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后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531.50 KB
- 文档页数:9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复制、转录、翻译特点的比较1.相同点:转录起始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①结构基因均有调控序列;②表达过程都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多环节;③表达的时空性,表现为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上的表达的复杂性;2.不同点:①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水平。
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包括染色质活化、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多个层次。
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主要为负调控,真核主要为正调控。
③原核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直接结合启动子,由sita因子决定基因表的的特异性,真核基因转录起始需要基础特异两类转录因子,依赖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转录激活。
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主要采用操纵子模型,转录出多顺反子RNA,实现协调调节;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RNA,功能相关蛋白的协调表达机制更为复杂。
⑤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主要在转录水平,其次是翻译水平。
原核生物基因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
转录水平调控涉及到启动子、sita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阻遏蛋白、负调控、正调控蛋白、倒位蛋白、RNA聚合酶抑制物、衰减子等。
翻译水平的调控涉及SD序列、mRNA的稳定性不稳定(5’端和3’端的发夹结构可保护不被酶水解mRNA的5’端与核糖体结合可明显提高稳定性)、翻译产物及小分子RNA的调控作用。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环节较多:在DNA水平上可以通过染色体丢失、基因扩增、基因重排、DNA甲基化、染色体结构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在转录水平主要通过反式作用因子调控转录因子与TATA盒的结合、RNA聚合酶与转录因子-DNA复合物的结合及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在转录后水平主要通过RNA修饰、剪接及mRNA运输的控制来影响基因表达。
在翻译水平有影响起始翻译的阻遏蛋白、5’AUG、5’端非编码区长度、mRNA的稳定性调节及小分子RNA。
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基因转录,真核生物基因表达需要转录因子、启动子、沉默子和增强子。
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总分:28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5,分数:30.00)1.密码子(codon)(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mRNA上桕邻的三个核苷酸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
共有64组密码,其中AUG是起始密码,也是Met的密码子,UAG、UGA、UAA是终止密码子。
)解析:2.反密码子(anticodon)(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tRNA反密码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在翻译期间,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反向互补。
)解析:3.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ing)(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密码子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配对时,不一定完全遵循A-U、G-C的配对原则,可有一定的变动,称为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ing)。
)解析:4.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编码氨基酸的61组密码子中,除Met和Trp只有一组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均有2组或2组以上,同一种氨基酸有两组或更多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以“前胰岛素原蛋白翻译后成熟过程”为例说明
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A7-B7、A20-B19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与A11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α亚单位和两个β亚单位构成的四聚体,为跨膜糖蛋白.胰岛素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可激活该酶,使受体内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这对跨膜信息传递、调节细胞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胰腺分泌.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 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SECTION 5转录和转录水平的调控重点:转录的反应体系,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的特点,RNA的转录过程大体可分为起始、延长、终止三个阶段。
真核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各种RNA前体的加工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原理.乳糖操纵子的结构、负性调控、正性调控、协调调节、转录衰减、SOS反应。
难点:转录模板的不对称性极其命名,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mRNA前体的剪接机制(套索的形成及剪接),第Ⅰ、Ⅱ类和第Ⅳ类内含子的剪接过程,四膜虫rRNA前体的加工,核酶的作用机理。
真核基因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以及它们在转录激活中的作用。
一.模板和酶:要点1.模板RNA的转录合成需要DNA做模板,DNA双链中只有一股链起模板作用,指导RNA合成的一股DNA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与之相对的另一股链为编码链(coding strand),不对称转录有两方面含义:一是DNA链上只有部分的区段作为转录模板(有意义链或模板链),二是模板链并非自始至终位于同一股DNA单链上.2.R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α2ββ’称为核心酶,转录延长只需核心酶即可。
α2ββ'σ称为全酶,转录起始前需要σ亚基辨认起始点,所以全酶是转录起始必需的。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RNA-pol Ⅰ、Ⅱ、Ⅲ三种,分别转录45s-rRNA; mRNA(其前体是hnRNA);以及5s-rRNA、snRNA 和tRNA。
3.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转录模板上有被RNA聚合酶辨认和结合的位点。
在转录起始之前被RNA聚合酶结合的DNA部位称为启动子.典型的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是-35区的TTGACA序列和-10区的Pribnow盒即TATAAT序列。
真核生物的转录上游调控序列统称为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TATA盒、、CG盒、上游活化序列(酵母细胞)、增强子等等。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翻译2.密码子3.反密码子4.密码的摆动性5.核蛋白体循环6.移码突变7.信号肽8.SD序列9.翻译后加工10.多核蛋白体11.密码的简并性12.起始者tRNA13.干扰素14.抗生素15.转肽酶16.转位酶17.核蛋白体的A位18.核蛋白体的P位19.蛋白质的靶向输送20.SRP二、填空题2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起____作用,tRNA起____作用,由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体起____.22.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____ ,有____种。
23.密码子有____个,其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个,起始密码子是____,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____。
24.密码子的阅读方向是____,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____。
25.翻译的延长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连续的步骤。
2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生成区别在于第二步,原核生物先生成____,真核生物先生成____。
27.翻译延长的注册也称进位,是指____进入____位。
28.转肽酶位于核蛋白体的____上,该酶催化____键的形成,另外还有____酶活性。
29.密码子为AUG,与其对应的反密码子是5′____3′。
30.蛋白质生物合成终止需要____因子和____因子,能辨认终止密码,促使肽链从核蛋白体上释放下来的是____ 因子,能把mRNA从核蛋白体上释放出来的是____因子。
31.信号肽结构的N-端是____ 区,中部是____区,C-端是____区。
32.肽链的延长包括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和____各消耗1分子GTP。
33.氨基酸活化需要____酶催化,使氨基酸的____ 基与____之间以____键相连,产物是____。
此反应消耗____个高能磷酸键。
34.密码子的第____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____位碱基常出现不稳定配对,称____配对。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复制、转录、翻译特点的比较1.相同点:转录起始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①结构基因均有调控序列;②表达过程都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多环节;③表达的时空性,表现为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上的表达的复杂性;2.不同点:①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水平。
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包括染色质活化、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多个层次。
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主要为负调控,真核主要为正调控。
③原核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直接结合启动子,由sita因子决定基因表的的特异性,真核基因转录起始需要基础特异两类转录因子,依赖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转录激活。
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主要采用操纵子模型,转录出多顺反子RNA,实现协调调节;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RNA,功能相关蛋白的协调表达机制更为复杂。
⑤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主要在转录水平,其次是翻译水平。
原核生物基因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
转录水平调控涉及到启动子、sita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阻遏蛋白、负调控、正调控蛋白、倒位蛋白、RNA聚合酶抑制物、衰减子等。
翻译水平的调控涉及SD序列、mRNA的稳定性不稳定(5’端和3’端的发夹结构可保护不被酶水解mRNA的5’端与核糖体结合可明显提高稳定性)、翻译产物及小分子RNA的调控作用。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环节较多:在DNA水平上可以通过染色体丢失、基因扩增、基因重排、DNA甲基化、染色体结构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在转录水平主要通过反式作用因子调控转录因子与TA TA盒的结合、RNA聚合酶与转录因子-DNA复合物的结合及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在转录后水平主要通过RNA修饰、剪接及mRNA运输的控制来影响基因表达。
在翻译水平有影响起始翻译的阻遏蛋白、5’AUG、5’端非编码区长度、mRNA的稳定性调节及小分子RNA。
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基因转录,真核生物基因表达需要转录因子、启动子、沉默子和增强子。
分子生物学-2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信号肽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50)A.与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结合B.在蛋白质分拣完成后被信号肽酶切除C.一段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序列D.N端一小段富含亲水性氨基酸的序列√解析:2.翻译后加工不包括:(分数:2.50)A.氨基酸残基的共价修饰B.亚基的聚合C.由分子伴侣辅助折叠成空间构象D.新生多肽链从核糖体离开通道释放√解析:[解析] 新生多肽链从核糖体离开通道释放属于翻译终止阶段的事件,不属于翻译后加工。
3.由细胞核DNA编码的膜蛋白是在______上合成的。
(分数:2.50)A.与核膜结合的核糖体B.高尔基体C.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D.游离核糖体解析:[解析] 细胞核基因编码的膜蛋白通过共翻译途径定向和分拣,在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
4.能够引起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反应是:(分数:2.50)A.泛素化√B.去泛素化C.磷酸化D.去磷酸化解析:[解析] 泛素化蛋白质可以由蛋白酶体降解。
5.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是:(分数:2.50)A.转移酶B.蛋白酶√C.连接酶D.引发酶解析:[解析] 蛋白酶催化蛋白质降解。
6.不属于翻译后加工的是:(分数:2.50)A.赖氨酸N-乙酰化B.丝氨酸O-磷酸化C.天冬氨酰N-糖基化D.甲硫氨酸N-甲酰化√解析:[解析] 甲硫氨酸N-甲酰化是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时发生的反应。
7.信号识别颗粒(SRP)是一种______。
(分数:2.50)A.含有RNA和蛋白质的核糖核蛋白√B.含有糖的糖蛋白C.含有DNA的蛋白质D.含有脂类的蛋白质解析:8.细胞核运输的方向性受Ran蛋白状态直接控制,______存在于细胞核内。
(分数:2.50)A.RanB.Ran-GTP √C.Ran-GDPD.Ran-GMP解析:[解析] Ran-GTP负责将输入素13转运出核,在细胞质中GTP酶活性被激活,水解成GDP结合形式。
第8章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一、学习要点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如翻译、核酶、翻译的起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三联体密码、密码的简并性、密码的摆动性、SD序列、信号肽等。
主要理解和掌握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多肽链生物合成的一般过程、确保翻译准确性的机制、翻译后加工和定向运输等内容。
1、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RNA有:mRNA、tRNA和rRNA。
mRNA 作为蛋白质多肽链合成的直接模板。
tRNA在蛋白质合成主要起接头作用,① tRNA的 3′端- CCA序列是氨基酸接受位点(氨基酸接受臂);②DHU环是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③TψC环是核糖体的识别位点;④反密码子环上的反密码子作用是mRNA的密码子。
rRNA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遗传密码。
mRNA上决定一个特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遗传密码.又叫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
其特点主要有:1)无标点符号的;2)简并性(degeneracy),除Met (AUG )和Trp(UGG )外,每个氨基酸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把编码相同氨基酸的密码子称同义密码子。
其生物学意义在于减少有害突变,对生物物种的稳定有一定作用。
3) 遗传密码具有的变偶性(摆动性),密码子第1位、第2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第3位碱基可以有一定的变动,这一现象称为变偶性或摆动性(wobble)。
4)64组密码子中61组编码氨基酸,UAA、UAG和UGA为终止密码子(或无义密码子), AUG为起始密码子。
5)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变异性,通用性是指各种低等和高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以及真核生物,基本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反应了生物世界的统一性;目前已知线粒DNA(mtDNA)的编码方式与通常遗传密码子有所不同。
3 多肽链合成的机理。
(1)多肽链的延伸方向。
在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从5’→3’方向进行翻译,多肽链延伸的方向为氨基端→羧基端(与多肽的人工合成不同,在多肽的人工合成中,肽链从羧基端→氨基端)。
第十章多肽链折叠与翻译后加工10.1 翻译后加工•多肽链的修剪、剪切或剪接•N-端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残基的修饰•二硫键的形成•添加辅助因子(金属离子、辅酶或辅基)•多肽链的折叠和四级结构的形成10.2 多肽链翻译后的定向与分拣10.1 翻译后加工•为什么要进行翻译后加工?1) 增加功能性2) 实现定向和分拣3) 调节活性4) 提高机械强度5) 改变识别多肽链的剪切:前胰岛素的剪切N-端添加氨基酸:蛋白质拼接反式拼接形成二硫键添加辅助因子多肽链的折叠---分子伴侣:Hsp70,触发因子分子伴侣及其主要功能,Hsp70的作用机理P263 ;触发因子的概念及结构特点P264-26510.2 蛋白质翻译后的定向与分拣•定向与分拣:蛋白质合成后所经历的转移和定位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定向与分拣。
•细胞内蛋白质定向、分拣的途径分为:共翻译途径——在翻译延伸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被启动翻译后途径——需要在翻译结束以后才被启动。
分为识别、移位和成熟三步10.2.1 共翻译途经•信号肽:是一段在一级结构上连的续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分拣信号。
能够引导蛋白质从细胞液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胞外、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信号斑:是存在于已折叠的蛋白质表面的三维分拣信号。
信号肽学说及作用机理重点10.2.2翻译后途经:细胞核编码的线粒体基质蛋白的定向转移信号肽学说图解14本章要点• 多肽链的折叠:--分子伴侣:Hsp70,触发因子• 翻译后的定向分拣:共翻译途径• 作业 P276-1。
翻译后加工的名词解释在翻译领域中,翻译后加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地理解、整理并加工待翻译的文本,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后加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词汇加工、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
首先,词汇加工是指对于待翻译文本中的词汇进行处理的过程。
翻译后加工中的词汇加工需要翻译者对原文中的词汇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译词。
词汇的选择应当基于词义、语境以及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翻译的结果贴合原文并容易理解。
此外,在词汇加工中还包括对于原文中的词性、时态和语气等语法特征的识别和处理,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其次,句法加工是指对于待翻译的句子结构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翻译后加工中,句法加工有助于将原文中的句子重新组织和调整,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在语法正确的前提下,灵活地处理原文中的句子结构,将其转化为与目标语言相对应的形式。
在句法加工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信息,以确保翻译的句子结构准确有效,并传达原文的含义。
最后,语义加工是指对于待翻译的文本意义进行处理的过程。
语义加工是翻译后加工的最核心环节,它要求翻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意义,并将其恰当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在语义加工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捕捉原文的信息和语意,处理并表达其中的隐含意思和文化内涵。
此外,语义加工还包括对于原文中的比喻、隐喻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等进行理解和适当的转化,从而使翻译结果更富有表现力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翻译后加工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翻译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词汇加工、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的组合应用,翻译者能够突破原文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最终实现准确、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翻译结果。
因此,掌握翻译后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每一位翻译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翻译者不断学习、实践和完善,以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