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4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金融的核心功能是()A.支付清算B.资金融通C.资源配置D.风险管理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银行“一网通”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式进入了网上银行时代B.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C.中国首家网贷平台是拍拍贷D.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诞生在英国伦敦3、“80/20法则”和“长尾理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分别是()A.规模不经济和范围经济B.范围不经济和规模经济C.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D.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制度基础是()A.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B.中国监管当局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持有的相对宽容态度C.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D.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5、关于支付宝余额的论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支付宝余额与存款货币存在固定的兑换关系B.支付宝余额可以视为支付宝公司的直接负债C.支付宝余额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D.支付宝余额可以视为一种虚拟货币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包括()。
A金融大数据系统B互联网征信C金融区块链D物联网和人工智能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因素包括()。
A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因素B规避或绕开现有的监管体系C市场上存在广阔的传统金融尚未满足的应用需求D机构监管模式下出现的监管缺位和监管套利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长尾理论背后的经济原理是规模经济。
B.网络效应意味着拥有海量客户的互联网企业在开拓新市场、进入新领域时拥有优势。
C.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可以降低互联网金融的事后交易成本。
D.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阻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互联网金融通过激活长尾市场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B.互联网金融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C.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金融体系更有效地配置资源D.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来促进金融体系更有效地配置资源5、比特币的金融特征包括()A.去中心化B.匿名性C.不可追溯性D.超主权三、判断题(判断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判断正确的不用说明理由。
四种电子商务支付模式:支付网关模式、网上银行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与手机支付模式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按照支付的流程不同,主要存在四种电子商务支付模式。
(一)支付网关模式支付网关模式是指客户或商户把支付指令传送到银行的支付网关,然后通过银行的后台设施完成支付的业务模式。
在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单独建立支付网关。
在网银支付模式与支付网关模式中,系统由用户系统、银行网站、网银中心、业务数据中心、银行柜台与认证中心等组成。
用户系统是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客户端集成环境,使用用户系统完成认证介质登录并访问网上银行系统。
银行网站是进行网上业务的窗口,提供客户端到网银中心的连接。
网银中心位于银行端,包括交易服务器、安全认证加密系统等。
交易服务器起支付网关的作用,在应用层上负责转发用户系统与业务数据中心的通信,支持常见的SSL、SET等支付协议,将客户端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解密,转换成银行业务格式,与业务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一些网银系统建立了安全认证加密系统(如加密机),专门用于数据加、解密,验证数字签名,以减轻系统开销。
同时,交易服务器还与认证中心有接口,用于查询用户证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业务数据中心是网银账务中心,保存所有用户的账户信息。
银行柜台可授权进行网上业务交易,银行柜台与业务数据中心相连,完成一般的开户、存取款等交易;同时与认证中心连接,完成用户公、私密钥的生成及证书颁发、撤消等工作。
认证中心负责网银中心与用户证书的颁发、验证、废止与维护等工作。
(二)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建立自己的Internet站点与WWW主页,向客户提供开户、消户、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网上支付等金融业务的虚拟银行。
客户可以通过它完成网上支付。
此模式需要商家在银行中开设结算账户,客户在银行中开设支付卡,并在卡中存有一定数量的款。
利用网上银行支付典型流程:1.客户连接互联网,检索商品,填写网络订单。
央行出台第三方支付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监管,保障支付安全,维护支付市场的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支付结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或者管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机构、企业和个人。
第三条第三方支付是指在购买商品、接收财付通知和提供代收代付等服务中,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
第四条央行是对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监管的主管机构。
第五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用户合法权益,维护支付安全,开展支付业务。
第二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和退出第六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应当依法进行,符合央行相关规定。
第七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向央行申请准入,提供企业资质、股东及董事等有关信息,并缴纳准入费用。
第八条央行对申请准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评估和审核,审查相关材料,进行现场检查。
第九条第三方支付机构经央行批准后,需要进行备案,并按照央行要求向央行提交备案材料。
第十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备案信息提供相关服务,未经央行许可,不得擅自改变备案信息。
第十一条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有权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要求其退出市场。
第三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开展第十二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开展与支付相关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支付、移动支付、代收代付等。
第十三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合法经营,不得从事非法金融业务。
第十四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确保支付安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支付风险进行评估、监测和控制。
第十六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合理设置收费标准,保障用户权益,不得乱收费。
第四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披露和用户权益保护第十七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及时向用户公示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务信息、用户权益保护措施等。
第十八条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权益保护制度,及时解决用户投诉和纠纷。
什么是第三方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是什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自2010年以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大,第三方支付是什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已然成为全球支付行业的优秀者。
第三方支付是什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比达咨询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是什么?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7.9万亿人民币,相比2015年增长率为85.6%。
关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目前央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形成了3个梯队。
按照市场份额算,支付宝以52.3%居首,财付通以33.7%位列第二,两家支付巨头共占86%份额,组成前面梯队。
8家知名支付企业:拉卡拉,易宝,联动优势, 连连支付,平安付,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和快钱,瓜分剩下13%,组成第二梯队。
其他的257张支付牌照市场交易额仅1.4%,大多有牌照支付企业都处于无业务状态。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随着2017年的到来,第三方支付行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的第7个年头,第三方支付市场已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较为成熟的行业,并作为基础服务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已经进入行业成熟期的第三方支付,未来有以下三种发展趋势:1、竞争激烈、监管趋严挤压行业利润26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同质化的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利润不断下降。
由于央行不再发放新支付牌照,大企业纷纷通过购买支付牌照的方式挤目前已经很拥挤的支付市场,比如美团推出支付、万达收购快钱等,这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和利润的下降。
另一方面,监管逐步严格规范行业形成的“潜规则”,大力打击了资金挪用等不规范行为,并规定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客户交易时间差产生的资金沉淀)逐步集中存管,而且客户备付金不计利息,防止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
目录
03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
二、移动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
⚫为了确保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等价交换,解决买卖双方互相不信任的问题,需要遵循同步交换的原则,这就要求支付方式应与交货方式相匹配。
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
↓
⚫第三方支付:指由独立于商户与银行的、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与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各大银行签约而提供的交易支付服务。
一、第三方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类型
⚫银行网关代理支付类: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各大银行签订代理网关的合同,将银行提供的支付网关接口与本企业的支付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建立集成了众多银行支付网关的支付系统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跨银行的支付服务。
⚫账户支付类:基于用户账户进行支付的方式。
一、第三方支付
小结:
⚫第三方支付兴起的背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买卖双方不信任问题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指由独立于商户与银行的、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与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各大银行签约而提供的交易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类型:银行网关代理支付类、账户支付类
一、第三方支付。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建立一个中介平台,实现用户与商户
之间的支付交易。
用户通过充值账户或绑定银行卡,使用移动支付平
台进行消费支付,平台将交易金额从用户账户划拨给商户,并收取一
定的手续费。
2. 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由银行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可以
通过银行提供的手机应用或短信服务进行支付。
银行将用户的账户和
银行卡信息与移动支付系统连接,实现资金划拨。
3. 基于运营商的移动支付: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话费充值、支付宝等方式进行支付。
运营商将用户
支付的费用计入手机话费账单中或从预存款中扣除。
4. 基于二维码支付: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商户生成的二维码,进
行支付操作。
支付金额从用户的移动支付账户或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并转账给商户。
5. NFC(近场通信)支付:利用手机内置的NFC芯片,与支持NFC支付的POS机等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进行支付操作。
用户将手机靠近POS机,支付金额会从手机的移动支付账户中扣除,并转账给商户。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用户需要下载相应的手
机应用或者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验证和操作,同时需要保护好自己的
账户和支付密码,以防止信息泄露或被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