。
答案:B2.某次题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历史知识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致认同。
这次演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D.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还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是导致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D第一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合影3.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右图中照片的价值在于它可以用来研究 (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B.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C.欧洲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历史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解析: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因此,这幅照片可以用来研究欧洲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历史。
答案:C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阶级政权,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中,能够体现其政权性质的有( )①努力保护劳动者的利益②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新国家③用革命武装保卫革命成果④实行高薪养廉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巴黎公社曾作出规定,所有公职人员一律实行普通工人的工资制,所以④不符合史实,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C5.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首都城内高地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随即首都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
导论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个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2,三个基本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原理是对立场,观点,方法的概括4,社会根源,阶级基础,思想渊源5,两极分化,经济危机6,里昂工人运动,宪章运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7,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8,德意志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资本论,胜利价值学说9,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发展性10,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是理论品质11,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指引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第一章(´・_・`)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内容,第一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同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是人通过感觉而感知的,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5,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8,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调控人的意识和行为的作用9,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10,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1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1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实质是扬弃)第二章(>^ω^<)1,实践的三个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纪实性2,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3,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4,实践在认识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两次飞跃:1,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再到实践(第二次飞跃)6,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7,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论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第一国际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德、美等国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工业的发展使资本家更加脑满肠肥,工人却更加贫困,广大工人对现实日益不满,工人组织不断出现,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起来。
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奠定了基础。
1864年9月为支援波兰人民起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大会,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委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大会。
这次大会一致同意建立国际工人组织,即后来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被第一国际选进了领导机构,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1871年3月18日革命1870年夏,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9月色当一战,法军惨败,消息传到巴黎,人民愤怒至极,发动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所窃取。
普军向巴黎进逼,巴黎人民包括工人、学生和市民纷纷武装起来,扩充了国民自卫军,决心誓死保卫自己的首都,但是,政府却同德国缔结了卖国和约,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
1871年3月18日清晨,政府军偷袭巴黎的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起义开始了。
巴黎公社3月18日革命开始后,起义军很快就打败了政府军,迫使资产阶级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掌握了政权,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国民自卫军宣布:政权将由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掌管。
3月下旬,公社举行选举。
当选的公社委员中,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的成立宣告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诞生。
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例如建立新的军队和政权组织,维护工人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权利。
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课程标准]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与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其次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生疏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宽敞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一、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1.背景(1)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增长,____________队伍不断壮大。
(2)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明显暴露,____________再度高涨。
(3)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阅历,进行深化的理论争辩。
(4)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____________成立。
(5)马克思起草了《成立宣言》和《____________》。
2.活动(1)在各国建立支部,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支持和参与各国工人的______________。
(2)关注各国的______________,乐观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3.意义(1)推动了欧洲各国____________的进展。
(2)用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训练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化人心。
二、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1.背景:1871年3月,建立____________。
2.性质:无产阶级推翻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宏大尝试。
3.措施(1)实行______________。
(2)公社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
(3)公社反对个人专断,禁止公社委员擅自打算和处理问题。
(4)公社还实行人民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__________和罢免权。
(5)加强________,还将__________________渗透到实际生活中。
4.意义:巴黎公社的创举进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其次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1.成立(1)1889年7月,其次国际成立大会召开。
文化软实力CULTURAL SOFT POWER 2021年第1期No.12021恩格斯论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纪念巴黎公社革命150周年顾海良[提要]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至今,已经过去150周年。
巴黎公社革命虽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但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了整个革命进程。
在革命失败后,他们及时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从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思想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巴黎公社革命结束20年后,恩格斯在为《法兰西内战》再版所撰写的《导言》中对巴黎公社革命精神进行了再探索和阐释,这些探索与阐释深刻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当代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作者简介]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巴黎公 社革命虽然不是一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的自觉革命,但是在革命的整个过程中,第一国际成员担任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成员,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了整个革命的进程。
可以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同第一国际是息息相关的,恩格斯曾指出:“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
”①自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至今,已经过去150周年。
在这里,就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理论和精神的研究作出探索,既是对巴黎公社革命的纪念,也是对恩格斯这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刚过去的200周年诞辰的纪念。
-第一国际思想旗帜的一道轴线1892年1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亨利希•卡尔》一文中提到:在1864年第一国际创立时,"朱泽培•马志尼也企图笼络那些团结在国际中的人,使他们接受他所宣扬的神秘的、充满密谋精神、以《Dio epopolo》〔'上帝和人民2作为口号的民主,让他们为这种民主效劳。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_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经典必背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第二次飞跃:1917年,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注意: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
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期间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但二者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1)贡献: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2)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3)根源: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3.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意义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关于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关于巴黎公社的历史渊源,目前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
理由如下:(一)第一国际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对蒲鲁东主义斗争的胜利,使其中一些蒲鲁东主义者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大批优秀的工人革命家脱颖而出,成为巴黎公社的骨干。
(二)国际的巴黎支部在巴黎公社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而且工人阶级的精华都属于国际,他们都浸透了国际的思想。
(三)公社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教、妇女、外交方针,基本上体现了国际的精神。
第二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法国民族传统的产物,同时,国际精神的影响,对公社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唯一的,说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同法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恰当的。
论据如下:(一)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国大片地区,“国防政府”试图出卖民族利益,解除巴黎工人武装。
为保卫祖国、保卫首都、保卫共和,巴黎工人阶级和革命者在9月4日后发动多次起义,3月18日起义只是一系列起义中成功的一次。
他们要求推翻卖国的国防政府,建立巴黎公社,实行自治,在很大程度上掺杂着对大革命时期的“民族的回忆”。
(二)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所发布的一系列文告来看,他们要求建立的不过是地方自治政权,对全国政权的要求也仅仅是有工人代表参加的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三)从公社领导核心各政治派别的思想渊源看,公社的主要派别是布朗基派、蒲鲁东派、新雅各宾派。
这些派别都是根植于法国的土壤,继承19世纪法国优秀思想家、革命家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
他们虽然做出了许多正确决定,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措施,但他们的学说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不小的距离。
(四)公社这种政权组织形式,以及公社内部组织采取建立工作委员会来代替政府各部,以武装的国民自卫军代替常备军,更是法国民族传统的继承。
争取____社会制度的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第一空:共产主义唯心史观的一个主要缺陷在于根本否认____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1分)第一空: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____而不是劳动。
(1.1分)第一空:劳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1.1分)第一空:真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的核心是____。
(1.1分)第一空:价值观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____。
(1.1分)第一空:实事求是____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1分)第一空:社会主义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知道现实工作的能力叫做____思维能力。
(1.1分)第一空: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是社会____高度发达。
(1.1分)第一空:生产力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源,表明黑格尔是____唯心主义者。
(1.1分)第一空:客观《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____的基本观点。
(1.1分)第一空: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这是____主义。
(1.1分)第一空:绝对劳动力商品的____是价值的源泉。
(1.1分)第一空:使用价值客观地设定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这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叫____思维能力。
第一空:底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____、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
(1.1分)第一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____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1分)第一空:无产阶级____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分)第一空:共产主义具体劳动反映人与____的关系。
(1.1分)第一空:自然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具有____性。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
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背景挑起战争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1]是于由法国拿破仑三世挑起的,结局却是法军惨败。
1870年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第二帝国也就随着皇帝的投降而崩溃。
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
由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奥尔良派分子组成的新政府,称为“国防政府”。
普鲁士并不满足于皇帝的投降,继续大举进攻法国。
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
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再加上当前的食物短缺,军队失败,还有普鲁士军队的不断炮轰终于大大激化了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
巴黎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是巴黎应该自治,拥有自己的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享有与其它法国小城镇同样的权利,而这一要求一直被政府出于对不法平民的担心而拒绝。
一个与此相联系的但不那么明确的愿望是谋求以一种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经济,这些要求汇总起来变成了一句口号: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
1871年1月,围城四个月后,执政的国防政府谋求与新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签订停火协定。
德国人要求在和平协定里加入一条要让德国军队以凯旋仪式进入巴黎。
尽管被围困多日,但许多巴黎市民还是非常愤慨并坚决反对普鲁士人(普鲁士当时已经是新帝国——德意志帝国)以任何仪式宣布对他们的城市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