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标准JIS Z2801是为规范抗菌制品抗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66.72 KB
- 文档页数:2
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5篇范例]第一篇: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标准分为: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JIS,ASTM),行业标准(QB、HG、JC等),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L)等。
SGS(瑞士)ITS(英国)BV(法国)TUV(德国)纺织品:防霉:AATCC30-2010 织物抗真菌性的评价-抑制织物的霉变(美国标准)JIS Z 2911-2010 纺织品耐霉菌试验方法(日本标准)GB/T 24346-2009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国家标准)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抗菌:AATCC 135 耐水洗AATCC 100-2012后整理抗菌织物的抗细菌性评价(美国标准)AATCC 147-2011织物的抗细菌性评价(美国标准)JIS L 1902-2008 纺织品抗菌性试验法(日本)ISO 20743-2007 纺织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全球通用)GB/T 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 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QB/T 2881-2007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 FZ/T 62015 抗菌毛巾塑料防霉:QB/T 2591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ISO 846-1997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行为评价抗菌:AATM E 2149 JISZ 2801 QB/T 2591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JC/T 939-2004 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ISO 22196-2007 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涂料防霉:HG/T 3950-2007 抗菌涂料GB/T 1741-2007 漆膜耐霉菌测定法抗菌:HG/T 3950-2007 抗菌涂料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其他防霉:ASTM G 21-2009 合成聚合材料防霉性的测定ASTM D 4576-2008 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GB/T 2423-16-2008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抗菌:ASTM E 2149-2001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JIS Z 2801-201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GB /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JC/T 897-2014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时间防霉:一般28天,但有特殊的,如AATCC 30,可以7天,或者14天抗菌:一般情况下,做个测试时间是3-4天,但是检测机构是7-10工作日一般所做的菌种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一)常用抗菌、防霉测试方法:
1. JIS Z 2801-2000 塑胶抗菌产品抗菌活性和效果的试验;
2.ISO22196-2007 塑胶抗菌产品抗菌活性和效果的试验;
3.AATCC 100-2004 抗菌整理织物的评价;
4.AATCC 147-2004 抗菌织物性能的评价;
5.ISO 20743-2007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6.JIS Z 1902-2002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7.FZ/T 73023-2006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
8.ASTM E2149-2001 动态条件下抗菌剂活性测定的试验方法
(二)其他防霉测试方法 :
1.JIS L 2911-2000 塑胶制品抗真菌测试方法;
2.AATCC 30-2004 织物及制品的抗真菌性能及评价;
3.ASTM G21-2002 合成高分子材料真菌性能的测定;隆威实业生产并代理品牌纺织品抗菌剂、防霉抗菌剂、抗菌防臭剂、抗菌防腐剂、防霉片、防霉干燥包、防霉干燥棒、防霉纸,产品主要应用化纤、混纺、棉纤维织物面料上,能够通过相应的检测标准.。
JIS_Z_2801:2010 抗菌加工产品-抗菌试验方法,抗菌效果概要本标准是在2007年第一次发行的ISO22196的基础上,为符合科技发展及实际情况等而做的技术内容变更所制定的日本工业标准。
另外,在本标准中的斜体字或虚线下划线所标注的有关国际标准变更事项的说明。
变更表格涵盖在此说明中,具体请详见附属表格JA。
1、试用范围本标准除纤维制品及光触媒抗菌加工制品以外,对树脂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抗菌加工产品(含中间产品)表面细菌的抗菌性试验方法及抗菌效果的规定。
另外,防霉、防臭、生物腐蚀等仅次于抗菌效果的功能,不包含在本标准中。
注:1.有些制品要从其使用用途、形状等来判断纤维制品的试验操作方法是否妥当,可参见JISL1902规定10(定量试验)。
2.本标准就有关国际标准以及其相关程度所表示的符号含义,详见如下。
ISO 22196:2007,Plastics-Measurement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n plasticssurfaces(MOD),对其相关程度所表示的“MOD”是指以ISO/IECGuide21-1为基础,即表示“正在修订中”。
2、参考文件下列标准和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版本更新的标准适用本标准。
JIS K 0050 化学分析方法总则JIS K0950 塑料杀菌碟JIS K0970 按钮式液体用微量体积计JIS K3800 二级的生物安全装置JIS K8101 乙醇(99.5)(试剂)JIS K8150 盐酸JIS K8180 盐酸(试剂)JIS K8263 琼脂(试剂)JIS K8576 氢氧化钠(试剂)JIS K9007 磷酸二氢钾JIS K9017 磷酸二钾JIS K9012纺织产品的抗菌性实验方法JIS R3505 玻璃材质的体积计JIS Z 8802 pH值测定方法3、定义本标准使用了如下定义和术语3.1抗菌抑制产品表面细菌繁殖的状态3.2抗菌剂直接使用或混合在制品表面以抑制细菌生长的试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制品表面的抗菌性试验方法和乙肝表面抗原破坏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制品表面的抗菌效果评价和对乙肝表面抗原破坏效果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1-92 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Z 2801:200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3.原理将菌悬液直接滴于抗(抑)菌产品上,加强微生物和抑菌剂的接触以显示其抑菌作用。
根据抑菌率大小判断其是否有抑菌能力。
(本试验适用于对非溶出性硬质表面抗(抑)菌产品的鉴定)4.术语和定义抗菌: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抑菌: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菌落形成单位:再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成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5.试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 TCC 102316.试剂与设备牛肉浸膏生化试剂蛋白胨生化试剂琼脂粉试剂级葡萄糖生化试剂氯化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磷酸二氢钾分析纯磷酸氢二钠分析纯纯净水酒精分析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洁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37±1℃天平感量为±0.01g旋涡混合器量筒容量为50ml和100ml三角烧瓶容量为250ml培养皿皿底直径为9mm试管定量刻度吸管钢筒接种环φ4mm棉塞及试管帽镊子薄膜7.试验准备7.1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7.1.1 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将PH调至7.2~7.4,7.1.2 营养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琼脂粉15g蒸馏水1000ml将除琼脂粉外的其他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将PH调至7.2~7.4,加入琼脂,加热使琼脂熔化,分装烧瓶,塞上棉塞并抱扎好,于121℃压力蒸汽灭菌20分钟.7.1.3 沙堡琼脂培养基葡萄糖40g蛋白胨10g蒸馏水1000ml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至完全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将PH调至5.6±0.2,于115℃压力蒸汽灭菌30分钟.7.1.4 磷酸盐缓冲溶液无水磷酸氢二钠 2.83g磷酸氢二钾 1.36g蒸馏水1000ml将各成分加入到100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调PH至7.2~7.4, 于121℃压力蒸汽灭菌20分钟.7.1.5 斜面细菌培养基将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熔化后倒入试管中大约4ML,盖上管帽,高压蒸汽灭菌。
抗菌测试检测标准
抗菌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物体是否具有抗菌能力的测试方法。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抗菌测试检测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菌测试标准:
1. ASTM E2149-10: 这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抗菌剂的溶出性的
标准测试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材料,包括纺织品、塑料、金属等,以评估其抗菌剂的释放情况。
2. ISO 22196: 这是一种用于测定塑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该标准通过在塑料表面接种细菌,并在一定时间内测量其生长情况来评估塑料的抗菌性能。
3. JIS Z 2801: 这是一种适用于塑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估方法。
该标准要求在材料表面接种细菌,并在一定时间内测量其生长情况。
4. AATCC 147: 这是一种适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评估方法。
该标准要求将纺织品与细菌接触,并在一定时间内测量其生长情况。
5. EN ISO 20743: 这是一种适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评估方法。
该标准采用试验样品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细菌数量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抗菌测试检测标准的示例,具体的测试标
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对于特定的产品或材料,也可能需要使用其他专门的抗菌测试标准。
日本抗菌制品的历史和发展方向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议会会长有代匡一、前言2007年是本会(以下简称SIAA)有纪念性意义的一年,在此年度,SIAA多年来专心致力的塑料制品抗菌性能检测国际标准ISO22196正式发布。
经由日本提议的此抗菌检测方法能够成为国际标准,可以看作是抗菌制品价值已在得到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同,同时日本的抗菌剂检测技术的领先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SIAA到今年已创立10周年,通过进行ISO22196国际标准化提议的相关工作,SIAA本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此,在回顾抗菌制品发展历史的同时,我将同时叙述SIAA在确保抗菌制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以及进行抗菌制品的推广和普及所进行的相关工作,另外还包括抗菌制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抗菌制品的历史和SIAA的发展历程日本自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以防臭为目的生产抗菌纤维制品,但由于抗菌剂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影响,初期未能在市场中形成规模。
70年代之后,一些安全性高、具有耐久性的抗菌剂被研发出来,并被应用到抗菌纤维制品中,从而使得抗菌市场逐渐扩大。
一般认为,自抗菌防臭袜【通勤快腿】在市场上推出,并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之后,抗菌制品开始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此期间的抗菌制品是以有机系抗菌剂加工的纤维产品为主。
此后自1992年开始,又相继开发出耐热性出色、能够用于注射和挤出成型的各种无机抗菌剂,可以应用于除纤维以外的其他产品,使得抗菌剂用途范围迅速扩大。
从1995年开始,市场上包括服装等很多产品都标记了【抗菌】或者【抗菌加工】字样,出现了一股抗菌高潮。
但是,由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并没有抗菌效果,有的还对人体的安全性有危害,因此消费者和宣传媒体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批评。
业界有关人士对这样的状况感到非常担忧,于是以无机抗菌剂制造厂商团体成立的银等无机系抗菌剂研究会为中心,联合有机抗菌剂制造厂商、抗菌产品制造厂商和抗菌检测机构,于1998年成立了SIAA。
为了达到以行政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需要制订抗菌制品新的标准,1998年12月由当时的通产省生活产业局组织了与生活相关的新功能产品研讨会,由行政机构、专家、消费者团体、行业团体和SIAA 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了“抗菌制品加工指导方针”。
日本工业标准JIS Z2801是为规范抗菌制品抗菌效果的评价方法而制定的,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评估方法。
该标准只描述抗菌效果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抗菌加工制品(包括中间品)表面的细菌进行标准的抗菌试验,来评价其抗菌效果。
其中主要检测细菌的抗菌效果,对于抗真菌和除臭效果的检测,本标准并没涉及。
该方法主要是在涂层表面接种细菌细胞悬液并通过无菌聚丙烯膜或无菌载
玻片使其紧密接触一定时间,通常为24h。
只要求(但不限于)测试两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大肠杆菌(ATCC 1229)。
抗菌活性值是由抗菌产品和未经处理的产品在24小时接触后的活细胞数的对数差值决定。
该标准里面详细规定了试验检测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抗菌效果评定、试验方法、试验菌种、药品材料和器具、灭菌方法、细菌培养基、试验步骤、活菌数计算、试验结果记录等方面的内容,既全面且严谨。
测试方法摘要:
1.试验片的制备:从制品平整部切取50mm±2mm(厚度10mm 以下)的正方形,作为标准尺寸的试验片,准备6个无加工的试验片和3 个抗菌加工的试验片。
2.在接种过程中,将各个试验片分别放入灭菌的平皿中,实验面朝上。
然后将0.4 毫升的试验菌液滴到每个试验片上,再用薄膜覆盖,压平以使菌液散开。
空白的6 个试验片,使用3 个试验片在接种后立即测定活性细胞数,剩下的3 个在接种24 小时后再测定活性细胞数。
3.以下我们就下图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Sample 是抗菌样品,Control Sample 是空白样。
第一个列是测试菌种,第二列是细菌的浓度,第三列就是细菌数,分别是刚接种和24 小时后的细菌数。
通过计算而得的抗菌活性值。
该数值表示为抗菌加工制品和无抗菌加工制品在细菌接种培养后计算的活菌数的对数差值。
这个公式如下:
R=log(B/A)-log(C/A)=log(B/ C)
式中:R:抗菌活性值
A: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直接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B: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h 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C: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h 得到的活性细胞数平均值
用该公式计算上表中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值为
R=log(7.4*105/1.9*102)=3.6 >2,
这个结果表示抗菌活性值大于2,通过该菌种的抗菌测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抗菌效率达到99%以上,因为当抗菌活性值为2的时候抗菌率就达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