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7.92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下列化合物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A.B.C.D.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苯的同系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含有且只有1个苯环;②苯环上的氢原子只能被烷基取代;③具有通式C n H2n﹣6(n≥6),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为邻二甲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与苯的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2个CH2原子团,所以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故A正确;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苯的结构不同,一定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C错误;D.,含有两个苯环,与苯结构不同,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苯的同系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同系物的概念,明确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判断方法.2.(3分)将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c(Cl﹣)>c(NH4+)>c(OH﹣)>c(H+)B.c(NH4+)>c(Cl﹣)>c(OH﹣)>c(H+)C.c(Cl﹣)>c(NH4+)>c(H+)>c(OH﹣)D.c(NH4+)>c(Cl﹣)>c(H+)>c(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pH=3的盐酸溶液c(H+)和pH=11的氨水中c(OH﹣)相等,由于氨水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远大于盐酸浓度,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以此进行判断.解答:解:pH=3的盐酸的浓度为10﹣3 mol•L﹣1,而pH=11的氨水的浓度大约为0.1 molL﹣1远大于盐酸的浓度,故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混合液中有NH4Cl═NH4++Cl﹣①,NH3•H2O(过量的)⇌NH4++OH﹣②,①式中c(NH4+)=c(Cl﹣),而溶液中c(NH4+)是①、②两式电离出的c(NH4+)之和,故c(NH4+)>c(Cl﹣),又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故c(OH﹣)>c(H+),而氨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电离的c(OH﹣)一定小于c(C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氨水为弱电解质的性质,从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的角度综合考虑解答该类题目,难度不大.3.(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B.c(H+)=1×10﹣1mol•L﹣1的溶液中:Cu2+、A13+、SO42﹣、NO3﹣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4+、S2﹣、Br﹣D.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c(H+)=1×10﹣1mol•L﹣1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如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则可大量共存;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解答:解: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CO32﹣与H+反应的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H+)=1×10﹣1mol•L﹣1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 正确;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S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Mg2+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中各项所给信息,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4.(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BaSO4的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①5mL水②20mL 0.5mol•L﹣1的Na2SO4溶液③40mL 0.2mol•L﹣1的Ba(OH)2溶液④40mL 0.1mol•L﹣1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以上各溶液中,c(Ba2+)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含有相同的离子能抑制硫酸钡的溶解,难溶物质向更难溶物质进行转化,硫酸根离子或钡离子浓度越大,硫酸钡的溶解度越小.解答:解:根据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大,硫酸钡的溶解度越小,钡离子浓度越低②中c(SO42﹣)=0.5mol/L,④中c(SO42﹣)=0.1mol/L,所以c(Ba2+)④>②;氢氧化钡能抑制硫酸钡的电离,但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钡离子浓度最大约为:0.2mol/L;水中的钡离子浓度次之,所以钡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③>①>④>②;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离子效应,含有难溶物质中的离子时,会抑制难溶物的溶解,即生成沉淀方向转化.5.(3分)如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a 极板b极板x电极z溶液的是()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3D.铜石墨负极CuCl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则a为阴极,金属阳离子在阴极放电,b为阳极,OH﹣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中的阳极一定为惰性电极,阴极材料不确定,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锌在阴极不放电,是电解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A选;B.实质为电解水,a、b两个电极上均生成气体,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B.b为铁,阳极是活泼的金属,金属放电无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D.实质为电解氯化铜,b上生成黄绿色气体氯气,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注意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结合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发生的电极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易被学生忽略.6.(3分)以下物质:(1)甲烷(2)苯(3)聚乙烯(4)聚乙炔(5)2丁炔(6)环己烷(7)邻二甲苯(8)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3)(4)(5)(8)B.(4)(5)(7)(8)C.(4)(5)(8)D.(3)(4)(5)(7)(8)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甲烷属于饱和烃,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2)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苯萃取溴使溴水褪色.(3)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4)聚乙炔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5)2﹣丁炔含有碳碳三键,具有炔烃的性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6)环己烷属于环烷烃,具有烷烃的性质.(7)邻二甲苯,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与溴水反应.(8)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1)甲烷属于饱和烃,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故(1)不符合;(2)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苯使溴水褪色不是发生反应,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故(2)不符合;(3)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故(3)不符合;(4)聚乙炔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4)符合;(5)2﹣丁炔含有碳碳三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5)符合;(6)环己烷属于环烷烃,具有烷烃的性质,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故(6)不符合;(7)邻二甲苯,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溶解溴使溴水褪色,故(7)不符合;(8)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8)符合.故(4)(5)(8).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烃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7.(3分)(2010•江苏)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考点:中和滴定;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点②pH=7,即c(H+)=c(OH﹣),c(Na+)=c(CH3COO﹣);点③体积相同,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利用盐的水解来分析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 ﹣)>c(OH﹣)>c(H+);在滴定中当加入碱比较少时,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的情况.解答:解:A、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故A错;B、点②pH=7,即c(H+)=c(OH﹣),由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故c(Na+)=c(CH3COO﹣),故B错;C、点③说明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因CH3COO﹣水解,且程度较小,c(Na+)>c(CH3COO﹣)>c(OH﹣)>c(H+),故C错;D、当CH3COOH较多,滴入的碱较少时,则生成CH3COONa少量,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NaOH与CH3COOH的反应,涉及盐类的水解和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注意利用电荷守恒的角度做题.8.(3分)如图是模拟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为电源的正极B.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C.F e电极的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是:2NaCl+2H2O═2NaOH+H2↑+Cl2↑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石墨做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正极向相连,铁做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电解原理为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铁做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D、电解饱和食盐水氯化钠和水反应是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解答:解: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石墨做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正极向相连,铁做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为电源负极,故A错误;B、电解原理为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铁电极为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色,故B错误;C、铁做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故C错误;D、电解饱和食盐水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追要是电极判断,电极反应的分析计算,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3分)维生素A对人体,特别是对人的视力有重大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16H25OB.维生素A含有苯环结构C.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个双键D.维生素A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分析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不含苯环,含有5个C=C键和1个﹣OH,结合有机物的结构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故A错误;B.该有机物中不含苯环,六元环上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B错误;C.有机物中含有5个C=C键,故C错误;D.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羟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有机物结构简式,正确判断有机物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特别是有机物的分子式,观察时要仔细.10.(3分)下列四种名称所表示的烃,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2﹣丁炔B.2﹣乙基丙烷C.3﹣甲基﹣2﹣丁烯D.2﹣乙基﹣1﹣丁烯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解答:解:A.2﹣甲基﹣2﹣丁炔,2号C含有碳碳三键和甲基,2号C形成了5个共价键,而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故A错误;B.2﹣乙基丙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了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B错误;C.3﹣甲基﹣2﹣丁烯,主链为丁烯,取代基的编号不是最小的,正确命名应该为:2﹣甲基﹣2﹣丁烯,故C错误;D.2﹣乙基﹣1﹣丁烯,主链为丁烯,碳碳双键在1号C,在2号C含有1个乙基,该有机物命名合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11.(3分)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 CO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H3O++CO32﹣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C.C 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D.C 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该反应是碳酸氢根的电离方程式;B、亚硫酸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分步写;C、碳酸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D、碳酸钙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解答:解:A、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是:HCO3﹣+H2O⇌OH﹣+H2CO3,故A错误;B、由于亚硫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要分步写:H2SO3⇌H++HSO3﹣,HSO3﹣⇌H++SO32﹣,故B错误;C、碳酸根离子水解方程式是: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故C错误;D、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是:CaCO3=Ca2++CO3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12.(3分)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H+)=0.1mol/L,c(Al3+)=0.4mol/L,c(SO42﹣)=0.8mol/L,则c(K+)为()A.0.15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专题:守恒法.分析:溶液中存在3c(Al3+)+c(K+)+c(H+)=2c(SO42﹣)+c(OH﹣),根据溶液电荷守恒计算.解答:解: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2c(SO42﹣)+c(OH﹣),而溶液中c (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2c(SO42﹣),所以:c(K+)=2c(SO42﹣)﹣3c(Al3+)﹣c(H+),c(K+)═2×0.8mol/L﹣3×0.4mol/L﹣0.1mol/L=0.3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可利用电荷守恒计算.13.(3分)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 .B.C.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GgAAAAeCAYAAADAZ1t9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 hZcwAADsMAAA7DAcdvqGQAAAr3SURBVGhD7ZplqJXLGse3Cn4QPF8UO7GwRVGxsDuOHkWxWxQ7ULGx8xhHj4jCwcD22N3d3d3d3 c7l97j/i/G9e6+9Lvfj3n8Y3nfqmZmn510rygXw7du36Dfnvn//bs9Pnz7Z8/+BTzdI78uXL9FvP8HYr1+/RtfiN6IQAgwKMkn48eNH9NtPwLxgW6 R49+5d9NuvYA/QfP36dXTLT6H5Qo2v+C8LglG+BsMoGPjx40erX7161XXt2tV16NDBtWnTxrVt2zZsadWqlZVOnTrZ+M6dO7sWLVq4hw8f 2hpSDF8Ynz9/jn5LQJTPDJgktwYQFkzkSdm/f79r3ry5a9y4sTFZ7+FK06ZNTUANGjRwzZo1s/LHH3+4li1bumPHjkWv9BNSAtbyn/EZ5uIAzP CFA6TdtO/cudMYO2nSJGuTxkt4sRXGifEIW2tMmDDBhIfQUZIEC4oZ5uJgpAAD/QDN+9atW13VqlXdzJkzre3WrVtu7ty5ETFStHwhzJ4924 T2119/uYYNG7rdu3eH9uDvxRdafIUJCOaJMX6yQLa1bt06V7NmTbd06VKr37hxw/Xt29dcle/+YitANKnD9Hbt2rnu3bu7Bw8emNDr1atnSiCB SPAJlhQtIDHGZ+rbt2/djh07XPXq1d2///5r7ZcuXXLt27d33bp1szEaGxewSo2ViyPRQFA3b950y5YtMwtlPe3FV5T4jCi5IDFQ9W3btrny5ctb7IF Zly9ftqSgV69e1s/4SAWke09QSL179zaaCAlLZb29e/dan8ZoPyB4f6LPp+1bXFDQfr8URsWHX4c+Y2Mbr37geyGg9iDUrrHaJ+06q9qomwVxS CpPnz61jhUrVrhKlSq5I0eOWP369euWIAwaNOgXJsW2iSA0jicb+/Dhg9WJQyNHjrQ4RPp+9OhRV7x48ZCQtFEftOkgwSegH7qso3XxBoA+2 g4ePGguFSU8deqUu3//vt3Bdu3aZX3Hjx93r169cidOnLD6nj173LNnz4wG8NcDOhc4dOiQ0SH54fn8+XO7/7Hevn37LHNlfwcOHLAxmzdvdnf u3LG5AFoU7TWKwRRp17x588zdnD9/3uoXLlxwdevWdWPHjrU60IUTAnGBjYtZ/nith4ZPnjzZ1apVy4SEMpQqVcpt2rTJ+gWf4UDC89vEJIG 6mKn1YH7hwoVdtmzZrERFRbkxY8a4tWvXut9++80lTZrUrgf37t1zBQsWtP706dOHY qTW0HmocwYU9+zZsxavM2TI4LJkyWJzceUIChrUC Rl4DJRStBctWmQ0oCX62nfookrH9OnTXbVq1dzt27etDrNq165tqbUmBN1MJIiJsdA TTSzqn3/+cRUqVLAM8fHjx6506dJu+fLlpjxAroqntEuH AbTJzfD0lUhzoVelShV35swZq7N+69at3bBhw2zMtGnTXN68ee0dGlgRjGaewBzRY02dh0wUF028Bozp06ePCQiQDGXPnj1kiVh1njx53N9//21 1H/65omA4h0AIbB6TBFeuXDEmIV1BG9MBIgWH0qI8fYEhHPXNnz/flS1b1rSXgpvFotmjGAE0n3kU7QuIFtAc+nGb+fLlMy0H7F8MlhJMm TLFFS1a1N5Z4/3798bEDRs2mOLgVa5du2bvxGSe7JP2/Pnzu+3bt9tcAH3xlvVXr17tcuXKZX3aL7QXL15s7+InfToDvLEvCcQWLo0IB4L43jJl yrg1a9aEJtLOYXwG/C9grhird9EGHAbaW7ZsMRdHXCANx4IXLlxo71g2isNnort377pHjx6ZtfFEM2EW8+hnvBjPWsSG5MmTu5cvX1obYB8 +pk6d6ooUKWIuCF7g3tOkSWPW0aNHD5c1a1azgrRp07p06dLZky8kCChVqlQmNJRRXsZn9KpVq1yOHDkszr548cL2WaBAA VNAQR4FiFd Rw4cPtwRAbo1FSpYsaQkCDOQQ/kTAOIqCfTj42i06Qca8efMmdBhA8CRZgOHsB6uCIZkzZzYGYQkwBF+fKVMmY1Tq1KltDHElZcqUNq 5fv35Gjz1AM2fOnCZYziUG8GR99oYrIy5IEBkzZnTJkiUz4cJ0lAFFUMFNUbAq5pBw+BCfWH/jxo1Gm7gGXc6SKFEisyydHb6wF5RIvIqiYf To0a5+/fpm0gANCgIimhTUkLjAPI0VYwS/LsEx/smTJ6bFBF1cH0zgHkYice7cOdNuYiR1ChdouSDeL168aDEEQJfrAkKFyUJQUf7880+LQVg p8w8fPmxCJ9sDOj/z2Dd8QNisD21fQJyXMTo33gha7JvCGrg8Yi9A2YlTCI8EQtYfxWJ0EoPI3njXxkWcp28JLBxkdGwIMgHEJBTgt6OZBF0 OoIAvBukZCUSf+ICLCaa0cq2AbBL3CliDM2NJpNnc2WTBWAvZF9YKM2E4tBkn6Cxy41zGiTmspT2hDBIQX2eaNGliikEsrFy5svEg9KmHj SLBcuXKmeaxABuEoBhEXdYDsDj6wxUOyoZYDKhd7wBtgbYOgxVUrFjRLVmyJDTPFyTjNDcSSBDcOUixcXMScs+ePS3Nhj6MKVSokL UD3BhZHPNICLgTcX/B5XGfITZhtSg1sYWkBqsT7f79+7vBgwfb+UgGcufOHQoL7J8YRBLGeLyWlIekBLfNOUNpNoOYDFOIQWwoNvhaF ykYzxrSLLlTCUUWSswpVqyYfVnQQcVgAB3RiAS+clFgKvEN90I8GDBggDt9+rRbsGCBS5EihcUJ7kGcv0SJEi5x4sSWKHB/AtqvnkD7xBV yz8FSYD5WR0rPWbA+aNeoUcMEwTjqxEvcn0BCxBjcJfs1AYkBHJ6CVDExUlMWp00+UYhUi6Er7fetwIcsljiBm+XSCKDP+v48MQPERi8Ia DOWA0OTb34rV660LybK6nAtMIpLJUJEWXnCdCyIhEWQ0AX2JIHxtQD+EfwRBH3ERKyCRAH6ZHFYIfQZRzyCv3zlRzj+72Sh34OALwR Mki8ImGwQkTImJjBX1uALGaFwSSYdBTAonAL4gooLPh3W1/4lML0D7U3r+/zxrUbw9xFuv0H4+wATJ060X5xPnjxpddalhCzIh/wkPzHgV2 WC2nxQi8MVwMaZE5My0MddgJ8cdGkTszQHOryLHtCYuMB81qD4AtHTB/T9dp3Tb49pXX+czhikJeHS5gtaeyJBSJIkid1Hca38akCfCYgBY pj+uKFF0Wi+MCAkxmlRhKgx4eAzVeP15DBkMXXq1DE/DVifdimDP1/QHvQMB3++GCgm6jzUfV oaB8QX2nzh+MIGeqfdpw8kEH8+EB9Y gy8cs2bNckOHDrUL85w5c6wv9KkHiClAbQBfjW+cMWOG1TFDbtAUmBuu/P777+Y q+RiqNqyFIIxwoMGHUdbTAXQwHYC6GM047c3fYz jII0DHVw7BP7fvdv011SYamk+dd+apzRewQF1rAwnYF5q/T80PZXHhwOLr16+3zy5IFy0fN26cfeEmRQ1XGDN+/Hg3atQom0Mb7/zox29BJC LSMG0qeLj4jDgF5GsO38n4K1WXLl0svyfPHzJkSNhCGjtw4ED73kfhy/GIESMsIJKAKN1Gu3xtShDST8QpIBjlJwd8ZuGegPZ37NjRglq4ov/H 8TetRo0ahf6qRQrqC8E3f9oTBPQTEbk4mBWTdkv7w0FBVv5VkGUifL2DBOH8iogsSE+Cn6wpyPBwULA VEFqwDdDmK4IvuPiKiGMQCAb zSCFhBK1D9Hxh+eslCMi5/wAgWPsDB0j2BgAAAABJRU5ErkJgguiPgeS8mOe9kQ==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解答:解:A.苯是平面结构,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A正确;B.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C.苯和乙烯都是平面结构,乙烯中的碳原子处于苯环的平面内,旋转单键,苯环的平面结构与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C≡C三键中C原子及连接的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苯环及苯环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因此苯乙炔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14.(3分)(2011•上海)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6种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根据β﹣月桂烯含有三个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且存在与1﹣3丁二烯类似结构,则能发生1,3加成.解答:解:因分子存在三种不同的碳碳双键,如图所示;1分子物质与2分子Br2加成时,可以在①②的位置上发生加成,也可以在①③位置上发生加成或在②③位置上发生加成,还可以1分子Br2在①②发生1,4加成反应,另1分子Br2在③上加成,故所得产物共有四种,故选C 项.点评:本题考查烯烃的加成反应,难度中等,明确加成的规律及利用结构与1﹣3丁二烯类似来分析解答即可,难点是分析1分子Br2在①②发生1,4加成反应,另1分子Br2在③上加成.15.(3分)对复杂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有机物CH2CHCHO可以简写成则与键线式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C.D.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分子式为C7H8O,以此来分析.解答:解:A.与的分子式均为C7H8O,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选;B.的分子式为C7H6O,与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不选;C.的分子式为C7H6O2,与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不选;D.中含有8个碳原子,与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及同分异构体,明确碳形成四个化学键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同分异构体概念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16.(3分)下列说法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 ④NH3•H2O,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B.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 ﹣)=c(H+)C.向0.2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NaCl和MgCl2混合液1 L中,含有Cl﹣的数目为3N 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铝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最小;B.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OH﹣)=c(H+),如果二者以1:1反应,则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稍微过量;C.混合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D.氯离子不水解,根据N=CVN A计算氯离子个数.解答:解:A.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铝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最小,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这几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A正确;B.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OH﹣)=c(H+),如果二者以1:1反应,则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稍微过量,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SO42﹣),铵根离子水解、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SO42﹣)>c(NH4+)>c(OH﹣)=c(H+),故B正确;C.混合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都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溶液中c(CO32﹣)<c(HCO3﹣),故C错误;D.氯离子不水解,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mol/L,氯离子个数N=CVN A=3mol/L×1L×NA/mol=3N A,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比较方法,采用逆向思维分析即可,题目难度中等.17.(3分)(2010•南京二模)芬兰籍华人科学家张霞昌研制的“超薄型软电池”获2009年中国科技创业大赛最高奖,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碱式氧化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由电池总反应Zn+2MnO2十H2O=ZnO+2MnO (OH)可知,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 ﹣2e﹣+2OH﹣=ZnO+H2O,Mn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H2O+e﹣=MnO(OH)+OH﹣.解答:解:A、从电池反应可知,锌被氧化,失去电子,所以是负极,故A错误;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还原反应,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C、该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则电流从正极二氧化锰流向锌,故C错误;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或2MnO2+2e﹣+2H2O=2MnO(OH)十2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正负极发生的变化结合电解质的特点书写电极反应式.18.(3分)如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d>b.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X YA MgSO4CuSO4B AgNO3Pb(NO3)2C FeSO4Al2(SO4)3D CuSO4AgNO3A.A B.B C.C D.D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依据装置图分析电极名称a为阳极,b为阴极,c为阳极,d为阴极,结合电解原理,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判断电极反应,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说明阴极上溶液中金属离子在阴极析出金属单质,对选项分析判断.解答:解:装置图分析电极名称a为阳极,b为阴极,c为阳极,d为阴极,结合电解原理,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判断电极反应,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说明阴极上溶液中金属离子在阴极析出金属单质;A、X为MgSO4,阴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氢离子放电,无金属析出;Y为CuSO4 ,溶液中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金属,故A错误;B、X为AgNO3,阴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银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Ag++e﹣=Ag,Y为Pb(NO3)2 ,阴极上溶液中氢离子放电,无金属析出,故B错误;C、X为FeSO4,阴极是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无金属析出,Y为Al2(SO4)3,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无金属析出,故C错误;D、X为CuSO4,阴极是溶液中铜离子析出,电极反应Cu2++2e﹣=Cu,Y为AgNO3,阴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银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Ag++e﹣=Ag,依据电子守恒Cu~2Ag,增重d>b,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电极反应,溶液中离子浓度放电顺序的判断,电极反应书写方法和电子守恒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完成19--23题,共46分)19.(5分)A、B、C、D四种化合物,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8H8O3;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酚羟基、羧基;(2)A、B、C、D四种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3)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组峰;(4)1molD最多能与4mol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由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A中含﹣OH、﹣COOH;(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3)化合物B结构不对称,含5种位置的H;(4)D中苯环、C=C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1)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8H8O3,A中含﹣OH、﹣COOH,为酚羟基、羧基,故答案为:C8H8O3;酚羟基、羧基;(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以上四种物质中A、C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A、C;(3)化合物B结构不对称,含5种位置的H,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组峰,故答案为:5;(4)D中苯环、C=C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 D最多能与4mol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酚、羧酸、烯烃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20.(11分)(1)pH=13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11(填“>”“=”或“<”)原因是加水稀释使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右移(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NaOH溶液的pH(填“>”“=”或“<”);(2)pH相等时,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l﹣),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盐酸的体积<氨水的体积(填“>”“=”或“<”);(5)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该溶液中c(H+)=c(OH﹣)+c(SO42﹣)(填“>”“=”或“<”).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1)加水稀释促进醋酸钠水解,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Cl2B、NH4ClC、HClD、Na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B、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错误;C、HCl 中只含共价键,所以是共价化合物,正确;D、NaOH属于强碱,是离子化合物,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共价化合物的判断2.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全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①错误;②电解池是外加电源强迫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加外加电源,②正确;③电镀池实质是一个电解池,必须加外加电源,③正确;④电化学腐蚀原理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中不含电源,④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可用作制冷剂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C.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氨易液化的特点,可用于制冷剂,A项说法正确;氧化铝熔点高性质稳定可用作耐火材料,B说法正确;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而不是晶体硅,C项说法错误;硅酸钠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D项说法正确。
考点:常见无机物的性质4.如果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A、有可能被氧化,也有可能被还原B、被氧化C、由高价变为零价D、被还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升高,也可降低,如HCl→Cl2,CuO →Cu,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故选A。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5.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将SO2和Cl2这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的混合,会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沂水二中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检测试题注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C—12N—14O—16Na—23一、选择题( 1— 12 每题 2 分, 13— 22 每题 3 分,共 54 分)1.已知反应 X +Y===M +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X 的能量必然低于 M 的能量, Y 的能量必然低于 N 的能量B.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必然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取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 和 Y 的总能量必然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222H1=a kJ/mol;2.已知: (1) H(g)+1/2O (g)===H O(g)(2) 2H2(g)+22H2=b kJ/mol;O(g)===2H O(g)3=c kJ/mol;222H(3) H(g)+1/2O (g)===H O(l)(4) 2H2(g)+O2(g)===2H2O(l)H4=d kJ/mol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a<c<0B.b>d>0C. 2a=b<0D.2c=d>03.在恒温恒容下,对反应 CO2(g)+H2 (g) CO(g)+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初步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2H2CO H2O甲amol amol0mol0mol乙2amol amol0mol0mol丙0mol0mol2amol2amol丁amol0mol amol a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CO)的大小序次是 ()A.丙>乙=丁>甲 B .乙>丁>甲>丙 C.乙=丁>丙=甲D.丁>丙>乙>甲4.往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
在木板上滴少量水,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成液体,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粘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氨味。
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波义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A错误;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B正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错误;波义耳提出理想气体,D错误。
考点:化学家与研究成就2.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水解的是()A.HCO3﹣+H2O H3O++CO32﹣ B.CH3COO﹣+H3O+ CH3COOH+H2OC.HS﹣+H2O H2S+OH﹣ D.NH4++OH﹣ NH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氢根的电离,A项错误;B、制备醋酸,B项错误;C、硫氢根离子的水解,C项正确;D、制备一水合氨,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水解方程式的判断3.“纳米技术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l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所得分散系不稳定 B.一定能形成溶液C.不能透过滤纸 D.有丁达尔效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符合胶体的定义,所以又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胶体是一种介稳定体系,故A错误,胶体的微粒可以透过滤纸,故B、C错误。
考点: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完全蒸干,错误;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所以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正确;C、分液操作时,为了使液体彻底分离,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正确;D、萃取操作时,为了使溶质转移,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正确。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理科)命题人:徐珊珊审核人:郑碧芬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g-108 C-12 H-1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2.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又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生石灰与水混合 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 B.温度计 C.环形玻璃搅拌棒 D.托盘天平4、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BAA B C D5.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 A .AgNO 3B .HClC .NaOHD .NaCl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 (金刚石)→C (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101Kpa 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 )+O 2(g)=2H 2O(l) ΔH=+285.8KJ/mol D .稀溶液中:H +(aq )+OH —(aq)=H 2O(l) ΔH= —53.7KJ/mol 。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7.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 2(g)+3H 2(g) = 2NH 3(l) ΔH =2(a -b -c) kJ ·mol -1B .N 2(g)+3H 2(g)= 2NH 3(g) ΔH =2(b -a) kJ ·mol -1 C.21N 2(g)+23H 2(g) = NH 3(l) ΔH =(b +c -a) kJ ·mol -1D.21N 2(g)+23H 2(g) = NH 3(g) ΔH =(a +b) kJ ·mol -1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 ·mol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192.9 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9.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表面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食醋B .碱石灰C .苛性钠D .石灰石【答案】C【解析】略2.有关①100ml 0.1 mol/L 3NaHCO 、②100ml 0.1 mol/L 23Na CO 两溶液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①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①溶液中:()()2323c CO c H CO -> D.②溶液中:()()323c HCO c H CO -> 【答案】C【解析】选项A :因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所以NaHCO 3溶液显碱性;由于CO 32-水解使得Na 2CO 3溶液也显碱性。
根据越弱越水解原理可知,HCO 3-的水解程度小于CO 32-,弱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程度,所以相同浓度的NaHCO 3和Na 2CO 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①,所以A 正确选项B :HCO 3-水解生成H 2CO 3和OH -,即消耗一个HCO 3-的同时又生成一个OH -,水解的过程 中阴离子数不变;但CO 32-的第一级水解生成HCO 3-和OH -,即消耗一个CO 32-的同时却生成了两个阴离子,水解的过程中,阴离子总数在增加;由于起始时CO 32-和HCO 3-的浓度相同,所以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所以B 正确选项C :因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所以①溶液中:c (H 2CO 3)>c (CO 32-)所以C 错选项D :CO 32-的第一级水解生成HCO 3-,第二级水解生成H 2CO 3,且以第一级水解为主,所以②溶液中:c(HCO 3-)>c(H 2CO 3),所以D 正确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05 mol 熔融的NaHSO 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0N AB .25℃,pH=12的1 L 氨水中含有的OH -数为0.01N AC .11.2 L 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D .5.6 g Fe 和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答案】B【解析】正确答案:BA .不正确,0.05 mol 熔融的NaHSO 4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Na + ,阳离子数为0.05N AB .正确;C .不正确,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1.2 L 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D .不正确,5.6 g Fe 和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只生成Fe 2+ ,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质量增加,负极质量减小B.将0.1 mo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 c(NH4+)/c(NH3·H2O)比值减小C.NaHCO3溶于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审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S-32 Fe-56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为了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金属铝D.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但二者的本质相同2、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C.温度、浓度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其中c(H+)=c(OH-)=10-6 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3、下列过程属于熵增的是A.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C.碳酸氢铵在常温情况下分解D.CO点燃时生成CO24、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往下水道中倾倒硫酸铜溶液,会进一步加快铁制管道的腐蚀B.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加入醋酸钠晶体可以减慢反应速率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用铁作阳极D.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5、可逆反应m A(g) n B(g)+p C(s)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m>n,Q<0 B.m>n+p,Q>0C.m>n,Q>0 D.m<n+p,Q<06、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ΔH<0,达到甲平衡。
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B.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C.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放出能量D.有热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3.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 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
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 kJ。
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a2+(aq)+SO2-4(aq)===BaSO4(s) ΔH=-2.92 kJ·mol-1B.Ba2+(aq)+SO2-4(aq)===BaSO4(s) ΔH=-18 kJ·mol-1C.Ba2+(aq)+SO2-4(aq)===BaSO4(s) ΔH=-73 kJ·mol-1D.Ba2+(aq)+SO2-4(aq)===BaSO4(s) ΔH=-0.72 kJ·mol-14.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 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序号35 mL试剂固体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①水 2.5 g NaHCO320.0 18.5②水 3.2 g Na2CO320.0 24.3③盐酸 2.5 g NaHCO320.0 16.2④盐酸 3.2 g Na2CO320.0 25.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23N (g)3H (g)2NH (g)+= 92.4H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32c c >B .92.4a b +=C .232p p <D .13αα1+<【答案】BD 【解析】2.在t ℃时,向x g KNO 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g KNO 3或蒸发掉b g 水,恢复到t ℃,溶液均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在t ℃时,KNO 3的溶解度为b a100g B.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a a+50,则x=2bC.在t ℃时,所配的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ba a+100% D.若将原溶液蒸发掉2b g 水,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a g KNO 3 【答案】D【解析】即在b g 水中溶解a g KNO 3即形成饱和溶液,故t ℃时,KNO 3溶解度为ba100g ,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100ba a+,故A 、C 选项结论正确。
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 a a ,即为饱和溶液的21,即应先蒸发掉2x g 水后才饱和,故2x=b ,即x=2b ,故B 项结果正确。
3.往FeCl 3和BaCl 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 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表明SO 2有漂白性B .白色沉淀为BaSO 4C .该实验表明FeCl 3有氧化性D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A【解析】FeCl 3和BaCl 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 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氯化铁与二氧化硫气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价铁,同时二氧化硫气体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溶液中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正确选项为A ;4.80 ℃时,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 2O 4,发生反应N 2O 42NO 2 ΔH =+Q kJ ·mol -1(Q >0),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c(NO 2)/mol ·L -10.000.120.200.260.30 0.3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减小B .20~40 s 内,v (N 2O 4)=0.004 mol ·L -1·s 1C .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 Q kJD .100 s 时再通入0.40 mol N 2O 4,达新平衡时N 2O 4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增大,A 错误;B 、20~40s 内,v (NO 2)=△C ÷△t=20s0.12mol/L-0.20mol/L=0.004mol •L -1•s -1,v (N 2O 4)=1/2v (NO 2)=0.002 mol •L -1•s -1,B 错误;C 、浓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反应达平衡时,生成NO 2的物质的量为0.30mol •L -1×2L=0.60mol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NO 2吸收热量QkJ ,所以生成0.6molNO 2吸收热量0.3QkJ ,C 正确;D 、100s 时再通入0.40mol N 2O 4,平衡状态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 2O 4的转化率减小,D 错误,答案选C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说明A.维生素C本身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D.维生素C发生了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三价铁离子变成二价铁离子即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维生素C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的总能量相对大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选项选项为A;3.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轨道表示式表示N2中的共用电子对:B.只能是氢分子的比例模型C.只能是氮分子的球棍模型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同一轨道里的2个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向,故A错误;B.也可以是F2、Cl2的分子比例模型,故B错误;C.氮分子形成N≡N,故C错误;D.可表示CH4分子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答案为D。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重点考查分子的结构特征。
4.反应 4X(g)Y(g)+2Z(g)△H>0 。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Y的是A.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则高温、高压有利于Y的生成,答案选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5.常温下,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能明显观察到有气体产生的是A.浓硫酸 B.稀硫酸 C. ZnSO4溶液 D.CuSO4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不能观察到气体生成,错误;B、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观察到气体产生,正确;C、铁与 ZnSO4溶液不反应,不能观察到气体生成,错误;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能观察到气体生成,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新河中学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 .锌
B .汞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2.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 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 .Cd(OH)2
B .Ni(OH)2
C .Cd
D .NiO(OH)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2e -
=H 2 B. Fe 2++2e -
=Fe
B. 2H 2O +O 2+4e -
=4OH -
D. Fe 3++e -
=Fe 2+
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充电
放电 班级 考号 姓名
7.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C.AgNO3D.Na2SO4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1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11.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12.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W>X B.Z>Y>W>X
C.W>Z>Y>X D.X>Y>Z>W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
..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2+
14.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5.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
则下列 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负极、b 为正极 B.a 为阳极、b 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D.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
16.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
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2CH 3OH + 3O 2 + 4OH —
2CO 32—
+ 6H 2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O H -6e -
+8OH -
= CO 32—
+ 6H 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 3OH 转移6 mol 电子
17. 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 0 mol ,则阴极上析出Cu 的质量为( )
A .0.64 g
B .1.28 g
C .2.56 g
D .5.12 g
18.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NaCl 和H 2SO 4,且n (NaCl)︰n (H 2SO 4)=3︰1。
若以石墨电极电解该溶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阴极产物为H 2
B .阳极先析出Cl 2,后析出O 2
C .电解液的pH 不断增大,最终大于7
D .整个电解的过程实质是电解水
19.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 .CuSO 4
B .H 2O
C .CuO
D .CuSO 4·5H 2O
20.铜锌原电池(如右下图)工作时,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 —2e -=Zn 2+
B. 电池反应为:Zn+Cu 2+=Zn 2+ +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盐桥中的K +移向ZnSO 4溶液
第二部分
21.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放电 充电
(1)铁钉在逐渐生绣。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腐蚀,电极反应:
负极:,正极:。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性,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
22.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丙为负极;把乙、丁分
别浸入稀硫酸中,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3.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8分)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⑵(6分)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B A C D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B D A B D C B 21.(2)吸氧;2Fe-4e- = 2Fe2+O2+2H2O+4e=4OH-
(3)较强的酸性2H+ + 2e - = H2↑
22.丙丁乙甲
23.⑴①2H+ + 2e - =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 -- 2e - = 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⑵①纯铜Cu2+ + 2e - = Cu ②粗铜Cu - 2e - = 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