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国培简报
- 格式:docx
- 大小:25.63 KB
- 文档页数:9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教师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的总体部署,我校于近日成功举办了国培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9日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及各学科教室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
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教师们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我校组织了多场教学观摩活动。
来自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展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观摩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
3. 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针对课堂管理、学生评价、家校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学比赛为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教学比赛。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参赛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评委们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
四、活动成果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国培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优化教学策略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优化了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成长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动力。
第1篇一、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专业能力的优秀教师,我国于2024年启动了新一轮“国培计划”(国家教师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以下是本次国培计划的简报。
二、培训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开展新一轮国培计划,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课程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系统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3. 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通过培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教师队伍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四、培训内容1. 教育教学理念更新:邀请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课程观。
2. 教学方法改革: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评价等能力。
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5.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课程学习,满足教师自主学习的需求。
初中化学培训简报尊敬的家长们:您好!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有关初中化学培训的简报会,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初中化学素养的方法。
一、初中化学的重要性1.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化学是一门学科,是解决各种自然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地理解整个自然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化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求学习者学会科学家的实验技术,理解实验原理,在实验中掌握运用相关推理技术难题,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初中化学的学习方式1. 强化课堂要充分发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作用,把课堂变成孩子学习思考化学知识的中心。
教师要发挥好指导、督促、引导作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
2.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发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化学知识。
三、我们的服务1. 提供教学设施我们提供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室容积、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等一切齐全,以及大量的化学实验指导书、教学设备,可满足学生们实验和操作过程的需要。
2. 提供教学团队我们拥有一支由“化学专业博士”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了解和获得更多的初中化学知识。
四、报名方式家长们可以登录我们的官网或致电400-101-9898,咨询并报名参加我们的初中化学课程(XX地区),我们会配备专业老师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教学。
结束语尊敬的家长们,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初中化学教育,希望家长可以珍惜时间,多多给孩子提供学习化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谢谢大家!本次简报会就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
初中化学国培简报1.国培化学研修日志研修日志(一)研修内容: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主讲人:吴兰胡玉娇研修方式:听讲座。
一、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重要性 1. 化学概念教学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2. 化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1)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
(2)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思维具体思维抽象感性的具体1。
感性的具体感性认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感性活动过程。
通过感性认识,形成对化学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的整体表象以及有关资料与数据。
它是化学抽象思维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逻辑起点。
2 。
思维抽象化学抽象思维对各种感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如下的特征:1)分析与综合。
2)分类与比较。
3)抽象和概括。
3。
思维具体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例如,经过思维抽象建立了化合反应的概念以后,就可以用这个概念认识各种具体的化合反应。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过程(三)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策略:1。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脉络设计问题(1)教师在确定初中化学概念原理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科知识逻辑的角度分析教材,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教材。
①相关概念的认识方式。
它在化学学科中表现为“定性——定量”、“静止的孤立观——动态的相互作用观”、“宏观——微观”三种认识方式。
②学生的认识方式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角度的增加;其二,认识水平的提高。
③教师需要从认识角度的增加与认识水平的提高两个维度,将认识方式蕴含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当中综合设计概念原理教学目标。
(2)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与学生已有认识整合,建构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的认识方式目标,并将其与科学探究等过程整合、细化为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
一、模块四精华帖:1.主题研讨:提交个人问题,建议附案例说明讨论区B组高军良个人问题A组丁丽怎样才能理解微观粒子D 组李琳回帖:怎样更有效的上好化学习题课二、模块五精华帖:2.主题研讨:如何整体规划物质构成奥秘的教学?讨论区A组封卫华科学规划有效教学A组张庆伟把好三关,做成物质构成奥秘的教学C 组蔡粉花如何进行分子与原子的学习三、目前为止从未参加学习名单通报:A组张俊初中化学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花瓶中学中国从未王艳芳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76中中国从未于玛瑙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航空六一八中学中国从未B组王利霞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府谷高石崖学校中国从未史丽丹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市11中学中国从未郑梅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48中中国从未王晓娟初中化学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白杨初中中国从未曹社平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县王家砭中学中国从未C组赵子刚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神木神木二中中国从未段艳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横山横山中学中国从未彭亚初中化学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寺坪中学中国从未D组吕作臣初中化学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资峪镇九年制学校中国从未王小华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清涧昆山中学中国从未陈玉侠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电中学中国从未E组周振义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府谷古城九年制学校中国从未梁莲宁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绥德辛中中国从未刘武刚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相桥初中中国从未吕跃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横山横山第四中学中国从未廖战军初中化学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经发学校中国从未贺永生初中化学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宽州中学中国从未四、主要成绩:1、全体学员能积极在线学习,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和发帖、回帖如赵小会、封卫华、李斐、高军良、孟裕冰、蔡粉花等。
2、多数学员能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且质量较高,如高军良、丁丽、封卫华、张庆伟、蔡粉花、李琳等。
3、多数学员积极参与评论,工作责任心很强,如李海明、高春、寻莹、曾敏红、荆春兰、刘娇娇等。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结合本次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际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
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
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我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
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教师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1.重视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熟练规范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更要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引导学生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观察,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增加自主实验内容。
把课堂上的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时,学生的兴趣浓厚,实验结束时,往往意犹未尽,必要时教师可顺着学生的热情,补充一些自主实验,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国培总结的简报
一、引言
“国培计划”是国家级的教师培训项目,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次国培计划自XXXX年XX月启动,历时X个月,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XX名教师参与。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本次国培计划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学科前沿动态、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思等。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观摩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
三、培训成效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在课程评价中,教师们普遍认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收获颇丰。
同时,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问题与建议
在培训过程中,部分教师反映课程内容较多,时间安排紧凑,建议增加一些实践环节。
此外,部分教师希望加强与其他地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地分享经验和资源。
五、结论
本次国培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将继续关注教师需求,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教师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2024年国培计划培训简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员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组,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24年国培计划培训正式拉开帷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培训目标2024年国培计划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要提升学员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竞争力。
同时,通过培训,加强学员们对于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的理解,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培训内容1. 国家政策理论知识2. 专业技能培训3. 实践操作能力培训4. 沟通协调能力培养5.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6. 学习和成长计划三、培训安排1. 时间:本次培训预计持续三个月时间,分为阶段性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2. 地点:培训地点主要在各地的国家级培训中心,同时也会有相关的在线学习课程。
3. 培训形式:理论课程主要以授课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实践课程将在相关的实践基地进行。
4. 参与人员:本次培训将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学员们将有机会深入接触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获得多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
四、培训师资力量本次培训将邀请国内外各行业专家学者、资深企业家、成功创业者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深度的专业人士来担任授课老师,他们将分享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为学员们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五、培训成果我们相信,在本次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能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最后,祝愿本次培训圆满成功,学员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勇攀知识的高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将所学所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备注】以上内容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学校国培计划培训简报内容一、项目概况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校积极参与国培计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通过这些培训,学校的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培训内容1. 教学方法在国培计划的培训中,我们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
培训项目包括了课堂教学技巧、学科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 教学理论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专门邀请了一些教学理论领域的专家,为教师们进行讲座和培训。
通过学习教学理论,教师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3. 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运用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检验和促进,因此我们也在国培计划中加强了教学评价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工作。
5. 其他此外,我们还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教学观摩、案例剖析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培训成果1. 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国培计划的培训,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育技术、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通过培训,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新和拓展,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3. 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教学充满了激情和动力,不断探索创新,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四、感言通过国培计划的培训,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国培计划,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培计划2024年培训简报一、培训概况国培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导,依托地方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教师培训项目。
计划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团队,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提供系统、全面、高质量的职业发展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
2024年国培计划将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内容将聚焦于学科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科竞赛辅导等多个方面,以满足教师们的不同需求。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线上培训和远程培训,方便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活动。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2. 加强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4. 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团队的育人意识和实践能力,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5. 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能力提升,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教育改革,实现个人价值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统一。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1. 学科知识更新国培计划将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织各类学科知识更新的讲座和研讨会,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各个学科领域。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深入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2. 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国培计划将开展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课程理论等专题研讨和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 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需要优秀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国培计划将组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化学国培简报1.国培化学研修日志研修日志(一)研修内容: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主讲人:吴兰胡玉娇研修方式:听讲座。
一、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重要性1.化学概念教学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2.化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1)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
(2)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思维具体思维抽象感性的具体1。
感性的具体感性认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感性活动过程。
通过感性认识,形成对化学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的整体表象以及有关资料与数据。
它是化学抽象思维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逻辑起点。
2。
思维抽象化学抽象思维对各种感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如下的特征:1)分析与综合。
2)分类与比较。
3)抽象和概括。
3。
思维具体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
例如,经过思维抽象建立了化合反应的概念以后,就可以用这个概念认识各种具体的化合反应。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过程(三)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策略:1。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脉络设计问题(1)教师在确定初中化学概念原理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科知识逻辑的角度分析教材,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教材。
①相关概念的认识方式。
它在化学学科中表现为“定性——定量”、“静止的孤立观——动态的相互作用观”、“宏观——微观”三种认识方式。
②学生的认识方式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角度的增加;其二,认识水平的提高。
③教师需要从认识角度的增加与认识水平的提高两个维度,将认识方式蕴含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当中综合设计概念原理教学目标。
(2)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与学生已有认识整合,建构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的认识方式目标,并将其与科学探究等过程整合、细化为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整体设计与阶段性设计的统一。
(3)从概念的内容构成、知识内容的教育教学价值、知识内容的情景素材、概念内容的教学要求等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静态分析。
(4)基于学习调研、课堂观察等途径,确定学生在学习概念原理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障碍点,依据学生认识发展脉络设计问题线索,开展学生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原理,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和方法,达到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案例:元素2。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3。
重现概念原理形成的化学史4。
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四)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原理的标准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能准确找出概念含义中的重点字词;能举例说明概念指定的对象;能灵活应用概念对易混淆问题做出判断;能自主应用所学概念原理服务于元素化合物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
(五)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原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①不能较快理解和抓住概念中的主旨,可以通过概念对比的方法由学生从区别中掌握概念主旨(例如原子和元素概念的对比,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对比);②对概念的重点不能扩展应用,可以通过反向训练或者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例如氧化物一定需要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给学生三种元素的物质进行逆向夯实);③对概念不能很好的深化应用,可以借助计算方法或者性质反映概念等其他方法来辅助完成概念的应用。
(例如溶解度的理解必须需要一定逐级递增难度的计算来将概念直观化。
)反思:在学习吴兰、胡玉娇老师的《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讲座后后,有以下几点收获:1、概念的形成过程:感性的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对教师在化学概念原理课型中,实施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过程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把课堂的空间和时间教给学生,实现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2、对“教材内容静态分析的程序”印象最深。
学会了分析教材的方法,即分析的角度、目的及途径,是教师准确、全面地制定和完成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
3、基于学生认识发展脉络,问题线索的设计、学生活动开放点的设置要分别选在学生的认知脉络的关节点、合适的问题解决环节和获取证据的环节上。
对减少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设置的盲目性,提高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选择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国培计划如何写化学研修日志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关键词】探究新知识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要变革教学模:即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化学教学原则。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是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探究式教学能唤醒、开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探究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探究欲望。
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
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景,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神经细胞马上处于兴奋状态,情感信息在神经系统的传递中达到最佳,而且学生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新知的情景。
在《空气的成分》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呼吸”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先请学生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告诉学生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入的气体—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举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在轻松的话题氛围中,学生们个个都在积极的想办法来证明,每一名学生都由此进入到高度自觉的学习状态之中。
[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口向下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带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也可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二.培养科学兴趣,学会探究方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结论的获取不是由老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分析、总结得到的。
因此,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体验,要放开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讨论,大胆尝试,自主探究新知识,从而学会探究方法,构建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燃烧和灭火》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探究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一起火灾的起因、火势的控制以及如何灭火、如何逃生等问题;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一项进行探究,也可利用课余和休息日共同参与社会实践。
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探究活动的完成情况,并对得到的结论、方法和成果加以总结,使学生明白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正确的知识和结论,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获得了肯定,自己的“科学实验”获得了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探究式教学联系了生活实例,不仅使教学显得有声有色,更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学会探究方法,这是探究式教学的真谛所在。
三.发展创新意识,开发探究潜能。
创新意识是现代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一是充分使用化学实验室,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让一些学生通过继续实验来探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有关疑问,使他们的探究能力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探究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等,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形式进行。
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开放性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化学知识,在“资源共享”中,促进个体探究能力的开发。
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
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提出有关的合理化建议”“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
让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借助已学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和辩论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使源于生活的化学知识,为生活实际服务,从而将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四.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设计适用于学生的探究性习题,因为学生在做探究性习题的过程中会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及过程,分。
3.初三化学培训初三化学培训?你是要找培训班还是怎么的?培训班也不应该来这里找啊,我觉得初三化学还好了,不怎么难,主要是一开始学的时候要调起自己的兴趣可以从做化学实验入手,亲自动手做,理解起来形象一点.建议用"VCM仿真实验",看演示、做实验、练习题、问问题,比较全面满足需求,做到学习,应用,复习一体化。
学习初中化学,应注重对重点知识透彻理解。
注意从知识的不同理解角度出发、从核心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出发、从学科思想方法或解题策略角度出发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深度理解.再就是跟紧老师的课堂步伐,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学过去,有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弄清楚,我就是这样学的,希望你用这个方法也有效。
4.国培化学:初中阶段对学生化学变化认识就是从“有其他物质生成”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a.具有“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分析:物质可以转化------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正确b.能从微观角度解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微观角度解释-----不是初中阶段从“有其他物质生成”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所以错误c.知道催化剂的特征和功能-分析:催化剂的特征和功能-----不参与反应,本身物质不发生变化,当然没有“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正确d能找出生活中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的现象分析: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的现象-----发生了置换反应,金属由单质状态变成了化合状态所以正确5.娄底新化县铁牛中学教师伍迪恒伍迪恒,男,现年33岁,中共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全国化学优秀教师,湖南省2010年“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市级辅导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