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3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形态细菌的形态与排列球菌双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菌直杆菌分枝杆菌球杆菌棒状杆菌螺旋菌弧菌螺菌螺杆菌螺旋体以微米为单位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在细胞膜的外层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表位磷壁酸致病稳定和加强细胞壁的作用重要的表面抗原外膜LPS屏障作用O抗原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形成条件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生物学特性多形性、染色革兰阴性培养高渗培养基、生长缓慢菌落在体内外,自然人工诱导均能产生致病仍有一定致病性细胞膜胞质膜细胞壁内侧,包绕细胞质中介体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细胞质原生质、与真核细胞大部分相同唯一细胞器: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细胞核质拟核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般为单倍体,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特殊结构荚膜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去除不影响细菌生命活动染色:不易染色、负染(墨汁)功能抗吞噬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分型菌毛许多革兰阴性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表面存在性菌毛少,粗、中空与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F质粒普通菌毛黏附、致病鞭毛数量与部位单毛菌双毛菌周毛菌从毛菌细长、波状弯曲、丝状物鞭毛蛋白功能运动器官有些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根据鞭毛菌的动力和鞭毛的抗原性(H抗原),可以鉴别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芽孢革兰阳性菌是细菌休眠的形式特性形成条件:营养缺乏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休眠形式、无新陈代谢可发芽每种细菌形成一种类型的芽孢功能抵抗力非常强芽孢含水量少多层致密厚膜吡啶二羧酸+钙耐干热、100度数小时革兰阴阳/性细菌对比共有组分都含有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不同点聚糖骨架G+三维立体结构、坚固15-50层G-二维平面结构、疏松1-2层革兰阳性细菌有五肽交联桥革兰阳性细菌磷壁酸(致病物质)特殊蛋白:A蛋白、M蛋白革兰染色:紫色对青霉素敏感对溶菌酶敏感革兰阴性细菌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脂质A是一种糖磷脂,不同的细菌的骨架一致内毒素毒性与生物活性成分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位于脂质A外层特异多糖最外层、重复单位构成的多肽链是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缺失,细菌变为粗糙型周浆间隙革兰染色:红色对溶菌酶不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青霉素作用部位为肽聚糖,破坏五肽交联桥溶菌酶的作用部位为肽聚糖,破坏肽聚糖骨架。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第二节细菌1、发现细菌的是。
“微生物学之父”是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的方法。
2、细菌:(1)。
(2)(3(4(5(6(7(83、4、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种类 项目 细菌 真菌 细胞结构 单细胞,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生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成形细胞核, 真核生物个体大小 个体微小 有微小的,也有较大的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酵母菌多为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大多数为异养 全部为异养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
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 真菌 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真菌和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的制作: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膨胀形成。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洗米、淘米→蒸米→冷却接种→保温发酵。
其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用凉开水冲淋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菌的种类发酵原理 应用 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酿酒、制馒头、面包, 乳酸菌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酸奶、泡菜 醋酸菌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 制醋 霉菌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制酱、腐乳(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细菌和真菌适用年级五四制八年级上所需时间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细菌的形态及繁殖,真菌的形态及繁殖等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了解的又一类生物。
在学习中应重点把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及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难点是理解细菌与真菌的繁殖及营养方式。
专题一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的特点,课的前半部通过概念的介绍、图片简单的讲解、菌落观察引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熟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过程;专题二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学生通过制作细菌模型深刻理解细菌的结构;专题三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从而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细菌的形态及繁殖,真菌的形态及繁殖等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了解的又一类生物。
在学习中应重点把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及细菌与真菌的结构,难点是理解细菌与真菌的繁殖及营养方式。
专题一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的特点,课的前半部通过概念的介绍、图片简单的讲解、菌落观察引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熟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过程;专题培养二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学生通过制作细菌模型深刻理解细菌的结构;专题三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从而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2)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繁殖方式(3)说明青霉和曲霉的区别(4)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尝试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通过比较细菌和植物细胞,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观察并认识常见的霉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目录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细胞中的物质1 (1)细胞中的物质2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4)细胞代谢1 (5)细胞代谢2 (6)细胞的生命历程1 (7)细胞的生命历程2 (8)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 (9)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 (12)基因的本质与表达1 (13)基因的本质与表达2 (14)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 (15)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 (16)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 (17)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 (18)植物的激素调节1 (19)植物的激素调节2 (20)种群与群落1 (21)种群与群落2 (2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 (2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2 (24)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6)酶的应用与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27)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28)形成砖红色沉淀第1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细胞中的物质二蛋白质元素组成C、H、O、N(P、S)含量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也是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基本单位结构通式: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n-m(n表示氨基酸数,m表示形成的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na-18(n-m),(a表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功能多样性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功能蛋白运输(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催化(胃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和承担着鉴定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用法先向2ml组织样液中加入A液1ml,摇匀后再加入B液4滴,摇匀,反应呈紫色核酸元素组成C、H、O、N、P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功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基本单位核苷酸分类组成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核酸过程比较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盐酸作用结果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特例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拟核区域,为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染色体)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形成方式脱水缩合许多单体→多聚体基本骨架碳链(也是单体的基本骨架)氨基酸(约20种,R基不同)结构特点: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抗体、淋巴因子)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RNA)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也有,但不作为遗传物质,包括(mRNA、tRNA、rRNA)场所:核糖体功能RNA酶(催化作用)第3页共28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内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无机环境特例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举例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如摄食、呼吸、消化、运动等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靠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反射)非细胞生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增殖等生命活动观察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找(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光圈,使物像清晰)分类无细胞结构——病毒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组成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特例:朊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分类依据遗传物质DNA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噬菌体等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依据寄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有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特点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②没有染色体举例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真核细胞特点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中DAN 分子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举例真菌细胞:酵母菌、青霉菌、木耳等的细胞两者的统一性①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②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细胞学说主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壁成分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细菌(肽聚糖)、真菌(几丁质)功能保护和支持细胞膜制备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实验原理将动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组成成分脂质:约占50%,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胆固醇蛋白质:约占40%,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糖类:约占2%-10%,在细胞膜外表面与一些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知识网络图
定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大小
细菌菌落:形态
颜色
类型
大小
真菌菌落:形态
颜色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细菌:单细胞,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
形态
真菌:多细胞,如霉菌和大型真菌;单细胞,如酵母菌。
细菌:基本结构、、、,有些细菌还有、。
结构
气生菌丝:作用是,青霉的气生菌丝呈,曲霉的呈。
真菌
营养菌丝:作用是
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细胞中没有,均为
生殖方式:细菌为,真菌为和(如酵母菌)。
细菌的生理摄取营养机制新陈代谢代谢产物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的生化反应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来鉴别不同的细菌糖发酵试验V-P试验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 丙酮酸→红色化合物/阳性甲基红试验 M 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丙酮酸→脱羧→乙酰甲基甲醇(中性)→甲基红→橘黄色/阴性大肠杆菌→红色/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产气杆菌→枸橼酸盐培养基(枸橼酸盐-碳源 铵盐-氮源)→碱性→溴麝香草酚蓝(BTB)→淡绿转为深蓝/阳性吲哚/靛基质 试验I 分解色氨酸→吲哚(靛基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红色/阳性硫化氢试验变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硫化氢→黑色/阳性尿素酶试验变形杆菌→分解尿素产氨→碱性→酚红试剂→红色/阳性IMViC 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 四种试验合称~鉴定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pyrogen)细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耐高热,蒸馏法,180℃ 4h /250℃ 45h / 650℃ 1min 毒素外毒素(exotoxin):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至菌体外的蛋白质, 主要由G+菌产生,少数G-也可产生内毒素(endotoxin):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细菌死亡、自溶或人工裂解才能释放出来侵袭性酶胞外酶;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在体内侵袭、扩散链球菌-透明质酸酶 产气荚膜梭菌-卵磷脂酶色素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条件下能合成色素细菌鉴别水溶性色素--铜绿假单胞菌脂溶性色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选择性抑制或杀死其他 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的物质放线菌、真菌产生细菌素(bactericin)某些菌株合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细菌分型维生素:大肠埃希氏菌(~K、B)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能量来源氮源:结构蛋白、核酸生长因子人工培养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生长繁殖影响生长因素子主题2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常用术语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清洁(cleaning):除去尘埃和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无菌(asepsis):无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无菌操作(asepsis technique):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品的操作技术物理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焚烧:废气污染物、有传染性的动物尸体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瓶口干烤:瓷器、玻璃器皿红外线:医疗器械、食具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法,巴斯德;不破坏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61.1~62.8℃ 30min ,71.1℃ 15~30s 牛奶、酒类煮沸法:饮水、食具、刀剪、注射器间歇蒸汽灭菌法:含糖、血清、牛奶的培养基(不耐高温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法子主题1辐射杀菌法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化学子主题4。
细菌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肽聚糖聚糖骨架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溶菌酶:切断β-1,4糖苷键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青霉素:抑制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五肽交联桥 间联结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肽聚糖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LPS(内毒素)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具 属特异性特异多糖→菌体抗原(O),决定特异性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能存活者称~慢性感染 革兰氏染色常阴性。
溶菌酶、抗生素、补体、胆汁、抗体细胞膜中介体(mesosome)细胞膜向细胞质凹陷折叠形成囊状物提供能量- 拟线粒体细胞质核糖体ribosome沉降系数70S=30S+50S亚基。
红霉素-50S亚基,链霉素-3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双股环状DNA,不必需,可丢失、转移胞质颗粒cytoplasma granula营养储藏物 高能磷酸盐 异染颗粒嗜碱性强--染色;鉴定白喉棒状杆菌核质(拟核)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致病性重要因素、侵袭力,免遭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性多糖(or 多肽)鞭毛flagllum运动器官,鉴定;H抗原蛋白质菌毛pilus普通菌毛common pilus黏附,侵袭力、感染第一步,致病性性菌毛sex pilus遗传物质转移,毒力、耐药性传播菌毛蛋白芽胞spore代谢相对静止,抵抗力强,不易着色,耐热性很强的酶(吡啶二羧酸)只有G+菌能形成菌体抗原,致病性,黏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专题知识讲解一、知识结构导图二、知识点巩固细菌和真菌一、细菌1、⑴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很小,单细胞。
(病毒比它还小),形状:球状、杆状、螺旋状(3)细菌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有的细菌还有鞭毛(运动)和荚膜(保护作用)。
2、细菌营养方式: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细菌生殖: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速度快,数量多芽孢生殖:有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
芽孢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当环境适宜,芽孢可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二、真菌1、真菌的类型:酵母菌(单细胞)、蘑菇、霉菌(多细胞)2、真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叶绿体3、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青霉: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曲霉: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5、蘑菇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6、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个体微小,单细胞,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分裂生殖。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腐生:依靠分解有机物或已死的动物植物遗体,从中吸收有机物来生活。
(分解者)⑵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对一方有利,另一方有害。
专题一科学探究1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2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2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依赖、影响、适应影响影响包括包括包括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包括阳光水空气(CO2O2)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包括包括是是是包括包括被吃被分解被吃被吃食物链形成食物链形成产生需要需要需要需要生态平衡蕴含产生被分解生物圈最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自我调节能力有限33茎根发育结构功能芽的结构芽的发育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形成层年轮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结构功能根尖以上部位根尖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伸长最快的地方,也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51623、810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界环境外界环境11专题六114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生物的分类16173181921。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
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
“微生物学之父”是
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
2
(1)。
(2)
(3
(4
(5)
(6)
(7)
(8)
细菌
3、
4、。
多细胞真菌由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
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可使人患扁桃体炎;
臂癣
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
和玉米瘤黑粉病等(3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
以发酵时尽量不要打开盖。
4、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 (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
①干蘑菇——脱水法; 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 (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2)疾病防治:
如青霉菌能产生青霉,能治疗细菌性
转基因技术。
利用大肠杆菌的原因是繁殖速度快。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通过发酵把有
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