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病毒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2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简述你所认识的细菌、病毒和真菌一.细菌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一般高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营养作用,能合成维生素B和K,某些菌株产生的大肠菌素能抑制痢疾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
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即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感染)。
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一个环状分子。
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所以其质粒一般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
菌体常排列成链。
乳酸链球菌族,菌体球状,通常成对或成链。
乳酸杆菌族,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链,有时成丝状、产生假分枝。
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
乳酸菌作为有益菌,对于人体健康,生产生活有着极大的贡献,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3.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葡萄球菌一般为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
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形,但在液体培养基的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细菌细胞单独存在。
考点之 细菌、真菌和病毒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真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酵母菌 青霉 蘑菇
原核细胞---------------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
以上是细胞生物,以下是非细胞生物-------病毒
外面是蛋白质
a a
b
c 1、荚膜(外) 保护
2、细胞壁(中)
3、DNA
4、细胞质
5、细胞膜(内)
6、鞭毛 运动
遗传物质
四、营养方式
都是异养,利用现成有机物
【培养基】有机物,琼脂(凝固剂)
五、与生活联系
考点分析:
先判断是那种微生物:是细菌、真菌、病毒
易错点:
微生物之父:巴斯德------肉汤的腐败:来自于空气中的细菌冬虫夏草:真菌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除了动物细胞和病毒剩下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共生:不仅有真菌还有细菌
分清:芽孢、芽体、菌体、孢子
疫苗:减毒或无毒的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知识清单考点1 细菌真菌的分布1.菌落的含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4.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5.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考点2 细菌1.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巴斯德。
2.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形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
2.细菌细胞的结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3.细胞的营养方式:由于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它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4.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芽孢不是生殖细胞)5.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细菌分裂的计算公式:N=m•2n(m表示原有的细菌个数,n表示分裂的次数)。
考点3 真菌1.真菌的结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细菌真菌的对比:菌落细胞核生殖细胞细菌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常呈白色无成形细胞核(原核生物)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考点4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③与动植物共生。
细菌、真菌和病毒一、细菌和真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2、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
有的细菌并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3、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特征: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无色或黄白色。
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旋菌细胞壁细胞膜单细胞 DNA(原核生物)细胞质4、细菌荚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营养方式: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异养(寄生和腐生)形成: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特殊存在:芽孢作用: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特点:菌落大;菌落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红、褐、绿、黑等细胞壁单细胞或多细胞细胞膜细胞质5、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细胞核真核生物液泡青霉(发霉的橘子)和曲霉(面包发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酵母菌还进行出芽生殖营养方式:异养(1)形态: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纳米表示,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2)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三类6、病毒(3)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4)繁殖: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变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真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分布广,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
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
真菌已经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连细胞结构都没有,所以称为非细胞生物。
它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实体,它的组成简单。
病毒粒体中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及蛋白质。
它们具有专性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部分构成真菌有许多菌丝组成的。
有些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并向上生长,叫做直立菌丝。
直立菌丝顶端生有不同颜色的孢子囊或孢子;有些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的内部,叫做营养菌丝。
有些细菌生有能够摆动的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一层荚膜,荚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
比较如1、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2、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 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细菌、真菌和病毒有什么区别?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
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
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
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营及异营,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
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生物;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
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还有的真菌用于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等加工,酿酒也需要真菌。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
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异同点,满意回答比较病毒,细菌,真菌(无法画表,请见谅)比较项目:1.生物类型2.结构3.细胞特点4.营养方式5.生殖方式6.与人类关系A.有害B.有利7.在自然界中的作用8.实例病毒:1.原生微生物2.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3.无细胞结构4.异养,细胞内寄生5.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6.A.传染疾病(人体的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等;动物的鸡瘟,狂犬病, 疯牛病等;植物的烟草花叶病,小麦丛矮病等)B.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利用动物病毒防治植物害虫.8.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病毒等细菌:1.原核微生物单细胞生物2.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3.一般为异养,腐生或寄生4.分裂生殖6.A.传染疾病(痢疾,肺炎等),使食物腐败B.工业:制醋,制味精,制酸奶,泡菜等农业:制沼气7.腐生细菌促进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利于物质循环8.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痢疾杆菌真菌:1.真核微生物2.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3.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4.异养,腐生或寄生5.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6.A.使人畜患病(脚癣,皮炎等);食品,纺织品霉变农作物患病:小麦锈病,水稻瘟病B.根瘤菌固氮;食用;酿酒,做面包等;制药7.腐生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8.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病毒、细菌、真菌的异同点(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四方面进行比较)满意回答形态:病毒-微小细菌-小真菌-较大一般可认为三者体积是十倍的关系结构:病毒-极简单,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有的只有核酸细菌-较简单,没有完整细胞核,细胞器较少真菌-复杂,有各种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羧酶体等营养方式:病毒-寄生细菌-多样,少数寄生(蛭弧菌)真菌-多样,既可自养也可异养生殖方式:病毒-宿主体内复制装配释放细菌-以裂殖为主,也能产有形或无性孢子真菌-多样,裂殖、芽殖、产孢子赞同2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