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件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理论2-1
- 格式:pdf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24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
区位理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 Walter
(1893~1969)
一、背景与目的
•克里斯泰勒(德国):
“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 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
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
一、背景与目的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
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
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是什么?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地:区域中心,提供商品和服务
•城市、镇、大的居民点、商业服务中心…… •中心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二、基本概念
2、中心性: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C = B1-B2
•C: 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二、基本概念
3、供给范围:商品/消费者的移动范围•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最远距离;•商店获得利润的最低消费者数量限度。
•上下限均大——高级中心地
•上下限均小——低级中心地
二、基本概念
4、中心地等级:货物/服务的水平
•中心地等级与中心职能相互对应
•高级:高档商品、服务;大型服务机构;•中间等级;
•低级:低档商品、服务;小型服务机构。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中心地的空间均衡
是中心地系统模型的基础。
• 1 四个基本前提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中心地的分布区域是自然条件和资源
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
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2)交通条件相同,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3)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即就近购买。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4)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一中心地价格
一致。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
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2 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市场竞争—相交地带平分
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3 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按3的倍数在变化: 1,3,9,27,81,…。
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4 各级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1,2,6,18,54,…。
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数量关系为:
低级中心地数量是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5 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由三个中心地构成
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二)交通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1 特点
•如果同一级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
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
有中心地。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高一级
中心地的交通线中点。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三、中心地三原则和中心地系统(二)交通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 2 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