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默写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
- 格式:docx
- 大小:124.96 KB
- 文档页数:14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
【改编】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默写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默写【改编】内容:
1. 小白船
- 月光洒在湾中央,小白船在水上荡。
- 帆影摇摇不可定,星星也无影可望。
- 人离开,就如昙花一现,脚下留恋又悲欢。
- 啊,小白船,你何时又能再现?
2. 送春
- 春姑娘宛如仙子,悄悄地走进花坞。
- 她背着小篮,轻轻放下里边。
- 偷偷溜到各处,揭开花朵的脸。
- 啊,那是春神送给大地的惊喜。
3. 月夜忆舍弟
- 今夜月明人尤在,千里共婵娟。
- 久疏问候心易碎,曾经无限风光。
- 夜深人静想家乡,思前事兮成追忆。
- 啊,舍弟,无能为力的隔绝真是痛。
4.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不应双树映明眸。
- 路行不见月,脚下却非土。
- 啊,冥冥中真实何所求?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改编】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默写古诗词不仅可
以增加诗词背诵的乐趣,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一)《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想改变现状,改变贫困命运的句子是:苟富贵,无相忘。
4、重点句子:天下苦秦久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唐雎不辱使命》1、当秦王想要以换地设置骗局时,安陵君就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等话加以回绝。
2、《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的表现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3、《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勇敢机智地用“士之怒”来跟秦王的“天子之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天下缟素”。
4、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秦王怫然怒”,第二处是“秦王色挠”。
这充分说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三)《隆中对》1、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隆中对》,有一个比喻句恰当地写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的欣喜之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四)《出师表》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句子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文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6、《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行路难》(其一)1、欲渡黄河冰塞川,。
2、,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4、《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5、《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6、《行路难》中写出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
7、《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
8、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7、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水调歌头》1、我欲乘风归去,,。
2、,何似在人间?3、,,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6、《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月夜忆舍弟》1、戍鼓断人行,。
2、,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
4、《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5、《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人教版九上诗词文言文默写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醉翁亭记》)2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张岱《湖心亭看雪》)2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水调歌头》宋·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古人对“月”情有独钟。
由杜子美《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知“月”能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2.《月夜忆舍弟》中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浸润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古诗文默写(含答案)1.《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3.《行路难》中写出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
4.《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9.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12.《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15.《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16.《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17.《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是:,。
18.《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19.《长沙过贾谊宅》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20.《长沙过贾谊宅》诗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的诗诗句是:,。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1. 《木兰辞》(明代:曹操)
2. 《白日依山尽》(唐代:王之涣)
3.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4. 《登高》(唐代:杜甫)
5. 《望岳》(唐代:杜甫)
6. 《绝句》(唐代:杜甫)
7.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同年》(唐代:刘禹锡)
8. 《春晓》(唐代:孟浩然)
9. 《七步诗》(唐代:曹操)
10. 《观沧海》(唐代:杜牧)
11.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12. 《静夜思》(唐代:李白)
13. 《将进酒》(唐代:李白)
14. 《蜀道难》(唐代:李白)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崔颢)
17.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
18.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19. 《悯农》(唐代:李绅)
20. 《江雪》(唐代:柳宗元)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背诵默写一、古诗词背诵默写。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文言文背诵默写。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言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1.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2.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
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
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3.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1〕,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内容1、九上课后读读写写2、古诗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3、古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4、现在诗歌沁园春。
雪第一课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风流第二课嘶哑汹涌黎明腐烂第四课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第五课丰润沉醉忧戚勃发飘逸流盼漫游第六课炫狄禅师精微旁骛亵渎羡慕秘诀浪荡妄想杜绝调和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第七课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脏物制裁浩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第八课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随心所欲矫揉造作附庸忸怩作态随机应变第九课广袤游弋积攒宽宥困厄麾下嘟囔灰烬自惭形秽间不容发金戈铁马形销骨立抽丝剥茧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第十四课阴晦萧索祭祀伶俐愕然鄙夷嗤笑应酬世面惘然隔膜恣睢第十五课拮据栈桥糟蹋别墅褴褛女婿端详恭维阔绰煞白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第十六课茬抠家底觅食嬉闹空旷撩逗炊烟乖巧掺杂驱除镰刀温顺重叠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第十七课搽玄虚渺茫麻醉摧残诓骗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前仆后继自欺欺人不足为据第十八课凶险视察轻信虚妄盲从折扣流俗墨守停滞不攻自破第十九课探求创意压榨根深蒂固行之有效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言而喻轻而易举第二十课中伤遁词鲁钝懦夫豢养灌溉画龙点睛自暴自弃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第二十一课嗔歇息干系怨怅分晓逞能颠倒勾当聒噪第二十二课腆作揖见教盘缠心窍星宿桑梓侥幸不省人事不由分说第二十三课拜谒失礼傲慢疏懒愧赧鄙贱如雷贯耳经世奇才思贤如渴箪食壶浆顿开茅塞第二十四课调停发怔岔气促狭筵席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不胜: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何事:为什么。
但:只。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行香子·树绕村庄宋代: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tu 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