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工业的区位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11.19 MB
- 文档页数:69
《工业的区位选择》讲义一、什么是工业的区位选择当我们谈到工业的区位选择时,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决定把工厂建在哪里的问题。
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做出一个能让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比如说,一家制鞋厂要建厂,它就得考虑是建在原材料产地附近,还是靠近消费市场,是选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方,还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运输费用、销售情况等,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原料有些工业的生产,原料的重量大或者原料不易运输,那工厂就最好靠近原料产地。
比如制糖厂,甜菜或者甘蔗如果要长途运输,成本会很高,还容易变质,所以一般都建在原料产地附近。
2、能源能源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像炼铝厂这样能耗高的企业,就得靠近能源供应充足的地方,比如煤矿或者水电站附近,以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和降低能源成本。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工资水平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通常会选择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建厂。
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像软件开发、生物制药等,则更倾向于在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地区布局。
4、市场对于那些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比如啤酒厂、家具厂,靠近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5、交通交通的便利程度对于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交通便捷的地区,能够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比如沿海、沿江的港口城市,或者铁路、公路枢纽附近,往往吸引着众多的工业企业。
6、土地土地的价格和面积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价格昂贵,企业可能会选择在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建厂,以降低成本。
7、政策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工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政府可能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吸引企业在特定的地区建厂,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1. 引言工业的区位选择是指企业在选择生产场所时,根据一定的因素来确定最适合的位置。
工业的区位选择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
本文将就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工业的区位选择进行详细讨论。
2. 地理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1.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质量等方面。
这些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平坦且无障碍的地形有利于交通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气候: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某些工业的发展,如农副产品加工等。
•水资源: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发展水利工业和农田灌溉等。
•土壤质量: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合发展农业和相关加工工业。
2.2. 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规模和分布、交通运输等。
这些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也起着重要作用。
•人口规模和分布:人口规模大的地区有更多的消费市场,适合发展规模较大的工业。
同时,若人口密度高且分布均匀,劳动力成本可能较低,对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
•交通运输:交通便利的地区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业发展效率。
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选择的便利性。
3. 工业区位选择的策略工业区位选择主要有三种策略: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综合导向型。
3.1. 资源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工业区位选择是以资源分布为基础。
这种策略适用于采取原材料或能源作为主要投入的工业,如矿业、油气开发等。
此时,企业会倾向于选择资源稀缺而价格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3.2. 市场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工业区位选择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这种策略适用于消费品及相关制造业。
企业会选择靠近市场、交通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物流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3. 综合导向型综合导向型工业区位选择综合考虑资源和市场等因素。
这种策略是对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综合优化,将资源和市场需求权衡考虑。
4. 典型案例分析本章将以中国工业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实际应用。
第一讲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图文梳理]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2.工业导向类型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及区位选择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原料产地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采矿业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能源供应地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鞋帽、包带、制伞等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创意产业[自我检测](2018·江西丰城测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直接显示影响葡萄分布区与薰衣草分布区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河流2.薰衣草精油加工工业类型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解析:1.A2.B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薰衣草分布在海拔500~1 000米的山地区,而葡萄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低山丘陵区,二者分布区的最大不同主要是地形,A对。
气候和土壤差异是地形差异所致,B、C错。
河流水量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第2题,薰衣草精油加工业的原料是薰衣草,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要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B对。
(2018·淄博模拟)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冻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
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知识点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知识点篇11、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动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的过程2、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3、工业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有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产品除产品外还有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动力(燃料)、原料、科技,政策5、工业区位分析类问题的叙述方式:地形平坦,适合建工厂;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运输便利,能源充足,原料丰富,科技发达,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6、各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典型工业部门和布局原则①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加工等,布局时应接近原料产地。
②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啤酒,家具制造、炼油等,布局时应接近市场③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电解铝(有色金属类)等,布局时需要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服装工业(加工),电子装配工业,鞋帽加工工业等,布局时应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⑤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需求较高,飞机、精密仪表等(服装设计等也应属于此类),布局时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7、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和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8、鞍钢和区位选择因素是接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宝钢的区位因素是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
9、宝钢的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和山西等,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10、钢铁工业区位的三次变化:在早期,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因素,钢铁工业靠近大煤田,如德国鲁尔区;20世纪初期,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向大铁矿靠近,如包钢,武钢,鞍钢;二战后,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如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1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12、影响工业区位的其他因素有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如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等;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之一,如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建厂等。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 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 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前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上一章中我们还是一个小农民,了解了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以及几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农业地域的形成实际上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小农民大家都做的特别好,那么随着我们城市的发展啊,我们这些小农民都要进城当工人了,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学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工人做准备。
2、授课过程【板书】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了土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大,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因此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
好。
下面我们就开始从工业的区位因素说起。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工业,它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第23讲工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类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
(综合思维)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综合思维)3.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正确认识工业生产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建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1.以统计图表或资料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等知识,考查频度高。
2.运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分析、评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频度中等,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科技等。
点拨工业区位因素影响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工业的区位类型【易错辨析1】电子制造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相同吗?提示不同。
集成电路等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读宝钢工业区位图,回答问题。
(1)区位因素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和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2)案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区位布局19世纪煤炭资源靠近大煤田20世纪初铁矿资源靠近大铁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靠近沿海消费区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业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读下图,填写下表。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 污染空气 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C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易错辨析2】 高新技术产业一定没有污染吗?提示 不一定。
《工业的区位选择》讲义一、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空间联系。
通俗来讲,就是要回答“工业企业为什么要建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问题。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土地工业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来建设厂房、仓库等设施。
土地的面积、价格、地形和地质条件都会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2、水源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因此水源的充足程度和水质的好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3、原料对于一些原料指向型的工业,如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靠近原料产地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需求的大小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工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
接近市场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减少产品运输成本。
2、交通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往往吸引大量的工业企业。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工资水平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倾向于布局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
4、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产业扶持等,引导工业企业的布局。
5、科技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工业生产的方式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新技术产业往往倾向于布局在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三)环境因素1、环境质量一些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如电子厂、食品厂等,倾向于布局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区。
2、污染有污染的工业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所需的原料可以从更广泛的地区获取,甚至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因此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需要更贴近市场,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调整生产策略,因此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