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与血气分析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30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报告分析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氧代谢状态。
本文将对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报告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动脉采血是通过穿刺动脉,获取动脉血液样本进行检查。
动脉血液样本相对于静脉血液样本来说,更能反映机体的氧合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状态。
因此,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常用于监测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 pH值:pH值是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正常范围为7.35-7.45。
低于7.35为酸血症,高于7.45为碱血症。
pH值的异常可以反映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失衡。
2. 二氧化碳分压(pCO2):pCO2是动脉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分压,正常范围为35-45mmHg。
pCO2的增高表示呼吸性酸血症,pCO2的降低表示呼吸性碱血症。
pCO2的异常可以反映呼吸功能的异常。
3. 氧分压(pO2):pO2是动脉血液中氧的分压,正常范围为80-100mmHg。
pO2的降低表示低氧血症,可能与肺功能异常或组织氧供应不足有关。
4. 标准碳酸氢盐(HCO3-):HCO3-是动脉血液中的碱性物质,正常范围为22-28mmol/L。
HCO3-的增高表示代谢性碱血症,HCO3-的降低表示代谢性酸血症。
HCO3-的异常可以反映代谢功能的异常。
5. 氧饱和度(SaO2):SaO2是血液中的氧饱和度,正常范围为95%以上。
SaO2的降低表示低氧血症,可能与肺功能异常或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根据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报告中各项参数的异常情况,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例如,如果pH值和HCO3-均降低,而pCO2正常,可能提示代谢性酸血症;如果pCO2增高,pH值降低,可能提示呼吸性酸血症;如果pO2降低,SaO2降低,可能提示低氧血症等。
此外,动脉采血及血气分析报告也可以评估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动脉血气参数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采集动脉血样,测定其中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平衡指标(如pH值、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和标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等参数,以评估机体的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酸碱平衡,并指导医学治疗。
本文将介绍动脉血气分析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原理动脉血气分析是基于Henry定律和气体扩散原理而建立的。
根据Henry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动脉血样中气体的分压,可以间接反映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而根据气体扩散原理,气体在体内通过浓度梯度的差异而发生扩散,从而实现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方法1. 采样点的选择动脉血气分析需要从体内动脉血管中采集血样,常用的采样点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选择采样点时应注意避开瘢痕、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的部位,并对采样点做好消毒。
2. 采血样的方法采集动脉血样通常使用注射器或针式采血器。
将采集器与采血针连接后,打开采血器中的阀门将其与患者动脉连接,然后快速吸取适量的动脉血样。
3. 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血样后应立即封闭采血针或取出抽血针,然后将血样转入专用试管中,注射3-5滴的抗凝剂,并轻柔地上下翻转几次,以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4. 报告结果的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的报告结果包括PaO2、PaCO2、pH值等指标,以及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和标准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等酸碱平衡指标。
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病情,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的数值,判断患者的氧合状态、通气情况和酸碱平衡是否正常。
三、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评估氧合状态通过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可以评估机体的氧合状态。
低于正常范围的PaO2指示机体的氧供应不足,常见于肺部疾病、循环系统障碍等情况。
而高于正常范围的PaO2可能提示氧合过度,如高原性病等。
动脉采血与血气分析1、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
2、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桡动脉较为理想,但较为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宜成功。
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用物:治疗盘,弯盘,棉签,安尔碘,血气针,体温表,无菌巾。
采血前准备:测体温计算氧浓度=21+4*氧流量病人体位:桡动脉,病人舒适即可,肱股动,股动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面积要大,直径在5cm以上。
打开血气针外包装,先把针栓拉到所需样本量刻度处,成人1ml,儿童0.5ml。
(一)桡动脉优势: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迫止血,前臂及手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检查尺动脉侧枝循环情况:ALLen试验1、受检测手指握拳,然后将手高举在至心脏水平以上2、紧压该手腕部桡、尺二动脉后可见手掌变白3、松开尺动脉5秒内手掌转红,为阴性4、松开尺动脉5秒内手掌不能转红,为阳性结果:阴性者说明尺动脉侧枝循环正常可行桡动脉穿刺或置管,阳性者尺动脉侧枝循环障碍不宜在桡动脉处穿刺或置管,以免一旦发生血栓栓塞时由于侧支循环不完善造成手部发生却血性损伤。
桡动脉穿刺定位法将腕部伸直或外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伸位,穿刺点位于腕横纹上(1-2cm)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已消毒的手触桡动脉搏动明显处以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45-60℃(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较少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
(二)肱动脉肱动脉的解剖位置:是臂部的动脉主干,在臂上部肘窝处。
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病人舒适伸直,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斜刺进针。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及血气分析要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操作要点操作步骤:1. 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方法 1:使用一次性动脉采血器,将动脉采血器针栓推至底部再拉到预设位置 1.6 mL。
方法 2:使用常规注射器,先核对药物,抽取肝素钠 0.2 mL,转动注射器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头向上排出多余的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把备好的注射器放入治疗盘内。
注意: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均可使用。
应用一次性动脉采血器进行穿刺可保证血样不混入空气,明显减轻疼痛。
3. 操作过程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检验单;解释采血目的,取得患者配合;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点。
桡动脉:将手腕平稳放于一小的面垫卷上,腕部背屈约30°,定位在腕横纹上两横指动脉搏动最强处。
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
股动脉:向外旋转患者的大腿,选择靠近腹股沟皱褶处的部位,大约在腹股沟韧带下 2 cm 处。
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肱动脉:让手臂伸展,并在肘部下放一面垫卷,将腕部向外选择。
进行桡动脉穿刺时,应进行艾伦(Allen)试验,检查手的侧枝循环情况。
艾伦(Allen)试验的步骤:抬高患者的手和前臂几秒,嘱患者紧握拳头,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松拳,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而变得苍白持续按压桡动脉并松开对尺动脉的按压,密切观察手和手掌有无立即变红。
若手能在 10s 内立即恢复红色,表明侧支循环丰富,该侧桡动脉可以进行穿刺;若 10s 后仍处于苍白状态,表明侧支循环不充分,应避免该侧桡动脉的穿刺艾伦(Allen)量化试验: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不能配合操作,可将患者拇指或食指连接血氧饱和度指套,先记录血氧饱和度数值;检查者以双手按压于患者腕横纹上方动脉搏动处,同时压迫阻断桡动脉和尺动脉,使血氧饱和度描计曲线为直线。
检查者继续按压桡动脉并松开尺动脉,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描计曲线恢复正常状态或 2s 内血氧饱和度下降≤ 2%,则视为 Allen 量化试验阴性。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员掌握动脉血气分析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提高学员对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医院检验科动脉血气分析实验室三、实训人员实训教师:XX实训学员:XX、XX、XX、XX四、实训内容1. 动脉血气分析术的基本原理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测定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碳酸氢盐(AB)等指标,评估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2. 动脉血气分析术的操作步骤(1)准备阶段:1)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配合程度。
2)洗手、戴口罩,准备动脉采血器、注射器、肝素钠、无菌手套、消毒棉球等物品。
(2)操作阶段:1)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桡动脉、股动脉或肱动脉均可。
2)戴无菌手套,消毒穿刺部位。
3)以20-30°角进针,深度约1-2cm。
4)抽吸动脉血1.6mL,注入肝素钠抗凝。
5)拔针,按压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6)将血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
3. 动脉血气分析术的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2)穿刺部位应选择血管搏动明显、皮肤无破损的部位。
(3)抽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4)采血后,将血标本立即送检,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4.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1)pH值:反映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7.35-7.45。
pH值降低,提示酸中毒;pH值升高,提示碱中毒。
(2)PaO2: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
正常值为80-100mmHg。
PaO2降低,提示缺氧。
(3)PaCO2:反映肺泡通气功能。
正常值为35-45mmHg。
PaCO2升高,提示肺泡通气不足;PaCO2降低,提示肺泡通气过度。
(4)AB:反映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22-27mmol/L。
AB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AB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