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八 我很能干 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52 KB
- 文档页数:4
八、我很能干1.我自己会整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过程与方法: 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箱、学生文具、书籍、书包、书本。
教学过程:一、游戏明理: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 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 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 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 引出自己会整理, 板书课题:我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6.比赛:(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 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师导: 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1.录像: 消防员出勤前后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3.录像: 杂乱的施工现场4.学生谈体会三、导行: 整理自己的书1.师出示当天课表, 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书籍组、文具组。
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3.学生自由选择, 结合小组4.学生分组整理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 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 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2.录像: 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 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 问技巧也可以, 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我很能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我很能干》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课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能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适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步适应学校生活,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尚在形成中。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同时,他们自律性和自主性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爱。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兴趣,提高自主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能干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2.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提高自主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感悟能干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能力和成长经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
3.案例:收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4.实践活动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践活动材料。
5.板书设计: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主人公,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能干?他们是如何做到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特点?他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的?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我很能干冀教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办理自己生活的事应该自己做,能表现自己的情况自己做;做事认真认真,不做“小马虎”。
2.初步把握一些办理情况的方法和原则,表现出来办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初步养成用心做事、办理自己生活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养成做事认确实适应。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己情况自己做的愿望。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自己的情况自己做1.导入:请大伙儿看课本的2幅图片,说一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呢?2.学生交流讨论。
当父母出差不在家时这些情况还有谁来帮我们做呢?3.既然同学们都知自己的情况应该自己做,那你能说说那些情况你能自己做吗?(1)请同学发表意见生活中都有哪些情况是应该有自己来做(2)请同学把自己做过的情况表演给大伙儿看。
4.活动:比比谁的本领大(1)比一比:穿衣、叠被、整理图书。
看谁做的更好同时更快。
(2)从竞赛中你发觉了什么?5.你能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做有什么好处吗?6.小结:我们差不多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专门多自己能做的小事比如说自己刷牙洗脸,收拾书包之类,我们都应该学着自己去做,如此不仅能够锤炼我们的自理能力,也能关心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7.动手做一做:做一张属于自己的自评表记录自己每天都做了哪些情况,你能一直坚持做到吗?能做到的情况就自己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吧。
8.读一读:衣服穿得快,被子叠整齐,我的情况我来做,生活有能力。
课时二我做事不马虎一、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马虎,并初步感知马虎的危害。
1.演示动画“小马虎上学记”下载故事梗概:松松,大伙儿适应叫他“小马虎”,这不,刚说着就起来晚了,胡乱抹了把脸,拔腿就往学校跑,可确实是忘了拿书包,在跑往学校的路上,又跑错了路口,只得往回跑,终于到了教室门口,以致自不用说,见同学们指着他的脚大笑,原先慌乱中又穿错了鞋,你说马虎不马虎。
2.提问:(1)松松最大的缺点是什么?(2)你是从什么地点看出来的?3.小结:像松松如此,没把要做的情况放在心上,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确实是马虎。
八、我很能干
1.我自己会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过程与方法: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准备:课件,整理箱、学生文具、书籍、书包、书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6.
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四、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书籍组、文具组。
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六、布置作业:练习收拾书包和摆放书本。
2.不做“小马虎”
教学目标:
1.交流一天中应该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掌握清洁手、脸、牙等生活部位的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一天中应该做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清洁手、脸、牙等生活部位的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讨论:一天中我们该做哪些事情
1.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2.梳理每天所做的事情。
三、制作简单的作息时间
根据自己离家的距离长短制定起床时间、上学时间、上学和睡觉时间。
四、照一照:我爱整洁
1.照镜子之前观察头发、脸、牙齿、手、衣服、鞋子是否整洁。
2.拿出小镜子照一照。
互相看一看。
五、选一选:我能清洁
结合教材,学生选一选有关个人卫生的好习惯你能做到哪些。
六、我有好习惯
每天坚持按作息时间做事并填写表格,争取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