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5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就业方向
1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就业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它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多。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首先要熟悉工程经济学、系统建模与控制等课程,并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分析能力。
结合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可以用来解决企业运作中面临的问题。
①科技企业:针对科技企业开发和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运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制度;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解决企业行业问题的方案,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建立有效的系统;协助企业控制成本及优化资源分配,监控存货,改善企业供应链等。
②政府单位: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出发,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建议;协助政府编写并实施政策,指导其干部实施立法,建立有效的系统;帮助政府部门实施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实用的行政决策方案等。
③院校科研:面向院校科研部门,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技术支持,协助科研部门开展科研项目;针对科研企业,利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提供启动项目和实现成果的能力,代表企业在科研领域充当技术支撑角色;协助院校教学和科研部门科研论文的准备,组织各类科研会议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既能应用数学、系统建模和系统控制等技能,又能应用经济学中的技术和分析方法。
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在企业、政府机关、院校研究部门等机构工作,得到稳定的收入和更好的就业前景。
武汉大学有哪些专业武汉大学是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其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武汉大学的主要专业。
1、数学类主要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理基础科学等专业。
2、计算机类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专业。
3、物理学类主要包括: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4、化学类主要包括: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
5、材料学类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
6、心理学类主要包括: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7、经济学类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8、管理学类主要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学等专业。
9、法学类主要包括: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等专业。
10、教育学类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
11、外国语言文学类主要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专业。
12、历史学类主要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
13、哲学类主要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等专业。
14、医学类主要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专业。
15、工程技术类主要包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除了以上专业,武汉大学还有艺术类、体育类、农学类等各类专业,包括音乐学、舞蹈学、体育教育、园艺等,共计近百个专业供学生选择。
总的来说,武汉大学的专业门类非常齐全,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描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了管理学、工业工程学和运筹学的综合学科。
这一学科致力于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并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就来分步骤为大家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1. 学科概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围绕组织管理和决策制定展开研究,旨在通过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方法及工具,提高组织的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任务分配,优化制造流程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该学科逐渐从传统的工程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拓展。
未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影响力也将日益扩大。
2. 专业课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通常设有课程如下:运筹学、工业工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学生需要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不同的管理科学及工程思想与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在组织中优化资源的有效管理。
3. 就业前景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越发看好。
graduates 的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工程师、市场运营分析师、供应商负责人、产品管理师、高级数据分析等职业。
相关领域的高薪职业只增不减,对人才需求大,晋升空间也较为广泛。
总的来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连接工程和管理领域的桥梁,是一个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今天的全球化、开放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企业有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实践证明,管理科
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赋予了这一目标,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持久的动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围内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态。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管理工作及业务开发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行为科学等。
2.项目管理与投融资管理以项目为对象,综合系统工程与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索工程项目规划中的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投融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项目规划实施管理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及投融资。
3•系统优化与决策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研究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和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要研究物流系统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作业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与运作、物流战略与组织管理、区域物流与国际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方法。
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供应链管理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契合关系、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之间的整合与效率问题。
5.知识管理与商务智能主要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计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各种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简介教授范如国,男,1965年10月出生,湖北潜江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1985年至1989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本科;1993年至1995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工学硕士;1996年至1999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
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性管理、管理博弈、房地产投资与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系统管理等研究。
方德斌,男,1976年5月出生,安徽舒城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系统工程博士。
1994年至1998年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工程施工专业攻读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武汉大学水电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武汉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决对策理论及应用、项目评价理论与应用、电力市场管理。
黄本笑,男,1955年出生,湖北黄冈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
1978年至198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1984年至1985年南开大学社会调查方法研究班学习。
1974年参加工作。
现任武汉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从事项目管理和投融资战略研究。
李健,男,1949年1月出生,安徽蒙城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82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7年公派苏联顿涅茨工业大学留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制造工程和管理工程。
柳瑞禹,男,1957年4月出生,山东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1982年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毕业,1989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毕业,2003年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博士毕业。
1975年参加工作。
现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投融资管理、系统安全与优化等研究。
管科第一轮学科评估
1、管理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二级学科有: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保密管理。
2、工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二级学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劳动关系。
3、农林经济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大学。
二级学科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4、公共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二级学科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
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国防大学(原由南京政治学院申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郑州大学。
二级学科有: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研究方向介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研究方向介绍【序号1】引言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通过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等知识与方法,以提高组织和系统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
作为一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您将在这一领域中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为解决当今复杂的管理问题做出贡献。
本文将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并分享对这个学科领域的理解和观点。
【序号2】研究方向一:决策分析与优化决策分析与优化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这个方向中,您将学习和应用数学模型、操作研究方法和优化算法,以从复杂的决策环境中获取最佳解决方案。
在生产制造领域,您可以研究如何通过优化排程算法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而在物流管理方面,您可以运用决策分析方法来优化供应链网络,减少库存成本和运输时间。
决策分析与优化是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工具。
【序号3】研究方向二:供应链与运作管理供应链与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您将关注供应链中的关键问题,如供需匹配、库存管理和物流运输等,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您可以设计和改进供应链网络,并提出有效的运营策略。
您还可以研究并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以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和协同创新。
【序号4】研究方向三:运营管理与风险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风险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运营管理与风险分析的研究方向中,您将学习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通过运用概率统计、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等方法,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并降低不确定性对组织运营的影响。
在这个方向中,您还可以研究如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和预测潜在的风险事件,以及如何制定应对策略。
d > p a l i g n = " lef t " > 1 0 4 5 9 &n b s p ; &n b s p ; &n b s p ; &n b s p ; &n b s p ; &学校代码及名称本⼀级学科学科整体⽔平得分学科排名10003 清华⼤学管理科学与⼯程92110056 天津⼤学管理科学与⼯程84210335 浙江⼤学2 10698 西安交通⼤学2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学2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学管理科学与⼯程83610248 上海交通⼤学6 10359 合肥⼯业⼤学610213 哈尔滨⼯业⼤学管理科学与⼯程81910247 同济⼤学9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学9 10533 中南⼤学9 10286 东南⼤学管理科学与⼯程801310007 北京理⼯⼤学管理科学与⼯程781410141 ⼤连理⼯⼤学14 10246 复旦⼤学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学14 10487 华中科技⼤学1410013 北京邮电⼤学管理科学与⼯程761910284 南京⼤学19 10290 中国矿业⼤学19 10610 四川⼤学19 10611 重庆⼤学1910145 东北⼤学管理科学与⼯程752410217 哈尔滨⼯程⼤学24 10486 武汉⼤学24 10497 武汉理⼯⼤学2410001 北京⼤学管理科学与⼯程732810005 北京⼯业⼤学28 10008 北京科技⼤学28 10251 华东理⼯⼤学28 10252 上海理⼯⼤学28 10699 西北⼯业⼤学2810055 南开⼤学管理科学与⼯程713410079 华北电⼒⼤学34 10151 ⼤连海事⼤学34 10183 吉林⼤学34 10255 东华⼤学34 10288 南京理⼯⼤学34 10299 江苏⼤学34 10386 福州⼤学34 10421 江西财经⼤学34 10422 ⼭东⼤学34 10491 中国地质⼤学34 10700 西安理⼯⼤学34 11414 中国⽯油⼤学34 10034 中央财经⼤学管理科学与⼯程47 10060 天津理⼯⼤学47 10075 河北⼤学47 10108 ⼭西⼤学4710108 ⼭西⼤学47 10112 太原理⼯⼤学4710173 东北财经⼤学4710280 上海⼤学4710300 南京信息⼯程⼤学4710618 重庆交通⼤学4710082 河北科技⼤学6010291 南京⼯业⼤学6010336 杭州电⼦科技⼤学6010617 重庆邮电⼤学6011258 ⼤连⼤学6010030 北京外国语⼤学7010150 ⼤连交通⼤学7010337 浙江⼯业⼤学7010356 中国计量学院70。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为主要工具,研究管理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的学科,它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工程理论、领导科学等许多不同门类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1、培养目标毕业生要具有扎实深厚的管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系统工程、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专业技术,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理论与实际问题。
成为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或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宽口径、开拓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专业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除具有许多交叉学科共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多视角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等应用学科独有的特征,是一门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创新学科。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 数学一④981 管理科学基础(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二、推荐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就业前景(1)专业特色,应用广泛,人才需求量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级学科,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方面知识,是交叉学科,就业面比较广,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必将有许多新的管理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有一定技术知识的人才。
(2)为满足社会发展,高等专业人才需求大管理、技术、工程是支撑该学科的三大支柱,目前国内外金融、贸易、技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通过将信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在管理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支持下,可以在业务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和决策支持层建立业务处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等,产生管理方式新的变革,为此有着大量的管理系统的问题急需得到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讨和解决,建立和发展一支高水平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队伍,从事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为社会各界提供在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咨询诊断、决策参考等服务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使命。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介绍经济思想史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思想史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毕业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是: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本专业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史学基本功底,掌握基本的数学分析工具和计量方法,知识面宽广、结构合理,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研究的能力,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际经济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经济文献,并具有初步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研究方向:1.西方经济学说史2.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4.经济管理思想比较(中日)5.社会主义经济学说与中国经济发展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当代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经济学名著选读、经济学说史研究、中国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
选修课:经济思想史专业外语、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发展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经济史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从事经济史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商业和市场发展研究,以及城市经济管理、商业和市场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毕业研究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具有独立地从事经济史研究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能胜任实际经济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初步具有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武汉大学专业排名一、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2004年,武汉大学以107.71分在全国583所本科大学中位居7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5名;科学研究总分第7名。
二、武汉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一)自然科学武汉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1名,A+/538。
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10名,A/445;工学第13名,A/469;医学第15名,B+/162。
武汉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A第10名/445。
10个学科类17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A第11名/249;信息与计算科学:A+第8名/249。
物理学类:物理学:B+第13名/176;应用物理学:B+第15名/93。
化学类:化学:A第9名/170;应用化学:B+第33名/188。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A第8名/143;生物技术:A+第7名/151。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8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A++第3名/82;地理信息系统:A++第2名/70。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B+第3名/10。
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第8名/127。
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A第8名/44。
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A第6名/112;生态学:C+第14名/30。
统计学类:统计学:A第7名/1062、工学:A第13名/469。
11个学科类20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C+第28名/62。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第31名/21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B第27名/90。
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B第27名/126。
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B第18名/102。
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第5名/166;自动化:A第15名/206;电子信息工程:B+第15名/256;通信工程:A第13名/1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第7名/415;电子科学与技术:C+第21名/83。
土建类:建筑学:B+第15名/96;城市规划:A第13名/77;土木工程:A第9名/184。
武汉大学专业排名_武汉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想就读武汉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武汉大学优势专业是广大高考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店铺分享了武汉大学专业排名,一起来了解吧。
武汉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武汉大学自然科学排名武汉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1名,A+/538。
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10名,A/445;工学第13名,A/469;医学第15名,B+/162。
武汉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A第10名/445。
10个学科类17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A 第11名/249;信息与计算科学:A+ 第8名/249。
物理学类:物理学:B+ 第13名/176;应用物理学:B+ 第15名/93。
化学类:化学:A 第9名/170;应用化学:B+ 第33名/188。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A第8名/143;生物技术:A+ 第7名/151。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8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A++ 第3名/82;地理信息系统:A++ 第2名/70。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B+ 第3名/10。
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 第8名/127。
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A 第8名/44。
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A 第6名/112;生态学:C+ 第14名/30。
统计学类:统计学:A 第7名/1062、工学:A第13名/469。
11个学科类20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C+ 第28名/62。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 第31名/21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B 第27名/90。
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B 第27名/126。
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B 第18名/102。
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 第5名/166;自动化:A 第15名/206;电子信息工程:B+ 第15名/256;通信工程:A 第13名/1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第7名/415;电子科学与技术:C+ 第21名/83。
武汉大学下设学院构成是怎样的?
武汉大学招生问答
1、武汉大学的提档比例是多少?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未完成计划采取征集志愿录取。
根据新高考改革省份(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高考改革方案,武汉大学的调档比例为 1:1。
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农村学生“自强计划”考生的招生计划及调档名单由学校向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另行提供。
2、武汉大学宿舍怎么样?
学校每间学生宿舍配有电扇、空调。
每人配有家具一套,包括:电脑桌、衣柜和床。
宿舍内校园网全天覆盖无死角。
学生宿舍按院系学生相对集中住宿的原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新生可以在武汉大学校园网上查询到自己的住宿信息和住宿标准。
3、武汉大学会降分录取?
武汉大学护理学专业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但考生高考成绩总分须不低于考生所在省的一本线。
武汉大学国际专项计划的考生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将公开征集志愿录取,经征集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取。
报考民族班的考生如所在省份的投档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降低40分择优录取,但考生统考成绩总分不低于生源所在省的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
新疆协作计划按照教育部与新疆区招委的相关文件执行。
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创造性,良好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博士生,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地掌握并应用一门外国语。
或具有很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的教学、研究工作;或富有思想、智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够创业、从事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⒈复杂科学管理
就是用一种新的视角——复杂科学的视角研究有人的思维介入其中的社会层面上的复杂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思维、管理理论、管理工具、方法论及其应用。
具体的:本研究方向,从理论方法上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复杂科学管理系统思维模式、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论、复杂科学管理的工具、人的心理和管理行为、复杂社会网络、复杂系统优化、复杂博弈、不确定性群决策、知识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
从应用上研究:投资科学;供应链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系统评价;知识管理等。
2 . 决对策理论与方法
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决策分析基础理论、多目标决策、多人选择理论、多人冲突协商对策理论、二层系统决策理论、进化博弈、网上拍卖等。
3. 运筹与物流管理
研究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并将运筹学方法,如鲁棒优化方法、数据包络法等研究实时运作管理――物流管理。
包括现代物流体系,集成物流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成本和效应周期之间优化的平衡、实时决策等。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重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水平测算、信息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基于因特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形式化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数据库理论、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化与国家竞争优势等。
5 工程项目管理
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评价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大型工业投资项目的筹划、立项、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规划、计划、指挥及协调管理;项目的生产准备、试生产、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以及项目的投融资方式、手段。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专业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等。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总学分15 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学科通开课2学分,专业通开课2学分,选修课7
学分。
选修课程应根据本人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意见和自我知识结构进行选择。
博士生的学科通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使博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
专业通开课为前沿课主要是让博士生了解学科前沿,学习不同导师、知名学者的研究风格。
研究方向课采取研讨式的教学方式。
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调研报告。
二年级下学期进行综合考试。
考试组由3-5名教授组成,其中,学科负责人、本人导师一定要参加。
具体课程设置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五、学位论文
⒈论文选题: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从事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选题。
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较高的学术价值。
⒉开题报告:二年级下学期向博士生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参考文献等。
⒊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有新视觉、新观点,有研究深度,有创造性成果。
4. 论文写作:写作要规范,要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介绍,参考文献不少于16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二。
5 论文答辩:博士生修满学位课程,成绩合格;综合考试,成绩合格;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其中1篇权威(可以是被EI、SCI、SSCI收录的论文)、1篇核心)方有答辩资格。
博士生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
经导师审阅、同意,再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
博士生论文经3位具有教授职称的省外专家评审。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2-3人。
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实习工作:做指导教师的助教。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要求撰写学术论文,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博士生在三年中要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咨询报告或案例分析。
七、培养方式
1.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及研究生指导小组的团队作用。
2. 在导师指导下,攻读相关名著,打好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3. 课堂讲授采取讨论式、互动式,拓宽视野,提高博士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4、鼓励博士生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及发展动态,撰写文献综述,培养博士生追踪学科前沿的能力。
5. 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给企业、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6.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科学的学风;活跃的学术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2010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