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舍设计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舍空间再利用探析付飞(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 在对中央文件以及当地政府对于科技助农的要求下,将某失地农户的农舍改建成示范性的农家乐。
通过该户农民经济成倍提高的事实,来引导当地农民们的生活就业模式,使其成为真正城市居民。
并介绍为期两年的“帮扶实践”活动,体现了高校以科技扶农,帮助建全维护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学校扎根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规划; 社会实践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T U9841119 【文献标识码】 A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次我们建筑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下到成都市成华区龙潭乡,针对失地农民的经济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问题和失地农民的思想引导问题等展开了细致地调查和研究。
以低成本、高经效、技术打头、影响宽远的专业技术投入,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创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通过结合的专业知识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也获得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经验,形成了高校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情况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安置好失地农民是一件大事。
对此全国各地采取了切实可行措施。
作为我国西部的大城市,成都市面临着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的巨大压力。
论中国城镇化政策下的新农村农舍建设【摘要】在改善过程中,建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建筑是人们各种活动的重要载体,如何能让乡村城镇化各方面建设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有赖于给予这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场景,故新农村农舍的建设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吊脚楼;民风民俗1、新农村建设概述由于我国基本国情,各区域存在着不均衡的发展趋势。
东部地区人口分布趋于饱和,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南北地区在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上也存在着不均衡的发展态势。
人口分布不均会直接导致该地区各方面的建设及发展,从而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奔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城镇化建设已成为不可抵挡的大势。
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区的村镇农舍(民居)建设改造为例,论述城镇化建设中建筑群组的规划与布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应该积极努力尽快地改善以往农村旧貌,而在改善过程中,建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建筑是人们各种活动的重要载体,如何能让乡村城镇化各方面建设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有赖于给予这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场景,故新农村农舍的建设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对于恩施地区城镇化的人居环境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保持恩施土家民居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基础上强化当地民居建筑的安全使用性能,使农民住房部分结构砖瓦化,砖混结构达到85%以上。
农村道路方面,保持当地石板路的特色,但要求路面规整洁净,无异石突起;部分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的道路硬化(含石板路)。
公共建筑有“一校三室一园”,即:学校、办公室、城镇医护场所、文化活动室、“五保家园”。
田园设计理念田园设计理念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倡导着回归自然、注重生态、追求平衡的生活方式。
田园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打造健康、宜居、美丽的居住环境。
田园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在田园设计理念中,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之间有机地融合。
通过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采用环保材料、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式,减少城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田园设计理念还重视人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规划和设计的手段,创造出宜居的环境,提供休闲、健身、交流的场所。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交,通过社区活动、公共空间等方式,促进社会交往和邻里友好关系的建立,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
田园设计理念追求的是美的表达。
田园设计强调景观的整体性和和谐性,注重空间的尺度和比例,通过有机布置和连贯设计,创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在田园设计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田园设计理念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追求简约和平静的生活方式。
田园设计通过提取传统文化元素和建筑特色,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和景观。
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保留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田园设计理念是一种注重生态、追求平衡、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它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田园设计以独特的美学和文化视角,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小区和城市空间,让人们享受到美的享受和自然的乐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田园设计理念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思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了让农村发展更加健康、环境更加美丽,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思路。
一、多样化的农田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景观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传统的农田景观设计仅仅是简单的种植作物,缺乏变化和创意。
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农田打造成富有艺术性的景观。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庄稼种植、错落有致的农田分布、农田景观与休闲设施的结合等手段,丰富农田的视觉效果。
二、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在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依赖于自然环境。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应当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在设计中引入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措施,改善和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其与景观设计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三、全面考虑农民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景观设计也应当注重农民的需求。
通过了解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设计合适的娱乐设施、公共设施和休闲空间,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
农田景观设计也要注重农民的生产需求,合理规划农田用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保留农村传统元素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应当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保留和弘扬农村的传统元素。
可以将农村的村落规划、民居建筑、传统工艺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景观,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五、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景观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可以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摄影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和分析农村土地的信息,为景观设计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依据。
同时,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能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规划与管理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单体的建设和美化,更需要全面规划和科学管理的支持。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景观设计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各项设计相互协调、有序推进。
农家乐设计思想与理念是什么
农家乐设计思想与理念是以农村乡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创造一个能够展示农村风貌、提供休闲娱乐、满足市民需求的农家休闲度假场所。
具体来说,农家乐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原生态与自然环境:农家乐的设计应尽量保留原生态的农村风貌,让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然环境的美好。
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对农田、山水等自然景观造成破坏。
2. 注重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农家乐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民俗、手工艺等,以展示农村的传统风情和历史背景。
这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优秀文化。
3. 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农家乐设计要根据市民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休闲活动。
例如,设立农田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耕活动;搭建农家剧院,演绎当地的传统戏曲和故事;设置户外运动区,如步行道、骑行道等,提供户外健身的场所。
4. 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设施:农家乐设计要注重游客的舒适体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
例如,设计舒适宽敞的客房、餐厅、休息区等,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和便利的服务设施。
5. 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农家乐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规划到运营都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同时,还要重视社区的参与,与当地居民合作,共同推动农家乐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农家乐设计的思想与理念是尊重农村乡土文化,注重自然环境与历史传承,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休闲活动,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以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为目标,为游客创造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欢乐与休闲的农村度假场所。
10米长的小院子设计理念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小户型的住宅中,小院子成为了许多
人向往的休闲空间。
而对于一个10米长的小院子,如何进行设计才能充分利用有
限的空间,打造出舒适美观的休闲场所呢?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垂直空间。
在10米长的小院子中,可以考虑设置一
些垂直的绿植墙或者爬藤植物,不仅可以增加绿意,还可以节省地面空间。
同时,可以在墙上安装一些花盆或者小型植物架,让整个院子充满生机。
其次,合理规划功能区域。
在有限的空间内,我们可以将小院子划分为不同的
功能区域,比如休闲区、瑜伽区、烧烤区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家具摆放,可以让每个功能区域都显得宽敞舒适。
另外,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装饰。
在10米长的小院子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
空间的植物,比如多肉植物、小型盆栽等,不仅可以增加绿意,还可以让整个院子显得更加温馨。
此外,可以在院子中放置一些装饰物件,比如小型喷泉、花园灯等,让整个院子更具魅力。
最后,合理利用光线和通风。
在小院子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光线和通风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透光性好的材料,比如玻璃、透明塑料等,让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到院子内。
同时,可以合理设置通风口,保持空气流通。
总的来说,10米长的小院子虽然空间有限,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完全可以打造出舒适美观的休闲场所。
希望以上的设计理念能够给大家在打造小院子时提供一些灵感和帮助。
农舍改造绿色布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农舍改造绿色布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开始,国家政策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显著提高,为解决“农村城镇化”的问题成为农村改造的重点。
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种改造实际上是对包括族群文化、绿色街道空间、人动物态设计、农作物景观化的提升,并不是随便的“去农村化”或“盲目城市化”,当下农村存有大批量的传统文化根基与自然环境、资源,这些文化与环境、资源是当下农村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农舍建设的绿色空间设计是协调好人与自然、农村建设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已农舍平面区域划分、材料再利用等为设计的视角,能对当下农舍改造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农舍;族群文化;绿色街道空间设计;生态;环保材料一、优化设计平面布局按照绿色生态空间设计理念,设计者在实际的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利用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室内环境进行改善。
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自然资源,还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一举两得。
一般来说,会涉及到几个常规问题:其一,朝向问题,为了利用好太阳能,设计者应该确定正确的朝向,如此一来,才能扩大受热面积。
其二,采光问题,为了更好地调节太阳光照,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房屋周围绿色植物的增减。
其三,通风问题。
一个良好的房屋通风,不但需要穿堂风,还需要交叉风,将两者结合起来,善用不同类型的气流,才能更好地改善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诸如,有的地区现在正在试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这种建筑一方面集热,另一方面保温,集热主要是靠直接受益窗、空气集热器、阳光间等,保温则主要靠屋顶、地面、墙体的保温设施。
二、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在农村改造过程,建筑设计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建筑材料的首选当为本地材料,之所以这样选择,不但是因为选择当地材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因为当地材料获取更为容易,可以有效避免浪费。
对命◇◆令◆的思考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得到较大发展,农民收入能否得到较快增加,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且还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产生重大影响。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我们要按照党的这一发展战略,在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当前农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三低”问题突出具体就是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这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特别是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据调查,为数不少的农民没有掌握科学种粮、种果,科学养鱼、养鸡、荞猪、养鸭等科学种养技术,有的甚至连一些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不会。
由于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水平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歉收、失收的事屡见不鲜。
一些农村农业产业化正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培育出真正起龙头作用的龙头企业,未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产业链,生产与销售脱节。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甚至下降,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与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价口蒋宗南格下跌、乡镇企业效益下降,农民外出打工报酬降低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有关。
尽管政府利用各种手段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上涨,比如给化肥企业补贴,严格监督和控制化肥价格上涨。
但从目前的农村市场看,化肥、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上涨了。
以复合肥为例,前些年每包70多元,去年以来每包增至100多元,增幅达40%。
从广东省高州市近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01年3825元,2002年416l元,增长8.7%;2003年4353元,比2002年增长4.6%;2004年4530元,比2003年增长4.1%。
乡村民宿设计原则一、设计理念乡村民宿设计应充分体现乡村特色,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温馨的氛围。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感受,打造一个让人们感受到乡村风情,又能享受到城市便捷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要素1. 风格定位:乡村民宿的设计风格应根据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等因素来确定。
可参考当地的建筑风格、民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民宿。
2. 色彩搭配:乡村民宿的色彩应以自然色调为主,如绿色、棕色、白色等,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同时,可根据民宿的主题和特色,适当运用一些鲜艳的色彩作为点缀,增加视觉冲击力。
3. 材质选择:乡村民宿的建筑和室内装饰材质应以当地取材为主,如木质、石材、竹子等,体现乡村特色和环保理念。
同时,应注意材质的质感,以提升整体档次和舒适度。
4. 空间布局:乡村民宿的空间布局应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灵活性。
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等,合理分配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5. 装饰元素:乡村民宿的装饰元素应以当地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为主,如壁画、雕刻、摆件等,体现乡村特色和文化底蕴。
同时,可适当加入现代元素,如简约风格的设计,营造出一种古今交融的氛围。
三、设计原则1. 突出乡村特色:乡村民宿的设计应突出乡村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民宿。
2. 注重环保节能:在设计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
3. 提升舒适度:乡村民宿的设计应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感受,注重室内外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4. 灵活适应性:乡村民宿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造,提高民宿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设计流程1. 调研阶段:对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确定民宿的设计风格和主题。
小型农家乐规划设计方案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小型农家乐已经成为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
小型农家乐是在农村地区投入一定的资金,在当地农民的进行下,构建起来的以休闲、农业观光为主题的生活空间。
下面将会进行小型农家乐规划设计方案的讨论。
设计要点在小型农家乐设计中,建筑和自然环境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下面给出一些小型农家乐设计的要点:建筑要点•小而精炼:小型农家乐的设计,不能太大,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建议控制在500平方米左右,以小而精致的设计思路打动游客的心。
•情境营造:建筑的设计要注重建造在自然的环境中,设计出适合停留、生活和工作的情境环境。
•材料丰富:建筑的外墙和屋顶使用的材料要丰富多样,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地方特色。
自然环境要点•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家乐的规划一定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包括饮水、电力和公共厕所等等。
•种植保护:农家乐不但是农业观光,更是一个亲近自然的体验。
要在设计中加入合理的农业种植,并做好保护工作,让客人了解种植过程,接触自然。
•休闲空间:小型农家乐的设计也要为客人提供休闲的空间,如小型花园、草坪、观赏鱼塘等等,以满足不同的休闲需求。
设计方案分类设计小型农家乐可以分为米民乐、农场乐、器乐、学乐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乐园规划和设计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农场乐该类型的乐园以体验农业为主,结合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
在设计上,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可以根据农业资源布局,规划自己的场地。
在农业种植方面,要考虑到因地制宜,有机合理种植。
同时,也要给客人提供一些亲身体验,如农家烧烤、游泳池、篝火等等。
器乐该类型的乐园主要是以手工艺的制作为主,比较适合自驾游客。
器乐园以著名的手工制品为主,如陶瓷、木器等。
在规划设计上,可以规划成不同的艺术主题,如陶瓷欣赏、手工编织等等。
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安排手工制作活动、美食品尝等。
新农村农舍设计的思考
作者:袁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4期
摘要:农村农舍有呈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然而,由于农村农舍建设大多由农民自己动手,分散进行,缺少设计师参与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
因而出现了诸如功能不全、布局不妥、土地浪费以及式样单调、缺乏特色等问题。
本文根据目前农舍现状及特点,针对目前农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农舍设计需求,提出改善农舍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农舍设计;新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77-01
一、新农村农舍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方面,其中新农村农舍建设又是其他方面的基础。
新农村农舍首先是农民居住的场所,必须满足农民日常生活的各项内容的需求,所有的思想与设计手法都必须建立于充分的生活功能之上。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农舍现状概述
(一)农舍建筑面积大,没有统一规划
目前农村每个家庭人口数为3-6人左右,一般为核心家庭,有的是两代、三代同堂。
住户面积120-300平方米不等且差别很大。
院子是农舍的典型空间,是农民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核心空间,兼有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
农舍厕所一般独立设于院中,农舍基本没有内部的交通面积。
在新农舍建设中一些农民喜欢攀比,看到别人家建新房子,也会跟着扩建或新建住宅,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
(二)农舍整体构造简单
一般农舍都是砖混钢混结构,水泥加红砖为墙面,钢筋混凝土为梁、柱。
楼房大多数是两层楼外加楼梯间,极少数有三楼,大瓦屋顶,也有钢筋和水泥制的平顶。
这种屋顶夏天比较热,楼上无法居住。
大多数屋顶使用木梁和陶瓷瓦,既相当于隔热层,还可用于储存杂物,这种造型农民称为假三层。
三、农村农舍建设存在问题
(一)农舍型式过于单一,集约化程度低
调查中发现,农舍类型中独立型农舍一项就占到总样本的74.2%,双拼型和联排型占的比例为25.8%。
如此大比例的独立型农舍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从而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
这里虽然有所处地貌限制的原因,但农舍布局过于分散将对农村居住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配置带来极大的难度。
(二)外观造型既呆板,又增加了成本
目前农村老宅虽然很好地表现了建筑材料的原始本色和丰富的质感,但是设计处理不当,整体上给人感觉呆板、缺乏美感。
新建农舍外观虽然用了很高的代价去贴瓷砖或者刷涂料,整体外观造型却给人一种照搬城镇住宅模式的感觉,不能彰显地方特色。
四、新农村农舍建设发展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基于环境条件、经济基础的不同,在进行具体规划前必须进行详细调查,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打好基础。
设计的目的是美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而不是试图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抹杀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
农村住宅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如厅堂文化、庭院文化和乡土文化等。
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要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当地的建筑文化,并在设计细节上体现这些代表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
在当前全球文化一体化的严峻形势下,保存各地农村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也就直接维护和支持了中国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
(二)生态节能设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目前,太阳能集热板墙、集热屋面、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将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供应,已经在国外住宅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也有不少成果。
设计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或太阳能电池板,主动或被动地为农舍提供热量和能源,可降低常规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相当丰富,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直接燃烧还田,对空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在农村新能源战略中,推广使用生物质能是保护环境、提供能源、保持农田可持续发展一举三得的措施。
目前相当成熟的沼气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无毒无味、可燃烧、可照明等特点,在广大村镇地区推广应用情景良好。
农舍结合沼气工程设计,从工程上把生活、生产、能源、环保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思考,达到物质经济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
五、结语
新农村农舍设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在当前的新农村农舍设计中,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仅要追求建筑的品质,还要考虑低成本的使用,充分发挥建筑对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方式转变、文明乡风形成、村容村貌整治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肖敏.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对策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45-54.
[2]范冬英.浅议住宅设计的生态学途径[J].山西建筑,2006(12):41-42.
[3]马虎臣.新农舍设计与施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4]杜白操,薛玉峰.中国农舍的特点及其设计[J].城市农舍,2008(1).
[5]陈佳骆,孙蕴山,汪文雄.小城镇农舍建设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