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传动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50
机械传动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变,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类:①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
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②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
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机器的种类很多。
它们的外形、结构和用途各不相同,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
我们将机器认真研究分析以后,可以看出,有些机器是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如电动机、汽油机、蒸汽轮机,这类机器叫做原动机;有些机器是需要原动机带动才能运转工作的,如车床、打米机、水泵,这类机器叫做工作机。
把运动从原动机传递到工作机,把运动从机器的这部分机件传递到那一部分机件叫做传动。
传动的方式很多,有机械传动,也有液压、气压传动以及电气传动。
工作机一般都要靠原动机供给一定形式的能量,但是,把原动机和工作机直接连接起来的情况很少,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加入传递动力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传动装置:(1)工作机所需要的速度一般与原动机的最优速度不相符合。
(2)很多工作机都需要根据生产要求进行速度调整,但是依靠原动机的速度来达到这一目的是不经济的,也不可能。
(3)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用一台原动机带动若干个工作速度不同的工作机。
(4)为了安全及维护方便,或因机器的外廓尺寸受到限制等原因,不能将原动机和工作机直接连接在一起。
无级变速指可以连续获得变速范围内任何传动比的变速系统。
通过无级变速可以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
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有液力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DT-CVT)。
机械工程中的传动机构知识点在机械工程中,传动机构是一种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
它们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
首先,我们来讨论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一种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
它具有高效率、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齿轮传动可以分为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几种类型。
直齿轮传动适用于速度较高的场合,而斜齿轮传动则适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的场合。
蜗杆传动则常用于需要减速的场合。
其次,我们来讨论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一种通过皮带的摩擦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
它具有传动平稳、噪音低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皮带传动可以分为平行轴带传动和交叉轴带传动两种类型。
平行轴带传动适用于轴距较大的场合,而交叉轴带传动则适用于轴距较小的场合。
最后,我们来讨论链传动。
链传动是一种通过链条的滚动摩擦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
它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和寿命长的特点。
链传动适用于需要传递大扭矩和速度较高的场合。
它可以分为滚子链传动和齿形链传动两种类型。
滚子链传动适用于速度较高和扭矩较大的场合,而齿形链传动则适用于速度较低和扭矩较小的场合。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几种类型。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了解这些传动机构的知识点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传动机构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传动机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机械设备,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机械工程师应该熟练掌握传动机构的知识点,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专业的机械工程师,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机械工程中传动机构知识点的介绍。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们有所帮助,增加对传动机构的理解和认识。
感谢您的阅读!。
机构与机械传动知识点总结一、机构概念及分类机构是实现某种特定运动要求或传递动力、转动力的元件组成系统。
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
平面机构是由相互连接的刚性物体组成,构成一个平面框架,用于改变平面内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而空间机构则是由连接的刚性物体组成,构成三维空间中的框架,用以改变空间内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机构运动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是研究机构元件在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相对运动的大小、方向和速度的关系,进而确定各个链件上的参数和点上的运动规律。
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构件的相对位置和来定向关系、原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传递运动参数的关系。
1. 机构的图解图分析机构的图解是利用逐点图解的方法,把机构的各种运动传动关系用图形方式表示出来的过程。
2. 机构的位置分析机构的位置分析是指确定机构有且仅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姿态。
位置分析的关键是将机构元件的相对位置用运动参数表示出来。
3. 机构的速度分析速度分析是指确定机构各个部件的运动速度。
速度分析时,可以将链速度与各凸轮器件上点的速度分解为切矢方向和截矢方向上的速度。
4. 机构的加速度分析机构加速度分析侧重于确定机构各个部件的加速度。
在加速度分析中,最重要的是识别相对位移函数的二阶导数以确定加速度。
三、机械传动概念及分类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来传递或转换动力和运动的过程。
根据传递的力的特性和运动轴线位置的方向,机械传动可分为顺合传动和交叉传动。
顺合传动是指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方向一致,而交叉传动则是指输入和输出轴的方向不一致。
四、机械传动的组成部分1.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指通过传动装置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的系统。
传动机构的主要组成元件包括齿轮、链条、带传动等。
2. 联接件联接件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用于连接传动机构的部件,包括轴、螺纹副、销轴、键等。
3. 动力元件动力元件是指机械传动系统中用来提供动力的元件,包括电动机、内燃机等。
4. 传动环境传动环境是指机械传动系统工作的环境条件,包括传动系统的温度、湿度、气压等。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一)机械传动的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常用的机械传动类型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轮系。
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原理是依靠主动轮依次拨动从动轮来实现的。
(1)分类:A、按传动时相对运动为平面运动或空间运动分:①平面齿轮传动(常见的有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轮传动,根据齿向,还分为外啮合、内啮合及齿轮与齿条的啮合)②空间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
B、按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分:闭式传动(封闭在刚性的箱体内)、开式传动(齿轮是外露的)。
(2)特点:优点:①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②传动比准确、稳定、效率高。
③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
④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缺点:①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
②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3)渐开线标准齿轮基本尺寸的名称有:①齿顶圆②齿根圆③分度圆④摸数⑤压力角等。
(4)轮齿失效形式有以下五种: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
2.蜗轮蜗杆传动:适用于空间垂直而不相交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1)分类:A、根据蜗杆螺旋面分为阿基米德螺旋面蜗杆、渐开线螺旋面蜗杆、延伸渐开线螺旋面蜗杆;B、根据蜗杆螺旋线的头数分为单头、双头、多头蜗杆;C、根据螺旋线的旋转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
(2)特点:优点①传动比大。
②结构尺寸紧凑。
缺点①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
②只能单向传动。
(3)涡轮涡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有:①模数②压力角③蜗轮分度圆④蜗杆分度圆⑤导程⑥蜗轮齿数⑦蜗杆头数⑧传动比等。
(4)蜗杆蜗轮传动正确啮合的条件是蜗杆轴向模数和轴向压力角应分别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
3.带传动:通过中间挠性件(带)传递运动和力,包括①主动轮②从动轮③环形带(1)适用于两轴平行回转方向相同的场合,称为开口运动。
中心距和包角(带与轮接触弧所对的中心角)的概念。
(2)带的型式按横截面形状可分为平带、V带和特殊带三大类。
带传动机构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装置,用于将动力传递到不同的部件或机构。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轴、齿轮、链条或皮带等。
在本文中,我将逐步介绍带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点。
第一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带传动机构利用齿轮、链条或皮带等来传递力量和运动。
这种机构常见于汽车、机械设备和其他各种工业应用中。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使得不同的部件或机构能够协同工作。
第二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组成部件带传动机构由多个组件组成。
其中最常见的是齿轮、链条和皮带。
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
链条和皮带则通过拉力来传递动力,其优点是运动平稳且不需要润滑。
第三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类型带传动机构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平行轴齿轮传动,它由两个平行轴上的齿轮组成。
还有交错轴齿轮传动,它由两个交叉的轴上的齿轮组成。
此外,还有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等其他类型。
第四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优缺点带传动机构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其中的优点包括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可调节、噪音低、维护简单等。
而缺点则包括传动精度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等。
因此,在选择带传动机构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进行综合考虑。
第五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应用领域带传动机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汽车行业中,带传动机构常用于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
在机械工程中,它常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
同时,带传动机构也用于家用电器、船舶、飞机等领域。
第六步:了解带传动机构的维护与保养带传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链条或皮带的松紧程度以及润滑油的添加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大的负载和长时间的高速运转,以降低机构的故障风险。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对带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带传动机构作为机械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装置,其原理、组成部件、类型、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机械传动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常用的传动方式人类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
例如汽车、洗衣机以及各种机床。
在机器中,通常工作部分的转速(或速度)不等于动力部分的转速(或速度),运动形式往往也不同。
通常,将机器中动力部分的动力和运动按预定的要求传递到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称为传动。
传动可以通过机、电、液等形式来实现。
在现代工业中,根据传动的原理不同,主要应用着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电传动等四种传动方式。
每种不同的传动形式都是通过一定的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运动的,而由于传递介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传动特点,以及不同的适用范围。
1.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利用带轮、齿轮、链轮、轴、蜗杆与蜗轮、螺母与螺杆等机械零件作为介质来进行功率和运动的传递,即采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等装置来进行功率和运动的传递。
机械传动是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准确可靠、操纵简单、容易掌握、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也存在传动装置笨重、效率低、远距离布置和操纵困难、安装位置自由度小等缺点。
2.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采用液压元件,利用处于密封容积内的液体(油或水)作为工作介质,以其压力进行功率和运动的传递。
液压传动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气压传动气压传动是采用气动元件,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以其压力进行运动和功率的传递。
气压传动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快发展,这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实现单机自动化,而且可以控制流水线和自动线的生产过程,是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4.电传动电传动是采用电力设备和电气元件,利用调整其电参数(电压、电流和电阻),来实现运动或改变运动速度。
如收录机中拖动磁带的小电机,机床电气控制装置,直流电机,变频电机等。
以上四种传动方式在现代传动装置中,充分发挥着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将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螺旋传动。
机械传动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机械传动是指通过运动偶合两个或多个机械元件之间的动态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机械传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汽车、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等。
了解机械传动的知识对于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种类、设计要点以及应用领域等知识点。
二、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1. 动力传递的基本概念机械传动是以某种机构或元件作为媒介,传递动力或运动的过程。
动力传递包括动力传动和运动传动两种方式。
其中,动力传动是指利用机械装置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如汽车的发动机传递动力到车轮上;而运动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将固定速度的运动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如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
2. 机械传动的作用机械传动可以实现以下几种功能:(1)传递和转换动力: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从而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2)调速和变速:通过传动装置的设计,可以实现设备的调速和变速功能;(3)改变运动方向:通过不同类型的传动装置,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4)传递扭矩和力矩:通过传动装置将扭矩或力矩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协调运动。
三、机械传动的种类机械传动根据传递作用可以分为平动传动和回转传动两种。
而根据传动方式又分为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条传动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将机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齿轮配合的一类机械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常见的有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在齿轮传动中,齿轮的数量、模数等参数都对传动比、传动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应用广泛,如汽车、船舶、飞机、起重机等。
2. 带传动带传动是利用带子来传递动力,带传动又分为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等。
皮带传动具有传动比可调、减震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传动比较大、转速较低的场合,如起重设备、电梯等;链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力矩大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高力矩传动的场合,如自行车、机床等。
数控机械传动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机床的传动方式1.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数控机床上常用的传动方式,主要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
在数控机床中,齿轮传动多用于主轴传动,链传动多用于变速传动,而带传动则多用于传动副的传动。
2. 电气传动电气传动是借助电机实现传动,采用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实现步进传动或闭环控制,因此能够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传动效果。
3.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主要通过液压缸来实现工件夹紧、换刀、换位、旋转等功能。
液压传动具有功率密度大、传动平稳、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在数控机床上应用广泛。
二、机械传动的知识点1. 齿轮传动(1) 齿轮传动的分类按传动方式分为平行轴齿轮传动和直角轴齿轮传动;按齿轮传动比分为等速齿轮传动和非等速齿轮传动。
(2) 齿轮的参数和计算齿轮的参数主要包括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高等,计算齿轮的参数需要考虑传动比、中心距、齿轮厚度等。
(3) 齿轮的制造和精度齿轮的制造主要包括铸造、锻造、车削和磨削等工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齿轮的模数、齿数、齿顶隙、齿根圆等参数,以保证齿轮的精度。
2. 链传动(1)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链传动依靠链条的柔性来传递动力,链条包括链轮、链板和滚子,在传动过程中需要保证链条的张紧和润滑。
(2) 链条的计算和设计链条的计算主要包括链条的尺寸、链轮的选择、链条的轴距、链条的张紧方式等,需要根据实际传动功率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3. 带传动(1) 带传动的分类带传动分为平动带传动和皮带传动,其中平动带传动主要用于长距离传递功率,而皮带传动主要用于变速传动和工作环境要求较严格的场合。
(2) 带传动的设计和计算带传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带速比、中心距、带轮尺寸、带条数、张紧装置等参数,同时还需要考虑带传动的强度和工作效率。
三、电气传动的知识点1. 电机的分类与特点电机根据使用场合可以分为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开放式电机和封闭式电机。
机构与机械传动知识点汇总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机构与机械传动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机构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其特定的运动方式实现特定的功能。
而机械传动则是指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
本文将为您介绍机构与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1. 机构的基本概念机构是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零件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其特定的运动方式实现特定的功能。
机构中的零件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如铰链、销轴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机构可分为刚体机构和柔性机构两种类型。
•刚体机构: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形变,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主要用于需要精确运动和定位的场合。
•柔性机构: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会产生形变,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变形,主要用于需要适应性变形的场合。
2. 机构的分类根据机构中零件的运动方式和连接方式,机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二维机构与三维机构二维机构是指机构中所有的零件都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而三维机构是指机构中的零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运动。
2.2. 平面机构与空间机构平面机构是指机构中所有的零件都在同一平面内运动,而空间机构是指机构中的零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运动。
2.3. 开链机构与闭链机构开链机构是指机构中至少存在一个零件不与其他零件直接连接,而闭链机构是指机构中的所有零件都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链路。
2.4. 连杆机构与滑块机构连杆机构是指机构中的零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形成一个连杆系统。
滑块机构是指机构中的零件之间通过滑动副连接,形成一个滑动系统。
3. 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机械传动是指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
传动装置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两种类型。
•直接传动:动力直接由传动装置传递到目标部件,没有中间的传动元件。
常见的直接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间接传动:动力由传动装置传递到中间的传动元件,再由传动元件传递给目标部件。
一、设备基础知识1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与啮合传动,摩擦传动又分为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等,啮合传动可分为齿轮传动、涡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等;按传动比又可分为定传动比与变传动比传动。
1、1皮带传动皮带传动就是由主动轮、从动轮与紧张在两轮上的皮带所组成。
由于张紧,在皮带与皮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了压紧力,当主动轮旋转时,借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动力传给从动轴。
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与三角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皮带具有弹性、可缓冲与冲击与振动,使传动平稳、噪声小。
3)当过载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
4)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由于皮带在工作中有滑动,故不能保持精确的传动比。
6)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皮带寿命短。
三角皮带的断面国家规定为O、A、B、C、D、E、F、T等8种,从O到T皮带剖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动的功率也逐渐增大。
在机械传动中常碰到传动动比的概念,什么就是传动比呢?它就是指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的转速n2之比,用I表示:即I=n1/n2。
由于皮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滑动”现象,上述传动比公式只就是个近似公式,那么皮带传动中这种“弹性滑动”现象就是怎样表现的呢?概括如下:在主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就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后收缩:在从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就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前伸展。
1、2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就是由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成。
齿轮传动就是应用最多的一种传动形式,它有如下特点)能保证传动比稳定不变。
2)能传递很大的动力。
3)结构紧凑、效率高。
4)制造与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5)当两轴间距较大时,采用齿轮传动就比较笨重齿轮的种类很多,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与圆锥齿轮两大类。
6)圆柱齿轮的外形呈圆柱形、牙齿分布在圆柱体的表面上,按照牙齿与齿轮轴的相对位置,圆柱齿轮又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现在出现了人字形齿轮),圆柱齿轮多用于外啮合齿轮传动,也可以用作内啮合传动与齿轮齿条传动。
传动学知识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源的动力传递到机器或设备上的一种装置或机构。
其作用是实现动力传递和转换,使机器正常运转。
2. 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动力源:动力源可以是电动机、热力机或其他能源装置。
-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轴、齿轮、带、链、联轴器等,用于传递动力和转换运动形式。
- 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将传递的动力转化为所需的动作,例如驱动机械运转或实现其他工作。
3. 传动系统的分类传动系统可以根据传动方式和传动装置的类型进行分类。
3.1 传动方式的分类- 刚性传动:刚性传动通过刚性连接件(如轴、键、啮合的齿轮等)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分。
- 弹性传动:弹性传动通过弹性元件(如带、链条等)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部分,并在传递过程中吸收冲击和振动。
3.2 传动装置的分类-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利用齿轮的啮合关系进行动力传递,包括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等。
- 带传动:带传动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轮,适用于较大的传动比和较小的传动功率。
- 链传动:链传动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轮,适用于中等传动比和较大的传动功率。
- 蜗杆传动:蜗杆传动通过蜗杆和蜗轮的啮合关系进行动力传递,适用于高速比和大扭矩的传动。
4. 传动系统的运动分析传动系统的运动分析是研究传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的分析。
4.1 齿轮传动的运动分析齿轮传动的运动分析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齿轮啮合的条件和转动规律的分析等。
4.2 带传动的运动分析带传动的运动分析主要包括带的张紧力计算、传动比的确定和动力损失的分析等。
5. 传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传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传动装置,并进行传动比的确定和构件尺寸的设计。
6. 传动系统的故障与排除传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故障包括齿轮断齿、带子松动、链条断裂等。
机电传动知识点总结一、机电传动概述机电传动是指利用电机、减速机、传感器、控制器等电气元件和液压元件、机械传动元件等机械元件相结合,对机械设备进行传递动力和传感信号,控制运动的技术。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风力发电、水利工程等领域。
二、机电传动的基本概念1. 动力传动动力传动是指将电动机产生的功率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被驱动机械,使其运动。
2. 传感器传感器是将检测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设备,主要应用于自动控制、测试、监测等领域。
3. 电机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等多种类型。
4. 减速机减速机是将高速旋转的电机转速通过减速装置减速到需要的转速,以适应被驱动机械的需要。
5. 控制器控制器是对动力传动系统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PLC控制器、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
6. 传动元件传动元件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实现功率传递的部件,包括齿轮、皮带、链条、轴承等。
7. 机械元件机械元件是指机械装置中实现运动、传动、支撑等作用的构件,如滚柱轴承、丝杠、导轨等。
三、机电传动的设计原则1. 合理选型在机电传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被驱动机械的工作要求和参考条件,合理选择电机、减速机、传感器等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2. 稳定可靠机电传动系统需要保证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传递动力、执行控制指令。
3. 节能高效机电传动系统需要具有高效节能的特性,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4. 安全环保机电传动系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机电传动系统的组成1. 电动机电动机是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2. 减速机减速机是将电动机高速旋转的转速通过齿轮、皮带等减速传动装置,降低转速。
3.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于检测被驱动机械的位置、速度、压力等参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第一节机构及运动副1.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构件组合体)。
2.原动机:凡将其他形式能量变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原动机,内燃机、电动机。
3.工作机:凡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机器称为工作机,如发电机、起重机、录音机(变换和传递信息)。
4.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5.机器的组成部分就功能而言,一般机器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6.机构与机器的区别①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之外还包含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②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应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7.零件:机械制造中不可拆的最小单元。
8.部件:完成同一目的而协同工作的零件的组合体。
9.构件:机械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的刚性结构。
10.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使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称为机构,如机器中的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
11.运动副定义:机构的每个构件都以一定的方式与某些构件相互连接。
这种连接不是固定的,而是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分类:按照接触特性,通常把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类。
12.低副定义: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分类: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转动副和移动副两种。
13.高副定义: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特点: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因点或线接触,承受载荷时接触位置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高,因此组成高副的构件易磨损,使用寿命短。
第二节带传动及链传动1.平带传动传动形式:开口式传动、交叉式传动、半交式传动使用特点: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②富有弹性,具有缓冲作用,能吸振,传动平稳无噪声;③在过载时可产生打滑,因此能防止薄弱零部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④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外廓尺寸较大,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