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科学储粮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36
农户科学储粮知识宣传手册南充市高坪区粮食局编印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区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
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方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
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区粮食储备安全。
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防潮、防虫、防鼠。
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
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
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PVC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是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
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
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
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
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科学储粮宣传单
尊敬的各位朋友,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储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我们的储粮水平,减少粮食损失,我们特此向大家宣传科
学储粮的知识和方法。
一、科学储粮的重要性
科学储粮不仅可以减少粮食的损失浪费,降低储粮成本,还可以提高粮食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保障食品安全,为我们的健康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储粮的方法
1. 定期检查粮食质量,及时处理霉变粮食。
2. 采用科学的
储粮容器,如密封性好的塑料袋或粮桶,避免粮食受潮、发霉。
3. 保持适宜的储粮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换气。
4. 合理使用储粮药剂,如防虫、防腐药剂,避免滥用。
5. 定期进行储粮技术培训,
提高储粮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注意事项
1. 不要随意堆放粮食,避免鼠虫危害。
2. 不要在粮食中混入个人物品,避免污染。
3. 不要在粮食中添加非食品物质,如防腐剂、防虫剂等。
4. 不要将粮食存放在阳光直射、高温的地方。
各位朋友,科学储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提高储粮水平,为我们的健康和未来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xxx xxxx年xx月xx日。
粮食储存管理操作手册1. 简介粮食储存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储存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粮食质量、减少损失。
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正确管理粮食储存。
2. 储存环境准备2.1 清洁在储存粮食之前,确保储存场地和容器是干净的。
定期清理储藏室、仓库和容器,并确保没有残留物或污染物。
2.2 通风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粮食储存环境的新鲜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以确保正常运行。
2.3 温度控制控制储藏室或仓库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粮食发生腐败或变质。
在储存期间,适时调整温度和湿度。
3. 储存容器选择3.1 仓库建立稳定、安全的仓库体系,确保仓库结构坚固并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所需数量的粮食。
安装检测系统以监测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
3.2 筒仓使用坚固的筒仓来储存大量粮食。
确保筒仓密封严实,以防止害虫和湿气的侵入。
3.3 包装容器对于少量粮食的储存,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如密封塑料袋或桶。
确保容器无损,并在存放时保持干燥清洁。
4. 储存操作指南4.1 温度检测定期检查粮食的温度,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
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通风散热或出售废旧粮食。
4.2 害虫防治定期检查粮食堆放区域和容器以寻找害虫的迹象。
如果发现害虫存在,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并使用防虫剂进行预防。
4.3 湿度控制测量粮食的湿度,并确保在储存期间保持湿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使用干燥剂或空调设备来控制湿度。
4.4 定期清理定期对储藏室、仓库和容器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杂物和残留物,并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5. 灾害风险管理5.1 火灾防控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并确保灭火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禁止在储存区域内吸烟或进行明火操作。
5.2 防水措施储藏室和仓库应具备防水设施,以防止水灾对粮食造成损害。
定期检查防水设施的运行状况。
5.3 防震保护建立抗震设计,确保仓库或筒仓具备强大的结构,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农户家庭储粮须知一、农户常用储粮方法1.常规储藏法常规储藏是农户最常采用的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包括入仓时降水、降杂,储藏期间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和粮情检查等环节。
粮食入仓时可采用日光暴晒降水、风扬过筛除杂,使粮食达到干和净;可通过选择防潮性高的装具,储藏期间开仓取粮或检查粮情应选在气候干燥的时段,以免因环境相对湿度高而引起粮食吸湿增水;如发现虫害最好采取日晒、高温密闭、缺氧等物理方法防虫治虫;农户储粮鼠害问题比较突出,保持储粮周围环境干净、整齐可取得有效的防鼠效果,同时也可配合粮仓周围放置器械防治鼠害。
2.热密闭储藏法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
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
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于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含水量最好在11%以下。
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0.5~1小时趁热入仓。
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
入仓麦温度若在46℃左右需要密闭2~3周,然后可以揭去覆盖物降温,但要注意防潮、防虫。
也可以不去掉覆盖物,到秋后再揭。
热密闭最好一次入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
3.自然缺氧储藏法自然缺氧储藏是在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
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
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
自然缺氧储藏要求有严格的气密条件,因此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特别是一定要确保进出粮口的气密,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要及时修补。
二、储粮装具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装粮前均应保证装具清洁、干燥、无虫。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1)清理: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
(2)杀虫:对于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
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日期】2010.03.08•【字号】黑粮储[2010]39号•【施行日期】2010.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黑粮储[2010]39号)各行署、市、县(市、区)粮食局:为做好我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粮办展[2009]150号)有关规定,省局制定了《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在项目建设实施中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八日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国粮办展〔2009〕150号)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加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着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第三条专项建设在省政府的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配合下,由省粮食局和财政厅具体负责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的提出、按国家批准的计划向下分解、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组织招投标和生产加工及安装等项具体工作。
第四条省粮食局代表省政府与国家签订专项建设责任书,承诺按确定的目标完成本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落实农户自筹资金,组织实施专项建设。
第五条各项目建设市(地)、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在项目建设乡(镇)政府配合下,根据省下达的项目建设年度计划,组织与农户签订《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新型储粮装具购置补贴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详见附件),收取农户自筹资金,并按要求做好登记与备案工作。
农户科学储粮示范目标说到“农户科学储粮”,我想大伙儿都不陌生吧。
每到秋收季节,大家忙着收粮、晒粮,眼看着一大堆粮食堆在家里,总感觉一切都稳妥了,结果到第二年春天,粮食发霉、长虫,甚至一部分都坏掉了,心疼得不得了。
哎,谁能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整年种出来的粮食,竟然因为储存不当,最后只剩下了叹气的份儿呢!这时候,要是能有个“科学储粮”的方法,那可真是太好了。
说到“科学储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吗?真没那么麻烦。
你看,储粮这事儿,不只是把粮食堆在仓库里那么简单。
你得考虑的事儿多了去了,什么温度、湿度、通风,甚至是仓库的材料、储存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新收的稻谷堆放在一个潮湿、密闭的环境里,那可是“等待灾难”的节奏。
稻谷一旦吸湿,开始发霉,甚至长出小虫子来,那真是哭都来不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咱得动动脑筋,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储存粮食。
储粮并不全是看你的经验,有时候科学一点,能少走很多弯路。
你像是温度控制就非常重要,温度过高,粮食容易变质,温度过低,又容易冻坏。
所以在储粮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仓库的温度得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最好保持在15度到18度之间。
这样,粮食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休养生息”,不容易坏。
湿度也是一个关键,别看空气湿润感觉挺舒服,粮食要是吸湿了,问题可大了。
湿度过高,粮食一潮乎乎的,最容易发霉生虫。
你想想,如果储存的粮食变质了,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付出都白费了。
所以,控制仓库的湿度非常重要。
咱们可以用一些干燥剂,或者定期检查仓库的湿度,确保粮食处于干爽的环境中。
我相信大伙儿都开始意识到,储粮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一年的收入。
所以,咱得重视起来,不能只是靠“老经验”,而是要根据科学的方法来储存粮食。
别看这些东西可能有些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科学储粮不仅能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还能提高粮食的质量,最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你看,现代的农业越来越讲究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在种植上要讲求方法,储粮也得讲究点“科学”。
粮食安全储存守则范本粮食安全储存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粮食储存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守则是必要的。
下面是粮食安全储存的守则范本,旨在提高粮食储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加强储粮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 做好设施规划:根据储存粮食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储粮设施选址和规模,确保设施的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操作。
2. 保证设施的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验,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3. 做好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严格控制储粮环境1. 确保储粮环境的清洁:及时清除储粮设施内的杂物和污垢,保持储粮环境的干净整洁。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粮食的储存要求,控制储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粮食受潮和发霉。
3. 做好防虫害措施:采用环保的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安全无污染的杀虫剂,设置粮食检测装置等,防止虫害对储粮的危害。
三、科学储存粮食1. 储存前进行质检:对进入储存设施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储存的粮食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分仓储存:根据品种、等级和湿度等要素,将不同品质的粮食分别储存,有助于粮食管理和鉴别。
3. 定期检查储存情况: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查,了解粮食的储存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粮食的安全。
四、加强粮食管理和登记1. 做好粮食的入库登记:对储存的粮食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品种、数量、等级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追溯。
2. 建立完善的粮食管理制度:制定粮食管理的规定和流程,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粮食的安全和合规。
3. 加强仓库的安全防护:采用安全的仓库管理措施,如设置安全防火设备,加强巡查和监控等,防止火灾、盗窃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火灾、地震、洪涝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人员和物资的配备和调配。
农户科学储粮我国农户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60%-70%,由于农户储粮技术落后,装具简陋,虫害、霉变、鼠害问题较严重,导致我国粮食储藏损失巨大,因此探索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户储粮技术意义重大。
一、储粮前的准备目的意义:粮食收割后,储藏前准备好装具,对粮食进行简单干燥、除杂处理,有利于粮食的长期保管,达到防霉、防虫、防鼠的目的。
内容:1、装具的准备装粮的装具或仓房需材料坚固,能防鼠防盗,能隔热防潮,又能通风散气,密封性能好,粮食便于进出,易于清扫,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常见农户储粮装具有:(1)、砖石仓(2)、铁皮仓2、粮食的准备储存的粮食质量要求:总体原则是“一干、二净、三饱满”一干:是指粮食水分要能达到安全储存要求。
广东地区要求稻谷和大米应在13.5%以下、小麦12.5%以下才能安全储存,如何辨别粮食水分高低,一是牙咬法,即将粮食一粒臵于大牙处用力咬碎,听到声音清脆则水分低,反之则高。
二净:是指粮食杂质少,装仓前要尽可能地将粮食中的杂草、秕壳、沉渣、土块尽可能扬场风净,增加粮食纯净度,增强粮粒的透气性,以便于安全储藏。
三饱满:粮食储藏前尽可能除掉粮食中的未熟粒,如稻谷的“青头”,破损颗粒和“二道秕”。
二、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目的意义:储粮害虫防治的方针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同时要“安全、经济、有效”,对无虫粮应当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危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
内容:(一)、物理防治方法1、高温杀虫(1)、日光暴晒: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温度50℃左右持续2~4小时,即可将害虫全部杀死(注意:对稻谷不能采用日光晒)。
(2)、沸水浸烫杀虫:这种方法适用于消灭数量不大的豆类中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豆类害虫。
处理时,先烧一锅开水,将豆子放在适当大小的筐子内,然后把装有豆子的筐浸到沸水中。
蚕豆浸30秒,豌豆浸25秒,烫豆子时必须保持水沸。
农业储粮的正确方法农业储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粮食的质量与数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农业储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发霉、虫害、质量下降等等。
如何正确储粮已经成为农民们日常生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之一。
下面将围绕农业储粮的正确方法,分步骤进行阐述。
(一)清理储备库房与桶身在秋收之前,应将储备库房与桶身进行清理和消毒,以确保无杂质和毒素,避免对粮食的质量造成影响。
在清理过程中,最好用香菇渣或钙粉马尾松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作为消毒材料,然后喷洒在储备库房、桶身等地方,杀死潜藏在深处的微生物,同时也起到了清洁作用。
(二)储粮前进行检查在将新收获的粮食储存入库之前,需要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于粮食含水率、黑点、霉变、蛀虫等情况都要核查,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发现质量有问题,应将其进行剔除,以免污染正常粮食的保质期。
同时,应保持粮食的清洁和干燥,确保含水率不超过14%,这能有效的防止粮食发霉。
(三)适度密封在将粮食贮存于库房或筒仓时,适度地进行密封处理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防止在存储中出现虫害、变质等问题。
但是太过严密的密封处理也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粮食的质量下降。
因此,在密封处理时,需要注意适度掌握,同时引进通风设备,实现通风、透气的效果,以保持粮食的自然新鲜。
(四)采用储藏保鲜技术除了以上的方法外,现代农业中的储藏保鲜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粮食储存中。
例如,采用真空包装、低温冷藏、膜结构保鲜技术等方式,能够有效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质量,延长粮食的保质期。
综上所述,正确的农业储粮方法能够确保粮食的质量和食用安全,避免经济损失及其中毒等风险,同时能够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产中重视储粮方法的问题,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为我们的家园生产建设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