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一、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2.起源古老 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

《“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 ①秋天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相继新鲜上市,不过对于大多数果实我们是“只识其果、未见其树”。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资源圃占地面积 5.1公顷,收集保育包括蔷薇科、桑科、柿科、芸香科、胡桃科等20余科的野生林果类物种260余种,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种果树的“庐 山真面目”了。 ②除了板栗、柿子、枇杷等为人熟知的果树,这里收集的野生果树大多其貌不扬,果实也不一定好吃,但是为什么还要费人力、物力把它们收集在这里呢?原来“果树也不可貌相”, 这些野生果树其实着非常丰富的用途。 ③首先,野生果树有着很丰富的食疗价值。比如资源圃中栽植的四照花是药、食两用树种, 其果可鲜食、酿酒和制醋等。而我们熟悉的山核桃健康味美、营养丰富,本身就是一种野生 果树,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而胡颓子的果实味甜可食,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脂肪、氨 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有消食止痢的功效。 ④另外,野生果树大多远离城市和工业区,自生自长,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生产 绿色加工食品的理想原料。 ⑤同时,上帝是公平的,野生果树虽然生长的环境差,但是经历过很多恶劣的环境,“锻炼 多身体当然好”,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全面的抗性。我们现在吃的水果,它们的砧木很多都来自于这些野生果树,并且许多优良的品种正是通过与野生果树杂交而选育出来的。 ⑥此外,有些野生果树还有着很高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比如,柘树是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 之称的名贵树种,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它的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 石灰花楸树姿优美,春开白花,秋结红果,适宜于园林栽培观赏,木材可制作高级家具。而 上面提到的胡颓子也是常用的花境、花坛等装饰用材。 ⑦所以说,A这些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其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B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猕猴桃是幸运的,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抑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 它们的同时,共同努力去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这也正是植物园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的 重要意义之一。 摘自《科普文》2014.08 注释:砧木:植物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如在酸枣上嫁接大枣,酸枣就是砧木。 41.阅读文章,概括野生果树有哪些丰富的用途?

果树资源与利用

果树资源与利用 一、基本概念 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核心种质: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 3.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4.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迁地保存,就地保存,离体保存。 5.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资源。 6.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7.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8.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技术领域,如组织培养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方法,基因文库保存方法等,其宗旨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9.超低温保存:在-80℃以下超低温中保存种质的技术,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可长期稳定保存。 10.适应性选择: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特性的适应能力 11.非适应性选择:在适应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产管理等特性,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适应性选择。 12.气候相似论: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指出能否引种成功,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种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相似,瓦维洛夫认为植物在与自己的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明显的作用。 13.潜在适应性: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 14.渐进适应性: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逐渐适应性往往在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15.早实核桃:种子在播种2-3年生,嫁接后1-2年生,能开始结实类型,树体较小,有二次生长及结果,发枝力强,侧生果枝率高。 16.晚实核桃:种子播种后6-10年生,嫁接后3-5年能开始结实的类型,树体高大,无二次开花现象,发枝力弱,侧生果枝率低。 17.完全甜柿:不论有无种子均能自然脱涩,有少量褐斑。 18.不完全甜柿:种子多时有褐斑可脱涩,无籽果实不能脱涩。 19.完全涩柿:无论果实有无种子均不能自然脱涩,无褐斑。 20.不完全涩柿:有种子时少量褐斑,但不能使果实完全脱涩。 二主要果树种类,学名,科,属 蔷薇科苹果属苹果山定子沙果海棠果 蔷薇科梨属:砂梨秋子梨白梨西洋梨杜梨豆梨 蔷薇科桃属普通桃扁桃蔷薇科扁桃亚属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 普通杏蔷薇科杏属中国李蔷薇科李属 葡萄科葡萄属欧洲葡萄山葡萄美洲葡萄 中华猕猴桃:猕猴桃科猕猴桃属 枣:鼠李科枣属柿科柿属柿君迁子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调查项目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1 编制说明 根据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法要求,为满足普查野外调查和内业统计需要,规范项目调查标准,提高调查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参照《吉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结合普查涉及的调查项目制定。 2 技术标准 2.1 地理信息因子 2.1.1坐标系统 采用北京54平面坐标系,普查用的GPS统一转换为该坐标系。吉林省WGS84坐标系转北京54平面坐标系参数为:a=-108、f=0.0000005、x=1.0、y=-129.4、z=-48.2;中央子午线:21带选123,22带选129。 2.1.2 地形图 采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图为普查用标准地形图。可根据野外作业需要放大至1﹕25000。调查时填写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图幅号,填写形式为“11-52-6-甲”。 2.1.3地理坐标 按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表示方法,记载现地采集的GPS坐标值。纵坐标填写7位数,横坐标填写8位数,均记载到1m。如:纵距4832625,横距22468532。 2.1.4海拔高 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记载现地量测值,以米为单位,记载到1m。 2.2 地形因子 2.2.1 地貌 地貌划分为4级,见下表。 地貌类别及代码表 2.2.2 坡向 指小班或标准地的地面朝向,分为9个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见下表。 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3 坡位 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7个坡位。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位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4 坡度 坡度分为Ⅵ级,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度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3 土壤因子 2.3.1土壤名称 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确定,记载调查点的土类。 土类名称代码表

云中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云中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云中山位于晋西北忻州、原平、宁武三地交界处,呈南北走向,最高峰龙王垴海拔2348m,西麓属于汾河水系,东麓属于滹沱河水系,为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在晋北的分界线。该区海拔较高,空气湿润,水资源充沛,天然植被较为完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阴坡植被茂密,林间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阳坡土层薄而贫瘠,植被较为稀疏,主要有一些耐旱的小乔木和灌木生长,如核桃楸、榛子、山桃等。山顶上多有草甸分布,植被类型也较为多样,以沙棘和杜鹃等最为常见。 云中山区有着比较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群众,能够确认的种类有核桃楸、榛子、沙棘、山桃、绵果果、刺果茶蔗子、山葡萄、树莓及杏等,海拔较低的干旱山坡也有零星的欧李分布。野生果树是栽培果树的重要来源,有的野生果树可直接利用,有的则是果树育种的重要亲本,所以对野生果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云中山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逐一介绍如下。 1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当地百姓又称之为楸树,有些地方则称为胡桃楸,核桃科核桃属,树体特征与核桃相似,为云中山区常见树种。性喜光,耐寒、耐早,多分布于沟谷两岸向阳处或阳坡中下部,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长成大乔木,在坡上则一般表现为小乔木。 树皮灰色或暗灰色,裂缝菱形;小叶长卵圆形,边有细密锯齿,叶面具稀疏柔毛,叶背被腺柔毛;花期5月,果期9月;果卵圆形或近球形,先端尖,绿色;果核椭圆形,先端锐尖,表面有凹窝,有3~8条纵脊,缝合线上凸起明显;核壳坚硬,取仁困难;种仁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可食,风味优于核桃。 核桃楸为重要的滋补品,药典记载有敛肺定喘、温肾润肠之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目前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选择果个大、丰产、取仁容易的类型,进行人工栽培。 2榛子(CoryIus L.) 榛子为桦木科榛属灌木或小乔木,云中山区主要有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et Trautv)和毛榛(C.mandshutica Maxim.etRupr.)两种。一般为灌木,高1~2m,多成片生长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黄土高原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特征与地理格局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9卷第7期 2014年7月V ol.69,No.7July,2014 收稿日期:2014-01-24;修订日期:2014-06-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59);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300)[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271059;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Special Foundation of China, No.2011FY110300] 作者简介:赵鸣飞,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被生态学。E-mail:landscaper.mf@https://www.doczj.com/doc/6512315905.html, 通讯作者:康慕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459M),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植被地理 学。E-mail:kangmy@https://www.doczj.com/doc/6512315905.html, 916-925页 黄土高原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特征与地理格局 赵鸣飞1,2,王宇航1,2,邢开雄1,2,康慕谊1,2,刘全儒3,李秋颐2,黄永梅2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本文以样地数据为基础,对黄土高原内11座山地森林群落的区系组成、联系、格局以 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森林群落物种丰 富,353个样地共调查到维管植物108科473属1222种,其中被子植物93科447属1179种,裸 子植物4科7属9种,蕨类植物11科19属34种。(2)按区域和局地两个尺度统计显示,研究区 内科、属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特别是“北温带分布”为主,此特征在群落尺度上尤显 突出。(3)非度量多维度标度排序(NMDS)第一轴主要揭示各山地森林分布的典型海拔变化范 围,第二轴则展示出各山地的地理纬度位置关系;系统聚类树同样体现出各山地间基于区系 组成特征的地理空间联系与南北位置关系,并将各山地依区系组成特征划分为4组;经比较山 地间最大S?renson 相似性系数知,贺兰山因地处区域西北边缘而与其他山地间区系联系最 弱,反之太岳山与其他山地区系联系最强。(4)R/T 值(热带属与温带属比值)线性回归模型解 释了42.1%的数据变异,并揭示该值随年均温升高呈显著上升趋势,随着海拔升高则有显著下 降趋势,但与年均降水量之间并无显著趋势。 关键词:黄土高原;森林群落;植物区系;R/T 值;地理格局 DOI:10.11821/dlxb201407004 1引言 植物区系是植物类群在一定区域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发展演化的结果,作为群落结构的基础,不仅能够间接、稳定地反映其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1-2],而且也是揭示区域植物群落内在性质和规律的重要特征指标。生态过渡带(Ecological transitional area)多指大尺度气候生物地理带之间的过渡区域,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态交错带(Ecotone),但往往具有生态交错带的许多特性,如物种多样性较周边丰富、对环境变化具有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等[3]。在生态过渡带,物种与环境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以及物种内部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有着鲜明的生态地理规律性。因此,探讨过渡带区域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及其内部联系和分布特点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现实资源保护和利用价值。 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交汇处,气候具明显的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特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自然地理单元和典型的生态过渡带。该区域的植物区系在演化历史上,特别是气候频繁剧烈变化的最近历史时期(如自第四纪更新世)以来,一直是欧亚温带植物区系与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物种迁移扩散

蔷薇科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蔷薇科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摘要】本文对蔷薇科植物不同种属的委陵菜根部抽样,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研究,并通过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种属、不同采收季节的委陵菜,其微量元素含量不同。 【关键词】委陵菜属;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粘委陵菜(Potentilla viscose J.Don)、伏委陵菜(Potentilla paradoxa Natt.P.Supinal.)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cides L.)等植物,在吉林省地区被民间广泛应用,多将草药水煎口服、特别是粘委陵菜根的有效成分,具有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作用,并将其进行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可改善消化道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等作用。 为了开发长白山药用资源,进一步探讨蔷薇科属植物中的微量元素与治疗肝炎的相互关系,对不同种的委陵菜根部抽样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美国JARREIL-ASH800系列Mark-Ⅱ型电感耦合氩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不同基源、不同采集季节的委陵菜属的植物进行微量元素分析,为开发利用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的样品采集于吉林省延边地区、天岗、土门岭、净月潭。 2 仪器与试剂 美国JARREIL-ASH800系列Mark-Ⅱ型电感耦合氩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 CAP)。PDP8/A计操纵,LAAO-DA电传打印机作控制端和终端。高盐雾化器,蠕动泵送样。入射功率:1.15 kw。反射功率:<5 w。冷却气流量:17 L/min。(点火后关闭)。样品提升量:3 ml/min。观测高度:工作线圈上方18 mm,曝光时间:35 s。试剂:浓HNO3、HCLI-O4、去离子水;均符合检验要求。 3 方法与结果 分别取委陵菜属不同种植物的粉末0.1 g,烘干(80℃),置于坩埚中,加入5 ml HNO3、0.5 ml HCLO4浸泡过夜,再加热浓缩至1~2 ml,去离子水定量转溶至10 ml 量瓶中,同行空白实验,并重复对照,结果见表1。 表1 元素分析结果(μg/g)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华北温带森林草原区植物区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 张洪军编写 该实习区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暖温带半湿润区,实习区域横跨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分区。途径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实习地点由西到东,分别在大同、阳原、坝上、北京、天津、秦皇岛等行政区划内,其植被-土壤的空间分异规律介绍如下: ●华北植物区系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 ●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 ●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 科、914 属,约3925 种(含460 变种,未包括秦岭)。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一、华北现代植物区系简介 华北植物地区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沿海比较湿润,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科、914属,约3925种(包含460变种,下同)(未包括秦岭)。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32种,双子叶植物125科710属3104种,单子叶植物21科193属789种,约为全国同类科属种数的44%、29%和11.3%,居中国北方各植物地区之首。平均每科含6属26种,包括不同进化程度的类群,其中菊科(388种)、禾本科(293种)、蔷薇科(276种)、莎草科(181种)、毛茛科(174种)、豆科(170种)、百合科(138种)、唇形科(129种)和伞形科(110种)9科最发达,各含100种以上,多是进步及较进步的草本或含草本科。大多数科(92科)含10种以下,其中有20几科是单种、单属、单科,主要是古老及原始的类群,如麻黄科(Ephedraceae,1属,华北5种)、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芍药科(Paeoniaceae)等。木本科和草本科几乎同样发达,分别具有79科和72科,乔灌木主要是落叶型,有17科水生草本,组成各式各样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地理成分是各种热带分布的59科,占56.2%(不包括世界分布科,下同),其中泛热带分布的46科,表明华北区系的热带渊源。其次是各种温带分布39科,占37%,而为全国同类科属的过半数(52%),其中北温带分布29科,几乎包含所有温带木本科,是本地区森林的主要组成,如松科、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等等。东亚分布5科(Cephalotaxaceae,Eupteleaceae,Actinidiaceae,Cercidiphyllaceae,Tetracentraceae)和中国特有的杜仲科。另外,世界广布的46科,含599属约2690种,如前面指出含100种以上的诸大科等,在华北区系中也占重要地位。 植物属往往具有共同祖先和演化趋势,古植物资料也常常到“属”级,植物种则是区系存在的实体。因此,它们对于探究区系的起源和演变更有意义。华北种子植物914属的大小平均每属约4.3种,含40~91种的仅6属,即世界和北温带分布的苔草属(Carex,91种)、蒿属(Artemisia,70种)、柳属(Salix,60种)、蓼属(Polygonum,58种)、萎陵菜属(Potentila,44种)和堇菜属(Viola,43种),而含5种以下的有730多属。其中单种属和只有2~5种的少种属共203属,它们代表植物属演化的两端,即演化终端只有少数残遗种的古老属和尚未充分分化的新属,主要是东亚及中国特有的85属。全部属的地理成分与全国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有15个类型20个变型,以温带性质属占显著优势,包含各种温带分布549属和东亚分布89属,合占66.8%(不包括世界广布属)。前者为全国同类属71%,其中北温带分布251属,为全国同类属数83%。热带性质属也占相当比例,共197属占24%,为全国同类13%,以泛热带成分最多,有105属。其余是古地中海成分37属占4.5%,中国特有40属占4.9%,低于全国特有属水平(8.5%),其中华北特有仅12属,如文冠果(Xanthoceras)、蚂蚱腿子(Myripnois)、太行菊(Opisthopappus)、太行花属(Taihangia)等。因此,现代华北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且具有与热带的

蔷薇科植物(梅李桃杏梨苹果樱花)如何区分

李亚科 桃: 花单生,无梗 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 花瓣5瓣,雌蕊1枚,雄蕊多数 黄桃、油桃、水蜜桃、蟠桃(叶最宽部在中央) 山桃(树干紫红色光亮,叶最宽部在基部,花期早,果小,山桃核小1.5-2cm) 碧桃(重瓣) 菊花桃 榆叶梅(叶光滑) 杏: 花单生,无梗,花萼反折,核光滑 先叶开花,叶子最宽,宽圆形 产自甘肃、新疆,伊犁河谷 山杏(灌木或小乔木,叶子较窄,果实干扁) 杏(乔木) 梅(小枝绿色,核上有小眼) Almond 扁桃仁(Badam 扁桃-桃属,果实干裂,原产地中海) Apricot Kernel杏仁 李: 三朵着生在一起,有梗,花小,不超过2cm 花叶同时 紫叶李(花单生,花萼反折) 梅〉杏〉桃、李 樱: 长梗,花瓣有裂 早樱(花梗上有绒毛) 晚樱(重瓣,多为粉红色,花叶同期,叶子有齿芒,3~4个腺点) 毛樱桃(无梗,白色,花形小不超过2cm,花杯较长,叶有毛,6~7月成熟,果实有绒毛,能吃) 郁李(叶子最宽部在底部) 麦李(叶子最宽部在中部) 欧李(叶子最宽部在顶部) 稠李 苹果亚科

梨花: 白花,5枚花柱 叶子光滑 苹果: 雌蕊花柱 叶背面发白,毛茸茸 海棠四品 苹果属:垂丝海棠 西府海棠(枝条向上,有梗,花苞白色,开花变粉,花色变淡,有香味) *海棠(枝条伸展,花苞粉色,花白色) 木瓜属:贴梗海棠/皱皮木瓜(枝条有刺,花梗很短,贴梗生长,叶卵圆形) 木瓜海棠/毛叶木瓜(披针形叶,有绒毛) 木瓜(先叶后花,白色或粉色) 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山楂: 先长叶后开花,羽状深裂叶 多花栒子: 叶子全缘 火棘 常绿灌木,白花,红果 石楠 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 平枝栒子 枇杷 蔷薇亚科 草莓 花托隆起,白花 蛇莓 黄花 朝天委陵菜 花托在果成熟时萎缩 鸡麻 四个花瓣,叶对生,羽状脉 棣棠 玫瑰 月季 黄刺玫 绣线菊亚科

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正文)

原则与方法、形态与结构学术语 1 原则与方法 1.1 原则 1.1.1 参考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 1.1.2 结合当前需要,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描述、评价、鉴定和果树育种需求为主, 兼顾生产需要。 1.1.3 优先考虑我国现有的研究基础,兼顾到与国际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1.1.4 参考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和国内发布的有关热带、亚热带果树描 述符。 1.2 方法与要求 1.2.1 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 2 植物学性状 3 农艺性状 4 品质性状 5 抗逆性状 6 抗病虫性状 7 分子标记 8 细胞学特征 1.2.2 描述符代号 描述简表中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上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01”、“202”、“301”。 1.2.3 本规范采用国际单位 。 1.2.4 本规范文本中,数量性状描述符所采用的单位在其后的[ ]里,质量性状有评价 标准和等级划分,其后有相关解释。 1.2.5 本规范文本中,描述符的代码是有序的,如对持续变化的数量性状的描述,采 用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描述。如颜色时从淡到浓,抗 性性状的描述则从弱到强等。 1.2.6 “0”作为描述符时,表示没有该项或者该项未获得。 例如:如果一种种质不能形成花,下面花颜色的描述符将记录为 0 1 白 2 黄 3 红 4 紫 1.2.7 特征缺失或具备记录如下: 0 缺失 1 具备 1.2.8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有模式图。 1.2.9 日期表示为YYYYMMDD格式。 YYYY-----代表年 MM-------表示月 DD-------表示日 1.2.10 经度格式为DDDFF,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后面标明北纬(N)、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植物区系分析摘要: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覆盖七十余科,一百六十余属,二百八十余种。以樟科、忍冬科、百合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菊科为优势科,种内及属内分化程度一般.科、属的区系分析结果表明, 泛热带和温带性质的科约占70%,本地区与东亚- 北美间断、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地中地区、西亚- 中亚、中亚- 喜马拉雅、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中国- 日本等分布区联系紧密。区系特点是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热带性质。高校校园是城市植物区系组成的一部分,研究它的区系成分可以为校园规划、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城市植物区系的内容。鉴于此,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关键词:四川师范大学植物种类区系类型区系成分多样性 植物区系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植物分类单位的总和,它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1]。因此,在植物区系的构成中蕴含着大量历史、地理、生态和系统进化的信息,对某一地区的植物区系的调查研究是研究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高校校园是城市植物区系组成的一部分,研究它的区系成分可以为校园规划、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城市植物区系的内容[2-3]。鉴于此,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 1 研究地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占地面积约为2100亩。学校后山是狮子山,,连同校园一起收集引种了大量植物种类。学校介于东经103度,北纬31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2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马丹炜的《成都地区园林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王文国等的《成都地区园林种子植物属区系分析》、钱平等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分析》、李仁伟等的《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吴征镒等的《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谷海燕等的《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和冉茂玉、马丹炜的《四川省汗牛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科、属的统计:首先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统计出科、属的数目。然后根据《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和吴征镒的《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统计出科、属的分布区类型。最后在根据一些论文、文献修正和补充统计结果。 3 校园植物多样性分析 根据实地观察和相关文献,目前狮子山校区七十七科,一百六十余属,二百八十四种。以樟科、忍冬科、百合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菊科为优势科。就株型而言,其中乔木143 种,占总数50.3%;灌木114种,总数40.2%;藤本植物27 种,总数9.5%。 科的多样性分析

植物的分类等级

植物的分类等级 作者:来源:中国国植物科普网点击量:173 更新时间:2010-7-23 9:20:00 -------------------------------------------------------------------------------- 世界上有45万种植物,仅属于高等植物的就有20余万种,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种类如此繁多,对不熟悉的人来讲,简直是杂乱无章。然而当我们懂得了植物的分类等级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各有所属,井井有条的。每一种植物,不管它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是种子植物还是孢子植物,只要讲出它的科学的名称,就可以在某个位置上找到它。 经过努力,植物分类学家们已经大体上弄清了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或近,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把它们编排在一个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自己的位置,就像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户口一样。这个系统由好几个等级组成,最高级是“界”,接着是“门”、“纲”、“目”、“科”、“属”,最基层的是“种”。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属,由一个或几个属,组成科,以此类推,最后由几个门组成界,也就是植物界。 在分类等级中,“科”是一个中级分类单位。在识别植物过程中,如果能抓住“科”这个分类等级,那就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只要能掌握15至20个常见的科的特征,识别植物就能如虎添翼。 在所有裸子植物中,可分成12个科;所有的被子植物,可分成300余个科。在每个科下面,包含有1个到数百上千个植物种,有的甚至包含上万个植物种。如银杏科只有1个种,蔷薇科有3300余种,蝶形花科有17000余种。不管在科下有多少个种,这些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比较相近的。所以它们在形态上,特别是花的构造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花序中提到的菊科都有头状花序,伞形科都有伞形花序。此外还有木犀科都是木本,叶片几乎都是对生,唇形科都有唇形花冠,茎干几乎都是方形;十安花科都是草本,花冠呈十安形。芸香科植物的叶片上都有芳香的油腺…… 所以一旦碰到有不认识的植物,只要判断它可能属于的科。再到有关的植物分类专业书上去查找,就不会太困难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分类书籍中,植物的编排,都是以科为基础的,每一个科的植物都是集中在一起的。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归到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这两大类中,它不是高等植物就必然是低等植物,两者必居其一。 那么?什么样的植物是高等植物呢? 高等植物是指在形态上、结构上和生殖方式上都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植物。譬如,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有各种组织、器官的分化,在生殖方式上,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世代相互交替出现。此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它们在个体发生中,有“胚”这个构造。具有上述这些特性的植物,称为高等植物。我们所看到的会开花的植物,全部是高等植物。此外还有一些不开花的植物,如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植物,在阴湿环境中的蕨类植物也是高等植物。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3-15 16:53:58 一、多选题 1. (5分)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植被考察 ? B. 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 ? C.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D. 果树概况考察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3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收起解析 C,A,D,B 2. (5分) 果实品质特性包括()。 ? A. 果心大小

? B. 果皮厚度 ? C. 异味 ? D. 果肉颜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1 概述 收起解析 B,A,D,C 3. (5分) 有着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的果树有()。 ? A. 石榴 ? B. 无花果 ? C. 苹果 ? D. 欧洲草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B

4. (5分) 农艺文明进程与种质资源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 A. 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 B. 后者服务于前者 ? C. 前者的疏忽可造成种质的流失 ? D. 前者开发和利用后者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B,C 5. (5分) 德坎多尔提出的植物三大起源中心论中起源中心包括()。 ? A. 中国 ? B. 地中海周边 ? C. 西南亚 ? D. 热带美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D 6. (5分) 现阶段我国水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 B. 果品采后商业化处理水平低 ? C.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意识 ? D. 果品安全问题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A,B,C 7. (5分) 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对象()。

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 姓名: 奥古丽妮萨.麦提图尔荪 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班级: 081班 学号: 085131142 指导教师: 阿不都拉职称:副教授 2012 年12月05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蔷薇科植物及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奥古丽妮萨.麦提图尔荪指导老师:阿不都拉 摘要:本文概述了蔷薇科植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药用价值,并介绍了黄酮的结构,种类和作用,同时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法及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法。 关键词:蔷薇科;黄酮;提取; 前言: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或10;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蔷薇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全世界共有100属,3000余种,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全国各地均产。本科绝大多数为灌木和小乔木,少数为草本,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叶互生,稀对生,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隆至凹陷,花被与雄蕊、花托常愈合。花瓣5,分离,稀缺如,覆瓦状排列;雄蕊常多数,花丝分离;子房上位,少下位,心皮多数至一个,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联合,果实类型很多,如蓇葖果、瘦果、梨果、核果等。种子无胚乳。根据心皮数、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即:绣线菊亚科、苹果亚科、蔷薇亚科、梅亚科。本科许多植物观赏价值较高,在世界各地的庭园绿化中占重要的位置。此外,还有许多种类的果实可直接食用、榨油或用作工业加工原料,也可制高级香水、饮料及家具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科中还有一些植物的花、果实等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蔷薇科植物的应用价值还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本科植物中很多都可入药,有的是整株都可入药,有的则是花、根或者果实等部分可以入药。如: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效作用,法国科研人员经过试验得出: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实验发现,经常吃苹果的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其胆固醇含量比不吃苹果的人低10%。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与作用,苹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另一方面苹果中含有果胶,又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苹果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感消失。实验还证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苹果香味,能使人较快安静入睡.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托普云农果树种质资源圃具有利用价值的果树遗传物质的总体。携带有果树种质的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组织等。具体包括:①对果树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和杂种;②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作果树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指示植物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③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和品系,包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突变体等;④具有潜在用途但目前还不了解的野生种和变种。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迄今已为人类利用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极有限。因而做好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以果树中占重要地位的蔷薇科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李属 (Prunus)等温带果树而言,中国可称世界首富。很多柑橘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国。原产中国的果树有白梨、花红、海棠果、中国樱桃、猕猴桃、等。此外还有不少尚待驯化的栽培果树的近缘种、野生种和砧木资源。中国从世界各地引种果树的工作也早已开始。如和的栽培种引入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引入的种类通过长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就有1000个以上。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也为世界果树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温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荆子等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栗、梨和苹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中国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如山葡萄、越橘和许多果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为进一步发展世界果品生产提供更加宽广的领域。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随着现代果树生产的发展,果树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量原始品种和地方品种被陆续淘汰。这一方面改良了果树品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树种质的贫乏。特别是19世纪营养繁殖技术广泛推广以后,改良了的新品种的单一无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繁衍,使大量原始异质自然体被同质的“标准”品种所取代,品种与品种间亲缘关系过多地接近,对生产构成了危险。如19世纪香蕉主产区热带美洲的品种已只有少数几个三倍体的无性系,它们虽有适合大规模经营和耐远距离运输的优点,但对真菌病害却非常敏感。因此,搜集和保存各种野生、半野生和品质上虽有缺陷但具备某些特色的地方品种,已成为培育优质、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草地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第19卷 第2期V ol.19 N o.2 草 地 学 报 ACT A A GREST IA SINI CA 2011年 3月 M ar. 2011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草地植物区系及 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杜广明1,2,沈向群1*,杨智明2,吕世海3,常学礼4,叶生星3 (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3.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12; 4.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摘要: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对保护区草地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现状及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区的管理。于2009年7 8月,对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草地植物区系及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有种子植物154种,分属30科,108属;研究地区草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简单,以世界广布类型占主导地位,草地植物以旱生草本为主;研究区域草地植物种类存在空间异质性,从高纬度到低纬度,草地植物种类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经度方向,自西向东植物种类同样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这种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变化有关。 关键词:植物区系;多样性;空间分布;保护区;草地 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1)02-0202-05 Grassland Flora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Diversity in Hui River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DU Guang-ming1,2,SHEN Xiang-qun1*,YANG Zh-i ming2,LV Sh-i hai3,CH ANG Xue-li4,YE Sheng-xing3 (1.College of H orticultu r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 hen yang,Liaoning Province110161,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 ology,H eilongjian 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 eilon gjiang Province163319,Ch ina; 3.Ins titute of E cology,C hinese Research Acad emy of Environm ental S cience,Beijing100012,Ch ina; 4.College of Geography an d Planning,Lu don g Un iversity,Yantai,S handong Province264025,China) Abstract:T he establishment o f natural reserves is particularly im portant for protected species div er sity and ecolog ical environment.Spatial distribution status coupled w ith the manag ement of g rassland flora and species div ersity contr ibutes to significant nature r eser ves.To pr ovide managing theor y,the current flora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 f plant div ersity w ere investigated in H ui Riv er National Reserv es during July to Aug ust of2009.Results show that ther e are154species of seed plants,belonging to30families,108 genera in the study area.T he g eo graphic com position of flora is sim ple predom inant Cosmopolitan type. There is spatial heterog eneity o f plant species in the researched grassland w ith x erophy tic herbs as the dom inant species.Plant species o f g rasslands initially increase then decrease fr om high latitude to low latitude.Longitudinally,plant species also show as increasing then decr easing fro m w est to east as relates to altitude chang e. Key words:Flora;Diversity;Spatial distr ibutio n;Pr otection zone;Grassland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其以种群方式存在,是组成特定地区植被的实体,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反映及植被发生发展历史的见证和依据[1]。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有关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Humboldt 最早论述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并探讨了 收稿日期:2010-11-25;修回日期:2011-02-15 基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125);黑龙江大庆市科技攻关项目(SGG2007-045)资助 作者简介:杜广明(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草地资源及观赏园艺研究,E-mail:dugmsy@https://www.doczj.com/doc/6512315905.html,;﹡通讯作者Auth or for corres pon dence,E-m ail:sh enx iangqun@https://www.doczj.com/doc/6512315905.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