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专题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格式:doc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25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一、市场失灵的涵义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与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就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就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
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
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瞧,这就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二)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就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
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就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三)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就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
竞争就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就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
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与自由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
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
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四)失业问题失业就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瞧,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关键词: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干预合理化摘要:市场并非万能,很多情况下无法合理的配置资源,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弥补,适当的干预市场才能促进市场更好的运作;政府在进行市场干预时需以正确的信息为前提,制定适合市场发展及解决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内部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竞争,缓解政府失灵造成的影响。
一,市场失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然而,市场的功能不是万能的,包含着两方面。
一方面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一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市场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调节需求、奖优罚劣、价值评估;市场机制或者价格机制能传递充分的信息,提供刺激,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市场不是万能的,意味着市场机制在经济调节中还存在重大缺陷。
这一缺陷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市场经济机制所决定的经济决策不能兼顾长期与短期、生产与生态、效率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等类目标;二是在需要政治、文化等决策的经济问题面前,市场机制是无能为力的。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①。
市场失灵包括市场无效率和不公平两种,分类为收入分配缺陷、通货膨胀风险、信息不完备性、商业保险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⒈无法合理的配置公共物品资源,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效用从而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状态。
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失灵”。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的数量是有限的,存在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它们有能力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有能力阻止竞争者进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再相等;由于投入品受限制,投入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不再相等。
这样,消费品在消费者之间的配置和资源在生产者之间的配置均不能达到最优状态②。
公共经济学一、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科学。
公共经济学是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及其政府功能的科学,亦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
二、社会经济部门主要有两个,即私人(市场)部门和公共(政府)部门。
三、市场失灵1.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政府的职能:(1)配置资源职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税收(2)收入分配:税收→转移支付制度→结果公平①累进所得税的收入用于公共事业投资②对奢侈品征高税率、对日用品补贴,减轻低收入阶层的负担(3)稳定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失业救济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四.政府失灵1.含义: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
或指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2.表现:1)①管制导致的短缺和过剩2)②信息不对称3)③官僚主义和无效率4)④削弱市场激励5)⑤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3.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投票规则的缺陷、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的动机、利益集团的存在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缺乏竞争、缺乏激励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寻利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生产新产品或重新配置资源来创造价值;(自然形成)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浪费经济资源而消灭价值。
(人为产生)五.帕累托标准(衡量公共利益的标准)1.帕累托最优: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一个人的境况编号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让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六.外部效应1.概念: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生产函数)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
U A=U A(X1,X2,X3, …,Xn,Y1) (布坎南的定义)2.分类: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题参考资料:市场与政府失灵(课件第2章,教材第1章)市场失灵的概念:在价格信号具有充分灵活性和伸缩性的基础上,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状态的条件有: 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2、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个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3、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4、产品同质;5、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6、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如果以上的条件不能同时具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失灵,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书P10)(一)效率的背离 1、公共物品或服务;2、外部效应;3、垄断; 4、规模报酬递增(二)分配的不公(三)经济的周期波动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主要包括:1、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 3、维持有效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政府主要发挥三种职能来纠正市场失灵:1、资源配置;2调节分配3、稳定经济。
但是,政府失灵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适度、有效。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政府失灵的表现: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比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缺乏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策工具选择上失当,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等,结果也就不能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超前过度;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