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219.37 KB
- 文档页数:2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不完全阻塞时表现为呼吸浅快,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指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严重时呈进行性下降,心率增快。
完全阻塞患者自主呼吸时胸廓或腹壁有起伏,但听诊两肺未闻及呼吸音,出现呼吸困难、大汗、口唇发绀。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观察导管处有无气流通过,判断是否为气管导管阻塞,如为不完全阻塞可反复湿化吸痰;如为完全阻塞,应放气囊吸痰,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用简易呼吸器行辅助呼吸。
3小结在护理中对人工气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加强对气道温、湿化和气囊管理,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病情观察,可以确保患者人工气道的通畅,提高人工气道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也是保证护理质量,术后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1丁先琼.两种气囊管理致导管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24.2王玲,胡霜,杨玉娟,等.气管切开术后两种不同换药方法的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23.3蔡桂兰,赵素梅,吴玉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现状[J ].护理研究,2009,23(8):659 660.(本文编辑:刘仁立王媛媛)工作单位:750001银川宁夏医科大学总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收稿日期:2012-05-11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武雪婕李艳摘要总结了5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主要包括对老年患者术前全面评估和改善肺功能、严格戒烟、纠正低氧血症、加强肺功能锻炼、抗感染及血栓、纠正营养不良,术后对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栓塞、低氧血症、胸腔积气、积液等护理。
认为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术前采取预防措施,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能改善老年患者肺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确保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00(2013)03-0124-02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下降,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加,围手术期给予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的预防,针对个体实施相应护理,是老年患者平稳、安全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1],现将本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73 期2019 Vol.6 No.73194・综述・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进展张晓然(铜山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徐州 221006)【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胸中上段食管癌,临床多采取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于胸下段食管癌,临床多应用左(右)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
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切开了膈肌、肋间肌,严重影响了肺的同期泵作用,同时受到机械通气、麻醉药物的影响,致使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明显下降。
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措施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施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各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术后肺部并发症(PPC)【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3.194.02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四位。
对于非晚期食管癌患者而言,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案[1]。
一般实施胸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其肺活量可减少50%,且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是导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可以加强对患者的保护,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为患者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的护理和呼吸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2]。
现将各种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综述如下。
1 呼吸功能锻炼的原因及目的1.1 原因(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应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对患者创伤大的特点,且手术的实施容易破坏胸壁动力平衡,损伤了肺通气泵功能,导致食管、胃部吻合上移,并对肺脏造成挤压,进而出现肺脏扩张受到限制症状。
食管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有效预防和降低肺部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了两组食管癌手术病例,50例实施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为治疗组,在未实施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的病例中随机选择5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常见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食管癌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施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治疗组( 14%)明显低于对照组(36% )。
结论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是减少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使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食道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肺部并发症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方法[1]。
食管癌切除术后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为肺炎、肺不张、肺脓肿、及呼吸功能衰竭[2]。
因此,呼吸道管理是食道癌围手术期的重要护理内容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食道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7月50例食道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道管理病例作为治疗组,年龄54-74岁,平均64岁,随机选择2011年同期50例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8-72岁,平均60岁。
排除病例:术前存在肺感染、合并糖尿病。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2 呼吸道管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一周戒烟,进行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训练,术后协助咳嗽咳痰;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呼吸道管理。
2.1 心理干预焦虑是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讲解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病例,动员家属和亲友参与,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2.2 术前呼吸道的准备2.2.1 健康教育术前常规戒烟1-2周,因吸烟会使术后痰多、黏稠,难以咳出,增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机会[3]。
老年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日趋改善,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更高的追求。
近年来,老年人患食管癌要求手术治疗来达到康复目的也越来越多。
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差、免疫力低,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呼吸道护理,是预防肺癌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科自2004~2007年间共收治了60岁以上的老年食管癌45例,经过医生精湛手术,结合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60~65岁34例,66~80岁11例,全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插管施行食管癌根治术。
术前有慢性肺部疾病30例,术前有长期吸烟史18例,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不全10例,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2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指导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增加自我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对吸烟者劝其严格戒烟,因吸烟会导致术后痰多黏稠,难以咳出,增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2.1.2 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指导患者吹气球、爬楼梯等来增加肺活量,锻炼肺功能。
2.1.3 咳嗽训练指导正确的咳嗽体位与咳嗽方法:①坐位咳嗽时,指坐在椅子或床边,双脚着地,身体向前弯,头稍向下,咳嗽时,用手按腹部咳嗽;有效咳嗽的方法。
即深呼吸2次,第3次吸入后屏气2~3 s,后深咳3次;②侧卧位咳嗽时,取屈膝侧卧位,可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有效咳出痰液。
2.1.4 有呼吸道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后方可择期手术。
2.1.5 心理护理注意高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范围广泛(言行神态等),应将其贯穿于整个护理中。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
方法对7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戒烟、咳嗽训练、呼吸肌训练;术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有效镇痛及咳嗽、排痰等一系列护理措施。
结果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
讨论做好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的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1 临床资料我院胸外科于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食管癌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
年龄48~72岁。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肺不张、呼吸衰竭发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戒烟对有吸烟史者,劝其严格戒烟,讲解吸烟对术后疾病恢复的不利影响。
因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和滞留,使支气管长皮纤毛活动减弱或丧失动力,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咳出,直接影响通气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212 注意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术前3 d刷牙后用生理盐水100 ml+庆大霉素8万U 漱口;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同时口服沐舒坦片,每次30 mg,3次/d。
213 咳嗽训练[1]教会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方法:取半卧位或坐位,肩部放松,上身前倾,缓慢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咳嗽,气体快速冲出,促进分泌物向上运动或咳出。
3次/d,每次试咳嗽20次左右。
214 呼吸肌训练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做缓慢尽力的深吸气,在吸气末停滞1~2 s后缓慢呼气,2~3次/d,15 min/次;或练习吹气球,患者深呼吸后尽量把气球吹大,4~6次/d。
对每位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声门紧闭时横隔抬高,肋间肌收缩,增加胸内压然后咳嗽,声门打开,气体或痰液快速冲出。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呼吸道护理[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呼吸道管理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根治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行开胸术后创伤较大,肺部并发症比较常见,如肺部感染,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加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现总结67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呼吸指导及护理,以便提高食管癌手术的成功率。
1临床资料200年月~200年月,共行食管癌手术例。
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
有吸烟史例,伴有高血压病例,术前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例。
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例,因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例。
2术前护理2 1心理护理护士要以真诚、和蔼的态度与患者和家属交流,讲明手术的意义和目的,解释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以及采取应对的措施。
请病友现身说教[1],动员家属和亲友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2呼吸道准备(术前1周开始)(1)对吸烟者应劝其戒烟。
因吸烟可使患者术后痰多黏稠,排出困难,增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2)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法。
胸式呼吸[2]:嘱患者坐位,由鼻慢慢吸气,使胸廓扩张,然后慢慢呼出;腹式呼吸:嘱患者半卧位或平卧位,双腿略屈膝,使腹肌放松,一手放在胸骨柄以控制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脐部,行深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缩唇慢呼气,腹部凹陷,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天2~3次,每次10~15min左右。
(3)练习吹气球。
取容积500 ml的气球,每天早晚各吹5次,或让患者吹悬挂的小纸球[3]。
(4)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
嘱患者深吸气后,用胸腹部的力量咳嗽,咳嗽的声音以胸部震动而发出,每天练习3次,每次20次左右。
坐位咳嗽时,身体稍向前弯腰、盘腿。
2 3控制医院内感染(1)减少陪护、探视人员数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润。
陪护、探视人员如患有呼吸道疾病者,应耐心讲明道理,取得配合,劝其隔离。
(2)晨间护理,必须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湿式扫床法;术后病人一般安排在单人房间,更换清洁床单、被罩;每日用消毒液喷洒地面或用紫外线灯照射30 min。
老年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目的探讨降低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生的发生率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0例老年患者采取术前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有效镇痛及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结果减少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
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标签:围手术期;老年;呼吸道护理食管贲门癌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往往有长期吸烟史,常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肺功能低下,又因不同程度吞咽困难而营养不良,导致咳嗽咳痰无力、呼吸困难引起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加之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使肺通气功能严重受损,且由于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极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临床对此类患者护理不当,极易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围手术期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4年2月~6月,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30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有效地预防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行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岁,食管癌20例,贲门癌10例,以往长期吸烟史20例,术前肺功能检查显示,肺功能减退者10例,8例为全腔镜手术,15例为左进胸手术,7例为右进胸胸腹两切口手术,术后住院15~20d,平均16d,术后未出现肺部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2 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1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患者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日益消瘦,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往往顾虑多,情绪紧张、焦虑、同时对手术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建立充分信赖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认识到手术是彻底的治疗方法,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护理食管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食管癌切术后患者胸廓弹性下降,肺组织弹性纤维减少,肺活量降低等因素,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存在排痰困难的现象,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现报告如下。
术前准备心理准备: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心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
向患者介绍之前成功的病例及良好的预后病例,树立患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并告知患者紧张的心理对身体的不良影响[1],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努力通过与患者的沟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以便让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手术。
改善肺功能:为了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要积极改善患者的肺部环境,对于吸烟的患者,除了要向患者介绍吸烟对自身疾病的危害外,在术前2周必须强制戒烟2周。
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每天上下楼梯2次,速度由慢渐快,每天晨间和旁晚到室外散步或慢跑10~15分钟等。
这些运动将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肺部环境。
此外,术前1周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的训练。
术后护理改善低氧状态:对于进行了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来说,术后肺活量会明显降低,气体交换会相应地减少,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会随之减弱[2],再加上术后切口的疼痛,会产生限制性的呼吸困难,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容易导致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3]。
因此,在患者返回病房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
有效止痛:由于食管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剧烈。
导致患者由于害怕疼痛而不愿进行深呼吸,不愿进行咳嗽训练等,从而很容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进而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在术后采用佳士比如9300pca微量泵止痛,止痛效果较好。
方法:生理盐水88ml,氟利多100mg,曲马多500mg加入指定药盒,静脉给药连续止痛,这种止痛方法很好的避免了因吗啡、杜冷丁应用过量而导致的药物依赖。
96110 临床医学论文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目前,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
但是手术创伤大,肺部并发症[1]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20xx年龄38-80岁,平均(58+6.5)岁,其中传统左剖胸食管癌根治术[2]38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18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2例,失明患者1例,听力障碍患者3例,腿部疾患致不能行走2例。
2 呼吸道护理干预2.1 术前护理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负担。
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素质,个人喜好合理制定肺功能锻炼计划单,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干预。
(1)缩唇深呼吸:患者可取坐位、立位或卧位调整呼吸用鼻吸气,使胸廓尽量扩张,感觉到不能再吸气为止,然后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3,练习时间为5min。
(2)吹气球:在深呼吸的基础上吹气,是锻炼每次深呼吸后的肺活量,每次20分钟,每日5次。
(3)爬楼梯:每日2次,应有人陪同,保证安全,每次时间以身体能耐受为宜(2.2 术后护理由于麻醉插管、术中术侧肺的长期塌陷,术后的肺复张不良及痰液不易咳出,易造成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甚至发生呼吸衰竭[3]。
护理人员应及时有效的实施术后呼吸道护理干预,促进肺复张及痰液的排出。
(1)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呼吸道通畅。
(2)全麻清醒后,尽早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并说明其意义及重要性。
血压平稳者,应协助患者抬高床头20-30°,有利于患者做深呼吸运动。
(3)遵医嘱使用化痰药物,予氨溴索注射液150-180mg静脉注射,30-60分钟泵入完毕、异丙托溴胺500mg+布地奈德1mg+特步他林5mg雾化吸入(或遵医嘱使用化痰药物),每日2-4次,每次20分钟。
(4)动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予疼痛面部表情评分,在有效镇痛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翻身叩背q2h,咳嗽时保护切口,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