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复习资料

2019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复习资料

2019成人高考(高起专)专用复习资料

数学

主编中标精灵 Diga

中国自主出版社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可打印)

集合和简易逻辑: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求公共元素)A ∩B={x|x ∈A,且x ∈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求全部元素)A ∪B={x|x ∈A,或x ∈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 ,且集合A 包含于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读作“A 补”A C u ={ x|x ∈U ,且x A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 和结论B 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

充分条件: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记作“A →B ”“A 推出B ,B 不能推出A ”。 必要条件:如果B 成立,那么A 成立,记作“A ←B ”“B 推出A ,A 不能推出B ”。 充要条件:如果A →B,又有A ←B ,记作“A ←B ”“A 推出B ,B 推出A ”。 解析:分析A 和B 的关系,是A 推出B 还是B 推出A ,然后进行判断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如果a>b ,那么ba ,那么a

如果a>b ,且b>c ,那么a>c

如果a>b ,存在一个c (c 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 ,a-c>b-c 如果a>b ,c>0,那么ac>bc (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如果a>b ,c<0,那么acb>0,那么a2>b2

如果a>b>0,那么b a >;反之,如果b a >,那么a>b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如:6x+8>9x-4,求x ? 把x 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考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义: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如:|x|a 型不等式及其解法。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x|

与原点的距离小于a 的点的集合;|x|>a 的解集是{x|x>a 或x<-a},取两边,在数轴上表示所有与原点的距离大于a 的点的集合。

复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ax+b|c 相当于解不等式ax+b>c 或ax+b<-c ,解法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样。

解析:主要搞清楚取中间还是取两边,取中间是连起来的,取两边有“或”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

式。如:02>++c bx ax 与02

<++c bx ax (a>0)) 解法:求

02>++c bx ax (a>0为例) 步骤:(1)先令02

=++c bx ax ,求出x (三种方法:求根公式、十字相乘法、配方法)

求根公式:a ac

b b x 242-±-=

十字相乘法:如:62x -7x-5=0求x ?

2 1 ×

3 -5

交叉相乘后 3 + -10 = -7

解析:左边两个相乘等于2

x 前的系数,右边两个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后相加等于x 前的系数,如满足条件即可分解成:(2x+1)×(3x-5)=0,两个数相乘等于

0,只有当2x+1=0或3x-5=0的时候满足条件,所以x=21-

或x=35

配方法(省略)

(2)求出x 之后,“>”取两边,“<”取中间,即可求出答案。注意:当a<0时必须要不等式两边同乘-1,使得a>0,然后用上面的步骤来解。

考点:其他不等式

不等式(ax+b )(cx+d )>0(或<0)的解法

这种不等式可依一元二次方程(ax+b )(cx+d )=0的两根情况及2

x 系数的正、负来确定其解集。

不等式0

>++d cx b

ax (或<0)的解法

它与(ax+b )(cx+d )>0(或<0)是同解不等式,从而前者也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

此处看不明白者问我,课堂上讲。

指数与对数 考点:有理指数幂

正整数指数幂:a a a a a n

??= 表示n 个a 相乘,(n +∈N 且n>1) 零的指数幂:10

=a (0≠a )

负整数指数幂:p p a a 1

=

-(0≠a ,p +∈N )

分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n

m n

m a a =(a ≥0,;m ,n +∈N 且n>1)

负分数指数幂:

n

m

n

m n

m a a

a

1

1=

=

-

(a>0,;m ,n +∈N 且n>1)

解析:重点掌握负整数指数幂和分数指数幂 考点:幂的运算法则

y x y x a a a +=?(同底数指数幂相乘,指数相加) y

x y x a b a -=(同底数指数幂相除,指数相减) xy y x a a =)((可以乘进去) x x x b a ab =)((可以分别x 次)

解析:重点掌握同底数指数幂相乘和相除 考点:对数

定义:如果N a b =(a>0且1≠a ),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的N 的对数,记作b N a =log (N>0),

这里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特别底,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通常记N 10log 为lgN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e ≈2.7182818,通常记作N ln 。 两个恒等式:b

a N a

b a N a ==log log ,

几个性质:

b N a =log ,N>0,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1log =a a ,当底数和真数相同时等于1 0

1log =a ,当真数等于1的对数等于0

n n =10lg ,(n Z ∈)

考点:对数的运算法则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真数相乘,等于两个对数相加;两个对数相加,底相同,

可以变成真数相乘)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真数相除,等于两个对数相减;两个对数相减,底相同,可

以变成真数相除)

M

n M a n a log log =(真数的次数n 可以移到前面来)

M n M a n a log 1log =

(n n M M 1=,真数的次数n 1可以移到前面来)

M a b

M N b N a log log =

函数

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y 的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求定义域:

c bx ax y b

kx y ++=+=2一般形式的定义域:x ∈R x k

y =

分式形式的定义域:x ≠0

x y =

根式的形式定义域:x ≥0

x

y a log = 对数形式的定义域:x >0

解析:考试时一般会求结合两种形式的定义域,分开最后求交集(公共部分)即可

考点:函数的单调性

在)(x f y =定义在某区间上任取1x ,2x ,且1x <2x ,相应得出)(1x f ,)(2x f 如果: 1、)(1x f <)(2x f ,则函数)(x f y =在此区间上是单调增加函数,或增函数,此区间叫做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随着x 的增加,y 值增加,为增函数。

2、)(1x f >)(2x f ,则函数)(x f y =在此区间上是单调减少函数,或减函数,此区间叫做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随着x 的增加,y 值减少,为减函数。

解析:分别在其定义区间上任取两个值,代入,如果得到的y 值增加了,为增函

数;相反为减函数。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定义: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任意的x ∈D ,有-x ∈D 且: 1、)()(x f x f -=-,则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2、)()(x f x f =-,则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解析:判断时先令x x -=,如果得出的y 值是原函数,则是偶函数;如果得出的y 值是原函数的相反数,则是奇函数;否则就是非奇非偶函数。 考点:一次函数

定义:函数b kx y +=叫做一次函数,其中k ,b 为常数,且0≠k 。当b=0是,kx y =为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

当k>0时,图像主要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主要经过二四象限 考点:二次函数

定义:

c bx ax y ++=2

为二次函数,其中a ,b ,c 为常数,且0≠a ,当a>0时,其性质如下:

定义域: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图像:顶点坐标为(a b ac a b 44,22--),对称轴

a b

x 2-

=,图像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如果a<0,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单调性:(-∞,a b 2-

]单调递减,[a b

2-

,+∞)单调递增;当a<0时相反.

最大值、最小值:

a b ac y 442-=为最小值;当a<0时a b ac y 442

-=

取最大值 韦达定理:

a c

x x a b x x =

?-=+2121,

考点:反比例函数 定义:

x k

y =

叫做反比例函数

定义域:0≠x 是奇函数

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减函数 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增函数 考点:指数函数

定义:函数

)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定义域: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 性质:

a a a ==10,1

0>x a

图像:经过点(0,1),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曲线左方与x 轴无限靠近;当0

定义:函数)10(log ≠>=a a x y a 且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0,+∞) 性质:

1

log ,01log ==a a a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图像:经过点(1,0),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曲线下方与y 轴无限靠近;当0

数列

考点:通项公式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n S 表示前n 项之和,即

n

n a a a a S +++=321,他们有以下关系:

2,11

1≥-==-n S S a S a n n n

备注:这个公式主要用来求n a ,当不知道是什么数列的情况下。如果满足d

a a n n =-+1则是等差数列,如果满足q a a n n =+1

则是等比数列,判断出来之后可以直接用以下等差

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来求。 考点:等差数列

定义: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常数叫公差,用d 表示。d a a n n =-+1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d n a a n )1(1-+= 2、前n 项和公式是:

2)1(2)(11d

n n na a a n S n n -+=+=

3、等差中项:如果a ,A.b 成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有

2b

a A +=

考点:等比数列

定义: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常数叫公比,用q 表示。

q a a n

n =+1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

1-=n n q a a ,

2、前n 项和公式是:)

1(1)1)1(11≠--=--=q q q a a q q a S n n n

3、等比中项:如果a ,B.b 成比数列,那么B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且有

ab B ±=

重点:若m .n .p .q ∈N ,且q p n m +=+,那么:当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时,有

q

p n m a a a a +=+;当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时,有

q

p n m a a a a ?=?

导数

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1、几何意义:函数)(x f 在点(00y ,x )处的导数值)(0x f '即为)(x f 在点(00y ,x )处切线的斜率。即αtan )(0='=x f k (α为切线的倾斜角)。

备注:这里主要考求经过点(00y ,x )的切线方程,用点斜式得出切线方程

)

(00x x k y y -=-

2、函数的导数公式:c 为常数

1)(0)(-='='n n nx x c

考点:多项式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

在区间(a ,b )内,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x f 为减函数。所以求函数单调性除可以根据函数的性质求解外,还可以先对函数求导,然后令0)(≥'x f 解不等式就得到单调递增区间,令0)(≤'x f 解不等式即得单调递减区间。 考点:最大、最小值

1、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求出导数)(x f '

2、令0)(='x f 求函数的驻点(驻点即0)(='x f 时x 的根)

3、用函数的根把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x f '在方程根左右的

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x f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x f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即都为正或都为负,则)(x f 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求出后比较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知识点参考2009年全国统一成人高考文科试题第23题

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 考点:终边相同的角

在一个平面内做一条射线,逆时针旋转得到一个正角a ,顺时针旋转得到一个负角b ,不旋转得到一个零角。 终边相同的角

{ |β=k ·360+α,k 属于Z} 考点:角的度量

弧度制: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a 表示角,l 表示a 所对的弧长,r 表示半径,则: r l

a =

||

角度和弧度的转换:

π= 1800弧度 π2 6030=弧度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P (x ,y )是角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且原点到该

点的距离为r (0,2

2?+=r y x r ),则比值

y r x r y x x y r x r y ,,,,,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即

y r a x r a y x a x y a r x a r y a ======

csc ,sec ,cot ,tan ,cos ,sin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00 030 045 060 090 0180 0270

π

23π

sin α 0 21 22 23

1 0

1-

cos α 1

23

22

21

0 1-

0 tan α 0

33

1

3

不存

不存

cot α

不存在

3

1

33

不存

三角函数式的变换

考点:倒数关系、商数关系、平方关系

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αα22sec tan 1=+,αα2

2csc cot 1=+;

倒数关系是:1cot tan =?αα,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商数关系是:

αααcos sin tan =

,αα

αsin cos cot =

考点:诱导公式

1、第一组:函数同名称,符号看象限

a

a a a a a a a a a k a a k a a k a a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cot )360cot(,tan )360tan(,cos )360cos(,sin )360sin(cot )360cot(,tan )360tan(,cos )360cos(,sin )360sin(cot )180cot(,tan )180tan(,cos )180cos(,sin )180sin(cot )180cot(,tan )180tan(,cos )180cos(,sin )180sin(0000000000000000-=--=-=--=-=+=+=+=+-=--=-=--=--=--=--=-=-=+=+-=+-=+ 2、第二组:变为余函数,符号看象限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tan )270cot(,cot )270tan(,sin )270cos(cos )270sin(tan )270cot(,cot )270tan(,sin )270cos(cos )270sin(tan )90cot(cot )90tan(sin )90cos(,cos )90sin(tan )90cot(cot )90tan(sin )90cos(,cos )90sin(0000000000000000-=+-=+=+-=+=-=--=--=-=-=-=-=--=+-=+-=+=+ , , , , , ,

考点:两角和、差,倍角公式 1、两角和、差:

=±)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ta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

2、倍角公式:

a a a cos sin 22sin ?= → a

a a cos sin 2sin 21

?=

a a a a 2222sin 211cos 2sin cos cos2-=-=-=α

a a

a 2tan 1tan 22tan -=

这个公式很重要,特别记得凡是出现三角函数平方的都要用到余弦的倍角公式,出现ααcos sin ?的都要用到sin2α,此考点主要在考函数的周期公式用到。

3、辅助公式:a b

x b a x b x a =

++=+??tan ),sin(cos sin 22,这个公式一般在求最大值或最

小值时用。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最大值与最小值

标准型

周期公式

最大值

最小值

k x A y ++=)sin(?ω ||2ωπ=T ||A k +

||A k -

k x A y ++=)cos(?ω ||2ωπ=T

||A k + ||A k -

k x A y ++=)tan(?ω ||ωπ=

T

无最大值 无最小值

考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

1、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23222ππππk k ,)(Z k ∈;

2、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 3、x y ta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x y cot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4、x y sin =为奇函数,x y cos =为偶函数,x y tan =为奇函数。一般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会考到。 解三角形

考点:余弦定理(已知两边一角)

由余弦定理第一种形式:2

b =

B ac c a cos 222-+ 由余弦定理第二种形式:cosB=ac b c a 22

22-+

考点:正弦定理(已知两角一边)

正弦定理(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考点:面积公式(已知两边夹角求面积)

已知△ABC,A 角所对的边长为a ,B 角所对的边长为b ,C 角所对的边长为c ,则三角形的面积如下:

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1

sin 21sin 21===?

平面向量

考点:向量的内积运算(数量积)

a 与

b 的数量积(或内积)

θ

cos ??=?b a b a .

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

设()11,a y x =,()22,y x b =,则:

加法运算:a+b=()()2211,,y x y x +=1212(,)x x y y ++ 减法运算:a-b=()()2211,,y x y x -=1212(,)x x y y --.

数乘运算:ka=()11,y x k =()11,ky kx

内积运算:a ·b=()()2211,,y x y x ?=2121y y x x + 垂直向量:a ⊥b=02121=+y y x x 向量的模:|a|=

2

2y

x +

重点是向量垂直或求内积运算。 考点:两个公式

1、平面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已知),(),,(222111y x P y x P 两点,其距离:

2

2122121)()(y y x x P P -+-=

线段的中点公式:

已知),(),,(222111y x P y x P 两点,线段21P P 的中点的M 的坐标为),(y x ,则:

2,22121y y y x x x +=

+=

直线

考点:直线的斜率

直线斜率的定义式为k=αtan (α为倾斜角),已知两点可以求的斜率k=121

2x x y y --,(点

A ()11,y x 和点

B ()22,y x 为直线上任意两点)。 考点: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

(00x x k y y -=-,已知斜率k 和某点坐标),(00y x

斜截式:

b kx y +=,已知斜率k 和在y 轴的截距b

两点式:121

121x x x x y y y y --=

--,已知两点坐标),(),,(2211y x B y x A

截距式:1

=+b y a x ,已知在x 轴的截距是a ,在y 轴的截距是b

一般式:

0=++C By Ax

重点:直线的点斜式 考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 两条直线平行:21k k = 两条直线垂直:121-=?k k

重点:平行或垂直两条直线的斜率关系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

200B A C

By Ax d +++=

圆锥曲线 考点:圆

1、圆的标准方程是:2

22)()(r b y a x =-+-,其中:半径是r ,圆心坐标为(a ,b ), 2、圆的一般方程是:

)04(02

222>-+=++++F E D F Ey Dx y x ,其中:半径是2422F E D r -+=

,圆心坐标是??? ??--22E D ,

3、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

①判别式法:Δ>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

考点:椭圆

1.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12222=+b y a x 和

122

22=+b x a y )0(>>b a 。 2.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焦点坐标是)0(,c ±,准线方程是c a x 2±=,离心率是a c

e =,

长轴长是a 2,短轴长是a 2,焦距是c 2,其中2

22b a c -=。

重点:弄清楚a 、b 、c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并能求出标准方程。 考点:双曲线

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12222=-b y a x 和

122

22=-b x a y )00(>>b a ,。 2.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焦点坐标是)0(,

c ±,准线方程是c a x 2±=,离心率是a c

e =,渐近线方程是

x

a b y ±

=,长轴长是a 2,短轴长是a 2,焦距是c 2。其中222b a c +=。

3.若直线b kx y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2

212))(1(x x k AB -+=;

4.若直线t my x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2

212))(1(y y m AB -+=。

重点:弄清楚a 、b 、c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并能求标准方程。

考点:抛物线

1.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px y px y 2222-==。,py x py x 2222-==

2.抛物线px y 22

=的焦点坐标是:??? ??02,p ,准线方程是:

2p x -=。 重点:弄清楚抛物线开口往哪个方向,然后能求p ,从而得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排列组合、概率统计

考点:分类计数法和分步计数法

分类计数法:完成一件事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由m 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有n 种方法,无论用哪一类办法中的哪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则完成这件事总共有m+n 种方法。

分步计数法:完成一件事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m 种方法,第二个步骤有n 种方法,连续完成这两个步骤这件事才完成,那么完成这件事总共有m ×n 种方法。 考点:排列和组合的公式

排列(有顺序),公式:m

n P =)1()1(+--m n n n =!!

)(m n n -;

组合(没有顺序),公式:m n C =!)

1()1(m m n n n +-- =!!!)(m n m n -?;

m n C =m n n C - m n C +1-m n C =m

n C 1+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乘法公式

定义:对于事件A 、B ,如果A 是否发生对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则它们称为相互独立事件。

把A 、B 同时发生的事件记为A ·B

解析:例题详见2007年全国统一成人高考选择题(5年真题) 考点:独立重复试验

定义:如果在一次实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A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

k n k k

n n P P C k P --=)1()(

全国成人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数学模拟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1|≤≤-=≤≤-=x x B x x M ,则M B =(B ) A. )1,2(- B. )1,1(- C. )3,1( D. )3,2(- (2)若0tan >α,则a A. 0sin >α B. 0cos >α C. 02sin >α D. 02cos >α (3)设i i z ++= 11 ,则=||z A. 2 1 B. 22 C. 23 D. 2 (4)已知双曲线)0(13 2 22>=- a y a x 的离心率为2,则=a A. 2 B. 26 C. 2 5 D. 1 (5)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 |)(|)(x g x f 是奇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6)设F E D ,,分别为ABC ?的三边AB CA BC ,,的中点,则=+ A. B. 21 C. 2 1 D. (7)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③)62cos(π + =x y ,④)4 2tan(π -=x y 中,最小正 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

2019-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备课组制) 一、选择题(3×7=21分) 1.-2的倒数是( ) A .12- B .1 2 C . 2 D .-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510x x x += B .5510· x x x = C .5510()x x = D .20210x x x ÷= 3.下图中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4.不等式组? ??>->-030 42x x 的解集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 x <-3 D .2<x <3 5、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 B 、 C 、 D 、 6、如图,AB 是⊙O 的弦,OC 是⊙O 的半径,OC ⊥AB 于点D ,AB =16cm ,OD=6cm ,那么⊙O 的半径是( ) A 、5 cm B 、10 cm C 、20 cm D 、12 cm 7.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 到达点M ,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7×3=21分) 8.分解因式:21x -= .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 若a b ∥,160∠=°,则2∠= °. 10.2010年我国西南部发生特大干旱,5200万人饮水困难,5200万人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 人. 11.函数1 3 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2.为响应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 光体育运动”活动,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图1和图2,则图2中“乒乓球”部分占 (填百分数). 13.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 的值为2时,输出的数值 是 . 14.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若使AOP BOP △≌△, 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 三、解答题 15、(本小题7分)先化简, A B P O 图1 图 2 输入x (2)?- 4+ 输出 1 2 c a b

大连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大连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 一个是正确的) 1.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2017年国庆中秋节假期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约26亿元, 总票房创下该档期新纪录,2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26×108 B.2.6×10 8 C.26×109 D.2.6×109 2.-sin60°的倒数为 A .-2 B .21 C .-33 D .-233 3. 如右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A .圆柱体 B .三棱锥 C .球体 D .圆锥体 4.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 ⊥CD ,AB ⊥EF ,那么CD ∥EF .证明该命题的第一个步骤是 A .假设CD ∥EF B .假设AB ∥EF C .假设C D 和EF 不平行 D .假设AB 和EF 不平行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1=0有两个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a ≤2 B .a <2 C .a <2且a ≠1 D .a ≤2且a ≠1 6.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 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角相等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 B .236x x x ?= C D .236()x x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游戏的中奖概率是10 1,则做1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B .多项式22x x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2)(2)x x x +- C .一组数据6,8,7,8,8,9,10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8 D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 2甲=0.1,乙组数据的方差S 2 乙=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题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 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市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52},{|33}A x x B x x =-<<=-<<,则A B =I (A ){|32}x x -<< (B ){|52}x x -<< (C ){|33}x x -<< (D ){|53}x x -<<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A )22(1) (1)1x y -+-= (B )22(1)(1)1x y +++= (C )22(1) (1)2x y +++= (D )22(1)(1)2x y -+-= (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ln |y x = (D )2x y -= (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 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 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 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 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A)90 (B)100 (C)180 (D)300 (5)执行如果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 (B)4 (C)5 (D)6 (6)设,a b是非零向量,“|||| g”是“//a b”的 a b a b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

开封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开封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各数比-3小的数是 A. 0 B. 1 C.-4 D.-1 2.下列运算结果为a 6的是 A .a 2 +a 3 B .a 2?a 3 C .(-a 2)3 D .a 8÷a 2 3. 如果一组数据2,4,x ,3,5的众数是4,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5.2 B. 4.6 C. 4 D. 3.6 4.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方程术是它的最高成就.其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会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物价为y 钱,以下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图1和图2中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某一位置,所组成的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如图,圆O 通过五边形OABCD 的四个顶点.若ABD ︵=150°,∠A =65°,∠D =60°,则BC ︵ 的度数 为何? A .25° B .40° C .50° D .55° 7.钟面上的分针的长为1,从3点到3点30分,分针在钟面上扫过的面积是 A .12 π B .14 π C .18 π D .π 8.不等式组314 213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b a ∥,32∠=∠,若?=∠354,则∠1等于 A .80° B .70° C .60° D .50° 10.二次函数y =-x 2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几个结论: ①对称轴为直线x =2; ②当y ≤0时,x < 0或x > 4; ③函数解析式为y =-x 2+4x ; ④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D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2 2 ay ax -=________________ 。 1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180°,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 13.如下图,直线l 1∥l 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1=20°,则∠2等于 . 14.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 +x ﹣5=0的两个根,则x 12 +x 22 ﹣x 1x 2= . 15.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将线段A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 ,连接BQ,若PA=6,PB=8,PC=10,则四边形APBQ 的面积为______. 1l 2 l 2 1 (第13题)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设命题甲:x=1 ; 命题乙:02=-x x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3、设x 、y 是实数,则22y 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x=y (B )x=-y (C )33y x = (D )|x|=|y| (一) 不等式的性质 [说明] 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在试题中也常出现。一定要明白不等式性质中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此外用作差比较法可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还可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某些不等式能否成立(见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若a(B )a b a 11>-(C )| a | > | b |(D )22b a > 2、设x 、y 是实数且 x >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22y x > (B ) xc >yc (c ≠0) (C) x - y>0 (D) 1>y x (二)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说明] 一般没有直接作为试题出现,但是必须掌

握这些基础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1、不等式组? ??->->-2154723x x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 03452>+-x x (三) 解绝对值不等式 [说明] 这部分内容重要,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出 现过。有时直接求解集,有时转为求函数定义 域等问题。 1、不等式| 3x-1 | < 1的解集为 | 3x-1 | ≥ 1 的解集为 2、 解不等式 6|1|3<+≤x 3、设集合}1|||{≤=x x A ,集合x x B |{=>0} 求B A ? (四)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说明]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主要用在求函数 定义域。基本要求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不相等实根的情形。 1、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012112<-+x x 的解集是 3、不等式4 382>-x x 的解集是 (五) 指数与对数 [说明] 没有冗长的计算和太多的技巧。要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对数运算法则,此外就是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第4题在近几年试题中不曾出现。

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集合和简易逻辑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求公共元素)A∩B={x|x∈A,且x∈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求全部元素)A∪B={x|x∈A,或x∈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且集合A包含于U,则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的补集,记作 A C u,读作“A补” A C u={ x|x∈U,且x?A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和结论B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记作“A→B”“A推出B,B不能推出A”。 必要条件: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记作“A←B”“B推出A,A不能推出B”。 充要条件:如果A→B,又有A←B,记作“A←B”“A推出B ,B推出A”。 解析:分析A和B的关系,是A推出B还是B推出A,然后进行判断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如果a>b,那么ba,那么ab,且b>c,那么a>c 如果a>b,存在一个c(c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b>0,那么a2>b2 如果a>b>0,那么 b a> ;反之,如果 b a> ,那么a>b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如:6x+8>9x-4,求x?把x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考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义: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如:|x|a型不等式及其解法。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x|a的解集是{x|x>a或x<-a},取两边,在数轴上表示所有与原点的距离大于a的点的集合。 复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ax+b|c相当于解不等式ax+b>c或ax+b<-c,解法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样。 解析:主要搞清楚取中间还是取两边,取中间是连起来的,取两边有“或”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二模拟试题和答案解析一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二模拟试题和答案解析一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二)》 模拟试题和答案解析(一)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设函数?(x)在点x 处连续,则下列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A. B. C.当x→x 0时, ?(x)- ?(x )不是无穷小量 D.当x→x 0时, ?(x)- ?(X )必为无穷小量 2.函数y-=?(x)满足?(1)=2?″(1)=0,且当x<1时,?″(x)<0;当x>1时,?″(x)>0,则有().A.x=1是驻点 B.x=1是极值点 C.x=1是拐点 D.点(1,2)是拐点

3. A.x=-2 B.x=-1 C.x=1 D.x=0 4. A.可微 B.不连续 C.无切线 D.有切线,但该切线的斜率不存在5.下面等式正确的是().A. B. C. D. 6. A.2dx B.1/2dx C.dx D.0 7. A.

B. C. D. 8. A.0 B.2(e-1) C.e-1 D.1/2(e-1) 9. A. B. C. D. 10.设函数z=x2+y2,2,则点(0,0)().A.不是驻点 B.是驻点但不是极值点 C.是驻点且是极大值点 D.是驻点且是极小值点 二、填空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解答题:21~28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21. 22.(本题满分8分)设函数Y=cos(Inx),求y'.23. 24. 25. 26.

遵义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遵义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超都给出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7年按照济南市政府“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决策部署,济南市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年内共拆除违法建设约32900000平方米,拆违拆临工作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数字329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329×10 5 B. 3.29×10 5 C. 3.29×10 6 D. 3.29×10 7 2.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3.一组数据1,2,a 的平均数为2,另一组数据-l ,a ,1,2,b 的唯一众数为-l ,则数据-1,a , b ,1,2的中位数为 A .-1 B .1 C .2 D .3 4. 如右图,已知AB 、CD 是⊙O 的两条直径,∠ABC=30°,那么∠BAD = A.45° B. 60° C.90° D. 30° 5.若不等式2x <4的解都能使关于x 的一次不等式(a -1)x <a +5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a ≤7 B.a ≤7 C.a <1或a ≥7 D.a =7 6.如果一种变换是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或向上平移1个单位,我们把这种变换称为抛物线的简单变换.已知抛物线经过两次简单变换后的一条抛物线是y =x 2 +1,则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不可能的是 A .y =x 2-1 B .y =x 2+6x +5 C .y =x 2+4x +4 D .y =x 2+8x +17 7.若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8.若A (x 1,y 1)、B (x 2,y 2)是一次函数2-+=x ax y 图像上的不同的两点,记()()1212m x x y y =--,则当m <0时,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 B .a >0 C .a <1- D .a >1- O D C B A (第5题图)

关于历年成人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总文

2011-15成考数学真题题型分类汇总(文)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2011) 已知集合A={1,2,3,4}, B={x|—1- B {}1x x > D {}12x x ≤≤ (2014)若,,a b c 设甲:2 40b ac -≥ 乙:20ax bx c ++=有实数根。 则(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5)设集合M={2,5,8},N={6,8},则M U N= (A){8} (B){6} (C){2,5,6,8} (D){2,5,6} (2015)设甲:函数Y=kx+b 的图像过点(1,1), 乙:k+b=1,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8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85分) 1. 2.y=3sin 3.y= A.{x|x0} B.{x|x1} C.{x|x1} D.{x|0 4.设 C.> 5.若 A B. C. D. 6.函数y=6sinxcosc的最大值为() A.1 B.2 C.6 D.3 7.右图是二次函数y=+bx+c的部分图像,则

A.b>0,c>0 B.b>0,c<0 C.b<0,c>0 D.b<0,c<00 8.已知点A(4,1),B(2,3),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A.x-y+1=0 B.x+y-5=0 C.x-y-1=0 D.x-2y+1=0 9.函数y=是() A.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 B.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 10. 11. 12. 13. A.(-3,-) B.(-3,) C.(-3,) 14.双曲线-的焦距为() B.4 15.已知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椭圆C:+=1的两个焦点,第三个顶点在C上,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10 B.20 C.16 D.26 16.在等比数列{}中,若=10,则,+=()

A.100 B.40 C.10 D.20 17.若1名女生和3名男生随机地站成一列,则从前面数第2名是女生的概率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 19. 20., 21.

中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山市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 1.16的算术平方根为 A .±4 B .4 C .﹣4 D .8 2.某天的温度上升了-2℃的意义是 A .上升了2℃ B .没有变化 C .下降了-2℃ D .下降了2℃ 3.2017年4月,位于连云港高新开发区约10万平米土地拍卖,经过众多房地产公司的476轮竞价,最终成交价为20.26亿元人民币.请你将20.26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10 2.02610?元 B .9 2.02610?元 C .8 2.02610?元 D .11 2.02610?元 4.下图是由7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5. 为了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帮助本班的一名特困生,某班15名同学积极捐款,他们捐款的数额如下表. 关于这15名同学所捐款的数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众数是100 B. 平均数是30 C. 中位数是20 D. 方差是20 6.不等式063≤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7.c b a ,, 为常数,且2 22)(c a c a +>- ,则关于x 的方程02 =++c bx ax 根的情况是 A B C D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有一根为0 8.将抛物线y =x 2 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可得到抛物线 A .y=(x -2) 2 +1 B .y=(x -2) 2 -1 C .y=(x+2) 2 +1 D .y=(x+2) 2 -1 9. 如图,直立于地面上的电线杆AB ,在阳光下落在水平地面和坡面上的影子分别是BC 、CD ,测得 BC =6米,CD =4米,∠BCD =150°,在D 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 的仰角为30°,则电线杆AB 的 高度为 A.2+2 3 B.4+2 3 C.2+3 2 D.4+3 2 10. 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3,AC=4. D 为斜边BC 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1;设P 1D 的中点为D 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P 2;设P 2D 1的中点为D 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3;…;设P n-1D n-2的中点为D n-1,第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n-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n (n >2),则AP 6的长为 A. 125235? B. 9 52 53? C. 146235? D. 117253?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m-3)在第四象限内,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2.分解因式:x 3 -4x = .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必考公式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笔记 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一 、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必考)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求公共元素) A ∩B={x|x ∈A,且x ∈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求全部元素) A ∪B={x|x ∈A,或x ∈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 ,且集合A 包含于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的补集,记作, 读作“A 补” ={ x|x ∈U ,且x A } 今年选择题第一题必考: 例1、设集合,集合 ,则集合( D ) (A ) (B ) (C ) (D ) 例2、集合U={1,2,3,4,5,6,7} ,,集合 ,则 (C ), =(D ) (A ) (B ) (C ) (D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二、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 和结论B 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 1. 充分条件: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记作“A →B ”“A 推出B ,B 不能推出A ”。 2. 必要条件:如果B 成立,那么A 成立,记作“A ←B ”“B 推出A ,A 不能推出B ”。 3. 充要条件:如果A →B,又有A ←B ,记作“A ←B ”“A 推出B ,B 推出A ”。 解析:分析A 和B 的关系,是A 推出B 还是B 推出A ,然后进行判断 第二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三 、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1. 如果a>b ,那么ba ,那么ab ,且b>c ,那么a>c 3. 如果a>b ,存在一个c (c 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 ,a-c>b-c 4. 如果a>b ,c>0,那么ac>bc (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5. 如果a>b ,c<0,那么acb>0,那么a 2>b 2 7. 如果a>b>0,那么 ;反之,如果 ,那么a>b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四、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复习资料.doc

2019成人高考(高起专)专用复习资料 数学

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可打印) 集合和简易逻辑: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求公共元素)A ∩B={x|x ∈A,且x ∈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求全部元素)A ∪B={x|x ∈A,或x ∈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 ,且集合A 包含于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读作“A 补”A C u ={ x|x ∈U ,且x A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 和结论B 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 充分条件: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记作“A →B ”“A 推出B ,B 不能推出A ”。 必要条件:如果B 成立,那么A 成立,记作“A ←B ”“B 推出A ,A 不能推出B ”。 充要条件:如果A →B,又有A ←B ,记作“A ←B ”“A 推出B ,B 推出A ”。 解析:分析A 和B 的关系,是A 推出B 还是B 推出A ,然后进行判断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如果a>b ,那么ba ,那么a

如果a>b,且b>c,那么a>c 如果a>b,存在一个c(c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如果a>b,c<0,那么acb>0,那么a2>b2 如果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如:6x+8>9x-4,求x?把x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考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义: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如:|x|a型不等式及其解法。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x|

成考专科数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成考专科数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5分) 1.设集合M={-1,0,1},集合N={0,1,2},则集合M ?N 为( D )。 A. {0,1} B. {0,1,2} C. {-1,0,0,1,1,2} D.{-1,0,1,2} 2. 不等式12x -≥的解集为( B )。 A. {13}x x -≤≤ B. {31}x x x ≥≤-或 C. {33}x x -≤≤ D. {3,3}x x x ≥≤- 3. 设 甲:ABC ?是等腰三角形。 乙:ABC ?是等边三角形。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4.设命题 甲:k=1. 命题 乙:直线y=kx 与直线y=x+1. 则( C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5.设tan α=1,且cos α<0,则sin α=( A ) A. B. 12- C. 1 2 D.

6.下列各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D ) A. 2x y = B. 2x y -= C. cos y x x =+ D. 2 2x y = 7. 函数y =( B ) A.{2}x x ≤ B. {2}x x < C. {2}x x ≠ D. {2}x x > 8. 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B ) A. cos y x = B. 2x y = C. 22y x =- D. 13 log y x = 9.设a=(2,1),b=(-1,0),则3a -2b 为( A ) A.( 8,3) B.( -8,-3) C.( 4,6) D.( 14,-4) 10.已知曲线kx=xy+4k 过点P(2,1),则k 的值为( C ) A. 1 B. 2 C. -1 D. -2 11. 过(1,-1)与直线3x+y-6=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B ) A. 3x-y+5=0 B. 3x+y-2=0 C. x+3y+5=0 D. 3x+y-1=0 12.已知ABC ?中,AB=AC=3,1 cos 2 A =,则BC 长为( A ) A. 3 B. 4 C. 5 D. 6 13.双曲线221169 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D ) A. 169y x =± B. 916y x =± C. 034x y ±= D. 043 x y ±= 14.椭圆221169 x y +=的焦距为( A ) A. 10 B. 8 C. 9 D. 11 15. 袋子里有3个黑球和5个白球。任意从袋子中取出一个小球,那么取出黑球的概率等于( D )

[精品]2019年海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有答案)

2019年海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2019的相反数是() A.2019B.﹣2019C.D.﹣ 2.方程x+3=2的解为() A.1B.﹣1C.5D.﹣5 3.2018年6月3日,海南宣布设立海南自贸区海口江东新区,总面积约298000000平方米.数据29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98×106B.29.8×107C.2.98×108D.0.298×109 4.某班5位学生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50、45、36、48、5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36B.45C.48D.50 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A.B. C.D.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2?x3=x6B.(x2)3=x5C.x2+x3=x5D.x6÷x3=x3 7.小明同学把一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放在如图所示的两条平行线m、n上,测得∠α=120°,则∠β的度数是() A.45°B.55°C.65°D.75° 8.如图,△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已知A(﹣4,6),B(﹣6,2),E(2,1),则点D的坐标为()

A.(﹣4,6)B.(4,6)C.(﹣2,1)D.(6,2) 9.如图,在Rt△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若点A关于CD所在直线的对称点E恰好为AB的中点,则∠B的度数是() A.60°B.45°C.30°D.75° 10.某文化衫经过两次涨价,每件零售价由81元提高到100元.已知两次涨价的百分率都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81(1+x)2=100B.8l(1﹣x)2=100 C.81(1+x%)2=100D.81(1+2x)=100 11.要从小强、小红和小华三人中随机选两人作为旗手,则小强和小红同时入选的概率是()A.B.C.D. 12.如图,在⊙O中,弦BC=1,点A是圆上一点,且∠BAC=30°,则的长是() A.πB.C.D.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为BC上一动点,把△ABE沿AE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ADC的角平分线上时,则点B′到BC的距离为() A.1或2B.2或3C.3或4D.4或5

2021年成人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起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提纲数学复习资料 1.集合:会用列举法、描述法表达集合,会集合交、并、补运算,能借助数轴解决集合运算问题,详细参看课本例2、4、5. 2.充分必要条件 要分清条件和结论,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解释,若B A ?,则A 是B 充分条件;若B A ?,则A 是B 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充要条件。 例1:对“充分必要条件”理解.请看两个例子: (1)“29x =”是“3x =”什么条件? (2)2x >是5x >什么条件? 咱们懂得,若A B ?,则A 是B 充分条件,若“A B ?”,则A 是B 必要条件,但这种只记住定义理解还不够,必要有自己理解语言:“若A B ?,即是A 能推出B ”,但这样还不够详细形象,由于“推出”指是什么还不明确;虽然借助数轴、文氏图,也还是“抽象”;如果用“A 中所有元素能满足B ”自然语言去理解,基本能深刻把握“充分必要条件”内容.本例中,29x =即集合{3,3}-,当中元素3-不能满足或者说不属于{3},但{3}元素能满足或者说属于{3,3}-.假设}3|{},9|{2====x x B x x A ,则满足“A B ?”,故“29x =”是“3x =”必要非充分条件,同理2x >是5x >必要非充分条件. 3.直角坐标系 注意某一点关于坐标轴、坐标原点、,y x y x ==-坐标写法。如 点(2,3)关于x 轴对称坐标为(2,-3), 点(2,3)关于y 轴对称坐标为(-2,3), 点(2,3)关于原点对称坐标为(-2,-3), 点(2,3)关于y x =轴对称坐标为(3,2), 点(2,3)关于y x =-轴对称坐标为(-3,-2),

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 式为( ) A .23(2)3y x =++ B .23(2)3y x =-+ C .23(2)3y x =+- D .23(2)3y x =-- 2.如图,A ,B ,P 是半径为2的⊙O 上的三点,∠APB =45°,则弦AB 的长为( ) A .2 B .4 C .22 D .2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2AB ,∠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DH ⊥AE 于点H ,连接BH 并延长交CD 于点F ,连接DE 交BF 于点O ,下列结论:①∠AED=∠CED ;②OE=OD ;③BH=HF ;④BC ﹣CF=2HE ;⑤AB=HF ,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 ) A .24y x =- B .24y x =+ C .22y x =+ D .22y x =- 5.菱形不具备的性质是( ) A .四条边都相等 B .对角线一定相等 C .是轴对称图形 D .是中心对称图形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 B .()2 236a a = C .623a a a ÷= D .34a a a ?= 7.已知AC 为矩形ABCD 的对角线,则图中1∠与2∠一定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8.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783230x y x y +=??+=? B .78 2330x y x y +=??+=? C .30 2378x y x y +=??+=? D .30 3278x y x y +=??+=?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 (0k >,0x >)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 x ∥轴.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45 2 , 则k 的值为( ) A . 54 B . 154 C .4 D .5 10.直线y =﹣kx +k ﹣3与直线y =k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11.方程2 1 (2)304 m x mx --+=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 ) A .52 m > B .5 2 m ≤ 且2m ≠ C .3m ≥ D .3m ≤且2m ≠ 12.下列各式化简后的结果为2 的是( ) A 6 B 12 C 18 D 36二、填空题 13.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11k y x = (0x >)及22k y x =(0x >) 的图象分别交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4,则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