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脂酰胆碱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考察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
验证文件大豆磷脂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文件编号目录1适用范围 ....................................................................................................................... - 1 - 2目的 ............................................................................................................................... - 1 - 3概述 ............................................................................................................................... - 1 - 4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 - 1 - 5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 - 2 - 6测试方法 ....................................................................................................................... - 5 - 7异常情况处理 ............................................................................................................. - 15 - 8测试结果 ..................................................................................................................... - 15 - 9结论 ............................................................................................................................. - 15 - 10再验证周期 ............................................................................................................... - 16 - 11附表 ........................................................................................................................... - 16 -1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大豆磷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验证文件大豆磷脂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验证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文件编号目录1适用范围 ....................................................................................................................... - 1 - 2目的 ............................................................................................................................... - 1 - 3概述 ............................................................................................................................... - 1 - 4验证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文件 ................................................................................... - 1 - 5可接受的限度范围标准 ............................................................................................... - 2 - 6测试方法 ....................................................................................................................... - 5 - 7异常情况处理 ............................................................................................................. - 15 - 8测试结果 ..................................................................................................................... - 15 - 9结论 ............................................................................................................................. - 15 - 10再验证周期 ............................................................................................................... - 16 - 11附表 ........................................................................................................................... - 16 -1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大豆磷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测定
按照大豆磷脂《2020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建立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
测定方法。
一、样品配制
取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照品各适量,用三氯甲烷/乙醇=2/1溶解,制成每Im1.含上述对照品分别
50ug.IOOug.100ug>200ug.200ug>200ug的混合溶液
二、分析条件
色谱柱:Kromasi1.100-5-SI1.ICA(4.6*25Omm,5μm,PN:M05SIA25)
流动相:
流动相A: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45/0.05,V/V
流动相B:正己烷/异丙醇/流动相A=20∕48∕32,V/V
时间∕min A/%B∕%
01090
203070
35955
361090
411090
流速:1..0m1.∕min
进样量:20μ1.
柱温:40℃
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考设置:漂移管温度72℃;载气流量2.0m1.∕min)
三、实验结果
标样图谱:
样品图谱:。
药用大豆磷脂PC90小包装有微生物内毒素检测药用大豆磷脂PC90小包装有微生物内毒素检测[8030-76-0]大豆磷脂系从大豆中提取精制而得的磷脂混合物。
按无水物计算,含氮(N)应为1.5%~2.0%,磷(P)不得少于2.7%,磷脂酰胆碱不得少于45.0%,磷脂酰乙醇胺不得过30.0%,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总量不得少于70%。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色的半固体、块状体。
本品在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不溶。
酸值本品的酸值(通则0713)应不大于30。
碘值本品的碘值(通则0713)应不小于75。
过氧化值本品的过氧化值(通则0713)应不大于3.0。
【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乙醇2ml,加5%氯化镉乙醇溶液1~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
(2)取本品0.4g,加乙醇2ml,加硝酸铋钾溶液(取硝酸铋8g,加硝酸20ml使溶解;另取碘化钾27.2g,加水50ml使溶解,合并上述两种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1~2滴,即产生砖红色沉淀。
【检查】溶液的颜色取本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6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350nm 的波特长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8。
丙酮不溶物取本品1.0g,精密称定,加丙酮约15ml,搅拌使其溶解后,用G4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残渣用丙酮洗涤,洗至丙酮几乎无色。
残渣在105℃干燥至恒重,不溶物不得少于90.0%。
己烷不溶物取本品10.0g,精密称定,加正己烷100ml,振摇使样品溶解,用在105℃干燥1小时的G4垂熔玻璃坩埚滤过,锥形瓶用正己烷25ml洗涤两次,洗液过滤后,G4垂熔玻璃坩埚于105℃干燥1小时,不溶物不得过0.3%。
残留溶剂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20ml顶空瓶中,加水2ml,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醇、丙酮石油醚与正己烷各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约含200μg、200μg、200μg、50μg、27μg的溶液,作为对比品溶液。
《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根据2007年国家标准计划要求,开展《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的制定,本标准由江南大学负责起草,编号20050652-T-449。
江南大学组成了《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起草小组,主要起草人为王兴国、金青哲、宋志华等,负责本标准制定的各项工作。
本标准制定主要工作过程为:1)本国家标准参考AOCS Ja 7b-91,根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本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形成《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征求国内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的意见,对返回的意见进行总结汇总和处理。
3)根据意见汇总和处理结果对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编制本标准的送审稿,同时对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和补充。
报送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全国范围内全体委员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并投票。
4)根据审查意见,对本标准送审稿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编制本标准报批稿。
上报国家标准技术审查机构,申请批准为国家标准。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2.1标准编制原则由于国内、外贸易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本标准的制定不仅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我国油脂加工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大豆磷脂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大豆磷脂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豆磷脂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1183。
4.2 质量指标:见《大豆磷脂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水浴锅、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干燥箱。
4.4 试药与试液:乙醚、乙醇、丙酮、氯化镉、硝酸铋钾溶液、碘化钾、过氧化氢、钼酸铵硫酸试液、亚硫酸钠试液、对苯二酚、硫酸。
4.5 操作方法4.5.1.1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色的半固体或块状物。
本品在乙醚和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不溶。
4.5.1.2 酸值:本品的酸值应不大于30。
4.5.1.3 碘值:本品的碘值应不小于75。
4.5.1.4过氧化值:本品的过氧化值应不大于5。
4.5.2 鉴别4.5.2.1 化学反应:取本品约10mg,加乙醇溶液2ml 使溶解,加5%氯化镉乙醇溶液1-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
4.5.2.2化学反应:取本品0.4g,加乙醇溶液2ml使溶解,加硝酸铋钾溶液(取硝酸铋8g,加硝酸20ml使溶解;另取碘化钾27.2g,加水50ml使溶解,合并上述两种溶液,加水稀释成100ml)1-2滴,即产生砖红色沉淀。
4.5.3.1 溶液的颜色: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6mg的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操作规程》测定,在35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8。
4.5.3.2 丙酮不溶物: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加丙酮约15ml,充分搅拌后,用经105℃干燥1小时并称重的4号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残渣用丙酮洗涤,至洗出的丙酮几乎无色。
残渣在105℃干燥至恒重,不溶物不得少于90.0%。
4.5.3.3 己烷中不溶物: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加正己烷100ml,振摇使溶解,用经105℃干燥1小时并称重的4号垂熔玻璃坩埚滤过,容器用25ml正己烷洗涤两次,洗液滤过后,4号垂熔玻璃坩埚在105℃干燥1小是后,称重,不溶物不得过0.3%。
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检测研究杨海锋;赵志辉;顾赛红;邢增涛【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可行.【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杨海锋;赵志辉;顾赛红;邢增涛【作者单位】上海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17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是大豆磷脂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其所占比重的高低,是衡量大豆磷脂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章慧芳和陆娅,2007)。
随着大豆磷脂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经常发生大豆磷脂产品的贸易纠纷。
广大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希望对大豆磷脂中的有效成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进行检验和检测。
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大豆磷脂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定磷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张颖颖等,2006;卜延刚等,2004)。
定磷法需要消化、显色等过程,操作繁琐、耗时。
薄层色谱法干扰因素多,灵敏度不高,显色后定量误差较大而主要用于定性分析。
高效色相色谱法以其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系统封闭避免不饱和键氧化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董晓渭等,2000;Mounts和Nash,1990)。
然而由于研究者应用的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都不相同(张德权等,2006;Rombaut等,2005;Singleton 和Stikeleather,1995;Becart等,1990),即使都使用HPLC技术,但分离柱、填料、流动相也存在差异,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