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广东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00
2024年地理中考专题复习——广东省乡土地理一、选择题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省茂名市视察工作。
读图完成各小题。
1.茂名市()A.濒临东海B.与江门市相邻C.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D.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2.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
2019年8月,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
图8为广东省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3.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A.光热充足B.人口众多C.交通便利D.海域辽阔4.在渔业生产中,“ 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B.寒潮C.干旱D.台风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图。
读图,完成各小题。
5.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B.②地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C.铁路干线③是京广线D.该区多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6.粤港澳大湾区的这种“双城打工人”主要依赖于()A.丰富的信息B.精确的导航C.便捷的交通D.发达的旅游7.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不包括()A.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B.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地的发展C.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业发展D.国家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
如图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地市比例图。
据此,完成各小题。
广东乡土地理主要考点一、广东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广东简称粤,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部,位于东经109°45'~117°20'和北纬20°09'~25°31'之间。
北依南岭,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临近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北回归线从其中部横穿,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管辖东沙群岛。
2.自然特征(1)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常有台风登陆,冬春少雨。
气象灾害繁多,主要有寒潮、龙卷风、暴雨洪涝和热带气旋等。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中南部是比较平坦的珠江三角洲;北部多丹霞地貌,南部沿海多海蚀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3)水文:珠江是本省流程最长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约5~10月为汛期,航运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其支流上游红水河水能丰富。
(4)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5)土壤:多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黏重,需加熟石灰、种植绿肥、掺沙子等措施进行改良;珠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
(6)自然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繁盛;滩涂广布、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比较匮乏。
二、广东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城市:密度大,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地区;稀疏地区主要在粤北山区。
城市化水平高,但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外来人口多,深圳为移民城市。
2.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3. 建筑:骑楼、客家围屋等特色鲜明。
4.旅游:海陆景观兼备,四季皆宜,可进入性强,接近消费市场,地区接待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5.交通:广州自古是我国的南大门,有京广、京九南北向铁路,海陆空交通便利。
6.农业:有水稻种植业、城郊农业、热带园艺业、水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尤以基塘农业最具特色。
7. 工业: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汕头市乡土地理汕头地理位置为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8公里;其中汕头市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紧靠香港、澳门、台湾,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
汕头市是广东省东部的沿海港口城市,位于韩江三角洲的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史称“粤东门户,华南要冲”,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也是全国著名侨乡。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468万。
市区扼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是韩江三角洲的门户,首当粤、闽两省海洋交通的要冲,又是广东华侨出入的重要口岸之一。
汕头是我省的主要侨乡之一,华侨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约有400多万人,港澳同胞约有100万人。
汕头市工业以罐头食品、感光化学材料和超声电子仪器闻名全省,抽纱是这里驰名中外的手工艺品。
1981年成立经济特区后,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南澳烟礅湾10万吨级深水港和大型石油化工厂建成后,南澳将成为综合性的国际贸易港口城市。
汕头市下辖濠江区(原达濠区、河浦区)、金平区(原金园区、升平区)、龙湖区(原龙湖区再加上外砂、新溪)、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人口468万人(2000年)。
汕头市是一座海滨城市,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成为其重要的气候特征。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作物是一年二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汕头市风景秀丽,有许多胜景,适宜发展旅游事业。
如礐石风景区、妈屿岛天然游泳场、北回归线标志塔、达濠青云岩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回归线穿过汕头市,为了表示这一地理特征,我市特在市区西郊的鸡笼山上修建了北回归线标志塔,作为汕头市的旅游和科普宣传基地。
中考复习专题——广东乡土地理1.1、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及面积:1.广东省(简称粤,省会是广州)地处我国大陆的最南端,面临太平洋。
东福建,西依广西,北接湖南、江西,东北部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南毗邻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南临南海,是我国通往南亚、大洋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对外交往的“南大门”。
2.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广东经纬跨度大,全境处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
北回归线贯穿广东中南部(汕头——从化——肇庆),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7%;同时还拥有海洋国土面积约为41.9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广东有大小岛屿759个,仅次于浙江、福建、居全国第三位,主要有东海岛、南澳岛、上川岛、海陵岛等。
1.2、广东的行政区划: 1.广东省的四大地理区域是: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北部山区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和54个市直辖区及东沙群岛。
2.1优越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地貌复杂,主要地形:北部为山地、高丘陵,南部为平原和台地。
(1)珠江三角洲平原:省内最大的平原是珠江三角洲平原(以西江的高要、东江的惠州、北江的清远为顶点),区域河网密布、地势平坦(2)粤东山地丘陵:有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中、低山,自东向西依次是:青云山、九连山脉、罗浮山脉、莲花山脉,粤东的潮汕平原是广东第二大平原。
(3)粤北山地:广东最高峰石坑崆(1902米)位于湘粤交界处,区域内北部有红色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南部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东西走向的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岭北之水流向长江,岭南之水流向珠江,同时南岭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侵的作用。
(4)粤西山地台地:包括珠江三角洲以西的广大地区和雷州半岛。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广东乡土地理广东是我国南方沿海省份,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拥有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包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景。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广东乡土地理的特点和相关知识。
一、地理位置广东位于中国南端,东临南海,背靠五岭,正好处于中国大陆和南海之间的过渡地带。
坐落在亚热带和热带交界的地区,拥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广东成为了重要的海上通道和经济合作区,也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地理景观。
二、自然景观1. 山峦起伏广东地势较为复杂,主要由两个地势较高的山脉所组成:北部的丘陵和南部的高山。
北部的丘陵主要是岭南丘陵,地势较为平缓,适宜农业发展。
南部则有丰富的高山资源,包括闻名遐迩的五岭之一的九连山,以及亚洲第一高峰的玉壶峰。
这些山脉不仅为广东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矿产资源,还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
2. 河流湖泊广东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珠江。
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流经广东北部,对于广东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广东还有众多的湖泊,如鳌头湖、罗浮山九龙湖等,这些湖泊丰富了广东的水资源,也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三、人文风景1. 山水园林广东融合了南方山水园林的优秀传统,拥有众多的园林景区和名胜古迹。
比如,佛山的南海祖庙、清远的世界欢乐谷、广州的珠江夜游等,这些景区展示了广东独特的人文风景和园林设计。
2. 民俗文化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比如,广州的七佛会、茂名的火龙节等,这些传统节庆活动展示了广东人民的独特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 经济发展广东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
广东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来人口。
广东的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广州和珠海等城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广东省乡土地理一、基本概况1.广东位于祖国大陆的最端,北依,南临,东北与海峡相望,西南端隔海峡与岛相对,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2.与广东省接壤的省区从东往西依次是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毗邻、两个特别行政区。
3.广东省地处低纬,横贯汕头——从化——肇庆。
4.广东省海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最长的省份。
5.广东省现设21个地级市,分为北部山区、东翼、西翼和经济区。
二、自然条件6.广东省地形复杂多样,以为主,复杂的地形为农业化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势高低,南岭是江和江流域的分水岭。
7.广东省气候属和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月,雨季较,受和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优点: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农作物能;缺点:旱涝频繁,是全国登陆最多的省份。
8.广东省河网,主要河流有、韩江、鉴江等。
特征:流量较大,含沙量,汛期,水能资源。
珠江是广东最大的水系,径流量仅次于,主要由干流、北江、东江汇流,经八大门汇入。
北江的是广东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9.生物资源丰富,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云豹、熊猴、中华白海豚等。
海洋资源丰富,珠江口外海域和油气资源丰富,沿海滩涂众多、红树林广布。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的称号,但煤、铜等资源比较短缺。
三、环境与人口问题10.环境形势严峻,耕地锐减,污染严重,能源供应紧张。
所以广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优化,建设广东。
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成中国人口第大省,常住人口过亿,主要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
珠江三角洲外来工人数超过本地居民人数,利:参加广东建设,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弊:给广东的、、、、以及等带来一定压力。
12.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程度最高。
四、文化、经济与旅游景点13.全国汉族七大方言中,广东占三种:(广府话),,。
14.广东是著名的,海外侨胞占全国的2/3。
15.珠江三角洲、东翼城市比较,北部山区和西翼较。
1、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 是广东省西北通桂达湘的重要交通枢纽。
2、该县紧靠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温适宜,3、坳仔、大坑山等镇出产的茶秆竹(俗名厘竹)驰名海外,解放以来一直占全国该项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
4、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少,其中以品位高达42%~68%的磁铁矿和石灰石最有名。
、5、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0年)6、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泛珠三角”核心区(粤桂湘+港澳)中心,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是南延北拓、东引西连的枢纽。
7、怀集县在古是百越之地,秦统一南方后,属于南海、桂林两郡。
刘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分四会银屯乡置县,取名怀集,宜后有永固县之来属,存水县之并入。
置县以来,800年属粤,700年属桂。
1952年划归广东省,现属肇庆市管辖。
怀集,自置县以来其名一直沿用不变,是两广为数不多的一千又数百年历史的大县之一。
怀集县内河流众多,有“一江八河二十一水”之称,水资源丰富,8、怀集县内河流众多,有“一江八河二十一水”之称,水资源丰富,9、为招商引资工作推波助澜,该县通过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怀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泛珠三角与燕都文化论坛”,广东省首届漂流大赛等活动。
10、广佛肇经济合作区。
合作区地址在怀城,冷坑,闸岗,岗坪,马宁,梁村等六镇,以梁村镇为中心沿广贺高速、罗怀高速、昆汕高速呈带装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11、怀集特产:怀集厘竹(茶杆竹)、香菇、金丝燕窝酒、桥头玉米鸡,六十日(类似梅菜)等。
12、怀集县的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怀集县近年来,该县通过引进南湖国旅等外资企业,成功开发了燕岩省级风景名胜区、世外桃源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度假邨等旅游项目。
---------------------------------------------------------------最新资料推荐------------------------------------------------------乡土地理:广东地理乡土地理——广东地理学习内容:广东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广东的人文地理人口、民族、方言、侨乡、宗教、文化、城市、民工潮、农业、工业、交通信息业、旅游业区域差异与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1/ 100一、广东的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20°09′N~25°31′N,109°45′E~117°20′E,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沿汕头(南澳)——广州(从化)——肇庆(封开)横贯广东。
2、海陆位置:3、邻省:4、面积(1)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总面积的30%。
(2)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总面积的70%,广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北依南岭,南临南海,东北部与台湾海峡相望,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对,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接壤的省区自东往西依次是:福建、江西、湖南、广西。
临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最新资料推荐------------------------------------------------------ (二)自然环境丘陵为主,山脉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要有九连山、罗浮山、1、地形“七山一水一分田”,地形以山地、(1)地形复杂多样,莲花山、天露山、云开大山等,最高峰石坑崆,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0%。
复杂的地形为农业多样化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条件。
(2)地势北高南低,南岭是珠江与长江的分水岭。
(3)四大地形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全省最大的平原)、粤东山地丘陵、粤北山地和粤西山地台地。
(4)独特地貌:广东地貌形态复杂,肇庆岩溶地貌、韶关丹霞地貌、西樵山火山岩地貌、汕头海蚀地貌等奇特优美。
3/ 100AD---------------------------------------------------------------最新资料推荐------------------------------------------------------ 2、气候(1)气候类型:(2)特点:(3)优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可全年生长,最适宜种双季稻加冬种作物一年三熟。
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降水呈南多北少的趋势。
降水集中在4~9月,雨热同期,由于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不大。
劣势:旱涝频繁,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是全国各省中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
广东灾害性天气多,主要有:“四风”,即台风、寒露风、清明风、干热风;“三水”,即龙舟水(芒种水)、秋分水、早春低温阴雨;“二旱”,即春旱、秋旱。
5/ 1003、河流(1)河网密布,纵横交错。
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
粤东和粤西多独流入海的河流。
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水能资源丰富。
(2)原因:① 受海洋影响,降水多,雨季长,河流流量大;② 受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珠江是广东最大的水系,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长江。
珠江无统一的发源地和入海口,有“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特殊水文特征。
北江的飞来峡是广东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枯水期常受咸潮的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三)自然资源生物、海洋、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1、土地资源人多地少2、水资源降水丰沛,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
沿海台地和低丘陵区不利蓄水,缺水现象突出,而且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还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的威胁加剧。
7/ 1003、矿产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但煤、铁较少。
云浮硫铁矿储量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
---------------------------------------------------------------最新资料推荐------------------------------------------------------ 4、生物资源广东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华南虎、云豹、熊猴、中华白海豚等22种,建有“车八岭”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和银杉两种。
9/ 100---------------------------------------------------------------最新资料推荐------------------------------------------------------ 5、海洋资源广东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域资源丰富(1)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
全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居全国第一。
红树林广布。
(2)海洋矿产资源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油气资源丰富,已打出多口出油井。
(3)海洋空间资源沿海滩涂广布,沿海还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资源。
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已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4)海洋能资源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11/ 100(四)环境问题1、形势严峻:表现在耕地锐减、水资源不足(水少、水脏、水患是广东三大水问题)、能源供应紧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等。
2、相应措施: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绿色广东建设。
---------------------------------------------------------------最新资料推荐------------------------------------------------------ 二、广东的人文地理(一)人口与民族 1、人口广东是我国人口大省,主要人口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外来人口多,全省密度由中部向周围递减。
2、民族 56个民族齐全。
汉族占98.6%,少数民族有壮、瑶、畲、回、满等民族。
13/ 100---------------------------------------------------------------最新资料推荐------------------------------------------------------ (二)侨乡、方言、文化、宗教1、侨乡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方言三大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
3、文化骑楼、客家围屋等特色鲜明;开平碉楼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地方曲艺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雷剧、山歌剧、南音为深受欢迎的地方乐曲。
4、宗教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15/ 100(三)城市、民工潮1、民工潮:使得珠三角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数量。
利:推动广东经济发展弊:给广东的基础设施、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压力。
2、城市城市分布:粤东和珠三角较稠密,粤西和粤北山区较稀疏。
全省城市化进程快。
珠三角城市化最高,粤东次之,北部山区和粤西最低。
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农村城市化明显原因:重复建设显著;城市规划不合理或落后;城市问题突出---------------------------------------------------------------最新资料推荐------------------------------------------------------17/ 1003、行政区划(1)广东现设21个地级市,其中东沙群岛属于广东汕尾市。
三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广东省会:广州(2)四大地理区域:北部山区、东翼、西翼、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1个地级市中有14个沿海地级市,其中东西两翼7个临海市位于非珠江流域,划线部分的地级市为非沿海地级市。
四大地理区域北部山区范围韶关、河源、清远、梅州、云浮5个地级市和肇庆、惠州2个地级市的山区县东翼西翼汕尾、揭阳、潮州、汕头4个沿海地级市(以汕头为中心)湛江、茂名、阳江3个沿海地级市(以湛江为中心)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中山7个地级市和惠州、肇庆2个地级市的部分县区(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最新资料推荐------------------------------------------------------ 4、广东21个地级市的特征花城、羊城——广州19/ 100改革开放鹏程万里鹏城——深圳---------------------------------------------------------------最新资料推荐------------------------------------------------------ 珠江出海之地百岛之市——珠海21/ 100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粤东门户——汕头---------------------------------------------------------------最新资料推荐------------------------------------------------------ 铜佛出山-禅城粤剧之乡——佛山南海桂江立交桥“一环”快速干线23/ 100北粤雄关丹霞胜地——韶关---------------------------------------------------------------最新资料推荐------------------------------------------------------ 三河之源东江明珠——河源25/ 100世界客都客都——梅州灵光寺---------------------------------------------------------------最新资料推荐------------------------------------------------------ 苎萝西子惠民之州鹅城——惠州27/ 100黄金海岸——汕尾安美妈祖庙---------------------------------------------------------------最新资料推荐------------------------------------------------------ 岭南古邑销烟战场——东莞29/ 100伟人故里园林城市——中山---------------------------------------------------------------最新资料推荐------------------------------------------------------ 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邑地区——江门圭峰山31/ 100漠阳江畔刀剪之都五金胜地——阳江十里银滩---------------------------------------------------------------最新资料推荐------------------------------------------------------ 半岛之城——湛江海湾大桥33/ 100南方油城——茂名---------------------------------------------------------------最新资料推荐------------------------------------------------------ 吉庆之始——肇庆宋城墙鼎湖山七星岩35/ 100山城——清远桃园生态园区---------------------------------------------------------------最新资料推荐------------------------------------------------------ 岭海名邦——潮州37/ 100---------------------------------------------------------------最新资料推荐------------------------------------------------------ 粤东古邑——揭阳39/ 100建材之乡——云浮蟠龙洞---------------------------------------------------------------最新资料推荐------------------------------------------------------ A41/ 100ADC---------------------------------------------------------------最新资料推荐------------------------------------------------------ AC43/ 100CB---------------------------------------------------------------最新资料推荐------------------------------------------------------ (四)农业1、概况:广东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光、热、水资源丰富,是水稻、甘蔗主要产地;香蕉、荔枝、龙眼等亚热带水果是优势农作物;南部还可以种植橡胶、胡椒等热带作物,农业总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