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24.40 KB
- 文档页数:10
2023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全文)低钠血症一、低钠血症常见病因:1 .摄入减少:患者如果挑食、偏食、食欲不振或者存在一些影响吸收的胃肠道疾病,则有可能导致钠的摄入量减少,从而引起患有低钠血症的情况。
2 .丢失过多丢失过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情况为肾脏丢失过多,一种为胃肠道丢失过多,肾脏丢失过多,多数是由于患者使用利尿剂或者患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皮质激素缺乏的患者有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胃肠道丢失过多则多数是由于剧烈的呕吐、腹泻等一些原因导致的。
yt患者如果血钠比较低,有可能会导致低渗性脑病,引起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然而补钠不像补钾补钙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诱发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如果一旦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有糖皮质激素缺乏的孩子要及时应激防止肾上腺危象(低血压、低钠,但不低钾)(应激最好用氢化可的松,保钠效果比强的松好),同时立刻到专业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纠正,寻找低钠血症的病因,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三、低钠血症的分类:按照血钠值来分类:血钠130-135mmo1∕1为轻度低钠血症;血钠125-129mmo1∕1为中度低钠血症;血钠<125mmo1∕1为重度低钠血症(多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的表现。
);当血钠<12OmmoI/1时,会出现凝视、共济失调、惊厥、木僵等表现。
血钠<11Ommo1/1时患者会出现昏睡、抽搐、昏迷的症状。
根据电解质紊乱的进展速度来分低钠血症存在<48小时为急性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存在≥48小时为慢性低钠血症。
根据有无症状分类:轻度症状低钠血症(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性格改变、抑郁);中度症状低钠血症(出现恶心不伴呕吐、意识模糊、头疼);严重症状低钠血症(出现呕吐、心脏呼吸窘迫、异常和深度嗜睡、癫痫、昏迷I根据渗透压和低钠血症之间的关系分类: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和高渗性低钠血症。
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的状况又可以将低渗性低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解读-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图文.收稿日期 :2010-01-17; 修回日期 :2010-03-15作者简介 :范存刚 (1978-, 男 , 硕士 ,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及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通讯作者 :张庆俊 , 男 , 博士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和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解读 5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疗指南 6范存刚综述张庆俊审校n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北京 100044摘要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 , 在神经外科中尤以脑性盐耗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常见 , 但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均有本质区别。
如对低钠血症认识不足或治疗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2009年美国弗洛里达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制定的 5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疗指南 6对神经外科低钠血症的分类诊断、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均进行了详细论述 , 现解读如下 , 以作为神经外科低钠血症诊疗时的参考。
关键词 :低钠血症 ; 循证医学 ; 脑性盐耗 ;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低钠血症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 , 在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垂体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严重颅脑外伤等中的发生率甚至高达 50%[1-6]。
低钠血症常可引起脑水肿、精神异常、癫痫、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6]。
同时 , 低钠血症的治疗不当也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 如低钠血症纠正过快或过慢可引起脑水肿、癫痫、渗透压性脱髓鞘综合征 (os motic de m yeli nati ng syndr o me , ODS 甚或患者死亡[6, 7]。
为此 , 2009年美国弗洛里达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在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诊疗方案 , 并制定了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syndr o m e of inappr opri ate ant-i diureti c hor m one , SI AD H 和脑性盐耗 (cerebral salt w asti ng , CS W 的诊疗标准[8], 对神经外科患者低钠血症的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顽固性低钠血症?顽固性低钠血症?病例分享男性患者,72岁,以“咳嗽伴乏力1周”就诊。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进食后呛咳,痰液不易咳出,伴发热、乏力、进食量减少。
病程中患者体温出现较大波动,最高可达39.0℃。
患者有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无手术及外伤史。
查体:BP 130/72mmHg,T 37.0℃,神志清,精神萎靡,口唇无发绀,双侧瞳孔等大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90次/分钟,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柔软,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诊疗经过接诊1小时后,患者胸部CT回报,提示两下肺炎症;血生化检查提示血象明显升高,血钠低至110mmol/L。
立即予以经验抗感染、补钠及对症支持治疗。
第2天复查血钠无明显改善,继续按照补钠公式进行规范治疗;第3天患者的血钠仍然无起色,遂将该患者收入内分泌科病房进一步诊治。
在追问病史的时候,我们发现该患者既往有抑郁症,平素口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很容易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引起低钠血症;此时,顽固性低钠血症的谜底已经揭晓。
于是,在密切监测血钠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将患者的抗抑郁药物调整剂量。
3天后,患者血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
心得体会1. 询问病史,找“真凶”近年来,和药物相关的SIADH呈暴发性增长,尤其是抗精神病、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引起顽固性低钠血症,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监测血钠,并且将药物剂量减少到能控制病情的最小剂量。
如果仅对该患者予补钠治疗,没有找到诱发低钠血症的“真凶”,则患者仍会反复发作低钠血症。
通过追问病史,最终让谜底水落石出,反映了问病史在临床诊断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 明确病因,击要害SIADH 是指内源性ADH 分泌异常增多或其活性超常,从而导致水潴留、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发布时间:2016-08)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15%~30%[1],在老年人群中低钠血症更为普遍,有文献报道年龄≥60岁的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平均危险性是13~60岁人群的2.54倍[2],研究发现在老年医学科就诊的急诊患者中低钠血症的患病率接近50%[3]。
尽管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低钠血症的诊治仍需要重视,这是因为:(1)急性、严重的低钠血症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4-5];(2)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加重患者病情,预后差,病死率高[6-7];(3)慢性低钠血症纠正过快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以致死亡;(4)慢性低钠血症可能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8-11],诱发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尽管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低钠血症有所认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的基本原理仍然没有解析透彻,各种疾病状态下都可能发生低钠血症,诱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样,急性和慢性低钠血症的症状和转归大相径庭,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理想的低钠血症治疗方案至今尚未完全建立。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已相继推出了低钠血症的诊疗指南,我们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制定了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低钠血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建议。
一、定义、分类和病因(一)定义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135mmol/L,伴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改变的临床状况。
甲类研制# 1老年患者中低钠血症的高发病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共病发生率增加,经常使用可导致低钠血症的药物以及身体维持水稳态的能力下降[12],见表1。
表1老年人群低钠血症患病率增加的原因类型原因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脱水支气管肺炎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恶性肿瘤过度限盐药物噻嗪类利尿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镇痛安定药甲类研制# 2卡马西平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浓缩能力下降醛固酮水平下降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增加心房利钠肽水平增加口渴机制的敏感性降低吸液困难(例如生理或认知功能障碍所致)(二)分类1. 根据血渗透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可将低钠血症分为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和高渗性低钠血症,其中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的状况又可将低渗性低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见表2。
老年肿瘤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赵巍【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9(014)031【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低钠血症; 肿瘤; 护理; 静脉补液【作者】赵巍【作者单位】110006 沈阳急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在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当中,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恶性肿瘤患者尤为多见。
据报道晚期肿瘤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46.25%[1,2],常见于肺癌、消化道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
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化疗后,因全身状况较差、反应较重、饮食较差,更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影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而低钠血症在电解质紊乱中最为常见且难于迅速纠正,因此对低钠血症充分认识、积极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
现对本科收治的24 例老年肿瘤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科收治的24 例老年肿瘤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中、重度低钠血症(<130 mmol/L)患者14 例;男15 例,女9 例;年龄57~94 岁,平均年龄(73.7±9.8)岁;其中肺癌19 例、食管癌5 例。
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常规输注等渗盐水即0.9% NaCl 500~1000 ml/d(4.5~9.0g 钠盐),滴速控制在20~30 滴/min。
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及肝硬化的患者[3],减少液体输入,增加经口钠盐摄入量,可口服托伐普坦15 mg/d 治疗。
食管癌患者可因频繁呕吐使消化液丢失而发生低钠血症,可留置营养管,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注意避免腹泻。
除经静脉补液外,改变饮食习惯、增加钠盐摄入亦十分必要,可摄入含钠量较高的水果如木瓜、哈密瓜、西红柿、香蕉以及含钠丰富的蔬菜类如菠菜、芹菜、胡萝卜等。
另外低钠血症常伴有低钾血症,补钠的同时亦应注意补钾。
低钠血症简单补钠方法低钠血症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常见于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水中毒等疾病。
低钠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头痛、恶心、抽搐甚至昏迷,因此及时有效地补钠对患者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简单的补钠方法。
1. 饮食调理。
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饮食来补充钠离子。
常见的高钠食物包括咸鱼、咸菜、腌制食品、酱油等。
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这些食物来增加钠的摄入量,但要注意不要摄入过量,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2. 补充口服盐水。
对于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盐水来进行补钠。
将适量的盐加入温水中搅匀,患者可分次饮用。
但要注意不要一次饮用过多,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3. 静脉输液。
对于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来快速补充钠离子。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盐水输液方案,患者需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4. 药物治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钠血症,医生可能会开具盐皮质激素类药物来帮助患者提高血钠浓度。
但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
5. 控制水的摄入量。
低钠血症患者在补钠的同时,也需要控制水的摄入量,以防止血钠浓度再次下降。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出现水中毒的情况。
总之,对于低钠血症患者来说,及时有效地补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补钠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多摄入高钠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问题。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三、治疗治疗原则低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发病快慢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急性重症的低钠血症应紧急治疗,慢性轻症的低钠血症应慢性治疗。
低钠血症的治疗强调个体化,但总的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治疗并发症。
对症治疗根据低钠血症发生的急慢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对症处理。
1.严重症状低钠血症的治疗:•严重症状低钠血症需紧急处理,预防脑疝和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积极寻找低钠血症的原因,停止导致低钠血症的药物及可能因素.•治疗见图2。
对于急性严重症状低钠血症,血钠的纠正速度不必严格限制,也不必降低过度纠正引起的血钠升高。
•配好3%高渗盐水,以备应急所需;对于体重异常患者,可考虑2 ml/kg的3%高渗盐水输注,不必限于100 ml;因脑功能恢复需要时间,且应用镇静剂、插管等均会影响判断,因此不必要求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症状立即恢复;•如果患者同时有低钾血症,纠正低钾血症则可能使血钠增加。
图2 严重症状低钠血症处理流程2.中度症状低钠血症的治疗:•中度症状低钠血症应给予有限的高渗盐水、等渗盐水、口服钠盐、限水或普坦类药物治疗。
•检测血钠浓度,如果血钠浓度增加,但症状不改善,建议寻找其他能解释症状的诊断;•如果对因治疗中血钠进行性下降,建议如严重症状低钠血症一样管理。
3.无或轻度症状的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慢性低钠血症,不推荐以单纯升高血钠浓度为目标的治疗。
去除诱因,停用非必需的液体、药物和其他能够导致低钠血症的因素,并根据病因治疗。
•监测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根据患者血容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治疗,低容量性慢性低钠血症,以恢复细胞外容量治疗为主;高容量性慢性低钠血症,以限制液体量、预防容量超负荷治疗为主。
慢性低钠血症以等容量性低钠血症为主,要明确是水多了还是钠少了,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钠少了补钠,水多了限水利尿。
治疗总策略:限水;若患者不能配合限水,需药物治疗。
•慢性低钠血症的纠正不宜过快,否则可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这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非炎性中枢脱髓鞘性疾病,由于慢性低钠血症时脑细胞适应了低渗状态,一旦迅速纠正,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造成脑组织脱水而继发脱髓鞘。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①易患ODS的高危因素:血钠浓度≤120 mmol/L和/或低钠血症持续时间>48 h;低钾血症;饮酒;营养不良;肝病晚期。
②治疗目标:每日血钠升高的速度为4~8 mmol/L,24 h小于10 mmol/L,48 h小于18 mmol/L,72 h小于20 mmol/L,直至血钠浓度达到130 mmol/L。
老年人实际治疗目标更应保守,即血钠升高速度24 h小于6~8 mmol/L,48 h小于12~14 mmol/L,72 h小于14~16 mmol/L。
如果有ODS高危因素,任意24 h血钠纠正不超过5 mmol/L。
4.慢性低钠血症过度纠正处理:•如果24 h血钠增加幅度>10 mmol /L,48 h>18 mmol /L,建议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血钠并停止积极的补钠治疗;•在严密监测尿量和液体平衡的情况下口服补充水分或输注10 ml/kg 5%葡萄糖溶液,输注速度3 ml·kg·h-1;•持续输液治疗,每小时复测血钠水平,直至血钠降至目标值;•上述处理仍不能改善,可以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4 mg q6h)治疗24~48 h。
对因治疗低钠血症绝大多数情况下反映了机体有效渗透压低下的状态,从而引起细胞水肿,出现临床症状。
低渗性低钠血症分类及常见病因见表3,若血清中含有其他渗透性物质,如葡萄糖或甘露醇,低钠血症也可发生等渗或高渗状态。
1.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等容量低钠血症是老年人最多见的慢性低钠血症,且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往往是多因素的,需综合判断,对因治疗。
有引起低钠血症的药物要立即停用,由激素缺乏所致要补充替代治疗。
其中SIADH是等容量低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
SIADH的治疗原则如下:•首先需要完整的实验室检查证实SIADH的诊断,但可以在等待结果期间开始治疗。
多数情况下SIADH是慢性低钠血症,治疗应遵循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
•对轻中度患者限制液体量是最常用、最佳及危害最少的一线治疗,在限制入液期间,密切监测血钠浓度(每4~6 h),直至血钠浓度稳定在>125 mmol/L,其后缓慢升高血钠以防过度纠正。
如果患者限制入量24~48 h后无血钠升高迹象,或不能耐受限制液体摄入的治疗,应给予药物治疗。
•目前更多应用普坦类药物治疗,患者在最初24~48 h血钠可迅速升高,此时无需限制液体量,患者的口渴和增加摄入液体量可以缓冲血钠升高的速度。
最常用的药物有托伐普坦和考尼伐坦,FDA批准用于等容量和高容量低钠血症患者,欧盟仅批准用于等容量低钠血症患者。
托伐普坦因是口服片剂,对老年人应用更为方便,建议起始剂量从7.5 mg起始,如48 h后血钠浓度仍低于135 mmol/L或升高幅度低于5 mmol/L,可加量至15~30 mg。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是由于失钠、失钾和水相对过多引起,其常见病因见表3,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认知功能下降、共病状况、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导致脱水。
治疗的关键是要明确证实存在容量缺失。
•遵循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
主要是以恢复细胞外容量为主,应注意液体复苏后,输注含钾或碱性液体可纠正血钠下降;静脉输注等渗盐水或口服钠盐。
•停用噻嗪类利尿剂,应用氢化可的松纠正盐皮质激素缺乏。
•CSW是指在颅内病变的进程中,由于钠盐经下丘脑-肾脏途径丢失而以高尿钠、低钠血症、低血容量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可行口服或静脉补钠。
当CSW容量缺失纠正后,给予等渗盐水即可。
3.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见表3,治疗应遵循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
•限制液体摄入量是第一步的,每日液体摄入量少于尿量和不显性失水的总和。
•大多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应避免使用氯化钠片,以防口渴,水摄入增多致水潴留增加加重病情,应予限液+袢利尿剂,以防容量过多。
•不能耐受或限制液体不成功,可选择普坦类药物治疗。
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托伐普坦7.5 mg/d逐渐加量至15~30 mg/d,应用2~4周后暂停,评估是否需要长期应用。
有潜在肝病或肝硬化患者限制应用,严重肾功能不全可能疗效不佳。
•对于老年患者,在纠正低钠血症的同时,控制原发病更为重要。
治疗并发症老年人群低钠血症的原因很多见表3,在纠正低钠血症的同时,积极寻找病因,停止可以导致低钠血症的药物,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四、治疗药物介绍氯化钠在低钠血症治疗中,食盐、氯化钠片剂以及0.9%~5.0%的不同渗透压氯化钠溶液都是低钠血症治疗的选择,根据血钠水平的不同、发病的急慢症状的严重程度,低钠血症患者使用氯化钠的剂型和补充途径也不同。
1.食盐: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对老年慢性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可以通过适量增加食盐摄入来提升血钠。
2.氯化钠片:适用于老年慢性低钠血症患者,轻度或中度低钠血症并且症状轻到中度患者,使用方法:0.9 g口服,1~3次/d,但在严重心功能不全时,经消化道吸收钠的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3.0.9%氯化钠注射液:等渗溶液,常被用于老年急性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伴有临床症状,或无法确认等容还是低容的老年低钠血症患者。
使用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2~3次/d,但在老年人使用超过5 d以上有升高血压的风险。
4.3%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伴有中重度症状的低钠血症,尤其是急性低钠血症患者,可以静脉输入或微量泵泵入,对血钠在120~130 mmol/L的中度缺钠的重度症状患者,酌情使用微量泵以10~15 ml/h的速度静脉补充3%氯化钠溶液;对血钠<120 mmol/L的重度缺钠患者,且有反应迟钝、意识淡漠等症状时,则酌情使用微量泵以15~20 ml/h的速度静脉补充3%氯化钠溶液,应用过程中监测血钠并调整用量。
5.5%氯化钠注射液:可以应用于血钠<120 mmol/L重度缺钠伴有严重症状如反应迟钝、意识淡漠等的老年患者,暂不推荐静脉点滴,对急性、严重症状且重度低钠血症的患者可酌情、慎重地使用微量泵以5~10 ml/h的速度静脉补充5%氯化钠溶液,应用过程中监测血钠并调整用量。
静脉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应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相应的不良反应:高钠血症、ODS、恶心、呕吐、局部皮肤坏死。
非肽类AVP受体拮抗剂AVP通过与加压素受体(AVP vasopressin receptor,AVPR)结合发挥作用,目前所知共有三种亚型:VlaR、VlbR和V2R。
AVPR拮抗剂能特异性拮抗AVP与受体的结合,尤其与V2R结合时,能发挥保钠、升高血钠的作用。
1.非肽类AVP受体拮抗剂的分类:根据其与受体结合的不同分为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和非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
托伐普坦和莫扎伐普坦为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考尼伐坦为非选择性AVP受体拮抗剂。
非肽类较肽类AVP受体拮抗剂有较强的生物利用度和较长的半衰期。
所有非肽类,特别是非选择性的血管加压素拮抗剂药物是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系统的抑制剂,应用血管加压素拮抗剂、特别是非选择性的血管加压素拮抗剂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2.低钠血症中非肽类AVP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见表7。
(1)托伐普坦(Tolvaptan):托伐普坦是一种非肽类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R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加压素与肾脏集合管V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保钠作用,不引起明显的电解质丢失,且增强盐皮质激素的保钠作用,临床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正常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应用范围:慢性充血性心衰伴低钠血症、正常容量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SIADH伴低钠血症。
使用方法:口服,1次/d,15 mg/d起始剂量,对虚弱的老年患者可以从7.5 mg/d为起始剂量,48 h后血钠浓度仍低于135 mmol/L 可加量至15 mg,维持15 mg/d,大多数情况下第四天左右血钠恢复正常,可减半至7.5 mg维持应用,用药期间不需要限制水的摄入。
不良反应:口感、口渴、小便频繁、头晕、恶心、体位性低血压、高钠血症、而低钾血症、肝损伤、ODS、肝硬化患者的胃肠道出血偶有发生。
注意事项:①服用托伐普坦时,应考虑其禁忌证,包括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口渴不敏感或对口渴不能正常反应、与强效CYP3A抑制剂合并应用、无尿症和对托伐普坦过敏;②不得紧接在其他治疗低钠血症方法后应用普坦类治疗,尤其是应用3% NaCl之后;③治疗最初24~48 h不限制液体摄入量,如果限制液体量会使血钠纠正过快,且开始治疗的最初24~48 h应每6~8 h监测血钠浓度;④严重的有症状的低钠血症应该接受3%NaCl治疗,这比普坦类药物纠正血钠更加快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