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路径、连通图、连通分量.ppt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4
离散数学中的图的连通性与欧拉路径问题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对象是图。
图是由一组顶点和连接这些顶点的边组成的数学结构。
在图论中,连通性和欧拉路径问题是两个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解决图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连通性在图论中,连通性是指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在一条路径。
如果一个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是连通的,则称该图是连通图;如果一个图不是连通图,那么它可以被分解为多个连通的子图,这些子图称为连通分量。
连通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社交网络中,连通性可以用来判断两个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链;在计算机网络中,连通性可以用来判断网络中的主机之间是否可以进行通信。
二、欧拉路径问题欧拉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要求找出一条路径,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
如果存在这样的路径,则称图具有欧拉路径。
欧拉路径问题有两种情况:1. 欧拉回路:如果存在一条路径,从起点出发,经过图中每条边恰好一次后回到起点,则称该图具有欧拉回路。
2. 半欧拉路径:如果存在一条路径,从起点出发,经过图中每条边恰好一次后到达终点,但不回到起点,则称该图具有半欧拉路径。
欧拉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欧拉定理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欧拉定理指出,一个连通图具有欧拉回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一个连通图具有半欧拉路径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除了起点和终点外,其它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是一种用来遍历图或树的算法,它可以用来解决欧拉路径问题。
DFS从起点开始遍历图,当遍历到某个顶点时,选择一个未访问过的邻接顶点进行继续遍历,直到无法继续遍历为止。
通过DFS算法,可以找到图中的欧拉路径。
三、总结离散数学中的图的连通性与欧拉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连通性用来描述图中顶点之间的连接情况,欧拉路径问题则是要找出一条路径,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
这两个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解决图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图论_连通_连通分量 强连通图 : 强连通分量就是本⾝ 有向图 ---> ⾮强连通图 : 多个强连通分量图---> 连通图 : 连通分量就是本⾝ ⽆向图 ---> ⾮连通图 : 多个连通分量路径 : 顾名思义.路径长度 : 路径上边的数量.路径 : 顾名思义.路径长度 : 路径上边的数量.连通 : ⽆向图顶点A可以到顶点B,则称A,B连通.强连通 : 有向图中,两个顶点间⾄少存在⼀条互相可达路径,则两个顶点强连通连通图 : 图中任意两点都连通的图.强连通图 : 有向图的任意两点都强连通.连通分量 : ⽆向图的极⼤连通⼦图称为连通分量.连通图只有⼀个连通分量,即⾃⾝强连通分量: 强连通图有向图的极⼤强连通⼦图.强连通图的强连通分量只有⼀个,即强连通图本⾝.基图 : 将有向图的所有边替换成⽆向边形成的图.弱连通图 : 基图是连通图的有向图.(即,连通的有向图)求图的连通分量的⽬的,是为了确定从图中的⼀个顶点是否能到达图中的另⼀个顶点,也就是说,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路径可达。
求强连通分量有多种算法.我⽤的Tarjan算法. 复杂度O(V+E)这两个博客写得不错:https:///reddest/p/5932153.htmlhttps:///shadowland/p/5872257.htmlint dfn[16]; // 时间戳int dfn_num = 0; // 时间int low[16]; // 节点u所能访问到的最⼩时间戳int inSt[16]; // 节点u是否在栈中.int st[16];int top = 0;// 我们维护的信息.int col[16]; // 给节点染⾊, 同⼀个连通块的节点应该是同⼀个颜⾊的.int col_num = 0; // 颜⾊值.int size[16]; // 每个颜⾊值所拥有的块数./*第⼀步: 访问当前节点的所有⼦节点: ⼦节点有三种第⼀种: 未访问过的, 我们对它进⾏访问, 同时设置它的时间戳dfn[u]和low[u]为++ndfn_num,以及进栈.第⼆种: 访问过的,并且在栈中,我们直接更新我们当前节点的low[] --> 注意应该⽤low[u] 和 dfn[v]⽐较.第三种: 访问过的,并且不在栈中的, 我们直接跳过.因为这个时候,所以它已经染⾊了,属于⼀个连通块了.第⼆步: 如果dfn[u] == low[u] 说明已经找到⼀个连通块了.这时候我们要将栈顶元素弹出,直到当前节点. 记得也要修改inSt, 同时维护我们需要的信息.*/void Tarjan(int u) {int v, i;dfn[u] = low[u] = ++dfn_num; //添加时间戳.st[++top] = u; // 进栈inSt[u] = true; // 标⽰在栈for (i=head[u]; i; i=edge[i].lst) {v = edge[i].to;if (!dfn[v]) {Tarjan(v);low[u] = min(low[u], low[v]);} else if (inSt[v]) {low[u] = min(low[u], dfn[v]);}}if (dfn[u] == low[u]) {col_num++;do {inSt[st[top]] = false;col[st[top]] = col_num;size[col_num]++;} while (st[top--] != u);}}View Code加上2个板⼦题./problem/1332/题⽬很简单: 要你求出最⼤的强连通块,如果有多个则输出字典序最⼩的⼀个.#include <cstdio>#include <cstring>#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maxn = 5e4+500;struct Edge {int lst;int to;}edge[maxn<<1];int head[maxn];int qsz = 1;inline void add(int u, int v) {edge[qsz].lst = head[u];edge[qsz].to = v;head[u] = qsz++;}int dfn[maxn]; // 时间戳int dfn_num = 0; // 时间int low[maxn]; // 节点u所能访问到的最⼩时间戳int inSt[maxn]; // 节点u是否在栈中.int st[maxn];int top = 0;// 我们维护的信息.int col[maxn]; // 给节点染⾊, 同⼀个连通块的节点应该是同⼀个颜⾊的.int col_num = 0; // 颜⾊值.int size[maxn]; // 每个颜⾊值所拥有的块数.int id[maxn];void Tarjan(int u) {int v, i;dfn[u] = low[u] = ++dfn_num; //添加时间戳.st[++top] = u; // 进栈inSt[u] = true; // 标⽰在栈for (i=head[u]; i; i=edge[i].lst) {v = edge[i].to;if (!dfn[v]) {Tarjan(v);low[u] = min(low[u], low[v]);} else if (inSt[v]) {low[u] = min(low[u], dfn[v]);}}if (dfn[u] == low[u]) {col_num++;id[col_num] = u;do {inSt[st[top]] = false;col[st[top]] = col_num;size[col_num]++;id[col_num] = min(id[col_num], st[top]);} while (st[top--] != u);}}int main(){memset(id, 0x3f, sizeof(id));int n, i, u, v, m, t;scanf("%d%d", &n, &m);for (i=1; i<=m; ++i) {scanf("%d%d%d", &u, &v, &t);add(u, v);if (t==2) add(v, u);}for (i=1; i<=n; ++i)if (!dfn[i]) Tarjan(i);int mm = 0, tcol = -1;for (i=1; i<=col_num; ++i)if (mm < size[i]) {mm = size[i];tcol = i;} else if (m == size[i]) {if (id[tcol] > id[i])tcol = i;}// printf("%d \n", tcol);printf("%d\n", mm);for (i=1; i<=n; ++i)if (col[i] == tcol) printf("%d ", i);printf("\n");return0;}View Codehttps:///problem/HYSBZ-1051题⽬: 求出所有⽜都欢迎的⽜的个数. 我们可以把所有连通块求出,然后把⼀个连通块看成⼀个点,即缩点. 然后找到出度为零的点(连通块), 如果有且只有⼀个,那么连通块的点数就是答案,否则答案为零.#include <cstdio>#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Edge {int lst;int to;}edge[50500];int head[10100];int qsz = 1;inline void add(int u, int v) {edge[qsz].lst = head[u];edge[qsz].to = v;head[u] = qsz++;}int dfn[10100]; // 时间戳int dfn_num = 0; // 时间int low[10100]; // 节点u所能访问到的最⼩时间戳int inSt[10100]; // 节点u是否在栈中.int st[10100];int top = 0;// 我们维护的信息.int col[10100]; // 给节点染⾊, 同⼀个连通块的节点应该是同⼀个颜⾊的.int col_num = 0; // 颜⾊值.int size[10100]; // 每个颜⾊值所拥有的块数./*第⼀步: 访问当前节点的所有⼦节点: ⼦节点有三种第⼀种: 未访问过的, 我们对它进⾏访问, 同时设置它的时间戳dfn[u]和low[u]为++ndfn_num,以及进栈.第⼆种: 访问过的,并且在栈中,我们直接更新我们当前节点的low[] --> 注意应该⽤low[u] 和 dfn[v]⽐较. 第三种: 访问过的,并且不在栈中的, 我们直接跳过.因为这个时候,所以它已经染⾊了,属于⼀个连通块了. 第⼆步: 如果dfn[u] == low[u] 说明已经找到⼀个连通块了.这时候我们要将栈顶元素弹出,直到当前节点. 记得也要修改inSt, 同时维护我们需要的信息.*/void Tarjan(int u) {int v, i;dfn[u] = low[u] = ++dfn_num; //添加时间戳.st[++top] = u; // 进栈inSt[u] = true; // 标⽰在栈for (i=head[u]; i; i=edge[i].lst) {v = edge[i].to;if (!dfn[v]) {Tarjan(v);low[u] = min(low[u], low[v]);} else if (inSt[v]) {low[u] = min(low[u], dfn[v]);}}if (dfn[u] == low[u]) {col_num++;do {inSt[st[top]] = false;col[st[top]] = col_num;size[col_num]++;} while (st[top--] != u);}}bool ou[10010];int main(){// freopen("E:\\input.txt", "r", stdin);int n, i, j, u, v, m;scanf("%d%d", &n, &m);for (i=1; i<=m; ++i) {scanf("%d%d", &u, &v);add(u, v);}for (i=1; i<=n; ++i)if (!dfn[i])Tarjan(i);// 缩点操作int cnt = 0, res = 0;for (i=1; i<=n; ++i) {if (ou[col[i]]) continue;for (j=head[i]; j; j=edge[j].lst) {v = edge[j].to;if (col[i] != col[v]) {ou[col[i]] = true;break;}}}for (i=1; i<=col_num; ++i) {if (!ou[i]) {res = size[i];cnt++;}if (cnt > 1) {res = 0;break;}}printf("%d\n", res);return0;}View Code。
在离散数学中,图是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图由节点和连边组成,可以用来描述许多实际问题,比如社交网络、交通网络等等。
在图的研究中,连通分量和最小生成树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介绍连通分量。
在一个图中,如果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存在路径,那么这个图被称为是连通的。
如果一个连通图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存在路径,并且如果将其中的任何一个节点移除后,剩下的子图也不再连通,那么这个图的连通部分被称为是连通分量。
连通分量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图分割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图,每个子图都是一个连通图。
连通分量在许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可以看做是一个节点,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边来表示。
如果某个社交圈的人之间相互认识,那么他们就属于同一个连通分量。
通过分析连通分量,可以了解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信息传递等情况。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最小生成树。
最小生成树是指一个连通图的最小权重的生成树,其中每个节点都连接在一起,并且总权重达到最小。
生成树是保留了原图中部分边的子图,该子图包含了原图的所有节点,但是其中的边数比原图少一。
最小生成树则是在所有生成树中权重最小的一种。
最小生成树可以用来优化资源分配、路径规划等问题。
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算法是Prim算法。
Prim算法从一个起始节点开始,逐步扩展生成树的边。
每次选择与已经生成的树相连的边中权重最小的边。
然后,继续选择与生成树相连的边中权重最小的边,直到生成树包含了所有的节点。
另一个常用的算法是Kruskal算法。
Kruskal算法从边的权重最小的边开始,依次将未加入生成树中且不会形成环的边加入生成树中。
然后,继续选择权重次小的边,直到生成树包含了所有的节点。
最小生成树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中,每个路口可以看成是一个节点,而道路可以看成是边。
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可以找到将所有路口连接起来的最短路径,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