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
- 格式:pdf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23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血糖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血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至关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对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一、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防止血糖升高过快或过高。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另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保证人体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三、肝脏的作用肝脏在血糖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饭后,肝脏储存过多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以备不时之需。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原,使血糖水平回升。
此外,肝脏还能合成葡萄糖,以在需要时提供能量。
肝脏的作用是维持血糖平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胃肠道的作用胃肠道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血糖水平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胃肠道通过释放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泌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胃排空速度,从而影响血糖的升降。
五、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对血糖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活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下降。
而副交感神经活动则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六、激素的作用除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一些激素也对血糖调节产生影响。
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相互作用,增加葡萄糖的释放,提高血糖水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有助于提高血糖水平。
在激素的调节下,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血糖调节需求。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2篇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上)血糖平衡是人体内持续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在人体中,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主要由胰岛素和葡萄糖耐量激素(GLP-1)等激素来完成。
这些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生成、释放和利用,确保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首先,人体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来实现。
胰岛素是由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存储为糖原。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得到平衡。
相反,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细胞则会释放出储存的糖原,将其转化为葡萄糖,以提高血糖水平。
其次,血糖平衡还受到葡萄糖耐量激素(GLP-1)的调节。
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道激素,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胃的排空速度和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减缓食物的吸收和降低血糖水平的升高速度。
GLP-1还能增加β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此外,肝脏是血糖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在饮食后,肝脏会从血液中摄取大部分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
而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则会将储存的糖原释放出来,以提供给细胞使用。
这种通过肝脏储存和释放糖原的机制,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总结起来,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GLP-1以及肝脏的作用来实现。
胰岛素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调节血糖的升高和降低;GLP-1通过抑制胃的排空和胰岛素的分泌,减缓食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的升高速度;肝脏则通过储存和释放糖原,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衡。
这些生理机制相互协调,共同维护着人体内血糖的稳定。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下)血糖平衡的失调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分为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两种。
类型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中的β细胞被自身免疫攻击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根本不分泌胰岛素。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设计一、课程信息1. 课程名称:血糖平衡的调节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反应机制,理解血糖平衡的失调病理及治疗方法,实现血糖平衡的调节。
3. 课程内容:(1)血糖及其调节器官的组成(2)血糖调节机制(4)血糖检测(5)血糖的理化性质(6)血糖平衡的保持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血糖的定义、血糖的调节机制,以及血糖调节失调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 能够熟练运用血糖调节机制,熟悉血糖调节情况,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法。
3. 加强学生对血糖及其调节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理解,提升学生的联系,思维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准备2. 教具:课堂上准备1个胚胎模型,作为生物学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具体展示;另外准备几副实物图片,作为血糖平衡调节的可视化认知工具。
3. 其他:为保证本节课上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准备一些小游戏,如猜歌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以轻松的方式掌握新知识。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猜歌或小动作的形式,让学生热身,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2. 概念认识(10分钟)让学生了解血糖的定义,血糖的调节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等。
通过图片及教材,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机制,熟悉血糖调节情况,提升理解能力。
4.活动互动(20分钟)使用模型及图片,给学生进行可视化的血糖平衡调节,加强理解。
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对血糖失衡的病理及治疗方法加深印象,让学生掌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法。
主要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及把握血糖平衡调节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主要通过理论知识,活动互动,小组探究,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经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从而达到理论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点】⾎糖的平衡调节1⾎糖来源和去路“三来”—主要是通过摄⼊⾷物吸收的糖分,其次是体内糖原分解及其他能量营养素转化的糖。
“三去”—主要是⼈体新陈代谢需要的氧化分解,其次是合成糖原储存在肌⾁和肝脏及转化为⾮糖物质。
2直接调节⾎糖的激素调节⾎糖浓度的激素有三种,两种升⾎糖的激素,⼀种降⾎糖的激素。
胰⾼⾎糖素:通过胰岛A细胞作⽤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物质转化、升⾼⾎糖。
1.胰⾼⾎糖素这是升⾼⾎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胰岛素:通过胰岛B细胞促进细胞对⾎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物质转化。
总之是通过促进⾎糖去向,抑制⾎糖来源达到降低⾎糖的⽬的。
这是唯⼀能降低⾎糖的激素。
肾上腺素:肾上腺分泌的⼀种氨基酸类衍⽣物,也有升⾼⾎糖作⽤。
3.肾上腺素胰岛素是唯⼀降低⾎糖的激素,胰⾼⾎糖素是主要的升⾼⾎糖的激素。
胰岛素和胰⾼⾎糖素是相互拮抗作⽤,共同维持⾎糖含量的稳定。
除胰⾼⾎糖素外,肾上腺素也具有升⾼⾎糖的作⽤。
胰⾼⾎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协同作⽤。
3⾎糖平衡调节调节⽅式: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在进⾷后,葡萄糖⼊⾎,⾎糖升⾼,机体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并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糖素,从⽽使⾎糖降低。
当⾎糖降低到⼀定⽔平时,交感神经作⽤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糖素,并同时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得⾎糖含量上升维持平衡状态。
在进⾷后出现⾼⾎糖时,部分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在机体了现低⾎糖时,紧急调⽤储存的糖原分解⼊⾎,升⾼⾎糖,保持⾎糖平稳。
4⾎糖的平衡失调时,可导致⼈体出现多种疾病症状1.当⾎糖浓度低于0.5-0.6g/L时,出现低⾎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苍⽩、出冷汗、头晕、⼼慌等)。
2.当⾎糖浓度低于0.45g/L时,出现低⾎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3.当空腹⾎糖浓度⾼于1.3g/L时,出现⾼⾎糖症状。
4.当⾎糖浓度⾼于1.6-1.8g/L时,出现糖尿现象。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模型构建,很好地落实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教材中模型构建方法只能让学生体会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激素只是一种信号分子,为此,将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构建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落实知识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观看测定血糖的视频以及构建模型等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在上课过程中,板书要与教师的讲解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在组织安排活动中也要注意时间的分配。