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管护理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措施一、双气囊三腔管的介绍二、双气囊三腔管的原理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适应症3.1 外科手术出血3.2 创伤性出血3.3 腹部器官穿孔出血3.4 其他出血病症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措施4.1 患者评估4.1.1 病史采集4.1.2 体格检查4.1.3 血流动力学监测4.2 操作前的准备4.2.1 准备仪器设备4.2.2 准备物品4.3 操作步骤4.3.1 患者的准备4.3.2 气囊的放置4.3.3 管道的连接和调整4.4 操作后的护理4.4.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4.4.2 观察气囊的状态4.4.3 观察穿刺点和引流管路4.5 潜在的并发症及处理五、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预防与相关注意事项5.1 避免感染5.2 防止异物阻塞5.3 定期更换管道5.4 技术操作的规范化5.5 监测与评估六、结语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措施一、双气囊三腔管的介绍双气囊三腔管是一种用于压迫止血的医疗器械,由上下两个气囊和一个中央管道组成。
该器械通过应用压力,将上下两个气囊分别放置于止血点的上下方,通过中央管道对止血点进行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双气囊三腔管的原理双气囊三腔管的原理是通过应用等静压力,将上下两个气囊分别放置于止血点的上下方,通过中央管道对止血点进行持续均匀的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气囊的压力由专门的气压装置控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的适应症3.1 外科手术出血在一些外科手术中,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双气囊三腔管可以在外科手术中应用,通过对手术切口周围的止血点进行压迫,有效控制出血情况。
3.2 创伤性出血创伤性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快速有效的止血措施。
双气囊三腔管可以在创伤患者中使用,通过对创伤点周围的止血点进行持续压迫,阻止出血。
3.3 腹部器官穿孔出血腹部器官穿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迅速进行止血处理。
双气囊三腔管可以在腹部器官穿孔出血时使用,通过对出血点进行持续压迫,控制出血。
三腔(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三腔二囊管(Sengstaken-Blakemore tube)压迫止血术是利用胃气囊压迫破裂的胃底曲张静脉和食管气囊压迫破裂的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而达到紧急止血的一项急救技术,用于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的紧急止血。
三腔二囊管内的2个气囊分别是圆形的胃气囊和椭圆形的食道气囊;3个腔管中1个腔管通胃气囊,充气后压迫胃底;1个腔管通食道气囊,充气后压迫食管下段;1个腔管通胃腔,经此腔可行吸引、冲洗和注入止血药物。
四腔二囊管较三腔管多1条在食道气囊上方开口的腔管,用于吸取食管囊以上的分泌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适应证】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药物不能控制出血时暂时使用,以争取时间准备其他治疗措施。
【禁忌证】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置管前准备】1.解释签字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三(四)腔二囊管压迫治疗止血的目的、方法,以及该操作的优点及缺点,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征得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
2.物品准备三(四)腔二囊管气囊管、消毒石蜡油、小弯盘、血压计、治疗巾、胶布、纱布、牵引绳、牵引物(0.5kg的沙袋或装水250ml的盐水瓶)、牵引架、滑轮、腊绳、剪刀、2把止血钳、50ml注射器等。
3.用物检查仔细检查三(四)腔二囊管有无折裂、是否通畅、气囊有无漏气,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作好标记,检查两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
4.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戴帽子。
【置管操作】1.卧位铺巾协助病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半卧位,检查并清洁鼻腔,颌下铺治疗巾。
2.润滑插管石蜡油润滑三腔管前端及气囊,并嘱病人喝少许石蜡油。
然后将三腔管从鼻腔缓慢插入,管端达咽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使其能顺利送入。
如出现恶心反应,则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
3.证实固定当三腔管插至50~60cm深度时,若从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则证实气囊管已达胃内,可暂作固定,并抽出胃内积血。
三腔二囊管是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时的紧急压迫止血治疗。
其外形与一般胃管相似,但有三个囊,一腔是通往胃内的通道,可经此抽吸胃内容物或给药,另一腔通向食管囊,可注入空气压迫食管粘膜起到止血作用,第三腔通向胃囊,可注入气体固定三腔二囊管,同时压迫出血的胃底静脉,起到止血的作用。
一、护理措施1、病人清醒应向病人说明三腔二囊管的目的及方法,争取病人配合,并通知家属2、准备好隔离衣、手套、测好压的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绷带、滑轮、1KG左右的沙袋、见到、石蜡油、血压计、听诊器、抢救车、(各种急救药品和用物)、心电监护仪。
3、配合医生插管的同时应有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足够的晶体胶体灌注,并遵医嘱给于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
4、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肺炎。
5、检查好三腔二囊管无漏气且气囊均匀后依照下胃管的方法测量下管深度,置入约为55-60厘米。
先充气囊(充气约150-200ml,压力维持在50-70mmhg左右),充好后向上提,遇阻力固定再充食管囊(充气约120-150ml,压力维持35-50mmhg左右)。
6、充好后在鼻腔外缘的管壁上作标记。
将三腔二囊管与病人口唇成45°角持续牵引,拉力为1KG。
7、严密观察生命征,观察并记录抽吸出的胃内容物、胃肠减压量及大便次数、量、颜色等,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8、插管期间保持鼻腔粘膜的清洁湿润,及时清理分泌物及结痂,并可将石蜡油滴入鼻腔,减少管子对鼻粘膜的刺激。
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定时或在解大便后为病人清洗臀部,预防因频繁血便或局部受压引起褥疮。
9、如管子向外移位,立即剪断管子,以防气囊压迫气管引起窒息。
10、在放置三腔二囊管24小时后应放气15-20分钟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因受压过久而缺血坏死。
以后个、每隔一段时间放一次气。
11、三腔二囊管放置48-72小时后,若无活动性出血,可先抽气囊内气体,再继续观察12小时,在胃管内无血性内容物或大便转黄后,可考虑拔管。
中山医院
三腔二囊管置的入及护理
1.概况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因出血量大、出血速
度快,往往致死率较高。
一般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施他宁或善宁)持续泵入,外加扩容、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较快控制出血,但当药物不能控制住出血时,为挽救病人生命,需要置入三腔管,以通过局部压迫达到止血目的。
目前所用的三腔二囊管,存在着很多弊端。
如三腔二囊管置入病人体内后,不能观察到气囊是否保持充盈状态,以及充盈的压力大小。
有时遇到气囊破损不能及时发现,起不到压迫止血作用,而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目前所用的三腔二囊管,制作比较粗糙,气囊充气不均匀,管壁不光滑,病人在置管过程中十分痛苦,并发症多(如创伤、误吸、窒息等),所以,临床上已很少用。
可监测性三腔二囊管:网上介绍的专利新产品,它的设计原理和特点是在原有三腔二囊管结构上,在注气管端分别安装了两个有单向充气阀门的小气囊,可用注射器充气。
充气后阀门自动关闭,不需再用止血钳钳夹闭管。
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如外接气囊保持一定压力,则放置在病人体内的气囊就同时保持应有的压力,如体内气囊破损,则外接气囊将失去原有的压力。
这样,就可以及时监测到置入病人体内囊腔充盈情况,以及气囊的压力情况,保证了三腔二囊管的正常使用,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由于增加了外接气囊和注气阀门两个装置,增加了医生临床的可操作性,病人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结构我们所用的管子有三腔:①一腔通圆形的胃气囊,充气后压迫胃底。
②二腔通椭圆形的食管气囊,充气后压迫食管下段。
③三腔通胃腔,经此腔可行抽吸、冲洗、注入止血药等。
④四腔二囊管专有一管腔用于吸取食管囊以上的分泌物,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目的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适应证凡食道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均适用。
5.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5.用物三腔二囊管,纱布,棉签,50ml注射器,止血钳,治疗碗,血压计,蝶形胶布,滑轮牵引架,胃肠减压器,砂袋、线绳,吊瓶,
石蜡油
6.置管方法
6.1准备工作
1)使用前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置入液体中观察),充气后气囊是否膨胀均匀、弹性良好,管腔是否通畅,并分别标记出三个腔的通道。
2)试测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囊注气量150~200ml左右,压力为6.6kPa;食道气囊注气100~150ml左右,压力为4~5.3kPa,试好后将胃囊、食道气囊气体抽尽,用止血钳夹紧导管开口处。
3)三腔管浸泡于碘伏液中备用。
6.2 协助医生插管:插管动作要轻柔,并注意观察病情。
1)病人取平卧或侧卧位,用清水棉签清洁插管鼻腔。
胃管、胃气囊、食管气囊及病人鼻腔处涂以石蜡油,或口服石蜡油30-50ml,以便滑润。
将三腔管的远端从鼻腔插入。
插入至15cm达咽喉部时,指导病人作吞咽动作,以利三腔管顺利送入,减少咽喉部的摩擦和黏膜的损伤。
必要时行鼻腔、咽部的局麻后插管。
2)插入深度50-65cm左右注射器抽出胃液后确定。
3)充气按原预测好的气量,分别向胃囊、食道囊注入空气,注气毕用止血钳夹紧管端,以免漏气。
注意充气顺序先胃囊后食管囊(食管气囊是否注气视病情而定,如单用胃囊能止血,可不必充气食管囊,胃囊充气150-200ml,食管囊充气100-150ml)。
4)血管钳夹住管口后向外牵拉,直至感觉有弹性阻力,表明胃气囊已压于胃
底喷门部。
用0.5kg重的物品(500ml盐水瓶加水250ml),直线牵引三腔管并固定于床尾。
(通过滑轮装置、输液架都可以)
5)置管后,胃管接胃肠减压器或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胃内有无新鲜血液吸出。
若无新鲜血液而且血压、脉搏稳定,说明止血有效。
7.注意事项
7.1气囊注气时,注意顺序:必须先向胃囊注气,再向食道囊充气,以免向外牵引时滑出。
7.2 .胃气囊充气要足,以防牵引时,由于胃气囊充气不够或提拉、牵引不当可使食道囊或胃囊被拉向上,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所以床边必须备剪刀,防止气囊漏气或破裂后上升发生窒息,此时要立即剪断、拔除三腔管。
而食管气囊压力不宜过高,以防止压迫食管粘膜发生溃疡。
甚至可挤压心脏引起胸骨后不适和过早搏动。
7.3置管期间应.每隔12~24小时放气或缓解牵引一次,避胃黏膜长时间受压而糜烂、坏死。
一般放气15~30分钟后再充气,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20~50ml。
7.4. 每4小时测量胃内压力并每2小时抽胃液一次,观察出血量及性质以判断出血程度。
7.5. 三腔管压迫期限为72小时,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7.7. 在出血停止24小时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察24小时,如无再出血时方可拔管。
7.8 .拔管时,先将食管囊的气放出,(放气顺序与充气相反)再将胃囊的气放出,然后口服20~50ml石蜡油,随后将管子缓慢拔出,以防损伤粘膜。
8.护理
8.1.心理护理由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量大,病人情绪很紧张,
特别是第一次出血后,病人往往有濒死感,恐惧感增加,加上对三腔
管压迫止血操作的不了解,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因此,插管前病
人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如心理护理到位,则病人能较好地配合操作,
有利于三腔管的置放成功,应向病人详细解释操作的过程、配合的要
点、插管对于病人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使病人思想上首先要能接
受该操作,以稳定情绪,并激起病人的求生欲望,护士应全程陪护病
人,插管过程给予病人必要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应做好陪护人员的宣
教工作,再次强调三腔管的必要性,以免家属心疼病人,忍受不了病
人受痛苦而要求拔管,使病人的情绪也受到波动,影响治疗。
做好病
人因插管带来不适的解释工作。
以利于病人配合插管后的后续治疗。
8.2 . 密切观察使用效果和病人出血情况护士必须加强巡视,并严格交接班。
向病人强调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以免因宣教工作不到位病人下床大小便而致再次出血。
予以心电监护,定时测量BP、P、R,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末梢循环和肠鸣音的变化,观察止血效果,注意胃肠减压引出液的色、质、量,判断出血是否已止。
正确记录24h尿量,为治疗提供根据。
定时测量气囊压力以维持有效的压迫。
观察三腔管双气囊是否有压力及管腔有无滑出,如有新鲜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注意检查病人至少两路输液通道是否畅通,以便随时抢救使用。
8.3.加强基础护理交代病人仍要禁食、禁水,床边备弯盘、纸巾、
让病人吐出口水,勿咽下唾液等分泌物以防误吸。
及时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以去除异味,防止感染,协助病人及时更换污染被服。
插管后,病人如出现颜面部水肿,眼睛睁不开,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并
注意眼部护理,加用眼药水滴入,注意鼻部护理,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
并滴石蜡油保护鼻黏膜。
必要时可在三腔管与鼻部皮肤接触处垫以(油)
纱布,并每天更换,避免鼻部出现压疮。
8.4 .拔管后的护理三腔管不宜久留,一般放置48h后,病人无出血现
象,生命体征平稳,可考虑拔管:先抽出胃气囊内气体(如有食管气囊,
先抽食管气囊内气体),将三腔管往胃内送入少许,再留置三腔管24h,仍无出血现象,给予口服石蜡油20~50ml,缓慢轻巧地拔出三腔管,给予口腔护理,病人仍需禁食,以后根据医嘱予以流质饮食(如粥汤、牛奶等),交代病人少量多餐,以后逐渐恢复饮食。
拔管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和声音嘶哑,可用NS加地塞米松雾后恢复。
9. 健康指导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容易复发,所以健康宣教很重要。
9.1多作讲解,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该病的诱发因素和防病知识,以减少
再次出血的危险。
9.2注意饮食调护:饮食应富有营养、易消化,以软食为主,进食细嚼慢
咽,避免进食坚硬、带刺、粗糙食物,不要食用多纤维、油腻、煎炸食品。
戒烟酒。
合理饮食是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因饮食不当而引起再出血的教训很多。
9.3保持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
9.4遵医嘱按时按量正确用药。
9.5学会识别早期出血的征象,如出现黑便或出血前先兆(如头晕、心悸、大量出冷汗)时要及时就诊,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