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一、荷马史诗的结构特点?1、史诗结构的巧妙和完整,历来为文学史诗家所称颂。
两部史诗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又是如此广泛而全面的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荷马史诗并没有从头到尾的长篇累牍的叙述十年的事情,而是采取高度集中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一小段时间上,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和画面,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2、《伊利昂纪》全篇围绕阿基琉斯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
这一情节本身又写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同时,十年的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一天的事,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
3、《奥德修纪》的主要情节也是由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构成。
具体描写的也只是五天的事,但也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4、主干和插曲相结合的手法,也是史诗结构上的重要特色之一。
插曲在史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占全诗的三分之二。
主干和插曲相结合的方法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
二、堂吉柯德的形象?1、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矛盾的人物。
他的显著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他满脑子都是骑士小说里描写的那套古怪的东西,到处都有魔法,巨人,妖怪。
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所向往的理想和他所奉行的原则并不全是骑士制度的产物,其中也包含着主义的内容。
如他憎恨奴役压迫,特别看重自由,他把锄*救苦,除暴安良看作自己的天职。
他酷爱自由和公正,敢于为主持正义而忘我斗争。
2、他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盲目行为。
他办事不讲实际,单枪匹马地乱砍乱杀,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气馁,而且从来也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因此,堂吉柯德形象的巨大概括力,使他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之一。
三、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保留浪漫主义文学的因素,而且在英国的社会条件和各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特点。
四、名词解释1、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2、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并不注重对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多方面内容,将叙事、抒情、议论、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论辩性和战斗性。
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
3、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湖畔派”三诗人,即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4、耶拿派耶拿派是指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诺瓦利斯、蒂克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其中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的诗集《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宗教神秘色彩。
5、海德尔堡派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尔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掘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由此形成海德尔堡派。
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正义。
6、拜伦式英雄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爱的艺术》。
普卢塔克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希波吕拖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
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代表作:《云》、《蛙》、《阿哈奈人》、《骑士》。
但丁的学术著作《论俗语》,《神曲》《十日谈》是用当时的意大利俗语写成的,作者是薄伽丘。
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疯狂的罗兰》。
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个代表作家。
代表作: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法国民主倾向人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拉伯雷。
代表作:《巨人传》。
法国后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代表是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维加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乔叟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第一人。
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被认为是当时英国诗歌的代表作。
马洛的三部悲剧是:《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主要是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时期,主要是传奇剧。
传奇剧代表作:《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外国文学史名家作品整理第一章古代文学赫西俄德《神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奥维德《变形记》、寓言:《伊索寓言》古希腊文艺理论: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一直被看做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古希腊悲剧: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包括《阿伽门农》、《祭酒人》《报仇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会文学《圣经》史诗与谣曲:早期史诗:盎格鲁-萨克逊人《贝奥武甫》(流传迄今的欧洲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一部史诗)、日耳曼人《希尔德兰布特之歌》、芬兰人《卡勒瓦拉》、中期史诗: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农根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南方骑士抒情诗:普罗旺斯情歌《破晓歌》北方骑士传奇:《压力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韵文故事(或称故事诗)长篇叙事诗:法国《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驴的遗嘱》、《吃桑葚的教士》、《农民医生》;英国《赛丽斯太太》;德国《神父阿米斯》市民抒情诗:维庸《小遗言集》、《大遗言集》;吕特勃夫(法)《吕特勃夫的贫困》、《吕特勃夫的婚姻》市民戏剧:法国《巴特兰律师》但丁:《神曲》、《新生》、《论俗语》、《飨宴》、《帝制论》《神曲》共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法国文学:龙沙: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肯定自然,歌颂爱情,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拉伯雷《巨人传》(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蒙田《随笔集》西班牙文学:无名氏《小癞子》;洛卜•德•维加《羊泉村》英国文学: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埃德蒙•斯宾赛《仙后》克里斯托弗•马洛(大学才子派)《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薄伽丘:《十日谈》、传奇小说《菲洛柯洛》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长诗《爱情的幻影》《菲埃索拉的女神》、《菲娅美塔的哀歌》、《异教诸神谱系》、《但丁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喜剧和幕间短剧》、《迦拉泰》、《巴拿索神山瞻礼记》、《努曼西亚》《佩尔西雷斯和塞西斯蒙达》、《训诫小说集》第四章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勒内•笛卡尔《方法论》、《心灵情感论》、弗朗索瓦•德•马莱布(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劝慰杜佩里埃先生》皮埃尔・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让•拉辛:《安德洛玛克》、《费德尔》、《爱丝苔尔》、《阿塔莉》让•德•拉封丹:《寓言诗》(《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共称“世界三大寓言”)尼古拉•布瓦洛:《诗的艺术》布莱兹•帕斯卡尔:《致外省人书简》、《思想录》拉法耶特夫人(法):《克莱芙王妃》(欧洲第一部较有成就的心理小说)让•德•拉布吕耶尔(法):《品性论》弗朗索瓦•德•费纳龙(法):《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约翰•德莱顿(英):《论戏剧体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亚历山大・蒲柏(英):《夺发记》、《批评短论》、《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德):《批评诗学试论》、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罗蒙诺索夫:《俄文语法》、《论俄文宗教书籍的裨益》、《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意大利):《阿多尼斯》、贡戈拉•伊•阿尔戈特(西班牙):《莱尔马公爵颂》、《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孤独》佩特罗•卡尔耐隆(西班牙):《人生如梦》格里美尔豪森(德):《痴儿西木传》奥诺雷•德•于尔菲(法):《阿丝特蕾》阿格里帕.多比涅(法):《惨景集》马莱布(法):《圣彼得的眼泪》清教徒文学(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这三部长诗表现了诗人对复辟时期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清教徒思想的赞颂。
外国文学史复习一、骑士文学(53):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经典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题材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二、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具体表现在:1,现实主义创作原则2,人物个性化3,社会背景描写有深度、广度4,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5,生动和有力的形象化语言。
三、流浪汉小说(74):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他的基本特征是:1,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2,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贫民生活,3,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四、湖畔派(168):湖畔派是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派别。
主要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都居于湖畔,且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艺术主张集中体现在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中,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五、感伤主义文学(125):欧洲在18世纪中后期还流行着颇有影响的感伤主义文学,这是启蒙文学的支流或是其继续和发展。
他最先产生于英国,是当时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情绪的反映。
其特点是:1,走出城市、回归自然2,怀疑理性、崇尚感情3,面向下层、同情大众。
六、《神曲》的艺术特色(63):1.但丁在《神曲》中,把古典文学和《圣经》文学融为一炉,在创作实践中打破了文学中“神圣”与“世俗”之分。
1、现实主义的概念、代表作家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实在20世纪继续发展,是主潮现代主义文学之外的另一大潮流,囊括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
现实主义继承19世纪的人道主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融会、吸收了20世纪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艺术手法,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主要代表: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生的枷锁》、戈尔丁《蝇王》、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菲茨格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高尔基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概念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3、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体手法《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被看成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小说塑造了巴威尔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形象。
巴威尔把法庭当做是宣传革命真理的讲坛,向全世界宣告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纲领和社会主义真理。
它的出现,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的题材: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主题,充满了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的光辉。
新的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形象。
新的创作方法:第一次运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高尔基的小说,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浩瀚的气势和恢弘的画面描绘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巨幅画卷。
4.冰山原则文体风格:简约、含蓄、清新;常用手法: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作品结构: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
1932年发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专著《午后之死》,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主题?各自的艺术特点何在?答: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的悲剧指矛盾冲突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表达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并力图认识、掌握、驽驭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即黑格尔所认为悲剧的实质是伦理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
冲突的悲剧性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复仇女神》)等。
最能体现埃斯库罗斯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命运主题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有感于人间茹毛饮血的野蛮和落后,盗取宙斯的火种送给人类,由此激怒了众神之主宙斯。
宙斯命令威力神和火神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暴露在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之中,并放出神鹰日夜啄食他的肉体,以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对人类滥施同情。
火神赫准斯托斯很同情普罗米修斯,但他无力反抗宙斯的命令,在威力神和暴力神的监督和催促下,将普罗米修斯牢牢地钉在了悬崖上。
普罗米修斯为了平凡的人类的福祉而牺牲自己,始终不屈不饶,作品通过对宙斯专制而凶残的描写,反衬出普罗米修斯的桀骜不驯和人类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和理想社会的渴望。
埃斯库罗斯作品皆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神话人物具有人神复杂的感情、特性,除此之外,埃斯库罗斯的语言风格简短有力,从不冗杂和拖泥带水,如《阿伽门农》。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有《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的命运主题和艺术特点。
《安提戈涅》体现出的悲剧性正如黑格尔所说,是对立的双方各有它辩护的理由,分别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最后在否定对方的过程中发生冲突,结果就是悲剧。
1、于连的形象及其悲剧原因:(1)于连:平民反抗英雄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
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
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
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
”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
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
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
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
”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
性格系统结构:自尊-自卑,虚伪-正直,雄心-野心,反抗-妥协;善心不泯,刚强坚毅,向往民主。
反抗性是突出特征,个人奋斗是根本特征。
结论: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
另有“野心家说”、“伪君子说”、“革命者-民主战士说”。
(2) 于连性格发展的三个典型环境A, 维利叶尔德·瑞那市长家:反抗青年。
于连以高傲对抗贵族的轻蔑,借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具有平民反抗意识。
B,贝尚松神学院:野心家。
于连以高傲的沉默对付周围的敌人,小心谨慎地施展伪善的本领,与教会妥协乃至同流合污。
C,巴黎木尔侯爵府:复辟实力的走卒。
于连以虚伪抗击虚伪,以轻蔑对付轻蔑,借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D,监狱中:彻底的反抗者。
于连从沉迷中苏醒,决心以死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
(3) ①法庭答辩于连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作反抗的举动罢了。
……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
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
”②陪审官先生:对于轻蔑的恐惧,使我说话。
这种轻蔑,我本来以为死的时候,是可以不在乎它的。
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领域,里面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多样性。
1. 古典文学的辉煌1.1 古希腊的戏剧古希腊的戏剧是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你知道的,像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这样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上演。
希腊戏剧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探讨了人性、命运和道德等深刻问题。
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王子为了逃避预言,却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剧中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
1.2 古罗马的文学影响罗马文学则继承了希腊的精华,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就是一个经典。
它不仅是史诗,更是罗马民族的象征。
书中埃涅阿斯的旅程,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
罗马的散文和诗歌,像西塞罗和贺拉斯的作品,也展现了对哲学和政治的思考。
2. 中世纪的沉默与复兴2.1 哥特文学的神秘进入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宗教色彩。
比如,《神曲》的作者但丁,通过他的诗歌,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路。
书中描述的地狱、炼狱和天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读起来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以及对救赎的渴望。
2.2 文艺复兴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再次焕发出活力。
莎士比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无论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与挣扎,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情爱情,都让人无法忘怀。
莎士比亚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人类最深处的感受。
3. 现代文学的探索3.1 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进入19世纪,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了文学的舞台。
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巴尔扎克通过《人间喜剧》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物众多,栩栩如生。
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中世纪文学
第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7世纪文学
歌德
诗散
法国《罗兰之歌》(最有代表性作品)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寓言:《伊索寓言》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罗斯《伊戈《玫瑰传奇》
组成《地狱》《炼狱》《天堂》特点:鲜明政治性、肯定新思想、艺术成就高、意大
局限:中世纪思想偏见观念
《飨宴》《论俗语》《帝制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浮士德博士传》
星社)《十四行.致海伦》(龙沙)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运动)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寓言
施莱格尔兄弟。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导论一、欧洲文学由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经由了发生、发展阶段、氏族阶段、奴隶阶段和封建阶段古代文学:12BC~5C 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体现的是世俗人本意识,主要体裁是神话和史诗中世纪(封建社会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期:一是历史意义是从5C~17C(1640年),二是文学意义是从5C~15C(以神为中心、基督教),包括宗教文学、市民文学和骑士文学,具有神本意识文艺复兴:15C~17C 是“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古典主义:17C的古典主义文学具有王权崇拜和君主专制的特点,主要背景是在文艺复兴中个人私欲膨胀、泛滥,社会急需秩序和规则启蒙文学:18C 这时期的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政治性、革命性强,产生了特殊文学样式哲理小诗。
这时期的卢梭对情感自由的呼唤为19C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二、19C 繁荣和成熟期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40年代主要抒扬情感、自由、理想,既有主观性和抒情性。
主要背景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人想回归自然,空想主义的发展,主要代表人是英国兴起的湖畔诗人第一代:华兹华斯、雨果、惠特曼、霍桑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写实性、客观性、批判性,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小仲马、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
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自然主义:左拉“艺术”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三、20C 作家不仅揭示社会问题,而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实主义(对19C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突破)现代主义:反传统性《尤利西斯》——西方“天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二战为界,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问答题1、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的精神特质有何不同?A、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古希腊文学就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首先,咱们得提到古希腊的悲剧,那可真是文学的摇篮。
想象一下,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这些名字。
哇,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命运的无情,像是在提醒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无尽的斗争。
比如,《俄狄浦斯王》,每次读都让我心头一紧,故事中的悲剧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俄狄浦斯的宿命,唉,谁能逃脱呢?接着,咱们跳到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那个家伙,真是个天才。
他的《哈姆雷特》让人反思生与死的意义。
那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真是直击人心,谁没有过这样的思考呢?莎士比亚用生动的语言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把人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每次读他的剧本,都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既熟悉又新鲜。
再往后看,19世纪的浪漫主义,简直是文学的狂潮。
拜伦、雪莱、果戈里,他们用激情燃烧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挣扎。
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那种对自由的渴望,仿佛让人听见海浪的呼唤。
读着他的诗,简直能感受到那种狂野与自由。
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的兴起,真是个大变革。
卡夫卡的《变形记》让人毛骨悚然,仿佛在探讨人类存在的荒谬。
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变化,仿佛在告诉我们,现实有多么扭曲。
又如,海明威的简洁风格,像是锋利的刀刃,直击内心。
他的《老人与海》,在讲述与自然斗争的同时,深刻体现了人类的不屈精神。
还有后现代主义,哦,那是一场大混战。
博尔赫斯、加缪、福克纳,他们用各种技巧挑战着我们的思维。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让人觉得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
他的《巴abel图书馆》,像是在说,所有的故事都在不断重演,让人思索无穷。
加缪的《局外人》更是挑战道德与存在,主人公梅尔索的冷漠让人心寒。
总结一下,外国文学史就像一条多彩的河流,每一个作品都是一朵浪花。
每位作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人类的情感与困境。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的共鸣。
它们教会我们思考、反省,甚至是重新认识自己。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在不同的时空中,感受到人类共同的经历与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1.《雪国》描写了社会下层人物驹子的悲惨遭遇。
小说选取的主要角度是()。
A.日常生活和对待命运态度方面B.政治生活和对待命运态度方面C.日常生活和渴望爱情方面D.政治生活和渴望爱情方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9。
2.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是()A.《花的圆舞曲》B.《名人》C.《古都》D.《雪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7。
3.索因卡是()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和小说家。
A.日本B.印度C.尼日利亚D.喀麦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3。
4.被誉为非洲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黑人性”文艺的主要倡导者是()。
A.桑戈尔B.乌斯曼C.奥约诺D.戈迪默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2。
5.被誉为埃及小说界“金字塔”的著名作家是()A.尤素福·伊德里斯B.萨拉哈·阿卜·沙布尔C.阿卜杜·拉赫曼·谢尔卡维D.纳吉布·马哈福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1。
6.“区域文学”名称源于()的长篇小说《肮脏的区域》。
A.陶菲格·哈基姆B.雷努C.纪伯伦D.阿·索·法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1。
7.被认为是“战后派”先声的作品是()。
A.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B.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C.永井荷风的《舞女》D.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80。
8.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代表作品是散文诗集()。
A.《进军》B.《故乡》C.《日子》D.《先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76。
9.长篇小说()的发表标志着普列姆昌德创作的成熟。
A.《仁爱道院》B.《服务院》C.《战场》D.《如意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70。
10.“旅美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是()A.纪伯伦B.钱达尔C.伊巴克尔D.安纳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68。
外国文学史整理(I)——赵雅琦13.5.12亚非篇第一编上古亚非文学综述第一章古埃及文学1. 埃及最古老的文学是神话。
在埃及古王国时期,传记文学已经开始出现,现在看到的早期的传记文学作品有第四王朝产生的《梅腾传》和第六王朝产生的《大臣乌尼传》。
2. 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和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有世俗诗、宗教诗、赞美诗、宗教哲理诗。
在古埃及诗歌中,产生得较早的是劳动歌谣。
3.埃及最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亡灵书》,它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歌总集,汇集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歌谣、咒语等。
4.至于古埃及的宗教哲理诗,最著名的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对话》,它被认为是古代埃及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第二章古巴比伦文学1.古巴比伦文学是继承苏米尔时代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通称为苏美尔——巴比伦文学。
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宝库之一。
它包括了神话传说、史诗、哲理抒情诗和戏剧等等。
2.关于洪水的神话,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系统中流传极为广泛。
这则神话说:众神会议决定用洪水来毁灭人类和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祭司塞苏陀罗因为虔诚封神,神则梦示他造大船一只,得以脱险后升而为神。
这则神话在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是一则十分精彩的插曲。
希伯来民族古代文献汇编《旧约》中的“诺亚方舟”和阿拉伯人的《古兰经》中的“努哈的故事”,都源于此。
3.古巴比伦文学中的《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
史诗的主要故事发生在乌鲁克城,这是苏米尔时代最早的一个著名城邦。
史诗的主要人物是两位英雄——乌鲁克城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启都。
史诗的主题主要是反映远古时期人和自然的矛盾,表现了人类对生命与死亡奥秘的探求和企图战胜死亡的愿望。
第三章古希伯来文学1.流传至今的希伯来《圣经》、《次经》、《伪经》和40多年前发现的《死海古卷》,组成一大文学宝库,与中国、印度、希腊共同组成了世界古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四大文库。
第一章但丁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神曲》用意大利俗语写成,这对于意大利文学语言以及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过重大的作用,并使得但丁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切意大利作家,成为第一位意大利民族的诗人。
早期:《新生》,抒情诗集,纪念贝阿特丽采流放初期:《飨宴》、《论俗语》流放后期:《帝制论》代表作品:《神曲》《神曲》分为三部:《地狱》、《天堂》、《炼狱》主题思想:作品的主要内容取材自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强烈的现实性,极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情况,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神曲》艺术特色:(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
(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理想境界。
作品的结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运用意大利语写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统的拉丁文写法。
但丁思想在《神曲》中的两重性: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所具有的神学世界观和作为新时代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既受中世纪神学观念的影响,又表现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从14世纪至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用人性反对神权。
(2)用个性反对禁欲主义。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
一般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
外国文学史整理一、副标题1.《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外省风俗2.《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为:一个家族的没落3.《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4.《红与黑》的副标题为:一八三0年纪事5.《名利场》副标题是一个没有主角的小说二、作者作品1.司汤达法国《红与黑》《巴马修道院》2.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3.福楼拜法国《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尔和佩库歇》4.莫泊桑法国《羊脂球》《项链》5.普希金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6.果戈理俄国《死魂灵》《钦差大臣》7.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8.劳伦斯英国《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9.托马斯·曼德国《布登勃洛克一家》10.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飘》11.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 武器》《丧钟为谁而鸣》12.卡夫卡奥地利《变形记》13.尤金·奥尼尔美国《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悲悼》14.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百年孤独》15.菲茨杰拉德美国《了不起的盖茨比》三、人物出处1.“星期五”出自《鲁滨逊漂流记》2.“卡西莫多”出自《巴黎圣母院》3.露西、卡尔登出自《双城记》4.英格拉姆小姐出自《简爱》四、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14~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包括复兴古典文化和宗教改革两种形式。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旨在摧毁旧道德,建立新道德体系。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又译司汤达)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
《红与黑》第一个层面表现为爱情小说,它更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
外国文学考点整理第一章上古文学1、上古文学的特点10页手写11页第二段2、印度两大史诗影响和内容分析《摩诃婆罗多》30页作者毗耶娑俱卢族和般度族俱卢之野哥哥:持国孩子:难敌俱卢弟弟:般度孩子:坚战般度黑公主《罗摩衍那》33页作者:跋弥,或称伐尔弥吉,蚁桎十车王儿子:罗摩妻子:悉多小王妃:吉迦伊儿子:婆罗多3、希腊荷马史诗塑造人物艺术手法时代特征史诗主旨《伊利亚特》40页阿喀琉斯阿卡门农帕特洛克罗斯赫克托耳《奥德赛》41页奥德修斯特勒马科斯4、希腊戏剧——悲剧、喜剧艺术特性发展结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发展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5、古罗马文学第二章中古文学1、中古亚洲文学的特点73页2、中古欧洲文学的特点:94页教会文学世俗文学:神话传说史诗谣曲骑士文学英雄史诗世俗戏剧3、《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阿拉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109页4、紫式部日本《源氏物语》艺术成就121页5、但丁意大利人(彼特拉克,薄伽丘)《新生》《神曲》(《喜剧》)《神曲》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124页主题思想二重性历史价值129页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人文主义的特征133页艺术品格135页笔记(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艺术特征、思想出发点)1、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艺术结构、人性层次、内容思想影响1512、拉伯雷法国《巨人传》思想内容157 高康大庞大固埃巴汝奇巨人特点及象征性、描写3、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训诫小说集》《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瘦马:驽锌难得意中人:杜尔西内亚邻居:桑丘潘沙参孙人物形象语言,人物形象的意义4、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和喜剧——悲剧——传奇剧《仲夏夜之梦》忒修斯阿玛宗狄米特律斯海丽娜拉山德赫米娅仙王仙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夏洛克《第十二夜》薇奥拉费斯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不流血的悲剧”《暴风雨》“诗的遗嘱”《奥赛罗》苔丝狄蒙娜奥赛罗伊阿古凯西奥罗德利哥《李尔王》李尔王高纳里尔(奥本尼公爵)里根考狄利亚;葛罗斯特埃德蒙埃德伽《麦克白》麦克白邓肯麦克白夫人悲剧的主题《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克劳狄斯(叔叔)波洛涅斯(大臣)奥菲利娅雷欧提斯哈姆莱特形象和人物发展艺术成就人物的性格特点第四章17世纪文学1、总体的艺术特征192页2、弥尔顿英国《失乐园》《复乐园》及其意义《力士参孙》3、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三一律4、莫里哀法国《伪君子》(又称《达尔杜弗或者骗子》)达尔杜弗奥尔贡艾耳密尔大密斯达尔杜弗的形象莫里哀的戏剧艺术《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可卡班的诡计》第五章18世纪文学(启蒙文学)1、启蒙文学的特点219页和221页笔记2、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流浪汉小说)菲尔丁《汤姆琼斯》奥尔斯华绥白利姬汤姆琼斯布力非苏菲娅菲尔丁小说特点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感伤文学感伤主义特点影响哥特小说特点审美意义3、法国文学卢梭《新爱洛依丝》爱洛依丝阿贝拉尔朱丽圣普乐(笔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4、德国文学5、俄国和意大利文学6、歌德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及意义《浮士德》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意义艺术特色263页加笔记浮士德靡非斯特玛甘泪欧福良狂飙突进运动第六章第七章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271页2、英国文学湖畔派撒旦派276页3、法国文学夏多布里昂《基督教真谛》《勒内》世纪病278页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4、海涅德国《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的文艺思想和主张286页5、拜伦英国《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意义和人物形象297页《唐璜》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299页艺术特色拜伦式英雄精神特征和意义“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东方叙事诗特点294页6、雨果法国《九三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多爱丝梅拉达克洛德菲比斯人物形象和特点7、普希金俄罗斯《茨冈》亚历克《驿站长》小人物《上尉的女儿》普加乔夫格利涅夫玛利亚伊凡库兹米奇《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连斯基达吉雅娜奥丽嘉以及艺术特色多余人。
外国文学史名家作品整理第一章古代文学赫西俄德《神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奥维德《变形记》、寓言:《伊索寓言》古希腊文艺理论: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一直被看做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古希腊悲剧: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包括《阿伽门农》、《祭酒人》《报仇神》)、《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会文学《圣经》史诗与谣曲:早期史诗:盎格鲁-萨克逊人《贝奥武甫》(流传迄今的欧洲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一部史诗)、日耳曼人《希尔德兰布特之歌》、芬兰人《卡勒瓦拉》、中期史诗: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农根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南方骑士抒情诗:普罗旺斯情歌《破晓歌》北方骑士传奇:《压力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韵文故事(或称故事诗)长篇叙事诗:法国《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驴的遗嘱》、《吃桑葚的教士》、《农民医生》;英国《赛丽斯太太》;德国《神父阿米斯》市民抒情诗:维庸《小遗言集》、《大遗言集》;吕特勃夫(法)《吕特勃夫的贫困》、《吕特勃夫的婚姻》市民戏剧:法国《巴特兰律师》但丁:《神曲》、《新生》、《论俗语》、《飨宴》、《帝制论》《神曲》共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法国文学:龙沙: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肯定自然,歌颂爱情,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拉伯雷《巨人传》(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蒙田《随笔集》西班牙文学:无名氏《小癞子》;洛卜·德·维加《羊泉村》英国文学: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埃德蒙·斯宾赛《仙后》克里斯托弗·马洛(大学才子派)《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薄伽丘:《十日谈》、传奇小说《菲洛柯洛》、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长诗《爱情的幻影》《菲埃索拉的女神》、《菲娅美塔的哀歌》、《异教诸神谱系》、《但丁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喜剧和幕间短剧》、《迦拉泰》、《巴拿索神山瞻礼记》、《努曼西亚》《佩尔西雷斯和塞西斯蒙达》、《训诫小说集》第四章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勒内·笛卡尔《方法论》、《心灵情感论》、弗朗索瓦·德·马莱布(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劝慰杜佩里埃先生》皮埃尔·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让·拉辛:《安德洛玛克》、《费德尔》、《爱丝苔尔》、《阿塔莉》让·德·拉封丹:《寓言诗》(《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共称“世界三大寓言”)尼古拉·布瓦洛:《诗的艺术》布莱兹·帕斯卡尔:《致外省人书简》、《思想录》拉法耶特夫人(法):《克莱芙王妃》(欧洲第一部较有成就的心理小说)让·德·拉布吕耶尔(法):《品性论》弗朗索瓦·德·费纳龙(法):《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约翰·德莱顿(英):《论戏剧体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亚历山大·蒲柏(英):《夺发记》、《批评短论》、《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德):《批评诗学试论》、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罗蒙诺索夫:《俄文语法》、《论俄文宗教书籍的裨益》、《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意大利):《阿多尼斯》、贡戈拉·伊·阿尔戈特(西班牙):《莱尔马公爵颂》、《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孤独》佩特罗·卡尔耐隆(西班牙):《人生如梦》格里美尔豪森(德):《痴儿西木传》奥诺雷·德·于尔菲(法):《阿丝特蕾》阿格里帕·多比涅(法):《惨景集》马莱布(法):《圣彼得的眼泪》清教徒文学(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这三部长诗表现了诗人对复辟时期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清教徒思想的赞颂。
1、现实主义的概念、代表作家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实在20世纪继续发展,是主潮现代主义文学之外的另一大潮流,囊括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
现实主义继承19世纪的人道主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融会、吸收了20世纪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艺术手法,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主要代表: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生的枷锁》、戈尔丁《蝇王》、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菲茨格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高尔基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概念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3、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体手法《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被看成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小说塑造了巴威尔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形象。
巴威尔把法庭当做是宣传革命真理的讲坛,向全世界宣告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纲领和社会主义真理。
它的出现,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的题材: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主题,充满了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的光辉。
新的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形象。
新的创作方法:第一次运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高尔基的小说,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浩瀚的气势和恢弘的画面描绘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巨幅画卷。
4.冰山原则文体风格:简约、含蓄、清新;常用手法: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作品结构: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
1932年发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专著《午后之死》,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它被引用到各种小说理论中,对现代叙事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5、硬汉原则(结合文本)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手、猎人、渔夫、士兵,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
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所畏惧地面对痛苦和死亡,在严酷的悲剧命运中不失勇气和尊严,表现出优雅的风度。
早期:多是斗牛士或拳击手,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尔为代表。
中期: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为代表,他已经是一个为正义、民主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信念。
晚期: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集中体现一种压倒命运的永恒的、超时空的力量存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1、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含义、特点、代表流派、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文艺思潮,它同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
现代主义文学即“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特点:①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②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③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④提倡“以丑为美”,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⑤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主要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未来主义(马里奈蒂)、超现实主义(安德烈·布勒东)、意识流小说(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存在主义(萨特、波伏瓦《女客人》、加缪《局外人》)2、卡夫卡作品特点卡夫卡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主旨是描述人类的生存境况,揭示世界荒诞性。
①无结果无意义的人生探求。
《审判》②生存的孤独焦虑和恐惧感。
《乡村医生》《变形记》③人的异化。
《饥饿艺术家》(④外在权威对人的绝对统治。
《城堡》非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①荒诞②梦幻③神话模式构成的象征。
3、卡夫卡式的艺术特点由于卡夫卡的小说既具有耐人咀嚼的美学意蕴,又有唤起读者普遍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的艺术魅力,以致“卡夫卡式”不仅成为特定的美学概念,也广泛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美学上的意义指具有鲜明卡夫卡创作个性与风格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即以最日常普通和超然冷静的语言叙说悖理荒诞的事件,把毫无心理准备的读者推入一个全新而又似曾相识的世界中。
一般意义指人受到无法理解无法挣脱之力量的控制摆布,处在一种荒诞神秘的境况中,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困惑和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找不到出路。
4、意识流小说的概念、特点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
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
特点:①展示各种意识流动过程,注意显示潜意识心理;②自由联想具有散漫性、随意性和无序性;③内心独白侧重真实呈现人物的意识流动状态;④多层次的意识结构。
5、乔伊斯创作风格的变化:《都柏林人》在创作方法上属于现实主义,有完整的情节和精到的细节描写,语言朴实清新。
乔伊斯有意识的要使这些作品成为爱尔兰的镜子,以期唤醒民族的清醒意识。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作品。
首先是让叙述者退出作品,依靠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直接表现各种冲突,而且运用不同的句法,或单调,或深奥,用以展现人物成长阶段的不同思维特点。
其次,大量运用象征手法。
主题:表现一个青年艺术家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经历的内心冲突,以及对宗教压抑,对平庸闭塞的现实环境的超越。
《尤利西斯》极富实验性,开创了现代小说新表现方法的先导。
首先,《尤利西斯》实践了作者的“非人格化叙述”的理论。
其次,《尤利西斯》的创作转向表现主观真实,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活动的表现,转向对所谓永恒之内在真实的揭示。
再次,为了表达纷乱飘忽的心理内容,乔伊斯在小说语言形式上也作了创新。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1、后现代主义的流派及基本特色、作家作品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初兴于法国,之后风靡欧美剧坛的后现代戏剧流派,又称为“反戏剧派”。
其理论基础是“存在即荒诞”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思想上:以表现主义的荒诞为基本主题。
传达出不可理喻的环境给人的威胁压迫,人生的空虚尴尬、孤独隔绝,幻灭失落乃至死亡,既荒诞又可悲。
艺术上:没有戏剧冲突、情节发展、没有逻辑性和客观真实性;人物多是抽象的、破碎的、“反英雄”的形象;台词失去意义和逻辑,内容空洞——使荒诞本身戏剧化、戏剧形式荒诞化。
主要代表:贝克特《等待戈多》、尤金·尤奈斯库《犀牛》《提皮箱的人》《屠杀游戏》、阿瑟·阿达莫夫《拙劣的模仿》《侵犯》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代表:阿斯图里亚(诺贝尔)《总统先生》《玉米人》;卡彭铁尔《埃古·扬巴·奥》《消失的脚步》《光明世纪》《元首的方法》《人间王国》;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巴尔加斯·略萨《世界末日之战》新小说派:主要代表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马尔特洛》《金果》、克罗德·西蒙(诺贝尔文学奖)《历史》《弗兰德公路》、米歇尔·布托尔《路过米兰》《变》。
黑色幽默: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黑色幽默代表作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意大利新先锋派:伊泰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世界》《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2、《百年孤独》的艺术特征:①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
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奇异多变的情节发展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人间与鬼蜮的界限。
②象征、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
如俏姑娘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大风暴象征不可战胜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第十二章上古东方文学1、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古埃及文学:神话传说《万物之创造者》、诗歌民谣《亡灵书》、散文故事《能言善辩的农夫》古巴比伦:《吉尔迦美什》《埃努玛·埃立什》《伊什塔尔下降冥府》2、《旧约》中代表性的故事、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创世神话、大洪水神话;故事:①历史故事:《出埃及记》;②英雄故事《大卫的故事》《力士参孙》;③生活故事:《路得记》、所罗门断案(《列王记》)3、《旧约》的基本分类:经书或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圣著(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第十三章中古东方文学1、日本平安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清少纳言《枕草子》、紫式部《源氏物语》2、《一千零一夜》的大致内容:《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①故事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残暴与罪恶,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不满与反抗。
《死神的故事》②赞美了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邪恶势力的斗争,洋溢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③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
《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④许多故事还反映了阿拉伯城市平民的思想意识。
《辛伯达航海的故事》3、《一千零一夜》艺术特色,结合具体作品。
①现实与幻想的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织是这一作品的最大特色。
以绚丽多彩的笔触勾画了一幅幅中古阿拉伯生活的风俗画,它又创造了一个可以实现一切奇迹的神话世界。
②以框架结构的方式把众多情节离奇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用简单灵活的故事套故事的方式将它们组织起来,并把它们同一套在开篇第一个故事里。
以夜为单位,环环相扣。
③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强烈对照是其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
有形象和性格的对照,如神仙容貌姣好,善良可亲;魔鬼外贸凶恶,心地邪恶。
④《一千零一夜》采用散韵相间的文体,民谣、诗歌在叙述中占一定比例,语言活泼多变,使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很强的抒情色彩。
提炼过的民间口语,丰富、生动、流畅,叙述中有大量的形象比喻,诙谐幽默。
第十四章近现代东方文学1、阿拉伯文学中旅美派的基本概念:又称“叙美派文学”,指旅居美洲的黎巴嫩和叙利亚作家所组成的现代阿拉伯文学流派。
旅美派作家歌唱自由,描写阿拉伯人在新大陆的追求和奋斗,表现对个性解放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感情。
在文学形式方面,纪伯伦等作家冲破阿拉伯古典诗歌韵律的束缚,写作散文诗。
作品想象丰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充满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对促进阿拉伯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以及本土文学的繁荣和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代表:纪伯伦《先知》;努埃曼《往事》;雷哈尼《雷哈尼亚特》2、日本文学中明治、大正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明治文学:坪内逍遥《小说神髓》、二叶亭四迷《浮云》、尾崎红叶《金色夜叉》、岛崎藤村《破戒》、夏目漱石《我的猫》《哥儿》《旅宿》《道草》《明暗》大正文学:芥川龙之介《罗生门》《鼻子》《地狱图》;谷崎润一郎《春情抄》《细雪》3、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芥川龙之介,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