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 潘宝君
- 格式:pdf
- 大小:284.76 KB
- 文档页数:1
此术中耐心精细地吻合血管,果断地处理血管危象是再植成活的关键,术中细致地修复神经、肌肉、肌腱、掌骨等是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
11彻底清创:使污染不整齐的创面变成相对干净整齐的创面,以减轻创伤反应及伤口感染的发生。
清创中对创面的清洗应以纱布块轻柔蘸洗和冲洗,不宜用毛刷刷洗,彻底清除油污、泥沙、木屑等异物。
对血管断端的修剪应以保证吻合质量为前提,不应姑息勉强。
21有效固定掌骨: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练习,本组根据掌骨骨折部位,中段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两端骨折采用克氏针固定,既操作简便、省时、有效,又利于固定期间掌指关节早期活动,为肌腱滑动创造条件,防止肌腱粘连及指关节僵硬。
31准确细致修复神经肌腱:神经的修复关系到每个手指感觉功能的恢复,因此要像吻合血管一样认真修复每一条神经。
腕掌部肌腱较多,对每条肌腱认真细致修复,有利于关节主动练习,预防关节僵硬。
本组对指深、浅屈肌及指总肌腱与固有伸肌肌腱全部修复,以利于手指灵活功能恢复。
41精确吻合血管,尽快恢复供血:本组对断腕再植采取先缝合尺侧关节囊,吻合尺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再缝合桡侧关节囊,吻合头静脉,使手部尽快恢复基本血供,不至于手部内在肌缺血时间过长,利于手功能的恢复,然后以腕的背侧开始至掌侧,按顺序缝合关节囊、肌腱、静脉、神经,最后吻合桡动脉与伴行静脉[5]。
对断掌再植则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争取一次通血成功。
为了预防再植术后严重肿胀,术中要多吻合静脉,尤其是深静脉的吻合,这不仅关系到再植的质量,而且是术后康复的基础[6]。
三、术后康复治疗断腕断掌再植术后康复治疗将决定手部功能恢复的优劣,因此术后康复治疗是全程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康复治疗者手功能恢复均达到良好;如果不行康复治疗任其自然恢复则手功能恢复必然较差。
本组术后康复治疗程序:11早期(术后1~4周):为组织修复愈合期,既要考虑吻合血管的稳定性,又要考虑指关节早期活动防止肌腱粘连。
断指再植护理病例讨论总结断指再植是一项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其护理过程对于手术后恢复和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断指再植护理病例进行讨论总结,分步骤阐述其护理要点。
1. 术后休息:手术后的休息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将指头轻轻垫高,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手部要尽可能保持稳定状态。
应该避免手部以及伤口的碰撞、挤压等,严格遵守医生的教导,不可过度活动。
2. 伤口的处理:手术伤口需要保持干燥,避免被水或其他液体浸湿。
若出现渗血,应及时清理伤口,更换敷料。
对于外露的伤口和缝合位置,要进行定期更换纱布,保持两侧缝合平整、整齐。
3. 饮食调理:在术后数天内,需要依据医生的安排进行水分、营养等的调理。
患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暴食、烟酒等对身体不利的行为,同时注重饮食卫生,防止感染。
4. 疼痛缓解:手术后常常出现疼痛症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缓解。
同时也要避免抽烟喝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减轻疼痛症状。
5. 动态矫正:对于恢复期较长、影响功能的断指再植手术,建议进行动态矫正等物理、康复治疗,保持手指的弯曲、伸直等功能运动。
对于指甲、手指肌肉等方面的矫正,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
在进行断指再植护理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该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意愿,进行情绪疏导。
同时,在术后的治疗上,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康复进程,起到积极的心理疏导作用。
总的来说,在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中,需要注重细致的护理和准确的护理方法。
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使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指尖再植52例的临床体会与总结【摘要】目的探讨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离断指尖行显微镜下全面的微量清创,标记指动脉、指神经及尽可能找到的指腹皮下静脉并吻合之。
如远端找不到可吻合之静脉,则采取远端动脉静脉化或仅吻合单一指动脉视情况行指体末端腹侧真皮下小切口放血。
结果临床再植52例,62指其中61指成活1指坏死。
术后随访6~12个月,成活指指甲生长良好、无畸形、指腹饱满,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辩觉达4~5 mm。
结论掌握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灵活的手术技巧是提高指尖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有效途经。
【关键词】指尖离断;再植;手术技巧拇、手指的指尖离断伤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
随着我国显微外科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断指再植技术都已相当成熟。
其中指尖离断作为特殊类型断指再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2]。
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河北省黄骅市骨科医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2例,62指指尖离断进行再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37指,女20例25指,年龄(17-51岁)平均28岁。
其中切割伤10例11指,轧伤20例24指,机器挤压伤22例27指。
拇指10例、食指21例、中指15例、环指10例、小指6例。
甲根部离断40指,甲中分以远离断22指。
52例62指均为指尖完全离断伤,热缺血时间为:0.5~3 h,通血时间为:4.5~5.5 h。
1. 2 手术方法1. 2. 1 麻醉采用持续臂丛阻滞麻醉或指根阻滞麻醉,均取仰卧位。
1. 2. 2 止血带如臂丛麻醉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如为指根阻滞麻醉则采用指根橡皮筋止血带阻断。
1. 2. 3 清创与再植手术显微镜下,先对近端指体行创面清创根据指端动脉喷血点,清理标记指动脉及其附近的指神经,在掌侧真皮下寻找标记指掌侧静脉。
再行远端离断指体创面镜下全面微量清创,并根据近端动脉、神经及静脉相应位置寻找并标记离断指体创面对应处的血管及神经。
足趾移植手指再造(附2例治疗体会)杨斌;吴斌;顾立强;刘小容;潘淑娟;梁伟强;崔永言【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03(003)003【摘要】@@ 足趾移植手指再造这一术式有较悠久的历史:最早由 Nicoladons于1898年提出,通过足趾带蒂移植来再造拇指,但手术需分期进行,患者痛苦较大,功能和外形较差;而到了 20世纪 40年代, Freeman应用第 2足趾带蒂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形态及外形尚好.我国则由杨东岳,汤钊猷在 1966年首先在国际上应用第 2 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由于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形态和功能均优于其他再造方法,此术式逐渐成为手指再造中优先选用的术式.【总页数】2页(P236-237)【作者】杨斌;吴斌;顾立强;刘小容;潘淑娟;梁伟强;崔永言【作者单位】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334000,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相关文献】1.第2足趾、趾-指移植—修饰性拇、手指再造 [J], 王洪财;谭轩昂;丁德伟;郭静苹;罗亦康;杜军荣;洪加乐;黄志新2.足趾游离移植手指再造术的系统护理 [J], 徐一溪3.游离足趾移植联合皮瓣移植手指再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J], 张弦;林芝;周飞亚4.足趾移植手指再造2例治疗体会 [J], 吴斌;杨斌;顾立强;刘小容5.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分析 [J], 侯军;陈百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指再植后高压氧治疗提高成活率发表时间:2018-11-09T16:15:28.0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高立斗[导读] 肌腱、神经及术后正确处置血管危象和进行康复治疗。
术后及时介入高压氧(HBO)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提高再植指体的成活率有肯定的促进,已为实践所证实,但临床常被“忽略”。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参考相关文献,将高压氧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相关新进展应用综述如下。
高立斗(邢台市第九医院;河北邢台055250)断指再植是一种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是用精细手术的方法将离断的手指重新连接,并恢复其血液循环,使断指存活并恢复功能的方法。
提高离断手指成活率与功能效果主要在于精细地修复血管、肌腱、神经及术后正确处置血管危象和进行康复治疗。
术后及时介入高压氧(HBO)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提高再植指体的成活率有肯定的促进,已为实践所证实,但临床常被“忽略”。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参考相关文献,将高压氧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相关新进展应用综述如下。
一、损伤分类:根据指体因各种外伤程度,有完全性离断和不完全离断。
损伤的性质主要可分为切割伤、碾压伤、撕裂伤和咬断伤。
二、高压氧治疗原理:1、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呼吸纯氧,增加血氧含量,扩大血氧弥散,改善再植断指的有氧代谢,打破断肢缺血、缺氧的恶性循环,阻止细胞变性坏死的发展。
2、高压氧使机体“钠泵”运转功能恢复,使微血管壁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向正常状态转化,细胞内外水肿消退,有效改善微循环。
3、高压氧对缺血较长的再植指体,有延长细胞可逆状态,为进一步纠正缺氧提高组织细胞活力争取时间。
4、高压氧可抑制细菌生长,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增加吞噬细胞吞噬和杀死细菌作用。
5、改善心、脑、肾、肺、肝功能,减轻来自断指有毒物质对机体损害,增强肝解毒、肾排泄功能。
三、高压氧治疗实施:1、指征:①、断指再植术后有微循环障碍者(皮温下降、末梢循环不良、肤色改变、指甲压痕反应迟钝、组织肿胀明显等血管危象);②、再植术后侧支循环尚未完全建立;③、指体未完全离断,但主要血管损伤,未能重建血循环或重建后供血不良;⑤、术后吻合血管较细、血循恢复差,或仅伤口原位缝合,可尽早高压氧治疗。
两种方法再植末节断指魏在荣;张明君;王达利;王玉明;祁建平;韩文杰;曾雪琴【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29)2【摘要】目的探讨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方法Ⅰ区离断采用手掌皮袋包埋术,Ⅱ、Ⅲ区离断采用血管吻合术.结果收治8例(10指),采用第一种方法6指,成功5指,1指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痊愈;采用第二种方法4指,成功4指.结论末节离断可采用血管吻合术和手掌皮袋包埋术.Ⅰ区离断采用手掌皮袋包埋手术简单、可靠.【总页数】3页(P147-148,150)【作者】魏在荣;张明君;王达利;王玉明;祁建平;韩文杰;曾雪琴【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末节断指再植术治疗末节断指疗效及对再植成活率、血管危象的影响 [J], 栗申;郭素娟2.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 [J], 邱健钊;王永胜;刘霞;陈云辉3.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分析[J], 李木子4.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效果比较 [J], 唐洪伟5.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末节断指再植术治疗末节断指的临床疗效 [J], 李卫玉;许甜甜;贡强君;徐柯烽;安涛;方文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6月第17卷第17期低分子肝素在断指再植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胡瑞明(阳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阳泉045000)例可能出现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
3影像学表现RPLS 的MRI 颅脑影像学改变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重于临床表现是RPLS 的一个突出特点,故MRI 是其首选的检查方法。
其病灶分布于后循环供血区,最常见的部位为双侧枕叶对称的皮质下白质,额叶、脑干、小脑、基底节和大脑皮质也可能会受到波及[2]。
MRI 表现为T 1加权像等或低信号,T 2加权像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现为血管性水肿的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而非细胞毒性脑水肿的明显高信号。
4治疗由于RPLS 的可逆性特点,掌握RPLS 诊断标准,积极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控制或治疗原发病,其次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①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停用或减量。
②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③子痫患者应及时分娩终止妊娠。
④癫痫患者抗痫治疗,有痫性发作的患者在影像学病变消失后停药,不必长期抗癫痫治疗。
RPLS 经过积极有效治疗,1周~2周内症状、体征可消失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复查神经影像学恢复正常或恢复至病前表现。
5鉴别诊断因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正在为临床医生所认识的综合征,故在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故需特别注意与病毒性脑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出血性脑梗死、脑动脉炎、脑胶质瘤、静脉窦血栓形成、脱髓鞘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等疾病相鉴别。
作为一名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掌握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规律,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减少疾病对患者精神、经济损害,使患者获得最大受益。
参考文献[1]张九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7-38.[2]王明达.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98-1599.(收稿日期:2013-03-07)【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在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中的作用。
1963年断臂再植成功首例中国的手外科学世界领先
在中国古代,对手部的治疗就有了很深的造诣,比如中国的正骨。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手外科学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中国的手外科学更是世界领先。
在1963年,中国上海的陈中伟医生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了断臂再植,震惊世界。
1963年1月2日(距今5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等为一名27岁的青年工人成功地接活了一只完全断离的右手前臂;半年后,再植肢体功能已恢复良好功能。
这是我国第一次断肢再植获得成功。
随后,又完成了断指再植,断腕再植等手术,确立了中国手外科学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而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更是在全世界医学界被称为“中国皮瓣”。
钱允庆(左)、陈中伟(右)医生在视察断手再植的X光片延伸阅读:断臂再植预计五级伤残。
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五级伤残部分5.5.2:12)一侧前臂缺失; 13)一手功能完全丧失; 14)肩、肘、腕关节之一功能完全丧失; 因伤残等级还要考虑恢复情况,影响劳动能力情况,功能受限及丧失情况,需要现场详细测量。
具体伤残等级待治疗终结,向当地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以鉴定结论为准。
鉴定准备材料:工伤认定书,病例,出院小结,X光片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断指再植126例术后护理体会
李俊芳;何方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1)003
【摘要】本组126例断指患者,经我院施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119例获得成功.再植术后的护理中我们总结了“一观、二按、三测探”的护理体会,为早期发现再植指血管危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总页数】1页(P136)
【作者】李俊芳;何方
【作者单位】武警广东边防总队医院 518029;武警广东边防总队医院 51802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31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J], 耿俊梅;景雅帆
2.46例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J], 苏燕颜
3.断指再植135例的术后护理体会 [J], 毛小赟
4.45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的护理体会 [J], 代丽;刘晓新;董桂秋
5.45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超前镇痛的护理体会 [J], 代丽;刘晓新;董桂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护理王敏;刘婷;陈娟【摘要】目的总结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月,对38例指尖再植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的患者,以断指再植护理及放血治疗护理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指体按摩,有效控制渗血量以及精确的血运观察.结果通过术后的系统护理,成活36指,随访3~6个月后发现依创伤程度不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感觉均恢复,两点辨别觉10~12 mm.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指尖再植术后,皮肤松弛缝合渗血治疗护理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并防止感染.【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31)002【总页数】2页(P268-269)【关键词】指尖再植;松弛缝合;指体按摩;血运观察棒【作者】王敏;刘婷;陈娟【作者单位】苏北人民医院手外科, 江苏扬州 225001;苏北人民医院手外科, 江苏扬州 225001;苏北人民医院手外科, 江苏扬州 225001【正文语种】中文指尖是指甲根以远的部分,是手指的触觉尖端,功能较为特殊,指尖是人体触觉的中心[1]。
因血管较细,寻找困难,增加了再植难度,曾被列位禁忌证。
随着显微器械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指尖再植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2,3]。
因有时难以找到合适吻合的静脉,临床一般采用侧方切口放血、甲床放血等传统方法[5-7]。
传统的放血方法存在因过度挑拨使指腹部分组织失活,后期感觉恢复较差;同时无菌操作不严,并发指体感染;以及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等缺点。
本科采用皮肤松弛缝合渗血代替上述方法,现就本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25~41岁。
切割伤13例,冲压伤15例,旋转撕脱性离断伤10例。
拇指7例,示指14例,中指9例,环指8例。
患者伤后由急诊直接送入手术室,术后办理入院送回病房。
640例断指(肢)再植术后护理体会薛慧娟;钱兆玲【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36)005【总页数】2页(P475-476)【关键词】断指再植;断肢再植;护理;观察;功能锻炼【作者】薛慧娟;钱兆玲【作者单位】223001 江苏淮安,解放军第八二医院;223001 江苏淮安,解放军第八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随着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的发达,各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断指(肢)事故日益增多。
断指(肢)再植的成功,除了要有精湛的显微手术技能外,术后护理亦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患者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挽救患者指体及恢复其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1]。
现将我院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断指病例628例,断肢病例12例,男551例,女48例,年龄19~57岁。
致伤因素:锐器割伤74例,机器绞伤498例,交通事故77例,狗咬伤1例。
伤后在10 min至6 h内送至我院行再植手术。
本组所有病例均实施断指(肢)再植手术,通过有效的护理,589例断指、11例断肢功存活,大部分功能恢复良好,39例断指、1例断肢患者因损伤严重而行截(指)肢手术。
2 术后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病室要求最佳安置患者于单间,以便于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环境,同时可防止交叉感染。
室温保持在25~30℃度左右,湿度50%~60%。
病室须备有空气消毒器,病房湿式打扫。
烟碱特别容易造成血管痉挛,护士应使用最严肃的语言,劝阻患者及其亲属、陪护吸烟,绝对避免患者主动或被动吸烟。
2.1.2 体位患者取平卧位10~14 d,绝对卧床休息2~3周。
患肢抬高要超过心脏水平,利于消肿[2]。
使用各种办法防止伤员入睡后移动肢体,避免血管受压、阻塞[3]。
2.1.3 吸氧术后患者需持续吸氧,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抬入高血氧舱内进行吸氧。
目的是提高血氧含量,保证断肢(指或趾)的氧供应[5]。
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潘宝君
发表时间:2013-05-06T10:18:13.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潘宝君[导读] 术后处理与断肢再植基本相同。
潘宝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157011)
【中图分类号】R6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153-02
1 断指再植的适应证
凡伤员全身情况良好,断指比较完整,离断时间不长者均应行断指再植;但严重碾挫的断指不宜再植。
多个断指,从功能上及再植时间等方面考虑,应先再植拇指、示指、中指,然后再植环指、小指。
如实在不能全部再植时,小指可不再植,拇指断离应尽可能再植。
如同时有拇指及其他手指离断又不能全部再植时,应将次要的手指移位再植于拇指处。
挤压、撕脱伤断指,因组织损伤重,再植不易成活。
即使成活,感觉与运动功能的恢复亦常受影响,对这种病例,在做好清创的基础上争取再植,功能虽不如切割伤者,但仍可获得成功。
2 手术要点
2.1 彻底清创以无菌纱布盖好创面,先用肥皂水、双氧水反复洗净皮肤,再清洗创面,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断指及近侧断端均如此清洗。
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挫伤的皮肤边缘,将污染、水肿和挫伤的组织全面切除一层,去除感染发生的基础。
在清创的同时,按手指的解剖分别找出两断端的肌腱、神经和要吻合的血管并作标记。
多个断指,清创前后可放在冰箱内保存。
注意及时应用抗生素。
(1)伤情手指离断伤不同于肢体离断,常无全身的复合性损伤及休克,只要离断指完整,估计成活后能恢复功能,均应进行再植。
但接诊时仍应了解伤者全身情况,并及时处理全身可能存在的复合性损伤及休克。
切割性离断指最适合再植;压榨性断指,短缩不超过2cm亦可考虑再植。
撕脱性断指,血管、神经抽出较长,修复困难及伤指有多发性骨关节损伤,估计成活后功能恢复差,则应放弃再植。
挤压性断指,毛细血管床及浅静脉损伤严重,多不宜再植;毁损性断指亦不宜再植。
(2)年龄年龄过大,且有慢性疾病,尤其是精神及血液性疾病,不能耐受再植手术者;年龄过小,不能耐受手术或因血管细,虽经努力,仍吻合困难者,应考虑放弃再植。
(3)指别拇指离断应尽量争取再植,示指、中指、环指离断应综合其他情况,考虑再植与否。
小指离断,一般不主张再植。
如有特殊工作要求,应综合其他情况考虑是否再植。
(4)再植时限一般在伤后10h内进行再植为最佳。
正常情况下,伤后超过24h者,离断指干涸变性,再植后成活性小,应不予再植。
但在寒冷天气,时限可适当延长。
(5)断指保存状态手指离断后,离断指的保存非常重要。
正确保存是断指再植成功的第一步。
正确的保存方法是将断指装入干燥、密封的塑料袋中,再装入盛有冰块的保温桶或塑料袋中,并迅速转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再植。
断指不能用任何液体浸泡或冰冻,否则将失去再植可能。
2.2 骨关节的处理
①为便于血管和神经的吻合,应将骨端去除少许,但不能缩短过多,以保存手指长度、外形及功能。
②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斜行固定骨折端,穿过两侧骨皮质。
此法固定确实,不穿过关节,可早期活动手指各关节,从而防止关节僵硬,加速功能恢复。
针端不外露,减少感染机会。
习用的是髓内穿针固定,因损伤和固定了关节,可导致关节僵硬,且不能控制手指的旋转运动,影响骨愈合,所以不宜使用。
③尽量保全关节,少做关节融合。
如在关节处断离,一个关节面已破坏,应保留对侧完整的关节面,修整骨折面呈关节面外形,缝合关节囊,两周后开始自动活动。
必须保留掌指关节的活动度,禁止融合,如骨端关节破坏,可缝合关节囊,以形成活动关节或假关节。
2.3 一期修复肌腱对指深屈肌腱,用4号丝线做“双十字”缝合,因肌腱近端常有较大的回缩,如屈腕时不能找到,应在手掌近侧掌纹处做小切口找出,不可用血管钳插入腕管内探夹,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2.4 血管吻合方法尽量多吻合血管,争取每个手指吻合2条指动脉和2~4条指静脉。
游离血管残端时,力求减少损伤,保留最大长度,暂用8~0线结扎作标记。
结扎不拟吻合的血管,保持手术野清晰,减少术后渗血。
小血管清创后要求外观正常,镜下检视内膜平滑。
对内膜有“夹层”漂浮或腔内絮状物者,均予剪除,以防栓塞,用11~0尼龙线行两定点间断外翻缝合。
指动脉一般缝合6~8针,张力要适宜,不可过大、过松或扭曲。
2.5 多指离断再植取得多指再植成活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但多指再植手术时间长,断指缺血时间相应延长,易造成组织变性与术后感染。
但手指因无肌肉组织,对缺血耐受性强,故再植时间可相对延长。
待植手指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
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坚强的毅力与耐心。
多指再植的原则是:依手指功能的重要性决定再植顺序,清创一个,再植一个,避免清创后血管神经和创面过多暴露。
对断拇应力争再植成活。
如拇指毁损过重,可用其他断指移位再植。
3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与断肢再植基本相同。
如要密切观察全身及再植手指的循环情况;应用抗生素,保持室温,避免寒冷刺激;肢体要保持略高于心脏平面;一般全身不用肝素等抗凝剂,但可给低分子右旋醣酐和口服阿司匹林及给罂粟碱等抗凝药和血管扩张药;如出现血管危象,要及时探查和处理;重视功能锻炼等。
参考文献
[1]孙翰林,薛云皓,常万绅.腕及手部尺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治[J].北京医学,2005年12期.
[2]刘远禄,苟景跃,成天军,晏伟,胡建华,李帮春.切割伤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J].重庆医学,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