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0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补全词语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将词语补充完整。
精(__)(__)国(__)存高(__)(__)死(__)归秉(__)执(__)(__)面无(__)(__)(__)无畏大(__)凛(__)(__)正不(__)二、我能补充完整四字词语,并完成后面的填空。
①震(___)欲聋②(___)疲(___)竭③(___)头(___)臂④悄(___)声息⑤(___)山(___)海⑥(___)天(___)地运动会上,我班的长跑运动员跑得_____(填序号),但听到同学们_____(填序号)的加油声后,再一次奋力追赶。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若有(___)(___)为之(___)(___)(___)(___)忘怀(___)(___)不解热闹(___)(___)(___)(___)右盼1.小明上课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总是____________。
2.对她莫名其妙的行为,我____________。
四、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____)(____)私语(____)(____)无声(____)云(____)雾B.(____)机妙算(____)卜先知悄无(____)(____)C.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有人还在(_________),老师一进来,顿时变得(_________)。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人声(___)(___)②(___)彻(___)霄③(___)(___)私语④悄无(___)(___)⑤(___)(___)无声⑥(___)耳(___)聋⑦锣(___)喧(___)⑧(___)声(___)语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声音大的词语有:____________;描写声音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2.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锣鼓喧天:运动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不时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补全词语假期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一针(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不吭③汗如(______)(______)④肃然(______)(______)1.词语③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后,一位位革命先辈的事迹让我(______)。
(填序号)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多事(____)(____)家(____)人(____)(____)居(____)业(____)(____)人和民不(____)(____)内(____)外(____)1.旱灾刚过,洪灾又来,真是(____)。
2.解放初期,我们国家(____),日子很不好过。
三、先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
无价之(____)怒发(____)完璧(____)完好无(____)信守(____)同心(____)1.形容非常愤怒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1.全国人民__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2.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能做到。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____)(____)之宝(____)(____)不舍理所(____)(____)(____)风(____)号完(____)归(____)金(____)辉(____)1.忽然间,阴云密布,(_________),下起了倾盆大雨。
2.(_________)的故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五、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随心(_________)②翻来(____)③一(____)正(____)④运转(_________)⑤(____)尽脑(____)⑥不怀(____)1.词语②由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组成,请再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补全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从这些成语中选择恰当的填空。
_______辕_______辙 ____________之鸟 ____________添足______________补短 ____________虎威 ____________盗铃______________还珠 _____________求剑 ____________补牢(1)小刚犯了错误能马上改正,老师表扬他能_______________。
(2)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我们都应该实事求是,不可_______________,自欺欺人。
(3)丁丁在写信的时候,总怕自己没写清楚,结果总是把前面写过的内容再重复一遍,这真是_______________。
二、填字成词,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没(__)打(__)②(__)(__)并论③(__)奇(__)艳④津津(__)(__)⑤守株(__)(__)⑥(__)(__)纸砚(1)像词语⑤这样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2)和词语④相同结构的词语有__________,和词语⑥相同结构的词语有_________。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汹(____)澎(____)(____)澜(____)阔凝(____)静(____)呢喃(____)(____)噼(____)啪(____)恍然(____)(____)一(____)一(____)蹑(____)蹑(____)密不(____)(____)四、我会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大(_____)(_____)色(_____)呼(_____)唤(_____)头(_____)气(_____)(_____)缤纷一(_____)一(_____)(_____)(_____)同声五、词语巧积累。
(补充词语)大(____)(____)然惊(____)之(____)掩耳(____)(____)引(____)注(____)(____)(____)充数装(____)作(____)六、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综合练习题1、已知某工业投资项目有两个备选的方案,其相关资料如下:(1)A方案的资料如下:项目原始投资6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00万元,其余为无形资产投资。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10年。
除流动资金在第2年末投入外,其余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固定资产的寿命期为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40万元的净残值;无形资产投资从投产年份起分10年摊销完毕;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发生的相关营业收入和付现经营成本分别为380万元和129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2)B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 -500万元,NCF1-6=161.04万元。
要求:(1)计算该项目A方案的下列指标:①项目计算期;②固定资产年折旧;③无形资产年摊销;④经营期每年总成本;⑤经营期每年净利润;⑥各年现金净流量。
(2)计算A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并评价该方案的财务可行性;(3)如果按14%的行业基准折现率计算,A方案的净现值为多少,并据此评价该方案的财务可行性;(4)按14%的行业基准折现率计算B方案的净现值,并据此评价该方案的财务可行性;(5)利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年均净现值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2、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拟有甲、乙两个备选方案。
有关资料如下:甲方案:原始投资为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放;流动资金投资30万元,于投产开始时投入。
项目建设期为1年,经营期为5年,固定资产期满无残值。
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90万,年总成本60万元。
乙方案:原始投资为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该两项建设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流动资金投资65万元,于投产开始时投入。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为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
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17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
三年级补充习题第一课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2,驾驶书架责骂3,蜻蜓蜿蜒拖延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稠带飘落,银光闪闪。
3,巨龙,雄伟,绸带,美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到了,天上的月亮像银盘一样。
万里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四,观察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美不胜收古老博大雄伟绿意盎然2,紧紧围着看不清楚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
喜爱。
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六,连一连。
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第二课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
1,座布2,仅计三,选词填空。
1辽阔广阔宽阔2蕴藏蕴含3胜地圣地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富矿产资源,用之不竭。
第二波斯湾。
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画第一句。
2,标点有逗号2个顿号逗号句号3.好像未来舞动4,蓝玉,翡翠,水天相连,五彩缤纷。
南沙群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第三课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写字暴风返回一泻千里瀑布方访火伙包泡二,填上合适的词。
神秘顶茫茫座舒服座秀丽条三,写成语。
1,一泻千里2,腾云驾雾3,千姿百态四,填空。
1,雄伟2,美丽的南沙群岛真令人流连往返。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一泻千里。
2,千姿百态。
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千姿百态2,笼罩山头,缠绕半山,弥漫山谷,阻挡山峰。
绒帽,玉带,大海,天幕。
18成语故事一、楚国、矛盾、神韵、墙壁、锐利、逼真二、大雨滂沱、大雪纷飞、大雾弥漫、狂风大作、阳光明媚三、1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杯弓蛇影2、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闹天宫3、三顾茅庐、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望梅止渴、负荆请罪画饼充饥、画地为牢、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大材小用、大器晚成、大逆不道、大公无私、大相径庭1)大合唱的时候,小明明明不会唱,也站在队伍里张着嘴巴滥竽充数。
2)那个水果贩真黑心,把别的苹果掺杂在红富士里滥竽充数。
四、1、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龙飞走了,大家惊叹不已。
2、感到惊讶,不停地赞叹。
点上眼睛的龙真的飞走了。
张僧繇绘画技术的高超。
五、1、就算(如果)、也、不管、(都)也2杞人忧天3、面色不好,没有精神;古怪,不能理解。
4、每一个人都应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去想一些不该自己想的,没有用的东西。
也不应该自己吓唬自己。
9推敲一、cu shang 四声、shu 决帖二、摸鱼、模范、较劲、皎洁、车辆、哥俩、竞赛、究竟三、1、贾岛在路上斟酌词句,大家觉得好笑。
2、妥帖恰当3、不好笑。
贾岛之所有这样,是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也说明他创作态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四、1四声、huan四声 chongbo2、到、入、过,他忽然看到岸边有一片草地,是那样的青翠碧绿。
3 闹皱醒鼓10嫦娥奔月一、chuán níng nàn dǎo páng suōyì xiá二、解除苦难生活贫苦运足气力撒满银灰三、后羿射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思念期盼四、1、疒再查5画选32、八月十五晚上中秋节3、让逢蒙这样贪婪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就会害更多的人4、(要与叙述的内容)逢蒙:快把仙药叫出来!嫦娥:仙药?什么仙药?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你了,是你藏起来的,说,藏在哪里了?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逢蒙:哼,别跟我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五、1、兴风作浪、挣扎、永不停歇2、精卫、龙王的儿子3、检(捡)绞(搅)厉(励)4、我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小学一年级数学补充算式练习题
1. 简单加法计算题:
a) 2 + 3 =
b) 5 + 1 =
c) 4 + 2 =
2. 十位数加个位数计算:
a) 20 + 4 =
b) 30 + 1 =
c) 50 + 3 =
3. 个位数加个位数计算:
a) 5 + 4 =
b) 2 + 8 =
c) 9 + 7 =
4. 混合加法计算题:
a) 6 + 2 + 3 =
b) 4 + 5 + 1 =
c) 3 + 2 + 7 =
5. 简单减法计算题:
a) 8 - 3 =
b) 7 - 1 =
c) 9 - 2 =
6. 十位数减个位数计算:
a) 20 - 5 =
b) 30 - 2 =
c) 40 - 3 =
7. 个位数减个位数计算:
a) 7 - 4 =
b) 9 - 8 =
c) 5 - 2 =
8. 混合减法计算题:
a) 7 - 3 - 2 =
b) 9 - 5 - 1 =
c) 8 - 4 - 2 =
9. 简单加减混合计算题:
a) 5 + 2 - 1 =
b) 6 - 3 + 1 =
c) 9 + 3 - 2 =
10. 十位数加减个位数计算:
a) 20 + 4 - 2 =
b) 40 - 3 + 1 =
c) 50 + 2 - 5 =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补充算式练习题。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可根据题目内容进行适当的练习。
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对基本的数学加法和减法有更加扎实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数学补充练习题1.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兰有7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解答: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兰有7个苹果。
他们一起的苹果总数可以通过将小明、小红和小兰的苹果个数相加得到。
所以,3 + 4 + 7 = 14。
答案:他们一起有14个苹果。
2. 某商店有12支铅笔,小明买了4支铅笔,小红买了3支铅笔,还剩下多少支铅笔?解答:某商店有12支铅笔。
小明买了4支铅笔,小红买了3支铅笔。
要计算还剩下多少支铅笔,我们需要将小明和小红购买的铅笔个数相加,然后用总数减去这个和。
小明和小红购买的铅笔总数为4 + 3 = 7。
所以,商店还剩下的铅笔数量为12 - 7 = 5。
答案:商店还剩下5支铅笔。
3. 阳阳家有36个鸡蛋,他们每天早上吃4个鸡蛋,吃完需要多少天?解答:阳阳家有36个鸡蛋,每天早上吃4个鸡蛋。
要计算吃完这些鸡蛋需要多少天,我们需要将鸡蛋总数除以每天吃的鸡蛋数。
鸡蛋总数为36个,每天吃的鸡蛋数为4个。
所以,吃完这些鸡蛋需要的天数为36 ÷ 4 = 9天。
答案:吃完这些鸡蛋需要9天。
4. 小明参加了一个比赛,他跳远跳了3.5米,比赛第一名跳远距离是4.2米,小明跳远比第一名少多少米?解答:小明跳远距离为3.5米,比赛第一名跳远距离为4.2米。
要计算小明跳远比第一名少多少米,我们需要用第一名的距离减去小明的距离。
第一名跳远距离为4.2米,小明跳远距离为3.5米。
所以,小明跳远比第一名少的距离为4.2 - 3.5 = 0.7米。
答案:小明跳远比第一名少0.7米。
5. 有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长方形花坛的长为5米,宽为3米。
要计算面积,我们需要将长乘以宽。
花坛的长为5米,宽为3米。
所以,花坛的面积为5 × 3 = 15平方米。
答案:花坛的面积为15平方米。
这些是六年级数学的补充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巩固和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补充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望远镜答案:E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E. 美国答案:C二、填空题4. 牛顿的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答案:相等;相反5.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大约是______千米。
答案:9.461×10^126.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温室效应,并说明其对地球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变化等。
8.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生活中的例子包括:当我们将一根棍子插入水中时,棍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是弯曲的,这是因为光从水到空气的折射造成的视觉效果。
四、计算题9.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²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答案:根据公式v = u + at,其中v是最终速度,u是初始速度(这里为0),a是加速度,t是时间。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v = 0 + 2 × 3 = 6 m/s。
10.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答案:圆的面积公式是A = πr²,其中A是面积,r是半径。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A = π × (5 cm)² = 25π cm² ≈ 78.54 cm²。
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电子版1、1《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在《劝学》里,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我的母亲》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外甥(shēn)窘迫(jiǒng)刮痧(shā)秩序(zhì)B、筹划(chóu)供给(gěi)家谱(pǔ)惦记(diàn)C、蛮横(hèng)拥挤不堪(kān)发愣(lèng)济南(jǐ)(正确答案)D、私塾(shú)廿三(niàn)丧事(sāng)撮土(chuō)4、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六王毕,四海(一)②眄庭柯以(怡)颜③倚南窗以寄(傲)④而后乃今将图(南)⑤园(日)涉以成趣⑥尽(归)汉史路充国等⑦或(棹)孤舟[单选题] *A.①/②⑥/③/④⑦/⑤(正确答案)B.①/②/③⑥/④⑦/⑤C.①④/②⑥/③/⑤⑦D.①⑦/②⑥/③④/⑤6、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g 为小相xiàngB、饥馑jǐn 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正确答案)8、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补充习题答案(最新6篇)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篇一《琥珀》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ī zhī)的香味。
2.它们前俯(fǔ fú)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3.有两只小虫被埋(mái mán)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二、辨字组词。
详()侧()番()响()渗()祥()测()蕃()晌()参()三、词语搭配()地照着()地响()地飞舞()的绿翅膀()的松树()的松脂四、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大滴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用“_______”画出科学家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画出科学家由这块琥珀产生的推测、想象的句子。
2.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它们”指_____,“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是因为________。
4.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是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六、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脂(zhī)2.俯(fǔ)3.埋(mái)二、详(详细)侧(侧面)番(一番)响(响亮)渗(渗出)祥(吉祥)测(猜测)蕃(番茄)晌(晌午)参(参加)三、暖暖飒飒快乐柔嫩高大厚厚四、1.小虫淹没在泪珠里。
小学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补全词语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___)(___)斑斓(___)(___)相干欣(___)(___)狂(___)(___)之笔(___)(___)娇子(___)(___)翱翔1._______________ 的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最美丽的记忆。
2.听到班级夺冠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欢呼起来。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博学(____)(____)悬(____)刺(____)(____)(____)借光铁杵(____)(____)手(____)释(____)(____)(____)万状巍然(____)(____)惊(____)失(____)(____)(____)自若心安(____)(____)一(____)不(____)(____)(____)立雪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愤愤(____)(____)山(____)地(____)神机(____)(____)(____)七(____)八(____)风(____)雨各显(____)(____)根据要求再分别写两个成语:1.与声音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神话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画“”结构相同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左(___)右(___)②(___)钉(___)铁③铁面(___)(___)④秉(___)执(___)⑤志(___)高(___)⑥刚正(___)(___)1.梅兰芳____________地拒绝了日本侵略者的要求。
2.看到词⑤,我想到了人物__________,提起包拯,我联想到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全词语练习题及答案一、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左顾右(____)面(____)土色无缘无(____)得心(____)手腾云(____)雾随(____)而安响(____)云霄通(____)达理1.画“______”的词语含有身体部位,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十分胆小,今天被一只虫子吓得_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3.品读画波浪线的词语,我想象到了___________的画面。
二、补充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上(___)入(___)神机(___)(___)驱(___)取(___)挽(___)搭(___)惩(___)扬(___)腾(___)驾(___)1.为了社会安宁,人人都应有______的精神。
2.孙悟空______,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
3.诸葛亮______,巧妙地借来了东风。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四面(____)歌鱼(____)(____)出峰(____)(____)伟水平如(____)风声(____)(____)(____)(____)会神危峰(____)立争(____)恐(____)草木(____)(____)1.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战争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动作、外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词语。
面(___)土(___)亭亭(___)(___)(___)(___)苍苍无(___)(___)力(___)(___)浪静热闹(___)(___)1.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
(___)2.比喻平静无事。
第17章补充练习题一、单选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结论均正确。
3、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
4、总需求曲线(D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
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6、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C)。
A总需求增加;B价格水平提高;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7、当(C),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8、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的财政政策将(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9、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关系是(D)。
A总是相等B实际GDP总是低于潜在GDPC实际GDP总是高于潜在GDPD实际GDP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潜在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 小于潜在GDP10、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B)。
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不正确1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的原因在于(C)。
A供给总是趋于过剩的B需求的限制C产出不取决于物价水平D由价格、资本、劳动力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12、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包括(D)。
A物价水平B预期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D技术进步13、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大部分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D)。
A 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14、如果央行在税收增加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那么,(D)。
A 利率无疑将上升B利率无疑将下降C均衡收入水平无疑将上升D均衡收入水平无疑将下降15、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如果价格可以充分调节,那么(A)。
A任何价格水平下,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是一致的B产出仅仅取决于总需求水平C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不确定D价格水平仅由总供给确定16、如果经济运行处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则总需求的增加会(D)。
A使物价水平上升,但不提高实际国民收入B提高实际国民收入,但不使物价水平上升C实际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都不会上升D实际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都会上升17、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之间的相同点有(D)。
A、保持收入不变B、用替代效应解释需求C、用货币供给效应解释需求D、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E、保持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18、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A)。
A、国民收入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利率下降D、物价水平下降19、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之为(E)。
A、实际余额效应B、投资效应C、产出效应D、投入-产出效应E、利率效应20、下列经济现象可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是(D)。
A、政府支出增加B、净出口减少C、投入劳动力减少D、采用先进生产技术E、人民币贬值二、判断题1、汇率上升能够增加总需求。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工资变化主要影响总供给而不是总需求。
(√)4、如果政府决定增加它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那么,总需求曲线就向右移动。
(√)5、物价水平的上升和总财产的减少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如果宏观经济均衡处于长期供给曲线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7、宏观经济均衡时实际产出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情况是可能的。
(√)8、如果资本存量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
(√)9、如果一个经济的实际产出处于长期总供给之上,那么,就可以预期这个经济中工资率必然上升。
(√)三、简答题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答: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与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区别。
答:在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中的价格是指各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并且是各种商品价格加权平均数,并不是市场上一个实际的价格;而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是一种商品的价格。
宏观经济中的需求总量用国民收入表述,不能表示成事物的数量,而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表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的价格和收入反方向变化,是由于利率效应和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是由于商品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3、请说明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之间的联系。
答:(1)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息率不变,用乘数理论说明财政政策,该模型对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2)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分析利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该模型在利率可变的情况下分析总产出的决定,并分析了利率的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
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效应。
但是,该模型仍是总需求的分析。
(3)总供求模型引入了劳动市场从而分析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于是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
该模型在价格可变得情况下分析总产出的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的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也进行了总供给的分析。
4、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
3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出完全实现转化。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3个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而且还说明IS-LM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
四、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P=80-2/3Y;总供给函数为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Y=Y F=60。
求:(1)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2)如果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为P=100-2/3Y,将会产生什么后果?(3)如果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3Y,价格可变动,那么价格水平和变动幅度将是多少?解:(1)总需求曲线是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为条件导出的,而总供给曲线则是以劳动市场均衡为条件导出的。
所以,经济均衡也即三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衡,是由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点为两个曲线的焦点,所以由总需求函数P=80-2/3Y和Y=60可得:P=80-2/3Y=80-2/3*60=40(2)如果总需求函数变为P=100-2/3Y,而价格保持不变,即P=40,此时总需求为:Y=3/2(100- P)= 3/2(100-40)=90此时将产生过剩需求:90-60=30(3)如果总需求函数为P=100-2/3Y,而价格可变化,那么经济仍可与总供给曲线Y=60达到新的均衡,其均衡水平由上述两个方程共同决定,所以得:P= 100-2/3Y=100-2/3*60=60,其价格上升幅度为:(60-40)/40=50%2、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为I=20-2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0.5r,货币供给为M=50,价格水平为P。
(1)推导总需求曲线(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3)推导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推导货币供给增加为20时总需求曲线,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解:(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C+I=100+0.75Y+20-2rY=480-8r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P=L可得50/P=0.2Y-0.5rr=-100/p+0.4Y联立IS、LM方程并求解得总需求曲线表达式为:Y=114+190/P(保留整数)(2)当价格为10时,代入总需求函数可得:Y=133同理,当价格为5时,总需求为Y=152(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680-8r结合(1)中的LM曲线,可得新的总需求曲线为:Y=162+190/P(保留整数)当价格为10时,代入新的总需求函数可得总需求为:Y=181同理,当价格为5时,总需求为:Y=200(4)货币供给增加为20时,由已知条件及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新的LM曲线r=0.4Y-140/P结合(1)中得初始的IS曲线,可推导新的总需求曲线为:Y=114+267/P当价格为10时,代入总需求函数可得总需求为:Y=140.7,同理可得当价格为5时,总需求为Y=167.43、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 d税收:T=Ty=0.25Y投资:I =200-50r政府购买支出:G=200实际货币需求:M d/P=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M=900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3)假定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为多少?(4)假定经济的充分就业的收入为2850,试问:a若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措施实现充分就业的话,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作草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