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变色百合花》
- 格式:doc
- 大小:9.61 KB
- 文档页数:3
变色花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花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变色花的介绍和特点。
2. 变色花的生长规律。
3. 自己浇水培养变色花。
教学准备:1. 变色花种子。
2. 小花盆和土壤。
3. 水壶和杯子。
4. 彩色染料(非毒性)。
5. 一幅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变色花的插图或幻灯片,向幼儿介绍变色花的外观和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变色花为什么叫做变色花吗?让幼儿思考一会,然后寻找答案。
二、发现变色花的特点(1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片变色花种子,并让他们仔细观察。
2. 引导幼儿描述变色花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3. 让幼儿从箱子里选择一个小花盆,并帮助他们将土壤倒入花盆中。
4. 让幼儿小心地将变色花种子埋入土壤中,并轻轻拍实。
三、了解变色花的生长规律(10分钟)1. 引导幼儿关注变色花的生长过程,并提问:变色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2.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帮助他们理解变色花的生长规律。
3. 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变色花的生长过程,可以借助绘画或拍照等方式。
四、自己浇水培养变色花(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花盆。
2. 给幼儿提供水壶和杯子,并向他们介绍浇水的方法。
3. 引导幼儿自己浇水给变色花,并告诉他们每天都要记得浇水。
4.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变色花的生长变化,探索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邀请幼儿描述他们在浇水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对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进行总结,强调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鼓励幼儿将自己种植的变色花进行展示,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小花园。
六、延伸活动(15分钟)1. 鼓励幼儿将自己种植的变色花带回家,并与家人一起观察和照料。
2. 提供幼儿绘制变色花的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变色花的认识和感受。
幼儿园百合花朵绘画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百合花朵绘画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百合花朵的形态特征和颜色。
2.发展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材和资源:1.百合花的图片和样本。
2.彩色纸、水彩颜料、颜色笔、画笔和水杯。
3.幼儿绘画作品的展示板或墙壁。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与幼儿一起欣赏百合花的图片,鼓励他们描述百合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与幼儿交流关于百合花的知识,例如百合花是怎样生长的,有哪些颜色的百合花等。
主体活动:1.提供彩色纸和颜色笔,引导幼儿用颜色笔描绘百合花的轮廓。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颜色,以突出百合花的美丽。
2.介绍水彩颜料和画笔,并展示如何运用水彩颜料绘制百合花的效果。
引导幼儿使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填充百合花的花瓣。
3.提供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和画笔,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百合花绘制生动、多样化的花瓣颜色。
4.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注意细节和形状的表达。
5.在完成绘画后,鼓励幼儿在展示板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简短的评价和展示分享。
总结活动:1.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绘画过程和他们的作品。
请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以及遇到的挑战。
2.鼓励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3.提醒幼儿将他们的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教案评估:1.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自信心和绘画技巧的表现。
2.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表现,包括对百合花形状和颜色的准确性及创造性。
扩展活动:1.鼓励幼儿观察和绘制其他花朵的形状和颜色。
2.与幼儿一起制作百合花手工艺品,例如剪纸、彩纸折花等。
3.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花坛或公园,观察并绘制各种花朵。
注意事项:1.确保教室干净整洁,有足够的绘画材料供幼儿使用。
2.鼓励幼儿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必完全按照真实百合花的形状和颜色绘制。
3.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活动的难度和要求。
以上为幼儿园百合花朵绘画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托班变色花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原理和颜色变化的原因。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品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4.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变色花苗、小花盆或透明玻璃瓶、浇水壶、劈开的百合和香蕉片等。
2.准备图片或视频关于植物生长等方面的材料。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一:观察变色花苗1.让幼儿们观察已经培植好的变色花苗,询问幼儿们对变色花的认识和观察到的特点。
2.给幼儿们提供插图,让幼儿们自由绘制变色花的样子。
3.引导幼儿们用言语描述变色花的特点,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花的颜色会变化。
活动二:种植变色花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小花盆或透明玻璃瓶,让幼儿们填充适量的土壤。
2.每个幼儿选择一颗变色花苗,小心地将其移植到花盆或瓶中的土壤里。
3.让幼儿们观察种植好的变色花苗,比较其与观察过的变色花苗的不同之处。
活动三:观察植物生长过程1.给幼儿们准备好播种土和一些植物种子,让他们在花盆中播种。
2.每天让幼儿们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出芽、长出根、长出茎等过程。
3.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们进行比较和讨论。
活动四:观察植物的颜色变化1.给幼儿们准备一些香蕉和百合,并劈开它们来观察它们的颜色。
2.让幼儿们观察香蕉片和百合的颜色是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们对比动物和植物的颜色变化是否存在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四、教学延伸1.观察其他植物颜色变化的例子,如日光下花朵的颜色变化等。
2.鼓励幼儿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去探究其他植物颜色变化的原因。
3.鼓励幼儿们在家或校园中寻找其他颜色变化的植物,并观察其特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对植物的生长和颜色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参与观察和实验,幼儿们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解释和讨论,幼儿们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会变色的花》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一、活动目标1、观察花朵在不同液体中的变色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初步了解花朵变色的原因,知道酸碱物质对花朵颜色的影响。
二、活动准备1、白色的鲜花若干(如白色的康乃馨、百合花等)。
2、透明的容器若干,分别装有白醋、肥皂水、柠檬汁、食盐水等液体。
3、记录表格、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一束白色的鲜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束漂亮的花,你们看,这花是什么颜色的呀?(2)引导幼儿观察花的颜色,并猜测如果把花放进不同的液体中,花会不会变色。
2、实验操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的液体和鲜花。
(2)幼儿将鲜花分别插入不同的液体中,仔细观察花朵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和记录,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3、分享交流(1)请幼儿分享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说说花朵在不同液体中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花朵会在某些液体中变色,而在另一些液体中不变色。
4、讲解原理(1)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花朵变色的原理。
师:小朋友们,其实花朵会变色是因为这些液体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酸性的液体比如柠檬汁,会让花朵的颜色发生变化;而碱性的液体比如肥皂水,也会让花朵变色。
但是像食盐水这种中性的液体,就不会让花朵变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
师:那小朋友们想想,还有哪些东西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呢?5、拓展活动(1)鼓励幼儿回家后用其他的花朵和液体进行实验,观察是否会有相同的现象。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花朵变色的原理来制作有趣的小手工。
四、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材料,如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同酸碱度的液体等,供幼儿继续探索。
2、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花朵变色的过程。
五、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液体要确保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到眼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变色花标题: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变色花一、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可以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中班的科学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实验和发现,让他们对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本节课的主题是“神奇的变色花”,旨在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帮助幼儿探索植物生长和色彩变化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和色彩变化的基本原理;2.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变色花种子;2.小花盆和土壤;3.装水的容器;4.多色水墨;5.喷雾器;6.幼儿园工具(放大镜、铁锹等);四、教学过程1.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回忆一下植物的特点,如叶子、花朵、根等,并询问幼儿熟悉的花的种类和颜色。
2.理论知识讲解(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生长、叶子生长和开花等。
并引导幼儿思考植物的生长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实验操作(30分钟)(1)播种阶段:老师分发变色花种子让幼儿观察,鼓励他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和颜色,并说出自己的猜测。
然后,老师指导幼儿将种子放入小花盆中,并覆盖适量的土壤。
(2)观察阶段:老师提醒幼儿每天记下花盆中的变化,可以绘制图画或拍照记录下来。
(3)实验操作阶段:第一天,老师向花盆中倒入红色的水墨,并使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在花盆上。
鼓励幼儿观察水墨的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第二天,老师向花盆中倒入蓝色的水墨,并使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在花盆上。
再次观察水墨的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第三天,老师向花盆中倒入黄色的水墨,并使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在花盆上。
再次观察水墨的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4)总结讨论阶段:老师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讨论。
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释。
四、课堂延伸1.自主制作变色花(1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提供多色水墨让幼儿自主将不同颜色的水墨倒入花盆,并通过喷雾器均匀喷在花盆上。
中班科学教案多彩的百合中班科学教案:多彩的百合百合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色彩丰富多样。
在中班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百合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自然界的奥妙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一步,观察百合的花瓣色彩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不同颜色的百合花瓣。
从红、黄、粉到紫,百合花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
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瓣的纹理和颜色变化,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丰富多样。
第二步,了解百合的生长环境带领孩子们了解百合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所需的水分和阳光。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明白百合是喜欢湿润的土壤和适量的阳光的。
我们可以一起种植百合花,提供给孩子们观察和照顾的机会,让他们亲手感受到百合的生长过程。
第三步,探索百合的繁殖方式百合有多种繁殖方式,其中一种是通过种子。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展示百合的种子和种子的发芽过程。
通过观察种子的变化和探究发芽的原因,让孩子们明白种子是百合繁殖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四步,制作百合的手工艺品鼓励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百合花的模型或画作。
他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泡沫、彩色棉花球等材料来制作百合花瓣和花蕊,最后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这样的手工项目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第五步,学习百合的象征意义百合在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贵和友谊。
通过讲解和故事分享,让孩子们了解百合的象征意义,培养他们的美感和情感教育。
第六步,实地观察野生百合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或乡野进行野外考察,观察野生百合的生长环境和花朵特征。
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各个方面的细节,如花瓣的形状和颜色,花蕊的结构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自然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中班的科学教学将变得多彩而有趣。
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关于百合的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到种植、观察和制作艺术品的乐趣。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变色花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到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2. 培养孩子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 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4. 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变色花种子(可在花草市场购买)。
2. 花盆和土壤。
3. 小铲子、小水桶和喷壶。
4. 记录表、铅笔和颜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色花的特点,引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
2. 观察(10分钟):将变色花种子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仔细观察花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鼓励他们描述并记录下来。
3. 播种(15分钟):将花盆和土壤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将花种子种在花盆中。
教他们正确的种植方法,如土壤的湿度和深度等。
4. 照料(20分钟):教孩子如何正确地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让孩子们轮流参与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照顾植物的能力。
5. 观察与记录(15分钟):每天让孩子观察花的生长状态,并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引导孩子们用颜色笔绘制出花的变化,让他们从视觉上感受到植物的成长。
6. 分享(10分钟):让孩子们围绕花的生长变化,进行分组分享。
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和交流观察到的有趣事物,并提出问题。
7. 总结(5分钟):引导孩子们总结整个过程,回顾种子如何发芽、生长,并变化为不同的颜色。
提问如下:- 为什么花的颜色会变化?- 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使花变色?- 孩子们在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8. 心得体会(5分钟):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鼓励他们对植物的保护和爱护。
四、教学延伸:1. 让孩子们画出整个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制作成相册或海报。
2. 组织孩子们进行植物观察活动,寻找其他能变色的植物,并记录下来。
3. 探索其他影响植物生长和变色的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并进行小实验。
4. 定期组织植物栽培比赛,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学习和进步。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还培养了观察和记录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班艺术教案:会变色的花1. 引言在中班艺术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培养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变色的花。
通过此活动,幼儿将学会运用颜料和特殊材料,创造自己的独特花朵。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提升幼儿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学习使用颜料和特殊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3. 教学准备•颜料(多种颜色)。
•马克笔。
•白纸。
•活动室或教室。
4.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变色的花(5分钟)在开始活动之前,教师通过图示或真实的变色花朵样品向幼儿介绍变色花的特点。
解释花朵是如何改变颜色的,并引发幼儿对此现象的好奇心。
第二步:制作变色的花(15分钟)1.教师向每个幼儿分发白纸和马克笔。
2.引导幼儿用马克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形状。
3.为了增加趣味性,鼓励幼儿尽可能地大胆、丰富地运用多种颜色。
4.确保每个幼儿的花朵图案都画好后,教师再向每个幼儿分发颜料。
5.引导幼儿将颜料均匀地涂抹在自己画的花朵图案上。
6.提醒幼儿不要涂抹颜料到花的叶子、茎部以及背景上。
7.指导幼儿将涂抹好颜料的花朵放在晾衣架上晾干。
第三步:展示变色的花(10分钟)1.当所有花朵都晾干后,教师将变色花朵依次展示给全班幼儿观看。
2.请幼儿留意花朵颜色的变化。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引导幼儿讨论变色的花为什么会改变颜色。
2.鼓励幼儿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和解释。
3.结合幼儿的观点,总结并复习花朵颜色变化的原因。
5. 教学延伸•鼓励幼儿亲自去观察其他能够变色的花朵,并引发他们的想象和探究欲望。
•引导幼儿运用其他材料和颜色组合创造不同的艺术作品,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6. 结束语通过制作变色的花,幼儿能够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升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希望本节艺术教案为中班幼儿的艺术发展提供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
中班美术活动《百合花》设计意图:百合花,其花瓣洁白无瑕,气味芳香怡人,令人陶醉。
百合花鲜明的色彩和造型特征,最适合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
但是,折叠百合花步骤较为复杂,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餐巾纸柔软又洁白,能否成为百合花的制作材料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尝试着将餐巾纸剪成三角形,随意摆放、折叠,再添画上淡黄色的花蕊,居然很像百合花,操作简便,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和掌握。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百合花皎洁无瑕的美丽,我提供了黑色底纸,通过黑白的明暗对比,突出表现了百合的特点。
活动目标:1.欣赏百合花,尝试运用纸巾揉贴制作花朵。
2.能合理摆放花朵的位置,添画花蕊及花叶。
3.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能收拾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幼儿已完成的绘画作品《线描装饰花瓶》、16开黑色卡纸、剪成三角形的纸巾、胶棒、棉签、黄色、绿色水粉颜料,水粉笔、剪刀、多媒体课件“百合花”、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观察与欣赏百合花,了解百合花的造型特点与色彩。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百合花,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花吗?你们在哪里见过百合花?它们是什么花?百合花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片花瓣?花蕊是什么颜色的?2.欣赏一束百合花图片,感受百合花洁白无瑕、晶莹雅致的美。
师:你觉得百合花美吗?什么地方美?(引导幼儿从画面中的黑白对比来感受百合花洁白无瑕的美)二、尝试使用纸巾制作百合花1.教师出示纸巾,示范并讲解制作过程。
第一步:先平铺两张纸巾,注意纸巾的三个角交错,露出六个角,类似六片花瓣。
第二步:找纸巾的中心,然后用手握住中心部位,将纸巾揉成立体状,再整理成花瓣的形状。
2.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制作百合花,教师指导。
3.用棉签蘸上黄色水粉颜料给百合花点画花蕊,完成作品。
三、把花朵插在花瓶中。
教师:请小朋友们动动手,让你们的花瓶里开满洁白的百合花。
1.引导幼儿用水粉笔蘸上绿色颜料,从瓶口往上画出细长的枝条,再添画上百合花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变色花【引言】中班科学教案:变色花变色花是指那些可以改变花瓣颜色的花朵。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观察变色花是一项有趣的科学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水分和营养的吸收以及颜色变化的原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适用于中班幼儿的科学教案,帮助您进行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变色花实验。
【实验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1. 可以改变花瓣颜色的花朵,如白色郁金香或白色风车菜等。
2. 食用色素(红、蓝、黄等颜色)。
3. 温水。
4. 喷雾瓶。
5. 透明的玻璃杯或花瓶。
6. 剪刀。
【实验过程】步骤一:准备工作1. 将白色郁金香或风车菜的花朵放入透明玻璃杯或花瓶中。
2. 用剪刀将花朵的茎切成45°的角度,以增加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
步骤二:准备变色溶液1. 将温水倒入喷雾瓶中,大约倒满一半。
2. 添加适量的食用色素到喷雾瓶中。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以观察花朵的变化。
步骤三:喷洒变色溶液1. 将食用色素溶液均匀喷洒在花朵的各个部位上,确保花朵完全被溶液包裹。
2. 注意不要过度喷洒,以免破坏花朵。
步骤四:观察变化1. 将花朵放在温暖、明亮的地方。
2. 每天观察花朵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3. 通过对花朵颜色和外观的观察,让幼儿们了解花朵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过程。
【实验原理】花朵的颜色变化是一种植物自身的保护机制。
点击约尔达蛋白一种可以抑制植物分泌花青素的物质,而喷洒的食用色素中含有花青素。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花朵吸收食用色素溶液后的变化,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反应。
【实验延伸】通过对变色花的观察实验,我们可以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多刺激幼儿学习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实验延伸的想法:1. 吸水实验:将花朵的茎放入不同的液体中观察花朵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液体对花朵的影响。
幼儿园中班教案《变色百合花》
中班教案《变色百合花》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百合花输送水分的过程,认识百合花的构造和功能,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变色百合花》教案吧。
活动目标
认识百合花的构造和功能。
了解百合花输送水分的过程。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白色百合花、红墨水、纪录表。
活动过程
1 老师扮演魔术师的模样,告诉幼儿待会儿要进行将花朵变颜色的实验。
2 老师先取出白色的百合花,让幼儿闻一闻花的香味、摸摸花粉、花瓣的触感,观察雄蕊、雌蕊、花萼的分布。
3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花的构造及功能:
(1)花朵的形状像什麼?(如:喇叭)。
(2)花的构造有哪些?(雄蕊、雌蕊、内侧三片是真正的花瓣、外侧三片则是有颜色的花萼,所以通称为花被片等)。
(3)为什麼花朵需要花瓣?(吸引昆虫、保护花蕊)。
4 进行变色实验:将白色百合花的花茎浸在红墨水中,观察花瓣变色的实验,将观察到的情形画下来〔附〕。
5 与幼儿讨论百合花为什麼会变色?(红墨水从茎部吸收,传送到花瓣,而花的养分也是透过茎部传送)。
评量
1 能说出百合花的构造。
2 对实验深感兴趣。
活动结束
准备各种百合花,欣赏它们的样子,再请幼儿为百合花做写生。
〔附〕
百合花变色纪录表
变色前
变色中
变色后
小百科:百合花用来观赏,尤以荷兰及日本输出的切花好看。
百合花的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更可作为蔬菜食用,在中国,食用百合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润肺止咳,清火,宁心安神的功效,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