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621.00 KB
- 文档页数:37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正文:----------------------------------------------------------------------------------------------------------------------------------------------------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1985年8月17日辽政发〔1985〕106号文件发布)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奖励的范围包括: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广、采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管理以及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等。
第三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同时属于省内首创的;本行业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四)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效果的。
第四条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下列三等:一等奖,发给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五千元;二等奖,发给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荣誉证书和奖金三千元;三等奖,发给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荣誉证书和奖金一千元。
第五条设立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
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省科委负责办理。
第六条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申报程序如下:(一)一个单位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按照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省直主管部门,或行业归口部门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20•【字号】辽政发[2006]6号•【施行日期】2006.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辽政发〔2006〕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决定授予王国栋院士、王天然院士2005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授予“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等3项成果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生物转化中的微生物与酶的筛选及分离纯化”等4项成果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中国蝇科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利用”等12项成果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授予“纳米氧化物浓缩浆与纳米复合涂料”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高活性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制”等5项成果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授予“人造轻骨料--硼泥陶粒开发应用”等3项成果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授予“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等12项成果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授予“辽农新型高效现代温室的研制与利用”等79项成果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授予“GIS系统中海量影像数据管理及网络传输优化的研究”等180项成果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省政府号召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向王国栋院士、王天然院士和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3.07•【字号】辽宁省政府令第123号•【施行日期】2001.03.07•【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业经2001年2月13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XXX2001年3月7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第四条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
科学技术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六条省政府设立下列科学技术奖:(一)科学技术功勋奖;(二)自然科学奖;(三)技术发明奖;(四)科学技术进步奖;(五)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七条科学技术功勋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第八条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阐明;(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九条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辽政发〔2008〕4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加速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授予“土壤重金属污染发生机理与修复原理”等2个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髓母细胞瘤化学治疗新途径的基础研究”等4个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量子信息应用的物理基础研究”等7个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授予“流程工业控制网络通信芯片及应用系统开发”等3个项目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高精度热压氮化硅陶瓷球轴承及其制造方法”等3个项目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授予“石油开采泥砂清洁处理技术”等7个项目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授予“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等26个项目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授予“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等82个项目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授予“辽宁省水质信息系统”等136个项目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政府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加速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结束——。
g
s i n t h e
i r b
e 2015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拟授获奖项目目录
自然科学奖(23项)
一等奖(5项)
二等奖(6项)
6Suzuki反应的绿色化及其用于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
7金属-配体构筑的晶体分子多样性及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沈阳化工大学8昆虫种类新发现及相关类群分类体系的创建
沈阳农业大学
9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及多功能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
究
渤海大学
10高灵敏度多功能化光纤传感理论与关键问题研究
东北大学11
高性能光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东北大学
三等奖(12项)
技术发明奖(18项)一等奖(4项)
二等奖(8项)
三等奖(6项)
科技进步奖(235项)一等奖(18项)
二等奖(77项)
三等奖(130项)
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10项)。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文件辽科协办发[2004]47号★关于开展200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各省级学会、各市科协:省科协与省人事厅于2003年联合颁布实施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与管理办法》(辽科协发…2003‟9号),文件规定:本奖项是省科协与省人事厅联合设立的面向全省的科技奖励,是本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组成部分。
获得省学术成果奖的科技人员,其学术成果作为考核、晋升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及申报“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2003年、2004年开展了两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欢迎。
根据文件要求,现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0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学术成果内容成果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交叉边缘科学等学科领域,具体内容:1 理科: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围绕经济建设,发展高新科技,实施科技创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地震、地理、海洋、环境、测绘、生命科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微生物、遗传、心理、系统工程学,以及其它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
2 工科: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涉及机械、汽车、电工、电机、水力发电、工程热物理、计量测试、分析测试、标准化、质量管理、电子学、自动化、计算机、通信、造船、航海、铁道、公路、兵工、金属、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核学、土木建筑、人防工程、能源、太阳能、硅酸盐、轻工、工业设计、纺织、造纸、照明、塑料、皮革、干燥、印刷、包装、烟草、消防、航宇、系统仿真、现场统计、复合材料、劳动保护,以及其它工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3 农科:涉及农学、林学、水利、气象、生态、土地、水产、农机、畜牧、动物、植物、昆虫、野生动物保护、农业经济、农业区划、饲料、花卉、农业工程、土壤、水资源、水土保持,以及其它农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历年评选结果文章标题:深度解读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历年评选结果一、简介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与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结果,分析其背后的深刻意义,以期对我国科技发展有所启发。
二、评选结果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评选出一等奖17项,其中重大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12项。
二等奖77项,重大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52项。
三等奖211项,重大技术发明奖68项,科技进步奖143项。
三、评选意义1. 激励科研人员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结果是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一种尊重。
2. 技术创新的推动这些评选结果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发展的贡献获奖项目的评选结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军事、医疗、环保等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总结回顾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历年评选结果凸显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增强的创新能力。
这些结果的涌现,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领域的崭新面貌,更凝聚了科研人员的心血和辛勤付出。
通过对这些评选结果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科技的发展轨迹,同时也为我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五、个人观点作为一个热爱科技的人,我对于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结果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
这些获奖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科技事业的火热状态,更激励着我加倍努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历年评选结果是我国科技事业进步的缩影,其背后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汗水。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鉴,不断努力,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的背后,是一批科研人员为了科技进步不懈努力的故事。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辽政发〔2017〕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授予“藻类高值化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等16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授予“空间信息网络协议技术与应用”等3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芳香杂环化合物手性氢化”等4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低成本芳烃增产和利用技术”等82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授予“全集成细胞芯片系统”等8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授予“表面力电耦合效应及多功能器件”等5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沈农系列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等11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授予“介质无泄漏高效电动传输核心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授予“牛磺酸重要生物学作用研究”等8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授予“大型高效环保捣固焦炉机械成套设备”等10项成果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授予沙特阿拉伯籍专家法哈德·阿卜杜·阿齐兹·萨尔汗2016年度辽宁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建设科技强省为己任,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