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拟申报的202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协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标准实施,推广标准化成果,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和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依据《标准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标准科技创新奖”(奖励编号:0292)的评选工作。
经过推荐申报、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共评选"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奖44项、组织奖10个、人才奖22名。
一、荣获项目奖的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X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X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钢塔桅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一等奖。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6部分:提升洁净室及空气净化装置的能效》《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在役检查要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居住建2020年策42期•工程建设标淮化23筑节能设计标准》《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二等奖。
(三)《建筑隔震柔性管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太阳能-集热器部件与材料-第5部分:绝热材料耐久性和性能》《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商用燃气燃烧器具》《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室内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渡槽安全评价导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技术规程(试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应用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三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对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项目进行表彰的重要奖项。
根据你的要求,以下是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1.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由某大学研究团队完成。
"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由某医药企业研发团队完成。
2.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高速铁路技术与应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完成。
"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由某通信研究院团队完成。
3.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化",由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团队完成。
"高效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由某农业科研院所团队完成。
4.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新型节能建筑技术与应用",由某建筑设计院团队完成。
"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由某医疗研究院团队完成。
以上仅是近年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部分获奖项目,每年都有众多优秀的科技成果获得这一殊荣。
这些项目的获奖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药、交通、通信、能源、农业、建筑等。
这些项目的获奖是多个团队和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探索与成就一、引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盛会,其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们辛勤付出的认可和肯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杰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嘉奖,这些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科学、工程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评选标准、获奖项目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对这次科技盛会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评选标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其评选标准严格而全面。
获奖项目需要在技术水平、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评选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的原创性和领先性,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获奖项目不仅需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还需要在技术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项目的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我国等方面的贡献也将成为评选的重要考量。
三、获奖项目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评选出了若干优秀的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以下将就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进行介绍。
1.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示范该项目在5G通信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项目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通过深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国内外范围内进行了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
该项目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化和商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超大规模数据下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该项目以应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挑战为目标,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价值挖掘。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每一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都是我国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对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以下将介绍本年度获奖项目及其突出贡献。
一、《获奖项目一名称》该项目在《获奖项目一名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在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我国在《获奖项目一名称》领域的国际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包括《创新成果一》、《创新成果二》等。
这些技术创新为《获奖项目一名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应用实践方面,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立了可操作、实用的应用模式,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了验证和推广。
这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市场推广方面,团队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我国在《获奖项目一名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使得该项目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二、《获奖项目二名称》该项目在《获奖项目二名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其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在《获奖项目二名称》领域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支撑。
理论研究方面,团队在《获奖项目二名称》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向前发展。
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方面,团队在《获奖项目二名称》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成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概述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之一。
该奖项在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被视为对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鼓励。
此次获奖项目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次,分别奖励那些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
2. 三等奖的评选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需要在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市场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评选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
3.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介绍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农业、医疗、环保、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一些农业领域的项目在育种、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而医疗和环保领域的项目则在新药研发、疾病诊断、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4. 获奖项目的影响和启示本次获奖的项目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激发更多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5. 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设立和评选,为全社会树立了科技创新的典范,激发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工作激情。
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迫切需要。
展望未来,希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将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结: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评选,为我国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获奖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都具有借鉴意义,将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介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奖项设置1.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评选流程1.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评奖标准第二、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奖项目 2.1 获奖项目一介绍2.2 获奖项目二介绍2.3 获奖项目三介绍2.4 获奖项目四介绍第三、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评选过程 3.1 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介绍3.2 评选过程中的资料审核3.3 评选过程中的专家评审3.4 评选过程中的终审环节第四、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颁奖仪式 4.1 颁奖仪式的时间地点4.2 颁奖仪式的重要嘉宾4.3 颁奖仪式的盛况第五、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意义和影响5.1 对获奖项目的肯定和鼓励5.2 对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引领5.3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第六、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展望6.1 未来的评选标准和机制改进6.2 未来的获奖项目和领域拓展6.3 未来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融合结尾:总结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意义和价值为了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设立和举办,对于提升国家科技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培养科技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评选中,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科技项目获得这一殊荣,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评选过程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评选过程是一项严谨而公正的过程,从资料审核到专家评审再到终审环节,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和严格执行。
3.1 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介绍评选委员会是由科技部、我国工程院、我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个科技机构共同组成的。
评选委员会的成员都是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具有丰富的科技研究经验和广泛的学术视野,能够对各个领域的科技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审。
3.2 评选过程中的资料审核评选过程一开始就对所有申报的科技项目进行了资料审核,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符合性进行了严格把关。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国家科技进步奖概要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为了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由国家科技进步奖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和颁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
二、获奖项目基本情况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得者为XXX单位/个人,其获奖项目为XXX。
该项目在XXX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获奖项目价值和影响1. 价值获奖项目是在该领域的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 影响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获奖项目将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获奖者介绍XXX单位/个人是一位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他/她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
该单位/个人具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和扎实的技术实力,是国内外同行业的典范。
五、展望获奖项目的成功,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也激励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获奖者能够继续发扬作用,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结语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设立,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成就的评台,同时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
希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为我国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续写:七、突破性成就获奖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该项目运用了前沿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研究思路,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项目所带来的技术和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在工业应用和社会生产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其突破性成就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提升了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信息项目名称支撑大电网频率安全的大规模精准负荷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名者江苏省提名等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鞠平、罗建裕、薛峰、王珂、汤奕、陈庆、陆晓、李雪明、秦川、江叶峰主要完成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南京千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知识产权(标准)类别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标准编号)授权(标准发布)日期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发明人(标准起草人)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发明专利考虑电压稳定性及事故综合代价的直流受端系统紧急负荷控制方法中国ZL201611008014.3 20180227 2828527河海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鞠平,孙大雁,周海强,周荣玲,陈杰会,陈庆,苏大威,徐春雷有效发明专利受端大电网和特高压直流系统交互仿真模型建模方法中国ZL201710384486.7 20190806 3483960 河海大学鞠平,赵健,吴峰,黄磊,姜梦,秦川,余一平,孙黎霞,韩敬东,陈谦有效发明专利用于统计低频低压切负荷容量的电网模型自适应处理方法中国ZL201410853408.3 20170222 2391077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华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海峰,罗建裕,于浩,宁元元有效发明专利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信息自组织的镜像同步通信方法中国ZL200910212651.6 20121114 1076359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宋锦海,徐军,颜云松,朱开阳,李秋华,李雪明,姬长安,张长银,司庆华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锁故障破坏程度指标的紧急控制方法中国ZL201510613967.1 20180213 2817954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薛峰,周野,宋晓芳,严向前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多时空尺度渐进趋优的电力负荷调度模式设计方法中国ZL201310169693.2 20151104 1833288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王珂,姚建国,杨胜春,毛文博,李亚平,曹阳,郭晓蕊有效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故障对电网实时负荷控制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中国ZL201610057508.4 20191025 3572936 东南大学王琦,徐筝,汤奕,李峰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分区的大电网紧急状态控制辅助决策方法中国ZL201610511345.2 20190125 3229937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汤奕,蔡明明,任先成,徐泰山,鲍颜红,夏小琴,严明辉,赵红明,黄晓红,王丽,贾爱飞,魏旭锋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区负荷控制的安全校正计算方法中国ZL201610828856.7 20181009 3099640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王毅,查国强,闪鑫,江叶峰,李雪松,杜浩,戴则梅,陆娟娟,彭龙,李刚有效标准规范江苏电网源网荷紧急切负荷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中国Q/GDW10 005-2016-104022016072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电南瑞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分公司朱斌,崔恒志,罗建裕,陆晓,李海峰,罗凯明、刘盛松、胡伟、金涛、张琦兵、于浩、宁元元有效。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1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这一次,共有276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仅有28个。
在这28个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中,我们看到了科技的繁荣与发展,看到了中国科技人员在不懈努力中的辛苦付出。
那么,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都有哪些优秀的项目呢?请看下面的介绍:一、环保领域1. 高效污泥脱水技术及其产业化——通过对污泥脱水的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高效污泥脱水技术,大幅提升了污泥脱水的效率,并成功进行了产业化推广。
2. 高效治理重金属污染产业化技术——该项目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成功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并在许多地区成功进行了推广和应用。
二、工业领域1. 移动物流智能分拣系统技术及应用——该项目基于物联网与智能化技术,研发出移动物流智能分拣系统,有效解决了物流分拣效率低下、安全问题等难点问题。
2. 智能自动化食品加工装备及其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对食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和控制技术的提高,成功研制出智能自动化食品加工装备,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三、医疗领域1. 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械研发及其应用——该项目通过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改造,成功开发出多种高品质医用器械,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新型肺活量评估仪器及其在慢阻肺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该项目研制出一套新型肺活量评估仪器,大大提高了慢阻肺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四、信息领域1. 面向持续化网络安全防御的协同式安全智能技术——该项目通过对网络安全防御的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面向持续化网络安全防御的协同式安全智能技术,有效提升了我国网络安全的水平。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健康记录共享体系——该项目成功研发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健康记录共享体系,大幅提升了电子健康记录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一项备受瞩目的科技荣誉,这个奖项充分肯定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一等奖的获得者不仅代表着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实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创新和社会意义。
1. 项目名称: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之一是“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
该项目由某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该团队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医学影像领域的实际需求,研发了一套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该系统在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准确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 科学原理及技术创新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算法。
该算法利用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能够准确识别和分析影像中的病变和异常情况,并给出精准的诊断建议。
与传统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相比,该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
3. 社会意义及应用前景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的问世,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医学影像诊断的模式,对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该系统的应用还将加快医学影像领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推动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有望在未来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了解了该项目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也认识到了其在医学领域以及社会上的巨大意义。
对于未来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发展,我们有理由对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充满信心,并期待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个人观点及理解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我对智能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我校参与申报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基本情况的公示1、项目名称:高性能商用汽车前轴锻件生产关键技术研发2、推荐单位:新泰市科技局3、报奖类别: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目简介:汽车前轴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车中承担承重、支承、转向的功能。
汽车前轴是是A类保安件,其位置在驾驶室下方,如果前轴出现问题,会出现车毁人亡的情况,威胁驾驶员和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
前轴制造的难点主要存在与锻造成形工艺与热处理大。
前轴锻件为汽车上最大的锻件,长度长达2000mm,重量高达130kg,并且前轴形状非常复杂,90%以上部位为工字截面,在板簧座处呈不对称工字截面,纵向截面起伏变化较多,特别弹簧座工字型部分反映在锻模型腔上为深而窄的沟槽,某些部位具有较大的高度落差,从而导致在锻造过程中,金属都较难填充成形,锻造成形难度很大。
且如此大型的锻件,如何保证淬透性及内部微观组织是保证前轴质量的核心。
基于此,本项目产学研结合,经多年的研发,攻克了高性能商用汽车前轴锻件制造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汽车前轴锻件产业化。
(1)、研发了辊锻制坯-折弯-热模锻终锻成形技术。
采用材料学、力学和机械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采用数学建模,有限元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辊锻制坯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
确定了辊锻模具型腔关键尺寸参数,通过精确制坯,降低了终锻成形载荷,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仅使用63MN的摩擦压力机锻打出重量高达130KG的汽车前轴锻件。
(2)、研发了余温正火+调质处理的热处理技术。
前轴由于体积大,淬透性能差,为了提高前轴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本项目创新性的研发了余温正火+调质处理的热处理技术。
利用前轴热锻后的余热,直接送入正火炉中进行余温正火。
余温正火不仅大幅度提升前轴质量,并且由于余热正火保温后快速冷却时间比热锻件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时间要大大缩短,从而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将大锻件淬火过程中由于温度急剧变化而在表面产生的气膜击碎,从而提高热交换速度,因此能够细化马氏体晶粒,提高淬透层深度。
202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名单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科技研究、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202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名单已经揭晓,以下是获奖项目的简要介绍。
一等奖:1.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教育系统研究与应用》该项目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教育领域的需求,成功开发了一套智能教育系统。
该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智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推荐和个性化辅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该项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教育实践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教育场景,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等奖: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该项目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行为特点。
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 《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践》该项目针对在线教育的需求,设计并实践了一套高效的在线教育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工具,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三等奖:1. 《STEM教育课程的研发与推广》该项目致力于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研发了一系列创新的STEM 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该项目通过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管理的智能化。
该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
以上是202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的部分获奖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将继续支持和鼓励科技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政府每年评选出的一项重要科技奖项,用于表彰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团队和项目。
以下是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名单:
一等奖:
1. “高速铁路复杂环境下的列车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2. “典型自然灾害及其风险评估与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3. “大型水电站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二等奖:
1. “新一代高效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2. “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
3. “航空发动机高效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三等奖:
1.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2.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
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协同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
这些项目代表了202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的科技
成果。
这些成果的获得者是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
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团队。
他们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并对经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是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名单,这些项目和成果的获奖,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也为科技工作
者树立了榜样,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下达2020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项补助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3.26•【字号】沈科发〔2020〕11号•【施行日期】2020.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下达2020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项补助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20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项补助项目,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及时办理补助资金拨付手续。
一、网上备案1.专项补助申领单位需先期登录沈阳市科技创新管理平台系统(/),在线完成申报单位账号注册、单位信息维护等操作。
如已经注册,可直接进行单位信息维护。
2.项目负责人登录沈阳市科技创新管理平台系统,在线完成项目账号注册,经单位管理账号审核通过后登录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维护后,进入“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申报”模块,在线填写项目备案信息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
如已经注册,则进行个人信息维护后可直接进行项目备案信息填报操作。
3.申报计划类别请选择“2020年度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
4.申报资助类别请选择“认定高企奖励政策专项”。
5.申报管理类别请选择“高新处”。
6.申报项目名称请输入“首次认定高企奖励专项补助”或“重新认定高企奖励专项补助”。
7.项目负责人完成在线填报及附件材料上传后,点击“上报”。
8.申报单位账号对申报材料审查确认无误后,点击“上报”。
二、备案材料要求1.《沈阳市科技计划高企奖励专项承诺书》。
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成PDF格式文件,上传至科技创新管理平台系统的“附件”。
2.补助资金收据。
收据为左上角带“辽宁省财政厅监制”章的收款收据,付款单位为“沈阳市科学技术局”,事由为“2020年沈阳市高企奖励专项补助资金”。
科技进步奖名单
科技进步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一,其名单由国务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每年根据评审结果确定。
科技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设立的特别贡献奖,每年科技部公布一批获得科技进步奖荣誉的优秀成果,其中包括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实用新型等。
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名单如下:
特等奖:
1. 王兆国院士等:“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2. 高俊芳院士等:“多层次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
一等奖:
1. 蔡衍明院士等:“量子光学的超快纳秒动力学”
2. 张维迎院士等:“细胞机制与人类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二等奖:
1. 李国安教授等:“自然地理学研究”
2. 刘小明教授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三等奖:
1. 张英杰博士等:“现代天文实验技术研究”
2. 刘志勇博士等:“新型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构筑与应用”。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 介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其中,二等奖是其中的重要奖项之一,代表了在过去一年中所获得的科技成果和进步取得了重要的认可和肯定。
2. 深度评估在评估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成果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从获奖项目的科技含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看其在相关领域是否有一定的领先性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对获奖项目的研究方法、难度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科技创新和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3. 资金投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
通过对获奖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周期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也能更好地意识到科技创新的艰辛和价值。
4. 实际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往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我们也需要从获奖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市场影响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更好地认识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对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认可和肯定,代表了科技领域的精英和先进。
获得该奖项的项目,往往具有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实际价值,能够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建设带来重要推动力。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这些获奖项目,把他们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为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深度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阐述,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该奖项所获得的获奖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
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和发展,为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个人、团队以及单位。
自1979年设立以来,国家科技进步奖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重大科技成果数以百计。
在2020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有307个项目和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特等奖、23项一等奖和283项二等奖。
以下是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特等奖:1.五一勋章获得者王志刚院士领衔的团队荣获特等奖,他们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研发出了一种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新型人眼视网膜高清成像技术,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中国人自主掌握相关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等奖:1. “环保水印技术研制及其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项目团队获得一等奖。
在这个项目中,团队综合采用微型结构工艺、机器视觉算法、多通道质谱分析技术等方法实现了高灰度、高透明度、高分辨率、高防伪性的环保水印技术,填补了我国印刷行业中相关技术的空白。
2. “我国重大装备首台整机一次合格评定及其质量保障技术”项目荣获一等奖。
该项目的成功研发,不仅填补了我国重大装备整机一次合格评定的技术空白,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3. 李佳琦等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一等奖。
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国式直播带货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新引擎和增长点。
二等奖:1. “猪瘟灭活疫苗”项目,该疫苗分别应用于棕狼和雅安疫苗株,能够保护生猪不感染猪瘟病毒。
该项目是我国猪瘟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2. “高速列车新科技新车型的研制及示范运行”项目,该项目设计了“申花号”和复兴号高速列车,将中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高到了350公里/小时,取得了重要突破。
3. “深度重用煤炭矿井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该项目对不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了深度综合利用,填补了我国重复利用煤炭资源的技术空白。
4. “冬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科技集成与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改良冬小麦种质,利用优良材料制造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小麦品种,对我国冬小麦生产的提升产生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