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_10以内序数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1
中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中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1活动内容:认识10以内的序数活动目标:1.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从不同的方向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
3.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活动准备:课件;10座小动物的家的场景布置;幼儿操作板一份、记录表、笔;轻音乐。
活动过程:一、排排队——小动物的家排在哪?1.幼儿自由探索,记录和自己卡片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家的序号。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小动物的家,在参观之前老师有3个任务要你们去完成:①数一数一共有几座房子,看看每座房子里住着谁?②仔细看看它的家排在哪?③观察后请你拿起记录单把上面小动物的家记下来。
(幼儿自由排序,并将序号写在记录卡上)2.幼儿操作,师观察3.出示记录单(PPT),师幼共同讨论。
(1)你记的是哪些小动物,它的家排在哪?(2)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2)为什么__动物一会排第X,一会排第X?师小结:原来,由于方向的不同,小动物的家的位置也不同。
二、翻翻看——幼儿操作。
1.师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要求。
2.将泥工板横向操作,并操作PPT。
①从太阳标记开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②从月亮标记开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3.将泥工板转成竖向进行操作活动,并操作PPT。
①从上往下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②从下往上数将第X颗和第X颗星星翻过来。
三、出示楼房,给新家装门牌号。
1.标楼层号。
师:住在动物新村里的小动物们觉得一个人住一栋房子太孤单了,就请设计师帮他们建造了一座动物城堡,让我们来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①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并为新楼房标上楼层号。
②师小结:原来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数楼房的时候都是从下往上数的。
2.认识门牌号。
师:每层楼房都有很多房间,我们来数数每层有几间房?①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从左往右认识门牌号。
②认识已经找到家的小动物的门牌号。
四、幼儿操作,利用PPT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序数》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序数》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10以内的序数词。
2. 能正确感知和理解序数词的含义。
3. 能按照序数词的先后顺序排列物品。
4. 能运用序数词描述物品的位置。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2. 物品卡片(如彩色球、水果、动物等)3. 幼儿园数学教具4. 幼儿园数学教练册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拿着数字卡片向全班展示,让学生快速说出数字的序数词。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字。
2. 引入:(1)教师拿出几个物品卡片,让学生观察物品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然后教师将这些物品按照某种顺序排列起来,如长短、高矮等。
提问学生:这些物品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学生回答。
(2)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问学生这是第几个数字?学生回答。
教师再拿出数字卡片2,问学生这是第几个数字?学生回答。
以此类推,引导学生理解序数词的含义。
3. 学习:(1)教师让学生跟随自己的示范说出10以内的序数词,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重复朗读一遍。
(2)教师拿出数学教具中的小球,让学生按照序数词的先后顺序排列它们,并说出每个球的序数词。
(3)教师展示数学教具中的棋盘,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方格的序数词。
4. 操练:(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st、2nd、3rd、4th、5th、6th、7th、8th、9th、10th”等序数词,然后与学生一起快速朗读一遍。
(2)教师拿出物品卡片,让学生观察物品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序数词。
如:“桌子上的苹果是第几个?”、“椅子上的球是第几个?”等。
(3)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数学教练册中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序数词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习并总结了解到了什么。
6. 拓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中寻找物品并用序数词描述它们的位置,如:“教室的门是第几个?”、“黑板上的字是第几个?”等。
中班数学《10以内的序数》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
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二、活动目标:
1.掌握10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2.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不同排列次序。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序数卡片、地垫、小动物、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能够用语言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好消息,森林里要盖新房子了啦!我们一起看看都是哪些小动物有新房子住?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
幼儿园中班《10以内序数》数学教案(14篇)幼儿园中班《10以内序数》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一〕引导幼儿熟悉8和9的相邻数。
〔二〕培育幼儿探究数量关系的爱好。
〔三〕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四〕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教学预备1、课程软件2、教案3、教具活动过程1、教学嬉戏〔一〕认知学习: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嬉戏操作:进入嬉戏:画面会消失一排等候公交车的小动物,点击小动物会消失红色光圈,以及提示音。
一共10个小动物,反复点击小动物,稳固复习认读数字,提高点数1—10的力量。
老师:青蛙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熊猫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小狗排在队伍的第3名,它后面的小猫是第几名?2、教学嬉戏〔二〕课程体验:根据提示音的要求,给相关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嬉戏操作:进入嬉戏,画面会消失根据站牌排好队伍的小动物。
依据提示音的要求给小动物涂上颜色。
假如选错小动物颜色是涂不上的。
完成关卡后进入下一关卡说出排在第一、第五、第七的都是什么小动物。
完成后点击返回按钮。
老师:排在其次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七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九的是什么小动物?活动建议利用儿歌等形式,稳固幼儿对相邻数的熟悉。
教学反思: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深厚的爱好,老师与他们共同参加,起到了导向帮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预备充分,嬉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主动性。
幼儿园中班《10以内序数》数学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稳固复习5以内序数,学习10以内序数。
2、能从不同方向区分序数。
3、进展记忆力和反应力量。
4、让幼儿会在生活中运用。
二、活动预备:老师教具:洞洞板、棋子幼儿学具:洞洞板、棋盒三、活动重难点:1、重点:能说出10以内序数词。
2、难点:从不同方向区分序数。
四、活动过程:(一)、复习稳固5以内序数,感知10以内序数,嬉戏一:看谁猜得对1、老师取出一摞带有小动物图案的棋子,洞朝上插在演示板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2、老师提问小伴侣:“如今我们来猜猜这些棋子的图案是什么?你们想先猜第几个棋子?”〔请小伴侣说序数词并指出所说棋子的位置〕,鼓舞小伴侣大胆猜,引起幼儿爱好〔例如,我猜第5个棋子下面是小猫,然后请小伴侣翻开排在第5位的棋子,看看是否正确,老师引导小伴侣说出正确的名字,并说出它排在第几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序数》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0-10的序数词。
2. 能正确辨别并排列0-10的序数词。
3. 能在游戏中灵活应用序数词,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卡片、数字图标、滑梯模型等。
2. 教学环境:幼儿园室内操场。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和幼儿站在室内操场上,向幼儿展示一张展示数字图标的卡片,例如“1”。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数数,然后问:“这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鼓励幼儿回答并解释。
3. 教师再展示一张卡片,例如“2”,重复上述步骤。
4. 教师继续展示其他数字的卡片,并引导幼儿回答。
5. 教师总结,告诉幼儿这些数字是表示每个事物的位置次序,这就是序数。
Step 2:巩固练习1. 教师将数字图标依次展示给幼儿,并要求幼儿说出对应的序数,例如:“3”对应的序数是什么?2. 教师根据幼儿的答案给予肯定或指正,并解释正确的答案。
3. 教师示范几个序数的手势,例如用手指向前指代表“第一”、“第二”等,引导幼儿一起做动作。
Step 3:游戏活动1. 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站在室内操场的两侧。
2. 教师在操场中央放置滑梯模型,并把数字图标随机地放在滑梯的不同位置上。
3. 教师宣布一个数字,例如“2”,然后两组幼儿同时跑向滑梯,找到对应数字的序数图标并拿在手上。
4. 幼儿回到自己的组,根据自己手上的图标站成正确的顺序。
5. 教师检查幼儿的排列,如果有错误,指导幼儿进行调整,直到正确为止。
6. 教师宣布下一个数字,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数字都被排列好。
Step 4: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提问幼儿在游戏中是如何使用序数的?2.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强调序数的作用,鼓励幼儿加深对序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幼儿能够正确说出0-10的序数词,并能辨别并排列0-10的序数词。
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帮助幼儿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序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包括:认识10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会用序数进行排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序数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进行排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10以内的序数进行排序。
2.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的序数概念,能够用序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火车模型、序数挂图。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书包、桌子、椅子等,引导幼儿用序数描述物品的位置。
(2)教师出示火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火车的车厢序号。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序数挂图,讲解10以内的序数概念,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
(2)教师通过动物卡片,展示如何用序数进行排序,引导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幼儿按照序数顺序排列。
(2)幼儿分组,每组用动物卡片进行排序,并分享排序结果。
4. 数学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找序数”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带有序数的物品。
(2)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制作自己的序数卡片。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10以内的序数2. 内容:(1)序数的含义(2)序数的排序方法(3)数学游戏:找序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序数给家里的家庭成员排序。
(2)观察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用序数描述它们的位置。
2. 答案:(1)爸爸:1,妈妈:2,我:3,弟弟:4(2)小区花园:1,滑梯:2,健身器材:3,垃圾桶: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知识点概述学习10以内的序数,既是数的大小的比较,也是对位置的描述。
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位置和顺序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1.掌握1-10的数字及顺序;2.学习使用序号描述物品的位置;3.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2.盒子或其他容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让孩子们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序数,例如:第一(菜单第一道菜)、第二(排队等候第二)等等,引出序数的概念。
新知介绍通过数字卡片1-10的显示,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的顺序。
通过手势、口头指导和示例教学方式,逐个介绍数字的叫法及其顺序。
操作活动1.游戏1:孩子们把数字卡片放进盒子里,教师把数字抽出来,让孩子们说出抽到的数字序列。
2.游戏2:将教室内的角落命名为1、2、3号位置,让孩子们依次前往规定位置,加深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使用序号描述物品的位置。
反思通过游戏等形式,检测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引导孩子们归纳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及使用序号描述物品的位置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1.通过活动1,教师了解孩子们对于数字的顺序掌握情况;2.通过活动2,教师了解孩子们对于使用序号描述物品的位置掌握情况。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引导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孩子在游戏时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在活动2中,由于教室内的角落数量较少,导致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受限,可以考虑增加位置的数量,以增加孩子们的游戏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