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创新设计
一、引入新技术
1.引入VR技术:采用VR技术,学生可以体验英语文本中的
场景,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引入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有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3.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随时
随地获取英语文本,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增加情景对话
1.增加情景对话:让学生通过情景对话,模拟真实的英语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增加情景游戏:让学生通过情景游戏,增加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增加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英语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实施跨学科交叉教学
1.跨学科交叉教学:将英语阅读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
在阅读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
2.实施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综合活动,将英语阅读课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跨文化交流:让学生通过跨文化交流,接触不同文化,拓展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流程阅读课应该是我们的传统课,是核心课,也是成熟的课型。
阅读课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对其内涵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完善。
一、读前(Pre- reading ):leading-in导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老师们导入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阅读,留给学生。
利用图片,视频,话题等直接引入。
课例①:视频导入法山东省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颖老师在执教Book5 Unit5 First aid伊始,采取自己录制视频导入的方式导入新知,尽快尽量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保持了积极的上课情绪,适时激活了学生对本话题的背景知识。
课例②:歌曲导入法在进行课文导入时,教师可以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
比如,在讲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 Unit5 Music时,就可以播放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pop music,country music,classic music,rock and roll music,jazz, blues等进行导入,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门大吉》,在小组中展开竞赛,最短时间内能辨别出音乐形式的小组获胜。
然后请学生谈一谈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形式。
这样,既实现了课堂导入,又使学生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扩大了知识面,还轻松地学到不少音乐的英语词汇。
课例③:游戏导入法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Book7 Unitl Marty's story这篇课文时,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和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教师可以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带领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只用一只手系鞋带,并比一比看谁系得快。
之后可以随机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做这个游戏之后的感想。
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残疾人的不易,同时也更能理解文章中主人翁Marty的经历。
这个方法能让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并且也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生动。
Unit 1 Teenage LifePeriod 5 Reading for Writing教材分析该板块设计了读写结合的活动,活动主题是“写一封建议信”(Write a letter of advice)。
阅读文本是一封青少年咨询师Susan Luo写给一位因朋友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而担忧的青少年的建议信。
青少年思想活跃,渴望独立,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会面临各种问题。
该板块引导学生思考网瘾、早恋、孤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等问题,并讨论解决的方法,最终落实到一封建议信的书写。
旨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互相沟通、真诚相助的重要性,并能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使用下列词汇:behaviour, generation, attract, focus, addict, adult。
2. 了解中外青少年在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和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身心问题。
3. 熟悉并掌握建议信的常见结构,掌握提建议的常用表达方式。
4. 能够写一封针对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建议信。
5. 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建议信的常见结构和语言特征,并能写出一封语义连贯、结构清晰的建议信。
【教学难点】掌握建议信的语言特征并能够写出一封语义连贯、结构清晰的建议信。
教学过程Task Writing a letter of adviceStep 1 Reading1. Read the letter.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is Worried Friend’s problem?(2) What suggestions does Susan Luo give to Worried Friend?(3) Besides suggestions, what else does Susan Luo say in her letter?Step 2 Pre-writing2. Work on Activity 1. Students discuss the last 2 questions in groups.3. Work on Activity 2. Study the organisation and language features. Then summarize the expressions used to make suggestions.设计意图:该环节属于语言输入阶段,活动一关注阅读文本内容,活动二关注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其阅读教学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教材选择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教材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满足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教材要注重多样性,涵盖不同主题、风格和文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材中应注重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
高中学生面临各种学业和非学业压力,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那些与他们生活经验与情感密切相关的教材。
例如,选择关于旅游、科技、文化等有趣的话题,或选取一些有趣的小说片段,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材的文体要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不同的文体。
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既要有散文、广告、说明文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体,也要有新闻报道、小说、诗歌等文学类的文体。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3.选择有挑战性的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一些较为复杂的英语文本,因此,在教材选择上,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让学生面对一些挑战。
挑战性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也应体现这一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问题意识。
1.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
阅读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来应对各种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查找关键词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阅读文本中的线索,让学生能够推断作者的意图等。
阅读策略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英语新课标写作部分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词汇的准确使用、语法的正确性、逻辑的连贯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观点。
教学重点:1. 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2. 词汇的正确使用和语法的正确性。
3. 写作中的逻辑连贯性和段落的组织。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使文章更加流畅。
2. 如何在写作中表达复杂的观点和论据。
3. 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和自我评估。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英语写作范文,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3. 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实践所学知识。
4. 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5分钟)- 讲解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
- 介绍写作中的词汇使用和语法规则。
3. 范文分析(10分钟)- 展示一篇优秀的英语写作范文。
- 分析范文的结构、词汇使用和语法特点。
4. 写作练习(15分钟)- 给学生一个写作主题,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结构进行写作。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相互评价和提出建议。
6. 总结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改进。
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英语写作练习,主题自选。
2. 阅读并分析至少两篇英语写作范文,注意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英语新课标写作教学设计英语新课标写作教学设计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针对这一目标的一系列教学设计步骤和策略:1. 教学目标设定:-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2. 学生需求分析:- 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写作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写作习惯等。
3. 教学内容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主题和材料,确保内容既有挑战性又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4. 写作技能培养:- 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 训练学生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使文章流畅。
5. 词汇和语法训练:- 通过词汇练习和语法练习,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纠正语法错误。
6. 写作过程指导:- 教授学生写作的五个步骤:预写、草稿、修改、校对和最终稿。
7. 创意思维激发:-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写作灵感。
8. 写作策略教学:- 教授学生有效的写作策略,如使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思路。
9. 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通过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
10. 反馈与修正:- 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识别并改正错误。
11. 技术整合:-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词典、写作软件等,辅助学生的写作学习。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
13. 写作实践:- 安排定期的写作练习,包括日记、书信、故事创作等。
14. 评估与测试:- 设计写作测试,评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15. 持续改进:-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测试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一个支持性和挑战性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简介:这是一节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以及进行写作训练的“阅读与写作”课。
教学案例特点:1.教案设计及实施突出体现了写作训练;2.任务的设计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从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的过渡,即阶梯性任务原则。
任务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既要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使师生易于操作;3.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处理,注意到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潜能的发挥;4.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地体验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⑥(选修)Unit 4 Global warming中的Reading: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探讨了“全球变暖”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本单元的话题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却比较困难。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拟设计7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树立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后围绕本单元主题展开的读与写的技能训练。
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较好的体现语言接触—理解体验—语言聚焦—自主运用的教学思路,针对教学材料偏难,学生理解文章不易,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是在牛栏山一中高二(2)班实施的。
该班是理科A班,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get the main idea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2.find out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3.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the text.1.学生观看关于全球气候小短片,并回答教师针对小短片提出的两个问题,学生直观感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十六页“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matter?”,完成对课文段落大意的理解,课文内容正误表述的判断,目的是获取信息;3.学生进一步阅读该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目的是进一步的获取、处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并为写作做铺垫;4.学生就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目的是使学生拓宽思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5.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教师给定作文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后果及提出至少一条解决办法的写作,这是本节课英语学习中的高级任务;6.给定作文评价标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7.学生主动呈现自己的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适当的评价。
英语新课标读写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读写练习。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择一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如关于环保、健康、教育等主题的文章。
2. 生词短语:根据课文内容,选取适量的生词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进行读写练习。
3. 读写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读写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问答、写作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任务,如讨论、调查、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读前活动:让学生预览课文,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阅读理解: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一些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生词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
5. 读后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读写练习,如填空、选择、问答等,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 布置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英语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拓宽视野。
3. 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综合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效率。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英语水平的英语文章或故事。
2. 词汇学习:教授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语法点: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出相关的语法点进行讲解。
4. 阅读理解: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5. 思维训练: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1. 导入(Lead-in):通过提问、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阅读主题的兴趣。
2. 词汇学习(Vocabulary Learning):教授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大意。
3. 阅读(Reading):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监控,确保学生能够跟上阅读进度。
4. 阅读理解(Comprehension):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5. 语法点讲解(Grammar Point Explanation):根据文章内容,讲解相关的语法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
6. 思维训练(Thinking Training):设计相关的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7. 总结(Summary):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阅读策略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Homework Assignment):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阅读与作文高中英文教案教案:Title: Reading and Writing High School English Lesson Plan。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lesson i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and analyze a text, as well as write a well-structured and coherent essay.Materials: 。
A short story or article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Writing prompts or essay topics。
Paper and pens for students。
Whiteboard and markers for teacher。
Procedure:1. Warm-up (10 minutes)。
Engage students with a short discussion about their favorite books or authors. This will help to get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of reading and writing.英文,I will start the lesson by asking the students about their favorite books or authors. It's a good way to warm up and get them engaged in the topic of reading and writing.中文,我将通过询问学生他们最喜欢的书籍或作者来开始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简介:这是一节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以及进行写作训练的“阅读与写作”课。
教学案例特点:
1.教案设计及实施突出体现了写作训练;
2.任务的设计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从初级任务向
高级任务的过渡,即阶梯性任务原则。
任务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既要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使师生易于操作;
3.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处理,注意到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潜能的发挥;
4.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地体验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⑥(选修)Unit 4 Global warming中的Reading: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探讨了“全球变暖”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本单元的话题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却比较困难。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拟设计7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树立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后围绕本单元主题展开的读与写的技能训练。
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较好的体现语言接触—理解体验—语言聚焦—自主运用的教学思路,针对教学材料偏难,学生理解文章不易,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是在牛栏山一中高二(2)班实施的。
该班是理科A班,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get the main idea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
2.find out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3.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the text.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1.学生观看关于全球气候小短片,并回答教师针对小短片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直观感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十六页“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完成对课文段落大意的理解,课文内容正误表述的判断,目的是获取信息;
3.学生进一步阅读该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目的是进一步的获取、处理阅
读材料中的信息,并为写作做铺垫;
4.学生就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目的是使学生拓宽思
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5.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教师给定作文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关于全球气
候变暖原因、后果及提出至少一条解决办法的写作,这是本节课英语学习中的高级任务;
6.给定作文评价标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7.学生主动呈现自己的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适当的评价。
教学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