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成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11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部分,其挥发性成分对于其特殊的风味和香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青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本文将针对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HS-SPME-GC-MS分析方法是基于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结合。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SPME纤维吸附和富集,然后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进行分离和鉴定。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以及可以直接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进行分析等优点,因此在食品、环境、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青皮样品,将其洗净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可以选择使用直接曝露法或者溶剂萃取法来释放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在直接曝露法中,样品可以直接暴露在室温下,通过自然挥发释放挥发性成分;而在溶剂萃取法中,则需要将样品置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萃取。
2. SPME提取将经过准备的样品放入SPME瓶中,再将SPME纤维插入瓶口,待一定时间后(通常为数小时)即可进行提取。
SPME提取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样品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3. GC-MS分析经过SPME提取后的纤维可以直接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分析。
在气相色谱中,挥发性成分将被分离,并通过质谱的检测和鉴定,确定所提取的成分。
通过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可以得到有关青皮挥发性成分的详细信息,包括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相互间的相对比例等。
这些信息对于揭示青皮的香气特征和品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式的青皮样品,可以发现它们在挥发性成分上的差异,从而为青皮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引言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常见的一种,不仅口感酸甜可口,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对其风味和营养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提取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且步骤繁琐且耗时。
HS-SPME-GC-MS技术的出现,为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方法。
本文将结合HS-SPME-GC-MS技术,对青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一、HS-SPME-GC-MS技术简介HS-SPME(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方法。
该技术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浓缩到固相萃取针头上,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相比传统的提取分析方法,HS-SPME-GC-MS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
二、青皮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1. 样品的准备将新鲜的青皮去皮、切碎并置于密封容器中。
然后,通过HS-SPME技术将青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浓缩到固相萃取针头上。
经过一定时间的吸附,固相萃取针头上的挥发性成分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可进行后续的分析。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经过固相萃取针头的浓缩,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得到了富集,之后将固相萃取针头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中进行分析。
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成分的分离,通过质谱进行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利用HS-SPME-GC-MS技术,可以得到青皮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和相对比例等信息,为深入了解青皮的挥发性成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3. 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和定量利用GC-MS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对标准品的比较来定量分析每种成分的含量。
GC-MS图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每种挥发性成分在特定保留时间下的峰形,提供了其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同时质谱可以提供其分子结构和特征碎片离子的信息,有助于对成分的准确定性鉴定。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引言: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是指能够在常温下迅速蒸发和扩散到空气中的化合物。
这些挥发性成分不仅给食品赋予了独特的香味和味道,也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食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价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的食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与评价技术,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技术1.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经典的从食品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汽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蒸发出来并收集。
常用的蒸馏设备有千层析馏器、水蒸馏器等。
不同的蒸馏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2. 固相微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简便、灵敏的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通常使用的固相微萃取材料有固相微萃取纤维、固相微萃取膜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微萃取材料和提取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富集。
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技术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分析挥发性成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气相色谱能够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而质谱可以对分离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通过联用这两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2. 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测量传感器的阻抗变化,可以得到食品的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
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实现对不同食品的快速检测和分类。
三、挥发性成分的评价技术1. 气相色谱嗅觉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嗅觉分析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和嗅觉感知,可以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通过训练专业的嗅觉分析师,对挥发性成分的嗅觉属性进行评价,可以得到食品的香气特征和品质信息。
2. 电子舌技术电子舌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味觉系统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与传感器阵列接触,测量传感器的电位变化,可以得到食品的味觉特征。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检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化学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Cs是一类具有高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烧排放、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油漆和溶剂等。
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组成包括芳烃类、醇类、酮类、醛类和烃类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与氮氧化物和太阳光相互作用,形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空气中VOCs的分析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VOCs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技术(GC-FI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技术(GC-ECD)和气相色谱-电离检测技术(GC-NCI)。
GC-M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其通过气相色谱将混合的化合物分离,并通过质谱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GC-FID技术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GC-ECD和GC-NCI则主要用于对卤代烷烃和硅烷等化合物的检测。
在空气中VOCs的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大气样品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大气样品采集方法包括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管采样和泵式采样等。
接着,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再通过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得出VOCs的种类和浓度信息。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VOCs的检测通常需要考虑到样品中复杂的成分以及低浓度下的分析。
需要选用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仪器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和分析过程中的干扰物的去除。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空气中VOCs的分析检测外,我们还需要对其造成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据统计,VOCs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青皮是柑橘类水果中常见的一种,它具有清新的香味和独特的风味,非常适合用于食品、饮料和香水等行业。
为了深入了解青皮的挥发性成分,科学家们采用了HS-SPME-GC-MS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提取和分离出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我们对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以及对这些成分在食品和香精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我们采集了新鲜的青皮样品,并利用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富集。
HS-SPME(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是一种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它通过使用吸附在固相微萃取针上的吸附剂来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在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会从样品中转移到固相微萃取针上,并且在恒定温度下的头空气相中达到平衡分配。
随后,固相微萃取针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进行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通过比对质谱库中的数据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青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柑橘醛、柠檬烯、β-丙烯醛、橙皮素等化合物。
柑橘醛是青皮的主要香气成分,而柠檬烯则具有鲜明的柠檬香味,这些化合物为青皮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在食品和香精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食品行业中,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可以用于食品调味剂的添加,增添食品的香味和口感。
青皮的挥发性成分也可以用于饮料的调味和香精的添加,为产品赋予柑橘类水果的清新香气。
在香水和化妆品行业中,青皮的挥发性成分也常被用于生产香水和香精,为产品增添清新的芳香。
实验名称: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提取薰衣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薰衣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挥发油提取器、蒸馏装置、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蒸馏水、无水硫酸钠等。
实验材料:薰衣草干燥花蕾。
实验方法:1. 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1)将薰衣草干燥花蕾洗净、晾干,准确称取一定量(如5g)的薰衣草干燥花蕾。
(2)将薰衣草干燥花蕾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
(3)将挥发油提取器置于蒸馏装置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如80℃),蒸馏一定时间(如2小时)。
(4)收集蒸馏液,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
(5)将上层清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近干。
(6)用适量的无水乙醇溶解残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一定体积,得到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液。
2. 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1)将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根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对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3. 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1)根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2)以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液为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3)将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液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成分的绝对含量。
实验结果:1. 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根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从薰衣草挥发性成分提取液中鉴定出以下成分:(1)薰衣草醇(2)乙酸芳樟酯(3)薰衣草烯(4)芳樟醇(5)薰衣草酯2. 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根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计算得出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如下:(1)薰衣草醇:45.2%(2)乙酸芳樟酯:28.5%(3)薰衣草烯:12.3%(4)芳樟醇:8.4%(5)薰衣草酯:5.6%讨论:本次实验成功提取了薰衣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提取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水果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料理过程对其影响研究水果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
除了口感可口外,水果还有很多营养成分。
但是,在我们品尝水果的时候,我们知道吗?水果之所以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味道,是因为水果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成分。
这些成分决定了水果的香气和味道。
因此,研究水果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料理过程对其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1.水果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1.1 什么是挥发性物质成分挥发性物质成分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会挥发的化学物质。
水果中的挥发性物质通常是一些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如醇、醛、酮、酯、羟基酸等。
1.2 水果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不同种类的水果中,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举个例子,香蕉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苹果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醛类等。
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也会导致水果的香气和味道不同。
1.3 水果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方法目前,水果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目前研究水果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较广泛的方法,其优点是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
2. 料理过程对水果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2.1 切割和破碎切割和破碎过程会使水果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扩散到周围空气中,从而导致水果味道变淡或者消失。
2.2 烹调和加热烹调和加热能够改变水果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从而影响水果的味道和香气。
比如,烤苹果的过程中,苹果中的一些糖类和氨基酸会与热量交互,产生一种香味。
2.3 冷冻和保存冷冻和保存过程也会影响水果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
经过冷冻处理的水果中,一些挥发性物质成分可能会被破坏或者流失。
3. 水果的料理方法针对不同的水果,在进行料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保持水果的香气和口感。
3.1 苹果苹果可以被制成苹果馅、苹果派等。
在料理苹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调味品,如丁香、肉桂、柠檬汁等,来增强苹果的香气。
果实香气物质是指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形成的多种芳香类化合物,各种果实都具有独特的香气。
品种不同,香气组分也不尽相同,甚至产地、气候等多种外界条件也会影响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比例,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赋予了不同品种荔枝果实独特的风味。
香气组分能客观反映不同荔枝品种的风味特点,是评价荔枝风味指标的重要特征。
特征香气是指相对含量大于1的香气化合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显著影响风味的形成。
香气化合物为挥发性物质,提取香气成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联用仪分析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度高等特点[4]。
荔枝种质资源多样,品种丰富,不同品种之间荔枝果实香气差异较大,由于各个香气成分及含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香型的荔枝品种。
利用HS-SPME-GC-MS 检测荔枝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根据挥发性成分总离子图,结合利用计算机谱库NIST05进行检索定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6个品种果实品质基本指标的测定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联用仪分析法对观音绿、岭丰糯、桂味、妃子笑、灯泡荔、御金球果肉提取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各个品种的特征香气物质,并对各个品种的特征香气物质及相对含量进行比较,探索6个品种香气组成的共性和差异性,丰富荔枝品种香气数据,为荔枝果实风味鉴赏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供试的6个品种观音绿、岭丰糯、桂味、妃子笑、灯泡荔、御金球取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荔枝资源圃。
为了尽量减少采样误差,样品采集均由同一实验者完成。
于荔枝成熟期采摘,每份种质选取10个大小一致、无病害的果实运到实验室,取样采用四分法取果肉,用液氮速冻后,粉碎混匀,置于-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香辛料检测方法和标准
香辛料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挥发性成分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对香辛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
2. 重金属残留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仪器对香辛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以确保其不超过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限量。
3. 农药残留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
仪(GC)等方法对香辛料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和测定,以
保证其符合法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4. 真假鉴别:通过外观、气味、味道等属性以及色谱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香辛料的真伪进行鉴定,以区分正品和劣质或伪劣品。
5. 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基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法等方法对香辛料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6. 进口香辛料检测:按照相关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对进口的香辛料进
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进口国或地区的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香辛料检测方法和标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所差异。
食品中重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方法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则是赋予食物独特香味和口感的重要因素。
挥发性成分是指在常温常压下能够迅速从物质中挥发出来的化合物,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影响食物的风味,还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本文将就食品中重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方法进行探讨。
一、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是了解食品中的香味和口感形成机制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醚类等。
这些成分的特定组合和含量决定了食物的味道。
一般来说,挥发性成分主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该技术可以将挥发性成分分离出来,并通过质谱仪鉴定各个成分的结构。
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出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一步确定其含量。
二、挥发性成分的定量方法1. 散装物质的萃取与测定法散装食品通常是指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食品,如咖啡豆、茶叶、草药等。
对于这类食品,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成分测定方法是散装物质的萃取与测定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溶剂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提取出来,并通过色谱等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的食品,可以快速、简便地得到准确的结果。
2. 倒装色谱法倒装色谱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成分定量方法。
倒装色谱法是指将挥发性成分固定在固相材料上,然后进行色谱分析。
此方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成分的液体食品,如酒类、饮料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准确地了解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
三、挥发性成分的保留和提取在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定量之前,首先需要保留和提取这些成分,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蒸馏法是指将食品样品放置在特定的装置中,通过加热使成分挥发并冷凝收集。
萃取法是指使用有机溶剂将挥发性成分从食品中提取出来。
固相微萃取是指将特定的吸附材料添加到样品中,通过静态或动态吸附的方式将挥发性成分固定在吸附材料上。
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引言:挥发性成分是指在室温下能够从食品中蒸发出来的化合物。
这些成分对于食品的香气、味道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至关重要。
一、传统分析方法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分析方法来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缺点也不可忽视。
首先,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流程,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提取和浓缩样品,这会导致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分析方法。
二、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其中,红外光谱技术和电子鼻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红外光谱技术能够通过检测挥发性成分所发出的特征红外光谱,实现对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和准确检测。
与传统方法相比,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食品行业中挥发性成分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技术,通过一组传感器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感知和识别。
电子鼻技术利用传感器对挥发性成分的独特电化学特性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实现对成分的识别。
与传统方法相比,电子鼻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新兴分析方法除了无损检测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分析方法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以微流体为基础的分析技术,通过微小通道中的流体传输和控制实现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并且可以极大地减少对样品的消耗和污染,对于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导电薄膜传感技术是利用导电材料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感知和响应的技术。
导电薄膜可以通过电阻、电容等参数的变化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
该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并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核农学报2024,38(2):0308~031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汉麻花和叶挥发性成分分析练冬梅姚运法李洲吴松海洪建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摘要:为明确汉麻不同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以品种brosom为材料,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雌花、雄花、雌株老嫩叶、雄株老嫩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挥发性成分中,雌花检测到36种、雄花23种、雌株老叶32种、雌株嫩叶35种、雄株老叶26种、雄株嫩叶30种;萜烯类是花、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是雌/雄花的优势成分,雌花主要成分为β-蒎烯和D-柠檬烯,雄花为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烯;倍半萜类是雌株老/嫩叶优势成分,单萜类是雄株老/嫩叶优势成分;雌株老叶主要成分为β-蒎烯、D-柠檬烯、石竹烯和叶醇,雌株嫩叶为D-柠檬烯、石竹烯和β-金合欢烯,雄株老叶为α-蒎烯、β-蒎烯、石竹烯和叶醇,雄株嫩叶为α-蒎烯和β-蒎烯。
挥发性成分相似率分析结果显示,雌花和雄花相似率较高,雌株老/嫩叶及雄株老/嫩叶相似率极高,而不同性别的花、叶间相似率较低。
雄株老嫩叶α-蒎烯含量(>44.84%)显著高于雌株老嫩叶(<2.65%),雌株老嫩叶的β-金合欢烯含量(>9.18%)显著高于雄株老嫩叶(<0.33%),故α-蒎烯和β-金合欢烯可作为区分brosom雌/雄株的挥发性成分标识物。
α-蒎烯、石竹烯、β-罗勒烯在雌/雄花中的差异表现丰富了汉麻雌/雄花在挥发性成分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研究结果为汉麻育种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汉麻;花;叶片;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OI:10.11869/j.issn.1000‑8551.2024.02.0308汉麻(China-Hemp),别名工业大麻,为大麻科(Cannabinaceae)大麻属(Cannabis)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含量低于0.3%,属于无毒品利用价值大麻类型,被用于纺织、造纸、军需、生物能源、食品保健、医药、化妆品、饲料和油料等[1-5]。
HS-SPME-GC-MS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
青皮是柑橘属植物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其挥发性成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迅速蒸发并具有一定香气的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是决定植物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皮作为调味品和医药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
研究青皮的挥发性成分对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有着重要的意义。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HS-SPME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一种,通过将挥发性成分吸附在固相膜上,再用热解吸进行分离和测定。
GC-MS则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将化合物按照其挥发性和质量进行分离和鉴定。
分析青皮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分析。
将青皮样品放入封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浸泡,提取挥发性成分。
然后,将浸泡后的溶液借助
HS-SPME技术进行微萃取,即将固相纤维插入溶液中,以吸附挥发性成分。
随后,将固相纤维放入气相色谱仪中,以高温加热进行热解吸,将吸附在固相纤维上的化合物脱附,并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通过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通过HS-SPME-GC-MS分析,可以得到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信息。
青皮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香气和生物活性,对于青皮的风味和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HS-SPME-GC-MS是一种常用的青皮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了解其化学成分和提取其香气。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青皮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调味品和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