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最新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38.55 KB
- 文档页数:5
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概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诊断要点】(一)诊断依据:①典型皮疹为棕红色斑丘疹,突出于皮表,压之不退色,单独或互相融合,对称性分布,以四肢伸侧及臀部多见,很少侵犯躯干,可伴有痒感或疼痛,成批出现,消退后可遗有色素沉着.除紫癜外,还可并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或溃疡坏死等。
②反复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呕吐、便血。
③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可单发或多发.④病程中(多数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可伴有高血压和水肿,诊断为紫癜性肾炎。
⑤约半数病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血块退缩时间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同时具体第①、⑤项可确诊此病.(二)临床分型诊断:①皮肤型(单纯型): 仅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项。
②腹型: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②项。
③关节型: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③项。
④肾型: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④项。
⑤混合型:有上述诊断依据第①项,伴有第②、④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
(三)肾型临床分型诊断:①孤立性血尿:为离心尿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儿童医院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②孤立性蛋白尿: 为24h尿蛋白定量>0.15g,或每小时>4mg/kg。
③血尿和蛋白尿:同时有上述血尿和蛋白尿表现,无其他异常.④急性肾炎型: 有血尿和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⑤肾病综合征型: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据.⑥急进性肾炎型:起病急,有急性肾炎型表现,并有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7)慢性肾炎型:起病缓慢,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部分病人有水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程>1年。
(四)肾脏病理分级诊断:①Ⅰ级:肾小球轻微异常;②Ⅱ级:单纯系膜增生,分为:a.局灶/节段; b.弥漫性;③Ⅲ级:系膜增生, 伴有<5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节段性病变(硬化、粘连、血栓、坏死), 其系膜增生可为: a。
2020年过敏性紫癜治疗指南(最新课件)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能由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过敏原引起,但具体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患者较女性多,且在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诊断过敏性紫癜有以下要点:①典型皮疹为棕红色斑丘疹,突出于皮表,压之不退色,单独或互相融合,对称性分布,以四肢伸侧及臀部多见,很少侵犯躯干,可伴有痒感或疼痛,成批出现,消退后可遗有色素沉着。
除紫癜外,还可并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或溃疡坏死等。
②反复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呕吐、便血。
③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可单发或多发。
④病程中(多数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可伴有高血压和水肿,诊断为紫癜性肾炎。
⑤约半数病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血块退缩时间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同时具体第①、⑤项可确诊此病。
临床分型诊断包括:①皮肤型(单纯型):仅有典型皮疹。
②腹型:有典型皮疹和反复阵发性腹痛。
③关节型:有典型皮疹和大关节肿痛。
④肾型:有典型皮疹和血尿和(或)蛋白尿。
⑤混合型:有典型皮疹,且伴有腹型和(或)肾型的两项或两项以上。
肾型临床分型诊断包括:①孤立性血尿:离心尿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儿童医院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
②孤立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或每小时>
4mg/kg。
③血尿和蛋白尿:同时有血尿和蛋白尿表现,无其
他异常。
④急性肾炎型:有血尿和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
⑤肾病综合征型: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⑥急进性肾炎型:起病急,有急性肾炎型表现,并有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⑦慢性肾炎型:起病缓慢,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部分病人有水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程>1年。
肾脏病理分级诊断包括:①Ⅰ级:肾小球轻微异常。
②Ⅱ级:单纯系膜增生,分为局灶/节段和弥漫性。
③Ⅲ级:系膜
增生,伴有<5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节段性病变(硬化、粘连、血栓、坏死),其系膜增生可为局灶/节段和弥漫性。
IV级:肾小球病变与III级相同,伴有上述病变的肾小球
占50%~75%,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性。
V级:肾小球病变与III级相同,伴有上述病变的肾小球
超过75%,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性。
VI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在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液体摄入量、营养和电解质平衡。
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如果腹痛不严重,仅有潜血阳性的大便,可以使用流食,但消化道出血者应暂停进食。
如果患者合并有明显感染,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
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
二)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源性水肿,应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和钙剂。
近年来,使用H2受体阻滞剂西
米替丁2-40mg/kg•d,分两次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2
周后改为口服,15-20mg/kg•d,分三次服用,继续应用1-2周。
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应使用解痉挛药物,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则应禁食。
三)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3-5mg/kg•d,每日一次口服;XXX3-5mg/kg•d,分次服用。
四)抗凝治疗:本病可出现纤微蛋白原沉积、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内凝血的表现,因此近年来有使用肝素的报道,剂量为肝素钠120-150U/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连续5天,或肝素钙10U/kg•次,皮下注射,每日
2次,连续7天。
也有推荐使用尿激酶2500U/kg。
五)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腹痛、关节症状及神经血管性水肿,但不能减轻紫癜与肾脏损害。
对于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可以口服泼尼松1-2mg/kg•d,分次服用,或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2-
4mg/kg•d,分次两次,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
六)紫癜性肾炎治疗:
①单纯性血尿或病理I级:给予双嘧达莫和(或)清热活血的中药如丹参酮、肾复康等。
②血尿和蛋白尿或病理IIa级:雷公藤多苷片1mg/(kg•d)(每日最大量<45mg),疗程3个月,必要时可稍延长。
③急性肾炎型(尿蛋白>1g/d)或病理IIb、IIIa级:雷公藤多苷片1mg/(kg•d),疗程3-6个月。
肾病综合征型或病理Ⅲb、Ⅳ级的治疗方案为泼尼松中程疗法加上雷公藤多苷片(3-6个月)或者泼尼松中程疗法加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由于泼尼松不宜大量、长期使用,一般在4周后改为隔日顿服。
急进性肾炎型或病理Ⅳ、Ⅴ级的治疗方案为甲泼尼龙冲击加上环磷酰胺冲击、肝素和双嘧达莫四联疗法,同时进行泼尼松中程疗法。
必要时,可以进行透析或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