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摘要:传统的中国建筑是一种筑高墙围大院的建筑,它的外部空间是冷漠的,对建筑外部空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在美国早在19世纪中期建筑师就开始提出了“风景建筑学”把园林扩大到了城市,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重视,笔者依据学习掌握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和从事建筑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外部空间和谐统一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民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也高。传统的中国建筑是一种筑高墙围大院的建筑,它的外部空间是冷漠的,对建筑外部空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在美国早在19世纪中期建筑师就开始提出了“风景建筑学”把园林扩大到了城市,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重视,笔者依据学习掌握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和从事建筑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个人认为建筑的外部空间应该通过“天、地、风、水、光、山、物“七个方面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艺术的创作,而追求以人为本的“天之美”、“地之美”、“山之美”、“水之美”、“风之美”、“光之美”和“物之美”的高度和谐便是“神”之美,是入诗入画

的最高精神境界。

“天之美”是指一座城市或一个社区对人的水平视线以上部分的空间环境美的艺术营造,主要由建筑物、树木、山坡或假山叠石等高大物体构成曲线丰富、层次分明的天际线与大自然的天空对话,所描绘出的一幅幅四季更替、晴雨变化的缤纷画卷,或大雨倾盆,或晴空万里,或云奔月移……让人们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感受春花秋月等大自然的变化所带来的旖旎风光。

“地之美”是指建筑的总平面科学完美地布置,选择环境表现主题,利用地理位置对地面环境进行美的艺术创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建筑规模档次与机动车辆交通、人行道路的平衡配置及道路颜色;集中绿地与环境空间的均好性比例关系;水面与绿地的比例关系;草坪几何图形色块色带设计和品种的选择;树木翠竹四季花卉的配置;运动健康活动场地、儿童天地、雕塑小品的设置等等。通过这些要素的艺术组合,或回合,或敞开,创造出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意境,使建筑环境像诗一般的浪漫,像画一般的典雅,让人们生活更富有情趣。

“山之美”,就是通过地势的起伏、落差来营造的一种自然之美。有山有水是美上加美。当然这里的“山”是指建筑外部环境在平面上的高低落差,以此来表达一种绵延起伏、庭院深深、引人入胜的美感

“水之美”是以水之柔情衬托建筑的刚性之美,达到刚柔并蓄的环境效果。根据规模的大小,结合建筑外部环境的总体设计,巧

妙地借“水”选景或应用上述“水”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整个外部环境充满动感,充满生机,达到一种美的境界。

“风之美”即风格的和谐之美。环境表现的风格不能离开建筑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在当今建筑的总体设计中,建筑与环境设计已经开始分工,但是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同步进行,在建筑主题确定之后,环境的风格定位与建筑的风格定位一定要有机统一。

“光之美”就是通过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以利建筑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包括晚间社区的照明灯光和美化环境而设置的各种射灯之间的色彩、灯光强弱的交错、配置,使环境在灯光的作用下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其次,强调建筑物的合理进深,以保证住宅室内有较好充足的自然光源和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物之美”是指建筑物本身的美,这种美在外形上是通过建筑物的线条运用和颜色搭配来实现的。当然其所反映的建筑风格必须与环境的风格和谐统一起来,使环境烘托建筑,建筑美化环境,两者相得益彰。

当建筑设计方案实现“天之美”、“地之美”、“水之美”、“山之美”、“风之美”、“光之美”、“物之美”的自然融合,那么它也就构成这种外部环境内在的精神灵气和外延的物质生机,并交融于一体,从而形成特定的美的旋律与韵味,置身其中,自然就会领略到“神之美”的最高精神境界了。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建筑技术》.中国设计研究院

3、《现代建筑集成》. 辽宁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