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风生水起产业拓展审时度势_大有作为的核能发电
- 格式:pdf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22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2022年6月21日新题1: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发布高温____ 预警。
出题:国家气象局A、黄色B、橙色C、红色最佳答案:正确答案::B2: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C以上,发布高温____ 预警。
出题:国家气象局A、黄色B、橙色C、红色正确答案:C3:20xx年7月,武汉新港开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武汉至____四国实验航线。
A、东非B、北美C、东南亚D、东盟正确答案:D4:2015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总书记在访英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____ 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好,符合很多国家需求和承接能力。
?A、纺织B、软件C、芯片D、高铁正确答案:D5:2017年2月23日,习总书记在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____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
出题:交通运输部A、构建快捷高效物流网B、构建快捷方便航空网C、构建优质便民服务网D、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正确答案:D6:东晋____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提出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子沿用至今。
(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A、葛洪B、王焘C、唐慎微D、朱震亨正确答案:A7:设计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的人是____?(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A、冯如祥B、冯如C、钱学森D、朱竹全正确答案:B8:魏晋时期的____因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和提出“制图六体”而被称为地图学家。
(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A、阮籍B、嵇康C、裴秀D、向秀正确答案:C9: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____。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三、判断题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错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对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的问题。
对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错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错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错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对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对39“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错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对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错)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对)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对)。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对)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错)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
(错)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
错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
错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侯)2.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 ,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对中国来说,低碳经济意义更为重要。
第一,直接就是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对煤炭依赖很重,煤炭是高碳能源,我国70%的能源依靠煤炭,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能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直接相关我国污染问题,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来自于燃煤,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对控制温室气体,对控制污染物有很重要的意义。
3,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
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
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
2024年继续教育制造强国(二)一、单选题1、新工业化的奠基之作是()。
A、改革开放B、“一五”计划C、制造强国战略D、“二五”计划正确答案:A、改革开放2、()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
A、战略性新兴产业B、服务业C、农业D、互联网正确答案:A、战略性新兴产业3、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A、高效节能B、创新驱动C、绿色低碳循环D、可持续正确答案:C、绿色低碳循环4、我国用不到()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10B、20C、30D、40正确答案:C、305、建设制造强国就是巩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我国主要依靠()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A、政策引导B、科技创新C、经济发展D、开放合作正确答案:A、政策引导6、要通过(),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A、经济发展B、开放共享C、科技创新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正确答案: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7、制造强国战略中指出,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第一梯队的时间是()年。
A、2025B、2035C、2045D、2050正确答案:C、20458()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A、制造业B、服务业C、农业D、信息产业正确答案:A、制造业二、多选题1、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为()。
A、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B、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C、提升国际分工地位D、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能力E、减弱传统产业地位正确答案:A、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B、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C、提升国际分工地位D、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能力2、先进制造则是指深入吸纳()等高新技术,制造过程产量、质量、能源、成本、信息、市场响应能力和灵活性等控制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制造业。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1年绿色能源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目录1.绿色能源行业现状 (4)1.1绿色能源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1.2绿色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6)1.3绿色能源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6)2.绿色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 (9)2.1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完善 (9)2.2规划需进一步统筹规范 (9)2.3消纳和输送需进一步规划布局 (9)2.4海上风电需进一步推动发展 (10)2.5应用市场需进一步培育扶持 (10)2.6环境保护需进一步重视推动 (11)2.7供应链整合度低 (11)2.8基础工作薄弱 (12)2.9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2.10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2)3.绿色能源行业前景趋势 (14)3.1绿色能源未来前景广阔 (14)3.2延伸产业链 (14)3.3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4)3.4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4)3.5服务模式多元化 (15)3.6呈现集群化分布 (16)3.7需求开拓 (17)3.8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7)4.绿色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4.1绿色能源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4.2绿色能源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4.3绿色能源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4.4绿色能源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9)5.绿色能源行业竞争分析 (20)5.1绿色能源行业竞争分析 (20)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5.2中国绿色能源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5.3中国绿色能源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6.绿色能源产业投资分析 (23)6.1中国绿色能源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6.2中国绿色能源行业投资风险 (23)6.3中国绿色能源行业投资收益 (24)1.绿色能源行业现状1.1绿色能源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绿色能源既包括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包括核能、天然气、清洁煤等非再生能源。
2022年4月时政热点专题《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4月2日,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突破;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开发利用等。
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是考试常见的话题。
可以从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常见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考查。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
(2)分类: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不足。
(4)保障我国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扩大进口、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2.我国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地区原因水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太阳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夏季白昼时间长。
风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西北、东北、华北受冬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及海陆风的影响地热能台湾省和我国西南部(西藏、四川、云南等)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022·河南·汤阴县教育体育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增强)。
(单选)2.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中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3.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d)。
A生态平衡原则 B自我调控原则 C整体效应原则 D极力利用资源4.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5.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的时间跨度。
(单选)6.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D)。
A产业技术落后B“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7.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8.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单选)9.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
(单选)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10.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单选)11.(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12.从1995年起,每年的( 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单选)A7月 B8月 C9月 D10月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单选)14.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单选)15.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
(单选)A发展低碳技术 B推进清洁生产 C太阳能综合利用 D降低能源消耗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先进的发展观念;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完善的市场机制)等基本条件。
17.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绿色发展,科技进步)。
18.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论文新能源经济论文电动汽车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但是,结合电动汽车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电动汽车所冠以的“新能源”和“低碳”这两个字眼,并积极寻找发展新能源汽车真正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电动汽车;应用现状;新能源;低碳在“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连续支持下,中国电动汽车领域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以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开发格局,自主开发的产品已经开始进入规模化示范运行。
截至2010年12月,全国累计投入示范运行车辆7097辆,累计示范运行里程23890万公里。
此外,国家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规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最高可享受5万元补贴,而纯电动车最高可享受6万元补贴。
2010年,国家电网已在全国27个城市建立75座充电站和6209个充电桩。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2011年,中国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数量将到达50万辆;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占全部汽车的一半,约为6500万辆。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到达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到达500万辆。
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到达世界第一,年产销量到达1500万辆以上。
一、长三角地区电动汽车应用现状在上海世博会上,500辆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承担了园区内的公交零排放任务,载客总数超过1.2亿人次,运行强度到达上海公交车辆的10倍,电动汽车经受住了高温、高强度、高湿度、高安全要求的考验。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能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要全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要制定控制污染的措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核能等,同时进行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
其次,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要创新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模式,通过发展电力、燃气、热力等新能源和新技术,推进能源多元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第三,要深入开展能源科技创新。
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重点研发关键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能源科技进步。
第四,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契机,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能源事业的共同发展,对外统筹能源安全、发展与合作。
总之,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能源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必须加大力度推进。
我国要积极探索自己的能源安全与国际合作发展的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绿色低碳能源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够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能源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
要严格遵守国家能源规划和政策,加强国家能源发展的科学管控,统筹规划能源领域的各项政策和技术创新,实现能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要依托市场机制促进能源发展。
要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健全能源市场体系,完善供求建设,有效控制价格波动,鼓励竞争,让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能源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还要提高能源安全意识。
要加强能源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勤俭节能和保护环境的观念,营造能源使用合理的社会氛围,同时也可以提高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能源安全防范和反应能力。
最后,还要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要落实绿色低碳的战略方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技术转型,提高节能环保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